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三十七节 科技进步小说:从海盗到海军 作者:狂刀 更新时间:2007/8/4 14:18:59 科技进步 没错!张清就是要研究“喀秋莎火箭炮”,在14世纪之末,就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准备飞上天空。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火箭飞上天空的人。从16世纪开始东南亚很多国家都有一个特别的节日:“高升节”,这一个节日就是燃放火箭飞上天空,据说这样可以把“晦气”送走,这样的节日一直延续到21世纪,老挝、泰国、越南甚至日本都还在有这一节日保留,在中国的云南也还有不少少数民族也还在过这一个节日,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傣族,其中就有不少还要过这个节日。 可以想象14世纪的47枚最大的火箭可以把一个人的负重升到天上去,就说明当时的火箭已经能够产生很大的推力了,经过500年的发展再加上使用更好的发射药(火棉),张清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的烟火艺人能够制造出大口径的火箭炮,当然不会叫什么“喀秋莎”,他已经给未来的火箭炮取了一个很“拉风”的名字“飞将军”。 张清在研究广州偷袭战的时候,发现新汉的陆军火力严重的缺乏重火力,于是就想起了火箭炮这种大面积杀伤性武器,还有就是迫击炮这种对钢铁要求最低的火炮,可以说这是一种到了21世纪还在使用的前装猾膛炮。因为它对钢材要求低,自身重量小,火力密集完全可以成为这个时代的步兵重火力,虽然在对付坚固的目标上有它的缺点,但是在野战和阵地战中它确实拥有极大的优势。 接着张清想起来一个人:龚振麟。作为一个军人当然对火炮都有些了解,张清记得在翻看鸦片战争历史的时候,其中就有一段写到过龚振麟这一个人,因为他是全世界上第一个使用铁模制造大炮的人,比欧洲使用铁模制造火炮早了30年的历史,同时还是中国第一架可以自由调节炮架的发明人,所以就被张清记了下来。福建红钱会在浙江小刀会的帮助下,很快就发现了龚振麟,这时候的龚振麟已经是嘉兴县的县丞了。 按照张清的意思:无论如何也要把龚振麟和他的家人“请”到吕宋,天地会的人员密切的监视下,发现龚振麟经常没有事情就会跑到工匠们的工房去,而且几乎没有什么随从,要动手确实是非常的容易。作为一个普通的县丞,他的身边自然不会有很多的保卫人员,再加上他爱好研究“奇技淫巧”之术,自然没有事情就会跑到那些下贱的匠人那里,作为上层人士是不会看重这样的人的。 没有什么意外他也被绑架到了新汉的战舰船上,和他一起被绑架到战舰上的除了他的家人还有很多的浙江、江苏的木匠、铁匠、铜匠、皮匠、裁缝。。。。。。主要都是些手工艺人。这样大规模的偷运人口,并没有让清朝的地方官员感到什么大不了的,只是在他们的奏折里面加上:海寇猖獗,船坚炮厉,我之水师远不能及;时上岸截掠人口,岸防过长,兵士不能遍布,实防不胜防,请严海禁,陆地居民皆后退十里,则海贼必不敢深入,海贼无利自然消散待尽! 道光皇帝看到这样的奏折也无可奈何,只好严令江苏、浙江、福建、两广加强海禁,争取让“海贼无利,自然消散”,最少也要让这些海贼的物资匮乏,生活困难!同时命令广州加快水师的建设。至于浙江嘉兴县县丞龚振麟竟然也被海贼抓走,道光皇帝觉得很丢面子(政府官员也被海盗抓走了!),虽然也是龙颜大怒,但是也只是把他身边的几个大臣太监吓出一身冷汗也就做罢了。 甚至道光皇帝都没有增加浙江定海水师的拨款,毕竟广州天子南库被海盗洗劫一空,已经让道光皇帝一下损失了广东两年的税收(减免了一年,还有一年作为拨款重建广东水师),又拿出了280万两银子建设天津大沽炮台,现在再也拿不出多余的银子还对浙江投资了。只能是先拣着更重要的地方花钱,老话不是说了: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吗? 从道光皇帝的角度上来说,他也很难!全国的税收就只有这4000多万两银子,满洲八旗每个兵一年要发36两银子!绿营兵一年也要24两银子!光是军费就要用掉财政收入的一半多!皇宫里面的花消也不能太少,皇室的脸面可丢不起!剩下的银子还要给在旗的满人发月钱!这样下来那里还有什么多余的银子啊! 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工早就把国库打成一个空城计了,嘉庆皇帝好歹还有个和绅的家可以抄一下,道光皇帝只能面对空空如野的国库叹气了,所以他也只是重建了广东水师,因为那里每年会给他上缴180万两银子。天津大沽炮台也是不得不修,否则这样强大的海盗真的顺着海河打到北京来,那天子的脸面就真的要扫地了! 龚振麟一家被劫持到马尼拉的时候,张清还专门的拜见了一次,不过龚振麟并不买他的帐,张清作为乱臣贼子被骂了出来,不过张清并不死心,派出了两个天地会的议员对龚振麟一日三次的说服,说服不了龚振麟,就说服他的家人,龚振麟的得力助手陈汉(书友提供)其实也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在知道新汉是一个反清复汉的国家以后,非常的兴奋,在他的大力劝说下,终于让龚振麟知道了新汉这一个国家是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宗旨的汉人复兴组织,他毕竟也是一个汉人,在清朝也看到了很多满人欺压汉人的事情,只是鉴于清朝的军队敢怒不敢言,现在既然落到了一个汉人复兴为宗旨的国家里面,他也就顺水推舟的决定帮助新汉的建设了。 张清得知龚振麟愿意帮助新汉建设以后,立即亲自跑到龚振麟的住处,和龚振麟谈了一下午的火炮铁模浇铸的问题,这时候的龚振麟还没有发明铁模浇铸的技术,但是作为一个科学家,他立即就看到了铁模浇铸大炮的好处,速度快、质量好、成本低。张清也豪不犹豫的就把火炮的铁模铸造技术研究的项目交给了他,并聘请龚振麟和他的助手陈汉(书友提供)做“工部研究院”的院士,专门主持铁模铸造的技术和轨道式旋转炮架的研究。(请他来就是打的这算盘,不交给他交给谁啊?) 历史上1841龚振麟撰写出《铸炮铁模图说》,被称为:“其法至简,其用最便,一工收数百工之利,一炮省数十倍之资。且旋铸旋出,不延时日,无瑕无疵,自然光滑,事半功倍,利用无穷,辟众论之导轨,开千古之法门,其有裨于国家武备者,岂浅鲜哉!”1841年他还研究出“磨盘架四轮地车”,这是一种陆地上使用的重炮炮架,可以使火炮上下左右的调整射击角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种可调式火炮炮架,能使笨重的炮身转动自如,张清就是希望他先搞出陆地上的炮架,再接着把战舰上的旋转炮台也搞出来! 龚振麟不愧是一个大科学家,他的技术知识根本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张清除了提供了一个方向性的建议以后,就完全是龚振麟的事情了。模具也是一样高科技!一直到21世纪的今天一副矿泉水瓶的铁制模具也要好几万RMB,大家就可以想象的出一门大炮的模具是多么的复杂了!作为一个专门搞技术的人,他很快的就投入到张清这一个非常有“创意”的想法中去了。 这时候中国和西方都采用的是泥模铸炮,也就是用水和泥,制成模具,然后浇铸,层层笋合。泥模必须烘得干透才行,否则外表虽然干了,里面还有潮气,一遇金属熔液,就会产生蒸汽,铸成的火炮就有蜂窝,会很大程度上的降低炮管的强度,放炮的时候炮筒容易炸裂伤人。泥模烘干需要反复进行,往往要一个多月,如果碰上阴雨天气,那就更长了两三个月能烘干就算是运气好的了!。况且一具泥模只能铸造一尊火炮,开模的时候肯定要打烂,不可能再次使用。铁模铸炮的优越性在于:工艺简便易行,节省模具原料,不受气候条件限制,缩短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尤其是解决了不出蜂窝的难题,提高了火炮铸造质量。欧洲铁模铸炮是在1873年,由圣彼得堡的拉夫罗夫(Lavrov),维也纳的乌洽提斯(Uchatius)及土林的罗赛德(Rosset)等三人所发明的。比我们中国人晚了整正30多年的时间!! 可惜虽然是划时代的发明,领先欧洲30年的一项高科技,但是本人在各个炮台上看到那个时代的中国火炮,几乎都是遍布气孔,远远赶不上现在建筑工地上的铸铁件。就是在当时这一项先进的技术也只是生产了200多门火炮而已,以至于到今天已经很难找到一门当时用这一工艺生产的火炮了,据说实物现在仅仅只有一门被找到。 当然张清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只要龚振麟的铁模技术一出来,以后整个新汉的每一门火炮,都必然是才用这样的新科技生产出来的!而且通过完善以后的技术,肯定可以生产出张清需要的后膛闭锁机、炮栓、钢铁炮架、旋转炮轨。。。。。。 只要再能够冶炼出优质的“炮钢”,新汉的火炮制造技术马上就可以达到1880年的水平,那时候海上、陆地谁能争锋?当然没有“炮钢”的时侯就只要用普通钢铁的数量去“堆”出需要的强度了。 张清把我们中国人的大科学家请进了“工部研究院”以后心里乐开了花!爽!!最少是增加了3艘战列舰的战斗力!只要等到龚振麟的成果一出来,不管是铁模铸造工艺还是轨道式旋转炮架马上就可以按规定发给他一枚勋章! 新汉对手艺人的额外重视,吸引了大量的手艺人投身到新汉的“工部研究院”,他们高超的手艺不但很快的提升新汉的军事工业的技术水平,也同时提高了很多方面的技术水平,比如:甘蔗榨糖、制糖的水平、酿酒技术、红薯干粉提取、红薯粉条制作技术。。。。。。等等。 更有天地会的医生在马尼拉生产出了抗晕船的行舟丹,抗水土不服的藿香正气水,防治纹虫叮咬的万金油,抗疟疾的特效药竟然还是张清发明的“金鸡纳丸”,在看到很多大陆移民过来的人中,因为疟疾生病以后,张清自然的就想起来金鸡纳这一特效药,金鸡纳树对疟疾的疗效在17世纪被西班牙人从印第安人手中发现,这时候西班牙人已经在吕宋已经引种了不少的金鸡纳树了,张清作为一个海军特战队员,一眼就看出了这就是野外救护中的金鸡纳树,剩下的“发明”工作就是采摘、熬制药丸。 农部也给张清带来了好消息,新汉的养殖业获得惊人的成绩,由于在吕宋红薯每年三熟,一亩土地可以生产新鲜红薯1万斤以上,人更本就吃不完,红薯藤更是多达3万斤以上,按照张清的意见完全拿去喂猪,虽然没有什么饲料,也长的很快,喂新鲜的红薯藤一个人就可以管理100多头猪(本人亲眼所见)。所以粮食的产量虽然没有多少增加,但是猪肉的供应确是大幅度的提高了。有了油水大家对粮食的消耗自然就大幅度的下降了,所以新汗现在的粮食储备反而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大家开始希望能够得到更好的粮食(大米),而不是原来的主要食物红薯了。 不过把主食从红薯改成大米一时还不太可能,一亩水稻的产量即使是三熟也只能勉强养活两个人(300斤的谷子只能打180斤的大米,三熟也只有540斤,也就够两个人吃),而红薯亩产4000斤以上(高产记录已经达到1万斤/亩)三季可以达到一万两斤6、7个人都吃不完,还不说一亩红薯藤可以喂出来6头大肥猪,这样一算红薯肯定是更划算,所以现在一时间还不能改。只是红薯的口味吃多了确实不怎么样,所以只要购买上一部分的越南大米和泰国大米作为精粮食用。好在抢劫广东十三行以后现在新汉不缺钱。 也是天地会的人从清朝“请”了一批优秀的兽医,在他们的帮助下大大的提高了猪仔的产量和存活率,由于建立了两个专门的“大型”的种猪场,一年现在可以为马尼拉2万头猪仔,加上农户自己繁殖的猪仔,一年马尼拉华人就可以获得每8人一年一头猪的供应,在加上鱼类的捕捞,又可以为一年每人提供30斤的鱼肉,虽然比起张清穿越前的中国还差的远,但是和这时候的清朝一比那就是清朝的好几十倍了!要知道在这个时候清朝很多生活在下层人一年也没有一次吃肉的机会!(包括过年) 由于有了大量的猪皮,这样新汉的皮革厂也建立了起来,他们主要的任务就是制造猪皮的鞋子,虽然现在清朝的贫民穿鞋子的还不多,但是一旦生活的条件好起来一点大家都要穿鞋子的,只要有足够的货源,完全可以销售到欧洲,他们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人人要穿鞋的地步了,就是新汉现在的平民也都达到了穿鞋子的地步了。而皮革厂生产的鞋子只够部队一人一双,连换的都还没有呢。 农部主管温嘉成虽然非常的反对张清“请”这些兽医的办法,但是他也看到新汉的制度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不扯皮,办事迅速,发展的速度远比兰芳共和国的速度要快的多,他不禁有一些迷茫了,难道新汉的做法更好一写吗?即不符合礼仪又不尊从民意,看不出好在那里,这也不能怪他,张清超过一般人200年的历史眼光,肯定要比一般人的看法要超前的多,虽然武断了一点,但是远比摸着石头过河要好的多! 让张清高兴的事还有新汉的军队终于完成换装,由于大量的手艺人来到吕宋,现在的吕宋已经建立起了两个成衣工厂,他们的第一笔定单就是给军队定做军装,由于张清的原因这两个成衣厂直接就采用了流水线的生产工艺,而不是一人负责一件的手工作坊的方式,生产的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现在的新汉军队已经不再是象以前一样,最少他们已经拥有了统一的服装,白色的海军、绿色的陆军、黄色的警察、黑色的宪兵统一的服装让士兵们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最少现在没有人再看着他们就想到海盗或者土匪了,怎么说也是那里的官军的样子!)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