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后记小说:太平要述 作者:天行舟 更新时间:2018/11/16 15:35:18 后记一 一切阴谋诡计随着南华老仙的身死随风而去,左慈也在伤愈之后不辞而别,不知是继续云游天下,还是重返天柱山之上。 不管曾经谁对谁错,都已经随风而逝,当下的百姓才是最重要的。既然幕后主使已死,阴谋诡计已无,那么这个天下便应当重归汉室。 数日前,献帝已派出信使,命刘备起兵伐吴,而曹操则会在关键时刻将会从后方对屡向其示好的江东孙氏予以痛击,两面夹击之下,天下必会大定。 献帝、曹操与廖化坐于大殿之上,困扰三人的心思已去,怎能不痛快畅饮,却不知一场阴谋正在慢慢靠近。 甲胄齐全的兵士将大殿团团围住,廖化听到甲士之声,恐防意外,行到献帝身前,将其护住。 此时,殿门大开,一堆队甲士,持枪拿刀冲入。随后,一个中年人缓缓迈步而入,他身穿锦袍,相貌堂堂。正是数十年前与廖化在荆州雨中相见的曹丕。 曹操见此,怒道:“你要干吗?” 曹丕不理曹操,而是对着献帝拱了拱手说:“妹夫,您这么多年隐居于幕后,可对这天下有什么贡献?” 献帝还未说话,曹操便怒道:“休得无礼。” 曹丕哈哈大笑,随后说道:“就因为生了一个好人家,就可以如此吗?” 曹丕不理众人接着说道:“我父为了你的天下殚精竭虑数十年,如今你却要夺回去,若没有我父,你怎会有今天,不劳而获忒也无耻。” 献帝怒道:“你这是何意?” 曹丕笑着说:“何意,数十年来,我父兴屯田,改租用,兴吏治,方使北方国泰民安,而你们汉室做了什么?” 曹丕看了一眼献帝接着说:“你们汉室除了外戚干政、权臣乱政、宦官弄国之外还能做什么,这个天下交到你们手中迟早会完。” 献帝怒道:“放肆。” 曹丕哈哈笑道:“我就放肆了又如何,你看这天下还有人认得你刘协吗?” 献帝隐于幕后数十年,这个北方众臣只知曹操,怎么会将他放在眼中。 献帝听到此处一愣。 曹操见曹丕如此说,斥道:“莫要胡说。” 曹丕看着看着父亲说道:“事实便是如此。” 随后他看着愣住的献帝说道:“既然如此何不将皇位禅让于我父,你若乖乖献出,我还会留你一命,我可不想让我两个妹妹当寡妇。” 曹丕说完,见献帝仍是不语,一挥手,身后将士,欲要冲上前去。 曹操见此,赶忙和廖化一起站于献帝身前。 已是年迈体弱的曹操,在上次发狂之后,已是寿元无多,现在再被曹丕一气,竟然站立不住,缓缓向后倒去。 廖化见此,欲要搀扶,曹操小声对其说道:“莫要管我,速带献帝离开。” 曹丕见此,大惊,赶忙上去欲要扶住曹操,而廖化趁乱夹起献帝,自军士头顶飞过。 曹丕赶忙喊道:“快追,莫要让他们逃了。” 廖化带着献帝一路疾驰,终于摆脱追兵,这才将献帝放下。 这个天下为何如此,刚要太平,曹丕竟然这样,难道真的不给百姓活路了吗? 廖化对着献帝说:“圣上,曹丕谋反,看来咱们不能呆在这里了。” 献帝答非所问的回道:“这个天下真的是我的吗?” 廖化不明所以,献帝接着说道:“这个天下谁还认我这个皇帝,若不是我们汉室,这个天下又怎会今天如此。” 廖化大惊,说道:“圣上莫要胡言乱语。” 献帝摇头说道:“曹丕说得对,我在位这几十年除了一个名分还有什么,你走吧,回皇叔那里。” 廖化拒绝,献帝叹了口气接着说:“我有一乳母,待我视如己出,今日之后我命运难测,连累她我心中难安,我命令你带着她去蜀地。” …… 廖化字元俭,本名淳,襄阳人也。为前将军关羽主薄,羽败,属吴。思归先生,乃诈死,时人谓为信然,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会先生东征…… ——摘自《三国志》 后记二 曹操气绝身亡,献帝禅位于曹丕。 宫城之内,曹丕恭敬地站在一位老者身前,说道:“感谢先生扶保之恩。” 老者不理曹丕,飘然而去。 南华老仙,若不是你提前揭发,这个天下必是我的,你既然不让我坐这皇帝我又怎么可能按你所说去吩咐廖化呢?这个天下可以一统,但绝对不会是你汉室坐这个天下,若不是你汉室昏庸,我又何至于今日妻离子散,兄弟尽无。 此人不是张角又是何人。 后记三 廖化不辱帝命,一路西行,终见刘备大军。 大将魏延看着朝大军而来的马车喊道:“前方何人,为何阻路与此?” 廖化大喊道:“吾乃廖化,携母而归。” 廖化说完匆匆一撇,看着魏延身后的妇人愣愣的说道:“你……你怎么会在这?” 魏延看着廖化如此,问道:“你可认得我家夫人,他失忆已久……” 后记四 张魅娘,悠悠醒来,看着陌生的环境,回忆往日种种竟然毫无记忆。 南华老仙推开门,说道:“孩子,你终于醒了。” 张魅娘问道:“为什么我什么都记不得了,你是谁,我又是谁?” 南华老仙说道:“我们是背负血海深仇的羌族人……” 后记五 司马氏拿着从纸灰之中无意发现的帛纸,发呆。 此纸乃是《太平要术》下卷燃尽之后所留,水火不侵,上书八字:三家归晋,晋为司马。 司马氏苦思冥想不知何意,直到天下三分,才明白其中之意…… 后记六 经过数十年战乱,曹魏终于一统天下,但不久便被司马氏取而代之。此时,中原久经战乱,已是势力大减,而北方各族却在将对稳定的条件下发展数十余年,势力渐长。 他们心中仍然记得百余年前那个不结之仇。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部族,终于等到了时机,南下祸乱中原。史称“五胡乱华” “你们为什么让天下更乱?” “因为我们想让你们汉人势力衰弱到任我等随意欺凌,好报当年之仇……” 0
后记 的全部评论点击加载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