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中短篇集>洺河湾里一颗璀璨的明珠>洺河湾里一颗璀璨的明珠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洺河湾里一颗璀璨的明珠

小说:洺河湾里一颗璀璨的明珠 作者:踏雪寻梅wx 更新时间:2019/2/12 14:41:59

发源于武安永和村的洺河千百年来由西向东奔流不息,经永年洺关直奔鸡泽,在距鸡泽城西十二华里处遇到东高地势的阻拦,千迴百转,天长日久漩成了一个方圆一华里的大坑,形成了诺大的河湾,遂改变了流向直奔北方而去,经邢台、衡水相关县,入子牙河汇入海河。洺河湾里坐落着一个古老村落——“柳下村”。后人为区别西边西柳村后改名为东柳下村。现代的东柳下村是自唐代以来随着朝代更替时代的变迁由“庄户顶”——“留下”——“柳下”村名逐渐演变而来的。它的演变涵盖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孕育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流传着千古的脍炙人口的故事,至今传为佳话,妇孺皆知。

东柳村唐代以前叫庄户顶。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八月甲子,农民起义军首领窦建德攻陷洺州随由河间迁都洺州(即洺关镇)城并建万春宫自称夏王,在鸡泽双塔村北屯重兵、建城堡、设马场操练兵马。紧靠马场北有一村庄因地势高故称庄户顶。夏王昼夜操练,为不扰民,也为保密,用重金买下此庄,将其北移至洺河沙河交汇处的低洼地(现在东柳村所在地)。在东柳村东南地原有一座巍峨壮观的高塔,名曰“德阳塔”。是夏王窦建德为隋炀帝长女南阳公主建造的,这座塔记载了庄户顶村改为留下村的历史渊源。

南阳公主幽居深宫,精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才华横溢,儒道皆通,博学古今。十四岁嫁给许国公宇文述次子宇文士及。其父杨广荒淫无道大兴土木,穷兵黩武民不聊生,各地义军揭竿而起,天下大乱。宇文化及乘机在扬州杀死杨广篡夺皇位,在魏州(即现在的魏县)称帝。夏王窦建德攻克洺州称帝后,遂率兵攻打魏州。化及兵败逃到聊城,夏王克聊城杀化及。乱军中找到南阳公主,南阳公主贤惠大度深明大义。才学横溢,深谙治国之道,夏王敬慕已久。此刻在经受着国破家亡,父皇儿子被杀,丈夫背叛的极大痛苦精神打击下,痛不欲生的南阳公主几次轻生被夏王几经劝说所救。但她绝不变节,不为夏王所用。爱才如命的夏王不计前朝之嫌答应她择地筑塔,削发为尼的要求。南阳随大军凯旋洺州途经鸡泽城(城时在风正村)西八里庄户顶村时见此地洺水潺潺,方圆郁郁葱葱,是块风水宝地,便要在此地驻扎修行。夏王按照她的要求,日后遂在此地为她建造宏伟高塔取名德阳塔。南阳公主落脚庄户顶修行后,授文化、传儒道、讲农耕,乡民为她的留下乐不可支,爱戴有加,遂将村名改为“留下”

公元621年,秦王李世民命大将毛藻(字行斌,鸡泽毛官营村人,毛遂嫡系世孙)率兵围剿窦建德,在留下村附近方圆数十里摆开战场。窦建德兵败被俘,毛藻夺洺州灭夏。李世民爱才如命,又念夏王窦建德曾与其共同起事灭隋,且仁厚爱民,命毛藻赴洺州劝其降秦王共谋国是,夏王不为所动。毛藻深知南阳公主与夏王关系甚笃,便孤身单骑由洺州赴留下村邀南阳到洺州劝降夏王。但终未果,夏王被羁长安被杀。李世民登基后求贤若渴,不计前嫌广告天下招贤纳士,命已被封为散朝大夫的毛藻亲赴鸡泽留下村请南阳公主赴京共事。毛在留下村生活战斗过,对留下村感情极深,深知村民惨遭洪水灾害,流离失所,痛不欲生之苦。在去鸡泽请南阳公主路上途经长安灞桥见垂柳碧绿便命随从将士折柳枝万条装车随军运往留下村。虽遭南阳公主拒绝进京所求,未成使命,但插柳成林,防了洪涝,免除灾害,富裕了乡民,深受百姓拥戴。毛藻年老辞官后曾携家眷到留下村探望百姓,与百姓水ru交融。他逝世后按照他的遗嘱葬在了留下村南。当地百姓不忘他的恩德,为了纪念他,将他栽种的柳树起名为“毛公柳”,将留下村改名为柳下村。官府为他立碑,年年祭祀。墓志铭为《唐骁骑尉毛公藻墓志铭》记载了他的身世:“字行斌,祖籍荥阳。先自颛顼,遂(毛遂)因仕历,择里漳滨,故为鸡泽人也。曾祖买,齐仪同三司,常山太守;祖宁,隋湖州湖阳县令,又任太守寺主簿;父乡释褐洛州宜阳县令尹属……”和他的业绩“隋末失道,皇家启运……重捐身奉国之功。定王充于沸洛,灭窦德于波漳。蒙授朝散大夫,浅降为骁骑尉。解甲后:既而随亲解绶造影,归田宽恕居怀追淤,在意堂客恒满。……犯朝露而成疾,……春秋七十有二……终于私第,……迂柩于城西八里之平原礼也。……”(时鸡泽城在风正村,城西八里是现在的东柳下村)

隋南阳公主、夏王窦建德、唐散朝大夫毛藻的恩德东柳人代代传颂,他们的爱民故事千古留芳。

洺河是一条季节河,河水暴涨,冲刷着太行山的泥土滚滚向下游而来,河流频频改道。一遇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漫溢瞬间天连地地连天一片**,蛙声四起,房倒屋塌,庄稼噬食,背乡离井,饿殍遍野,这是旧社会东柳村的洪灾写照,解放后筑河堤挖河床疏河道河水归了道,洺河得到了一定的治理。治理后的洺河能抗一般性的洪水,在一定的范围内一定程度上遏制住了它的肆意暴虐凶猛之势。但特大的山洪排山倒海铺天盖地而来仍然无济于事。上世纪六三年八月三日邯郸地区连下七天七夜暴雨,冀南地区**一片。鸡泽县委组织抗洪抢险队,别的村庄乘舟都能进,唯有东柳村在**中找不到村庄,数次派人冒死抢险,但辨别不了位置,方位,抢险队险遭不测无终而归。地委、军分区领导派直升机寻找东柳村也未果。随又派在军分区受训的鸡泽十个公社的武装部长乘大型冲锋舟经永年从鸡泽西部水较浅处向东柳破浪挺进,终于从远处看到了村庄树尖由于浪高水急不能靠近,抢险救援受阻。但他们辨别侦查到了村庄方位,立即通报了地、县救灾指挥部。随后上级派直升机向东柳投放了大饼、饼干、帐篷、橡皮舟、衣物等大批救灾物资,救了东柳百姓,人们在水中欢呼,高呼**万岁,毛/**万岁。至今东柳人回忆起当时洪兽凶猛,不寒而栗,谈起**,感恩戴德,永世不忘。

在历史的长河中,洺河造福恩泽于东柳多,洪涝灾害少。对洺河应三七开,即利大于弊。在鸡泽附近永年、曲周、南和、平乡等县自古广为流传着一个谚语:“城隍村儿,柳下村儿,一年四季儿吃麦子儿,洺河沟里流流水儿,小白卷子儿(白馍)就酥鱼儿。”这就是洺河给东柳下村带来的恩惠。我有一首诗云:“茫茫红兽吼,怒吞万顷田。高粱抗洪涝,红遍东柳天。水刷土地沃,麦丰来年翻。满河鱼虾蹦,白卷酥鱼甜。”道出了洺河的福祸。长年以来,东柳人的食物以一红一白为生,即小麦、高粱。好年景河水归道不漫溢,秋季谷子、豆子、棉花、玉米、芝麻等五谷杂粮有收成,赖年景洪涝泛滥,五谷杂粮庄稼籽粒不收,只有高粱耐涝,在水中茁壮挺拔而且沥涝越大产量越高,灾年它就成了东柳人的保命粮。大水过后太行山区的沃土腐殖质随水流沉淀在东柳大地,年复一年肥了土地、抬高了地下水位墒情好。土地变成沃土,肥壮有力,农民耕耘种小麦墒大地肥,长一季好小麦。洺河水大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秋天水刷后河里、沟沟坑坑都是鱼,满河大人小孩动用各种工具捕捞鱼虾,打鱼的、钓鱼的、淘鱼的热闹纷繁,一直忙到深秋、初冬,甚至有的隆冬还破冰打捞鱼虾。秋天家家院里墙上贴满了小鱼,白花花的一片,晒干备用。难怪有“黄沟(临村)柳下不吃麦子吃啥”,及“小白卷子就酥鱼”之说。当然这种说法也有不实之处。一遇旱灾天上无雨河里无水,夏秋无收成,只有靠耐旱抗涝的高粱维持生计。食不果腹逃荒要饭在旧社会常有发生。

河水常围家门口的东柳人很少有不会水的。大水历练着他们的水性,男孩八九岁就会水。一遇洪水进村满街是人,男人们在水里变换着各姿势戏水,各显其能。更有甚者拉着簸箩穿过水深,浪高激流险峻的河湾乘风破浪游到地里摸瓜、籤高粱。乡里人好种西瓜,洪水来得早,西瓜来不及摘,发水后遍地漂着西瓜,西瓜没了主,充了公,好水性的人一簸箩一簸箩往家漂运。漂进村里的瓜,被在街里戏水的人一抢而空,哄抢中欢声一片。摸漂运瓜的人习练了水性,在与洪峰恶浪搏斗中得到了快乐,也乐不可支。在没肩深水中籤高粱,在湍急浪高的水中运高粱难度大风险高,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这是展现各种游姿显示高超水性的极好机会。他们肩抗高粱头(捆绑好的高粱头约六七十斤重)或泅渡或“老牛大沉底”潜入四、五米深的河底,横穿急流,脚踏河泥,在河床中冒着水下高压胜似闲庭信步走着扛了回来。王街贾友望时年六十有余家贫,他的“老牛大沉底”在东柳首屈一指,用这种泳姿到距村八里外风正村水中偷高粱,一天数次均未遇险。这是村民游泳中的高超一绝。更有甚者一个叫高节文的人年过五旬还能左腿放酒杯右腿放酒壶,盘坐浪中做蜗牛浮游状,边喝边转,酒杯不倒,浪中潇洒能达半个时辰。还有一个叫王忙起的老汉能一个猛子扎到十里外的韩固村,潜水二、三个小时不换气,可谓特异功能。高超的游泳绝技在东柳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现在的东柳年轻人只要发大水洺河湾——“王坑”(因在王街东头俗称王坑)里夏秋季节就成了他们的极乐世界,从早到晚整个河湾似茫茫人海,各种游泳技巧,优美泳姿尽展绝技,什么立浮、仰浮、狗扒浮,“老牛沉底”水下走人,水上行走,蜗牛浮水,岸柳高树翻滚跳水等等,令人瞠目。浪声滔滔,欢呼声、笑声、嬉闹声朗朗汇成一片,满坑沸腾,直到天黑方休。古时游泳高技能的也不乏其人。清末最后一次科举乡试,适遇山洪暴发大地茫茫滔滔,我曾祖王国宾和其一王姓同窗手拉簸箩(放衣物、笔墨纸砚等考试用品)与波浪搏斗,遇深水泅渡,浅水蹚踄,见陆地背扛簸箩行走。两天一夜,白茫茫六十华里泅、游到了广府城(现在的永年广府)参加了府试,我曾祖一举夺魁。两人双双中了秀才。六十里水路冒险赶考并双双得中轰动了鸡泽县,他们的冒险精神、泅渡绝技和文学才华至今广为流传。

水中技能,东柳人在沥涝耩麦抪种中表现的更是让人瞠目结舌。秋分时节,遇到沥涝为了不误农时种上适时麦,他们自制犁楼加高楼铧高度,硬是在没脚脖深的几乎看不到地面的水中耩麦,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他们耩的又匀又直稀稠适中,分寸掌握的恰到好处。堪称抪种一绝。尽管是沥涝灾年来年小麦照样大丰收。有一个叫李来的农民堪为能人中的高手,他的犁楼耩麦除具他人的特点外且深浅匀称,地耩一条线出苗率忒高,在周围村庄享有盛誉。我父王健民参加革命前,青少年时也是这方面的高手,被人多次聘用犁楼耩麦。

旧社会灾难沉重,民不聊生,兵祸匪患恣虐横行泛滥成灾,烧杀抢劫涂炭生灵给东柳人造成极大伤害,他们慌惶不可终日,家家都有一本血泪史,民国年间仅王姓家族一门就发生了五起血案四兄弟惨遭杀害三死一伤其状惨不忍睹。1920年为防土匪祸害,东柳村四周修筑了寨墙。1921年曲周县宋宝滩土匪头子六巴拉率500名土匪攻打东柳寨,以王遇昌为首的3000余民众奋起抵抗终因武器短缺简陋三日后寨墙被攻破,可怜二十刚出头的王遇昌战死在寨墙跺口,横尸街头三日,土匪退后尸体方被家人收殓。其妻悲痛欲绝几度轻生。携四岁幼子在凄泣中苦海里挣扎度生。后终因悲伤过度饥寒交迫而早逝。时隔不久王遇昌的叔伯弟王节昌因家庭不和被其郎舅买通土匪杀害在异地至今尸骨未归。撇下一幼子四处躲藏,后在族人冒险救助下方逃一劫,他住无定所流浪街头,吃百家饭在族人保护下长大**。1938年旧历二月初八日东柳大会,晨,日寇进村扫荡将正在扫院准备迎接亲朋的王遇昌堂弟王节昌用刺刀穿透背甲骨用铁练锁住,血淋淋地拉到会场,汉奸称其父王会元在与日伪军贸易布疋中坑骗了日伪军,日军在会场连连用刺刀挑刺王节昌逼其交待其父下落。随后又用刺刀将其挑上汽车到鸡泽、南和县村庄游街示众。数日后惨死在曲周,尸体下落不明,解放后其子苦苦寻找数年未果。王节昌被害不久日寇又一次到东柳扫荡,王遇昌三弟王子昌被日寇枪伤在家,血流遍地,所幸虽连中数枪但未击中要害,几天后苏醒,性命保住了但脖子上留有弹头终生残废。在战乱年间王家还发生了一期不明真象谋杀案。王遇昌的堂叔外号“二黄瓜”的妻子在家中毒身亡,是外人谋财所害,还是“二黄瓜”喜新厌旧所为,七八十年过去了而今仍是个谜。据调查解放前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像王氏家族这样的惨案在东柳40多个姓族家庭中惨遭杀害或其它非正常死亡几乎有过半之多。有的性质之恶劣,手段之残暴,其状之惨忍不亚于王氏家族血案。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东柳的历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革命史,是一部英雄斗争史,是一部英勇抗战史,是一部为新中国的建立艰苦奋斗史。1938年东柳建立了党支部,从此东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走上了新的革命征程。在鸡泽的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七七”事变后,党在东柳建立了鸡泽县第三区委会,统一领导33个村的抗日斗争,随后秘密发展党员,建立了以时任区委**高全兵兼任支书王俊法为副支书(不久为支书)的党支部。并在支部领导下建立了抗日村政权和群众抗日团体,分别由支**员负责。他们是抗日村长贾献武、副村长齐文会、青抗先(全称为青年抗日先锋队也即抗日民兵队)队长王心镜(后改名王建民)、农会主任郭计东。从此东柳人民有了自己的政权,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如火如荼的抗日斗争。为更有效的开展抗日活动在县委的秘密布署下该村建立了由王心镜、贾献武、王俊法三人组成的地下交通站直接对县委敌工部负责。他们以“白衣堂”为招牌以开粮店为掩护“跑敌情”:侦探敌情、传递情报。他们昼伏夜出,冰天雪地风餐露宿,大雨倾盆涉水渡河,严冬酷暑冒险穿越敌人封锁线传递情报。有时为了摸清日伪军下乡扫荡的出发时间、扫荡的村庄、兵力及武器配备等情况,他们一连几夜在敌人炮楼下的壕沟里隐藏蹲守、在敌人据点里潜伏。敌情复杂县委县大队、区委区小队一天几次转移,同时敌人活动信息瞬息万变稍有迟疑一纵即逝,因此情报必需十万火急传出。为了找到县、区领导将敌情急时报告有时他们一天穿过几道敌人封锁线,跑遍全区全县。由于他们的情报及时无误,敌人进村扫荡多次受到我抗日武装的伏击同时群众得到了及时转移、粮食坚壁清野、生命财产減少了损失。因此他们多次受到县敌工部领导的表扬。为了建立一支強大的抗日武裝,在区委、村支部领导下,青抗先(民兵队)以拳坊为阵地日夜操练,习拳练武、操练枪法。他们聘请“村里武林高手”传授各种拳法套路,队长王心镜拳路广拳法精亲自授拳。县、区政委(**)亲临作抗日形势报告提高增强民兵保家卫国的决心和信心,县、区大队及部队派军事干部现场指导、训练提高他们的军事素质。艰苦的训练使东柳民兵很快成长为一支坚强的抗日武装力量。在以后的对日作战中或配合部队或单独战斗均英勇无比坚不可摧。1942年6月他们协同冀南三分区部队伏击了到东柳抢麦子的日伪军,击毙了日伪军官一名,50名敌人被打的狼狈逃窜。1945年正月日寇在东柳大扫荡,三分区战士和民兵于日寇展开了激战。战斗中部队与民兵密切配合统一指挥粉粹了敌人的扫荡,击毙了日伪军14人,活捉21人,缴获长短枪21支和大批弹药。更值得一提的是1943年冬在队长王心镜和副队长石文兴指挥下东柳民兵在村东顶河地冰天雪地里埋伏了三天三夜伏击了从鸡泽城来犯的日伪军,保卫了转移到东柳的县委、抗日县政府的安全。他们的勇敢机智的战斗精神受到了县长李慕三和冀南三分区党委的表扬和表彰。东柳民兵既是抗击日寇的一支武装力量又是维护抗日社会秩序打击隐蔽敌人的坚強的治安部队。东柳社会复杂,同时在东柳有敌我双方政权,既有伪区政府又有我抗日区政府,随着形势的发展,敌伪政权由明转暗,他们联合暗藏在村里的伪、顽、特、宪人员等反动势力,破坏挖地道、破路等抗日活动,袭击我抗日政权,暗杀我抗日军民,刺探我军情,暗通日冠残害民众,反动气焰十分猖獗。我民兵协同县公安局逮捕公审枪毙了伪区长齐醒克,挖出消灭了敌伪的暗藏势力,净化了社会秩序,保障了抗日活动的正常进行。县区机关,抗日部队经常在这里驻扎活动,指挥全县的抗日斗争。东柳成了抗日根据地。

儿童团在抗日战争中也十分活跃,他们组织健全,纪律严明。团部设正副团长,下辖三个连,连、排、班长配备齐全,一切行动统一指挥。他们人小志气大配合民兵挖地道、破路、站岗放哨、查路条、跑敌情,送信等干的非常出色。配合全民挖地道、破路,他们走家串户沿街巡查发现懒**造谣破坏分子立即打锣敲鼓让他们游街。村头站岗查路条发现可疑分子立即送交民兵。一次一个敌特侦探企图进村刺探军情被儿童团查获,押解到正在村里驻扎着的县公安局,受到局长的大力表扬。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敌人实行“三光”政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碉堡林立,道路封锁,环境残酷恶劣。敌我双方处于拉锯形势,态势瞬息万变,军情变化莫测。除地下交通员外,传递情报送鸡毛信的任务落在了儿童团肩上。他们穿越封锁沟,沟通了县、区、村、部队和地方武装“抗青先”的联系,有力地打击了敌人。1942年冬天一天傍晚,军区九大队指导员将一封十万火急的鸡毛信交给了儿童团,让他们连夜送到驻地在三十里外的永年曲陌村我军区另一主力部队,以便黎明前两支部队东西夹击消灭在永年、鸡泽之间正要下乡扫荡的一股日寇顽军。接受任务后两名团员化装成乞丐连夜出发,他们穿过数道封锁线,绕过多个据点,半夜将信传到,黎明时在他们的返回路上战斗已经打响,敌人已被消灭。1945年元月阴历年底,大雪纷纷原野茫茫,人们正准备过年,突然传来情报,敌人大年初一要到东柳扫荡。情况危急民兵和县大队立即制订了反扫荡计划,要东柳村东王双塔村民兵届时从东和东柳村内民兵内外夹攻,配合县大队,打敌人个猝不及防,消灭敌人粉碎敌人的扫荡。计划制订后派儿童团员13岁的齐相怀带领两个11、2岁的儿童携信雪夜出发。茫茫大地辨不清道路,齐相怀一不小心掉进雪封着的井里,他拼死挣扎,在小伙伴们的帮助下捡了一条性命,三人在雪地里摸索前进终于半夜将信送到。齐相怀经冰冻风塞一病不起,但听到反扫荡胜利和敌人大部被消灭的消息后脸上露出了笑容,病体立即好转,马不停蹄又参加了战斗。

东柳人全民参加抗战,他们支前、抬担架、拥军做军鞋、送公粮争先恐后样样走在前。青年报名参军杀敌非常踊跃。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兄弟相争等等出现了好多争相参军的模范家庭和感人事迹。前文所述东柳大贤王丕基老人一家送走孙子、侄子、侄孙四位亲人参军。孙子王德龙年仅14岁参加了刘邓大军,在邯郸首次对日作战就立了大功。侄子王二相作战勇敢牺牲在抗日战场。类似王丕基家庭一家数人同时参军打鬼子在东柳不胜枚举。东柳子弟参军后个个勇敢杀敌战绩卓著。民兵队长王心镜入伍后任县公安局侦察股长,1945年冬孤胆入虎穴击毙了潜逃在沙阳村的全付武装的伪团长及其警卫员各一人,俘虏了通讯员一名缴获长短枪数支,受到了冀南区党委、军区的表彰,被授予“锄奸英雄”。农会主任郭计东调任一区政委(**)领导全区民兵奋力抗战。村长贾献武调任区公安员,战斗在反特肃顽第一线。齐林1938年入党1939年参军,不久任刘邓大军连指导员,1940年秋带领连队在城隍村伏击了下乡扫荡的大股日伪军,缴获颇多,入伍作战首立大功。在以后的山东定陶、河南黄庄战役中屡建功劳。后为国捐躯。抗日战争中东柳参加八路军和地方抗战武装的有几十人之多,据不完全统计牺牲的烈士就有二十一人之多。

东柳人在抗日卫国战争和后来的解放战争中英雄辈出,他们的事绩、他们的大无畏牺牲精神感天地泣鬼神为全民族抗战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东柳争了光,他们不愧为洺河湾里的好儿女。

东柳下村位于鸡泽县城西南十二华里处,耕地面积约10782亩,人口6665(1995年统计)人。是鸡泽县少有的大村庄,共有41个姓氏分别居住在九条大衔,12条小街巷里。大街小巷均以姓氏命名。齐,王二大旺族占总人口三分之二强。齐氏家族集居在前、后齐街及西场、小南北街四条街;王姓家族居住在前、后王街及后左街三条街。程庄住程姓,党庄是党姓。其它小姓如要、姚、粟、苑等杂居在其它小街巷。明燕王扫北(史称靖难之役),该村原住村民除姚,卢二姓少数人躲避在洞穴逃过一劫外,其余姓氏全部被杀光,尸骨遍野村庄荒芜。靖难之役后,公元1404年四十余族姓陆续从山西洪洞县移民迂來。在这里繁衍生息,融洽和睦相处。民风正,民俗纯,社会**延续了数百年。

洺河是东柳的母亲河,润泽着东柳大地,东柳地杰人灵,多是耕读世家,古往今來从这里走出了许多英杰才俊、达官显贵、商贾贤达,彰显出了东柳人的智慧和渊博的学识,他们共同创造了东柳的文明。南街王姓家族明朝前期出了个知府王弼良,中期出了刚阿不屈朝中御史王孟蛟,他正气凛然肃朝政正法典被奸臣所害尸首分离。石姓明代出了个汉阳通判石磬,清代正定通知石朝柱。齐姓清代出了个进士、巩昌知府齐祖望,进士兴山知县齐淑伧。王街王氏有清中期在京太学士王金熬,其孙王国宾清未秀才教书育人耕耘一生誉满乡里。清末民初东柳有一大贤叫王丕基,被人尊称“大义士”是明御史王梦蛟的后人。他侠肝义胆,仗义疏财,他救人于水火,济贫于苦海。他家也贫寒但为他人寒冬舍裘棉,春秋舍单衣,为救人他舍身入匪巢冒险说服土匪释“帮票”。他威望极高一呼百应,乡民敬他,官府怵他,“老砸儿”(土匪)怕他。他享誉乡里,至今人们还怀念他,英雄故事广为流传。

上述前人的所为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后人的赞誉,以致于鸡泽人民将县城新建的仅有几条街用东柳先贤名子就命名了两条,即“夢蛟大街”、“祖望大街”和“毛遂大街”并列齐名彰显全县人民对东柳先人的崇敬和怀念。

解放前后在党的培养下又从这里走出了许许多多省级、地市级、县级、乡科级等等优秀领导干部和正副教授、讲师及高级工程师等中高级科技人材,他们在各自不同的岗位辛勤工作为人民做出了贡献,为东柳争得了荣誉。抗日战争和解放争中从这里走出了七、八名中高级干部,他们中较著名的有冀南军区抗日英雄、华北模范县长曾任邯邢合并后的邯郸市政府秘书长、地区检查长的王健民;荣获渡江战役、淮海战役、抗美援朝一等功、指挥珍宝岛战役的团长后任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的王德龙将军;排除各种干扰大名县**领头人、曾任县委**后任邯郸地委副**的候顺德等。据2001年不完全统计,曾任或现任省级干部一人,地厅级干部四人,县级干部二十余名,乡科级四十余名。在教育战线有大学校长、市教育局长各一人,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材十人之多。这都是东柳重教育的结果,现在的东柳大学生比比皆是,985重点大学生也不少,清华大学、航空大学、西安交大、南开大学、中南大学、南京大学等不乏其人。只我家除出了全县唯一一名大学校长外,还有1996年高考河北省第二名、邯郸市理科状元、清华博士后、清华教授一名。孙辈还有在读清华研究生,中南大学生各一名。我一友人中学同窗著名史志专家、诗文才俊李法周有诗赞誉道:

和王寻诗

追梦寻梅逐文韬,点赞精准站位高。捧颂君作感肺腑,获益匪浅自知晓。中华文化底蕴厚,文笔笨拙难素描。弄斧班门脑发胀,低声悄和莫见笑。

寻诗赞

寻梅文思似江河,奔腾呼啸无阻遏。

文山扫描轻舟渡,叠峦重岩妙手得。

文笔生花画三曹,诗歌高唱冠东坡。

自古灵运贮东柳,王门英才代代出。

欣然命笔□芥草,小示闲情鄙自乐。

和王寻“素描——法周挚友”

同窗寻梅情飞扬,乒坛稍息论诗章。

文辞典雅追屈子,境界超越众垂尝。

甘为特型练画技,刻意美化多欠当。

吾本大地一小草,期沐春雨避秋霜。

和王寻7月10日诗

遗辞溢美索枯肠,难为挚友与同窗。

荒野小草遇甘霖,古稀寻梅令久仰。

才高八斗人共识,勿须遮面五升粮。

官达七品称吏小,黎庶羡慕尚自伤。

书撰万言谁堪比,誉布神州众垂赏。

先父报国树丰碑,孙辈清华铸栋梁。

东柳地灵人杰出,大气鼎立洺水浜。

浪漫是诗人的追求所在,诗词虽好夸张过誉我愧不敢当,但也从中窥视了一门书香世家重教育人的一斑。类似家族在东柳村常见不鲜,诸如曹家出了市教育局长和留学生,齐家有副高以上职称数人,石姓革命世家,五兄妹全具有中等以上学历,都是**有的还是省劳模等等。多个姓氏家族书香代代延续连绵不断。

东柳人重礼教,尊儒扬佛,寺庙多信仰门类繁,社火盛文化事业种类多,文艺活动开展的好。东柳庙宇大香火盛是一大特点,仅《鸡泽县志》记载的列全县较大的寺庙就有五处之多:“帝君庙”有香火地35亩建于明代;“观音堂”占地23亩鸡泽最大;“文昌阁”建于乾隆十八年;“关帝庙”明崇祯年间建占地15亩;“三皇庙”占地37亩建于明代。另外还有广济寺、魁星楼各一处等。宗教信仰有:天主教堂,耶稣教堂还有道教、佛教圣地多处。逢年过节社火也很热闹,有跑旱船、吹奏乐、打花鼓、踩高跷、打秋千、放老干(烟火)、打花棍等五花八门。文化事业也不可小觑,建国初期村里有大平调、河北邦子二大剧种剧团,能演十几本朝代戏,村民自导自演自娱自乐,这些泥腿子放下锄头上台是演员,拿起犁耙下地是农民。逢年过节、庙会、农闲两台大戏对唱全村一片欢腾,热闹纷繁。

在毛/**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下,海河支系的洺沙河得到了根本治理,**又经过清淤、清污、排污、环保治理,河流清澈涟漪流畅,河水凛冽甘甜,更好的滋润了沿河子民。现在的东柳享受着党的惠民政策,到处生机昂然各项事业蓬蓬勃勃蒸蒸日上,日新月异。

**后的东柳已经成为洺河湾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灿烂多姿的美丽画卷。拙诗《东柳颂》展开了这幅画卷,带你走进五彩缤纷如花似锦的仙景,让你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故乡东柳颂

潺潺洺水抱村郭,荫荫柳影涌堤坡。

风吹芦苇漫天雪,鱼跃荷花玉珠落。

稚童岸柳浪腾蛟,渔翁轻舟钓河泊。

渡头桥首人趱动,金乌喷薄迎农歌。

碧波麦浪涓细雨,露滢赤珠荡红波。

袅袅炊烟绿树合,户户枣香润心窝。

院园书声锁不住,庙宇奠圣今不薄。

莫道精舍钟声小,古今东柳贤达多。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