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戏说川军>第十章 赵尔丰交权川政 尹昌衡谋得高职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十章 赵尔丰交权川政 尹昌衡谋得高职

小说:戏说川军 作者:钟进 更新时间:2017/12/13 8:50:08

赵尔丰,是一个老谋深算的官僚,混迹官场几十年,而且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他当然明白,大清朝日薄西山,即将完蛋了,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北方各省,也不稳。他不得不为自己打算。

赵尔丰精于算计,他明白,现在的局势,不同于大清朝的官场了。大清朝官场里,获得的利益、职位,得看人脉,你背后站的人。当然,也要干点让朝廷高兴的事,也就是场面上要过得去。而现在,是靠个人掌握的实力。他有什么实力呢?除了身边的三千人的巡防营,还算贴心外,那个陆军十七镇,朱庆澜虽是心服,但十七镇,标以下军官不稳!还有从川藏边境来的一协人马,算是亲信了,但这一协人马,被沿途阻击,损失惨重,难以靠近成都了。他心里也明白,十七镇解不了成都之围,不只是“同志军”势力大,军心不稳,才是主要原因。十七镇统制朱庆澜说:“同志军人多势大,这是不假,真要打,也不难击溃。但中、下级军官中有革命党,逼急了,可能生变。十七镇叛乱,省城更乱,可能会出不可预知之事。还是维持现状为好。”那么,赵尔丰讲实力,也就是三千人的巡防军还可用。

看来,本钱不算大,而且恶名在外,杀人如麻,就是不给大清朝当差了,交出政权,也落不了多少好!至少四川总督是保不住了!赵尔丰正拿不定主意,看到了京报行文。即北京发来的电报,皇帝的圣旨。什么“疆臣罔法殃民,违法激变,请明正国法,以正乱源。”什么意思呢,用现在的话来说,赵尔丰违法乱纪,造成民变。四川生乱,南方造反都是赵尔丰违法乱纪造成了,把赵尔丰抓了正法,民变才会消停!

这个大清朝,把民变之责,全部推在地方官的身上了!忘了自己是始作俑者!地方官成了替罪羊!

赵尔丰一看,想不到“本督部堂”,反而成了犯人。罢、罢、罢!你大清朝不要我了,我也不要大清朝了!他下定决心,政权交给四川人,至少可以保命,那个新任总督端方,可能命都保不住了!

主意一定,找来咨议局议长蒲殿俊,副议长罗伦等咨议局一干人等,商议交权,四川独立之事。由咨议局与成都官方人士拟出了《四川独立条的》,即《官绅条约》共十一条。咨议局的人,是立宪派,立宪派是不反对大清朝的。赵尔丰虽然交出川政,但又承认大清朝任命的赵尔丰当川藏边务大臣,并由四川供给军费。还提出赵尔丰暂时不离开成都,以便“遇事相求援助指导”,成了四川新政府的最高顾问了!

但赵尔丰还不满足,又补充了十九条,全部是抓军权的。其中要带走旗兵三个营,还要在新军中带走八个营,加上三千人的巡防营,原来的边兵,赵尔丰的军队超过了二个镇,即二个师。这还不算,由他的心腹朱庆澜掌握四川所有军队,这样,军权仍在他的手中。将要成立的“大汉四川军政府”,还是在他的掌控之中。

这十九条补充条款,居然咨议局立宪派的人士们通过了!看来,立宪派这些“正绅”还是玩不过赵尔丰这个老官僚的。

在辛亥年,即1911年的11月27日,四川宣布独立。成立了“大汉四川军政府”。都督是蒲殿俊,副都督是赵尔丰的心腹,独掌军权的朱庆澜。这还有什么说的,四川军政府,还不是在赵尔丰的控制之下。而且他的三千多人的巡防军,布置在督院街附近几条街的民房内,而且还掌握着六百万两库银!换汤不换药,在成都,还是赵尔丰说了算!

为什么说,赵尔丰只是在成都说了算,因为成都城外,各地纷纷独立。独立的州、县,大多是革命党人掌权,对成都的“大汉军政府”不以为然。重庆的“蜀军政府”是同盟会的人,也不承认成都这个“大汉军政府”,还要组织北伐,拿下成都。辛亥革命,四川“光复”,民国成立。民国四川内战,是从娘胎里带来的。四川脱离大清朝,一开始就是一省两政!

就在成都独立之日,四川的新任总督端方,在资中被鄂军中的革命党人砍了头!帮助资中、资阳独立。赵尔丰听到这个消息,对这个政敌死了,反正高兴不起来。还说什么:“要是端四爷直到成都,凡事与我商良,又何至闹到如此下场!”他的意思是,“你不与我作对,你不参我,我也不会交权。我不交权,你也不会丢命”。真是兔死狐悲,他感到自己的下场不妙。虽然黯然泪下,但也不甘心束手就擒。

赵尔丰交权,是不得已。那时的成都,谣言四起,盛传北京被革命党人攻占,也是他决心交权的原因之一。但他后来又知道了,大清朝庭还在发号施令,起用袁士凯,带领北洋兵,攻打武汉。北洋兵是当时中国最精锐的陆军,人数众多,装备齐全,是步、炮、骑、辎齐全的合成军队。攻击武汉的陆军第十五协,易如反掌,第八镇的第十六协,还在四川,赶到也没有用。加在一起也不是北洋军三镇精锐人马的对手!攻下武汉,稳住了大清王朝的江山。他对当时交权颇有悔意。他想,自己还兵权在握,要反夺权,也不是难事。他马上密令代理川边大臣傅华丰,把所有的边防军,开到成都待命,他准备动手了。

四川军政府成立不到十天,还没有理顺,一切还是乱糟糟的。蒲殿俊虽然是书生,也明白,要掌握政权,手里要有军队支持。急急忙忙的想在成都东校场点兵,发一个月的恩饷,当然是想用钱收买兵心,为他所用。所谓“恩饷”,就是正饷之外加发的钱。赵尔丰一看,机会来了!他找来心腹,巡警教练所的所长路广钟,如此这般地交待了他的计划,要路广钟给军政府摆烂摊子,以暴露军**。在他们六神无主时,必定要请赵尔丰出来收拾这个烂摊子,这样,就可以顺势夺回政权。

但是,赵尔丰没有想到,他的夺权阴谋,居然被前任总督赵尔巽,他的亲哥推荐的人,而又是深得他信任的人,尹昌衡破解!

伊昌衡、字硕权。四川彭县升平镇人。读书勤奋,善诗文,能言善辩。在十一岁时,父被县衙带走。他居然独身到县衙,县官被他诘问得哑口无言。不得不释放他的父亲。小小年纪,独闯县衙,如此大胆,况且能言善辩,在当地传为佳话。十七岁,即1903年,考上四川武备学堂,被岑春煊选送到日本留学。先考进日本振武学堂学习二年后,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堂第六期,在1909年毕业,回国后,分发到广西督练公所担任编译科长,兼陆军小学堂教官。

后因醉酒得罪巡抚张呜歧,不被重用,辞职返川。但张鸣歧还是设宴相送。席上,张鸣歧送了他一句话:“不傲、不狂、不嗜饮,则为长城。”意即要他收敛点,才堪有大用。尹昌衡是何等之人,吟诗作对,可随口而来!他随口答道:“亦文、亦武、亦仁明,终必大用!”他自负是栋梁之才。张鸣歧见状,只有摇头,不欢而散。

回到四川后,当了四川督练公所军事科长,督练公所,就是管军队训练的一行政部门,无非是编列计划,检查指导,没有什么实权。后来升任督练公所编译局总办,他认为自己是大材小用,被埋没了,总想制造机会,能出人头地。

这个机会来了。在1910年,接任锡良的四川现任总督赵尔巽,在成立新军十七镇的酒会上,赵尔巽举杯祝酒,说了几句:“陆军十七镇今天成立了……为川人庆、为川人贺!”众官纷纷起立举杯附合。独有尹昌衡坐着不动。赵尔巽不解,问他为什么不起立举杯祝贺。

伊昌衡立即站起回答:“刚才大帅讲的话,有两句昌衡还不懂,正在琢磨,忘了举杯,请大帅见谅。”

总督赵尔巽到也没发火,问他:“哪一点你还不懂?”

尹昌衡是故意要找事,高声回答:“大帅所说的为川人庆、为川人贺,卑职认为应当是为川人悲、为川人吊!”

赵尔巽一听,这小子不是专门与我唱反调吗?堂堂一个总督、封疆大臣,居然被一个督练公署的属官顶撞。本想发怒,但这喜庆之日,他还是压住了,语气也有点不悦了,反问:“此话怎解?”

伊昌衡成心找事,当然不管赵尔巽的语气什么的,仍然大声回答:“十七镇的枪炮,都是日本不用了的废物;统兵之人,又无军事才学,不是军人。”伊昌衡是有准备的,先抛出这两条事实,赵尔巽不得不认账,以此证明他不是胡闹。确实,购自日本枪炮,都是日军淘汰下来的。朱庆澜是浙江人,文人,不是军人出身。赵尔巽认为这两条还算是理由。

伊昌衡下面的话,就难听了:“这样的军队,真是械不可用,将不知兵,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即统兵不当,犹如自焚。尹昌衡说出了前因,所发生的结果。

紧接着他说出了为什么可悲、可吊:“大帅所练之兵,只用自焚,焉用贺?所以为川人悲,为川人吊!”

赵尔巽认为,这个尹昌衡虽然狂勃,但也说得有些道路,心中的怒火熄下去了,又轻声问道:“依你之见呢?”意思是,这个十七镇该怎么办,你不能指这也不对,那也不行,你也拿点高见出来呀!

这正合尹昌衡的意。他已把赵尔巽引上了磨道,该自我推荐了。他脱口而出:“主要是择将。”

赵尔巽全场扫视了一眼,问:“谁是将才?”

尹昌衡马上接上去:“昌衡就是将才!”赵尔巽一愣,还真有如此大胆,自我推荐的。罢、罢、罢!看他还会放出一些什么狂傲之语来:“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日本士官第六期!”尹昌衡回答。赵尔巽又问他,“还有将才没有?”尹昌衡回答:“有,周道刚。士官第三期的!”伊昌衡为什么要抬出周道刚。因为周道刚是四川人。资历比他老。但也只当了个陆军小学堂总办,连协统都没有当上。四川的军官全是中、下级军官。这是陈宦当时定下来的。为使陆军十七镇,掌握在北洋派的手里的策略。协统中施存志的资历,与周道刚差不多。伊昌衡所发,也是为川籍军官出气。

赵尔巽环视四周,几个高级军官程潜、施存志、姜登选、方声涛等人,对尹昌衡反问:“他们不都是日本士官生吗?学的都是一样吗?”赵的意思是,这些还是你的学长,你的本事能比过他们吗?

尹昌衡的回答,就有点出格了,近似于强词夺理!说什么“大帅以此论人,卑职以为大谬不然。昔李纲以学士为宰相,秦桧亦以学生为宰相,其功罪何如?”伊昌衡能辩,但这样比较同僚,认为自己强于上司,确有点过头。赵尔巽心中怒火中烧,没有发作。黑着脸不说话,可能,他还没有遇见如此狂悖之人!藩台王人文一看,赵尔巽有点下不来台,出来转圜说,“尹昌衡今天酒喝多了,语言唐突、望大帅不要见怪。”并示意周道刚,把伊昌衡拖走。那场庆祝酒会,不欢而散。

这一次,尹昌衡达到了二个目的,为川籍军官出了一口气,川籍军官对他非常佩服,还有,就是引起了总督注意,这可是越了好多级的。

赵尔巽确实开始注意这个尹昌衡。他发现,此人虽狂悖,也算豪迈直率。发现此人还是有才华的,不是山间的竹笋,腹中空之人。当年秋操,分南北两军对抗,赵尔巽让尹昌衡当总判官,即总裁判。演习中,尹昌衡发现南、北两军部署调动,行军陷阵都不行,立即纵马上山,在阵地上画沙盘示范,两军官兵都认为他说的有道理,都服他。演习总结时,把两军都批了一顿!什么“指挥零乱无次,毫无战术常识等等。把两个外籍协统说得脸红筋涨!博得了四川军人的拥护。四川军人认为他“胆气粗豪、敢于说话”,把他当领袖人物看。

赵尔巽看出他确实有才,敢说敢干,此人不用,要是在下面捣乱,也很麻烦。赵尔巽走前,嘱咐其藩台王人文可重用尹昌衡,拿个实职给他,免得捣乱。但十七镇的高级军官员额已满,没有开缺的,王人文让他去任教练处会办。相当训练部门的副职。后来赵尔丰到任,因保路运动兴起,陆军小堂闹事罢课。那时,姜登选代周道刚当总办,姜登选又被学生打了,赶出了学校。不得已,才派尹昌衡去当总办。尹昌衡果然有本事,平息了**,回家的学生,又回来了。这算是他的第一个实职。

尹昌衡并非甘居人下之人,当一个陆军小学的总办,还只是办学,未掌军队,心里不甘!正好,赵尔丰在七月十三日,召集中、高级军官训话,说:“武将职责,唯帅是从。有帅命,子杀父不为不孝,弟杀兄不为不悌,诸位既身为国将,即非军民!”尹昌衡一听,赵尔丰动了杀机,看来,这个赵屠户要大开杀戒了。那些军官唯唯诺诺,又是尹昌衡站出来反对。因他明白,保路运动,遍及全川,地方绅商、袍哥码头的利益都牵扯其内!这不是杀能解决问题的,杀,可能激起更大的民变!尹昌衡劝赵尔丰宜抚,不宜剿,赵尔丰根本不听他的,手一挥,散会!

其实,赵尔丰对伊昌衡顺利平息陆军小学**,尹昌衡在学生中,威信如此之高,在川籍军官中,是个领袖人物,心里对他已有猜忌了。教练处的总办王琰,与赵尔丰是亲戚,又是他的亲信谋士,本来王琰对尹昌衡在共事时强势,心存不满,对赵尔丰说,“尹昌衡历来狂妄,不可轻信,陆军小学有枪支,可先收缴枪械,免生意外。”他出谋划策,用“守城需枪,暂供陆军小学枪支一用”为名,进行收缴。尹昌衡一接到赵尔丰的手谕后,立即去见赵尔丰。

“陆小学生才安定下来,如果现在收枪,万一学生反抗,我就是第二个姜登选了!望大帅详察。”

赵尔丰一看,这个刺头还真不好剃!发怒问道:“帅命不从,这叫忠顺吗?”他以为尹昌衡会无话可说,可善辩的尹昌衡立即回应。

“朝廷有诏,武校须备枪。叫我背诏媚公,忠顺安在?况且武库内还有枪械!如大帅要收枪,先撤我的职,否则请旨即办!”意思是叫我违背朝廷而顺从你,除非撤我的职。赵尔丰一看,真要撤了他,陆军小学又闹起来,麻烦就大了!陆军小学里的学生,有部分中、高级军官的子弟,还有不少现任官员的子弟,还有下级军官,这里可不能乱!“保路同志军”就够他头痛了,内部再闹出事来,那不是“杀”能解决问题的。赵尔丰只好作罢。但还是不放心尹昌衡。陆军小学在成都的北校场,密令王琰以重兵布置在北校场周围,以防生变。

赵尔丰对尹昌衡的猜忌、防备,尹昌衡是真不知道,还是假装不知道?尹昌衡这个精明之人,要是真不知道,不该呀!但他偏偏还向赵尔丰上“条陈”。在赵尔丰扣捕了蒲殿俊、罗伦等后,尹昌衡要求见赵尔丰,但赵尔丰拒不见他。后出现了保路同志军围城,尹昌衡连夜写了“重抚轻剿”的条陈递上去。按照大清朝规定,凡是下属上交了条陈,长官必须接见面谈。赵尔丰不得不接见了。否则,又违反了大清朝的规矩了!

条陈中的意思是,杀一两个民愤大的人。当然是指破坏保路运动的人,以收买民心。并毛遂自荐,愿率一支军队,负责招抚各地同志军。

尹昌衡居然在赵尔丰面前打包票:“成则公功,败则衡罪,愿以全家老小为质!”意思就是,成功了,功劳是总督大人的。失败了,我负责,全家老小都押上!尹昌衡为了统军建功,这个宝,押得是太大了点,全家老小都押上去了!掌大权,真的那么重要吗?连家人也成了筹码!

赵尔丰是正在焦头烂额之时,有人出来充“大个”,他也有点心动。但是,宜慢,此人狂傲,为表现自己,多次顶撞长官。能力是有,但心里在想什么,难说?赵尔丰下来找他的心腹商良,这个尹昌衡,能用、还是不能用?他的心腹们认为,尹昌衡与革命党有联系,不要中了他的圈套。让他统兵,反过来,与革命党伙起来造反,麻烦就更大了。赵尔丰一听,这还了得!险些中了他的圈套!但现在,还不能制尹昌衡,等川局平定后,有来收拾他。

说尹昌衡与革命党有联系,也不是随便说的。尹昌衡在日本留学时,正是孙中山在日本活动,组织同盟会的时期。四川留学生参加同盟会的不在少数,尹昌衡即使没有加入,与参加同盟会的同乡同学,难免没有往来。不过,这只是推测,没有事实。如果坐实了,可能尹昌衡已被杀头了!清朝庭对“革命党”,是不会手下留情的。

其实,尹昌衡那时与“革命党”,即同盟会,一点关系也没有。就是与立宪派,即梁启超一派,即后来的进步党,一点关系也没有。尹昌衡接交的是上层官僚、名士。此时的伊昌衡,一心想的是建功立业,爬上高位,还不关“革命党”什么事。

赵尔丰,不得已交权,四川大汉军政府成立。尹昌衡,被川籍军官,推上了四川大汉军政府军政部长的位置,他总算爬到高位了。为什么他能爬上高位?用现在的说法,机会,只会给有准备的人。尹昌衡,正是那一个时刻准备着的人。

3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