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军事科幻>铸犁为剑之抗日新篇>第三十四节 沦陷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三十四节 沦陷

小说:铸犁为剑之抗日新篇 作者:我爱奇奇 更新时间:2009/9/27 10:21:28

最为转移部队的最终目的地,井岳秀又一次发挥了最大的作用,和上次张宏部队转移到榆林的方式一样,井岳秀通过对沿途各地大大小小的军阀进行金钱攻势,获得了他们的默许,并且,井岳秀也将这支部队的庞大实力微微透露了一点给这些军阀,在得知这支部队拥有着东北军几乎全部技术兵种精华的时候,所有的军阀都惊呆了,同时,也保持了沉默,允许这支部队经过自己的防区,毕竟,面对着这支庞大的部队,沿途的军阀们谁也没有信心把他留下来,更何况,井岳秀也在榆林整军备战,秘密的声称:“谁要是打这支部队的主意,老子就算率领全部家当到它的地盘上坐一坐。”完全是一幅不要命的架势,军阀们也都知道,这几年井岳秀的实力莫名其妙的快速增长,部队的战斗力提升了好几个档次,完全不是以前的样子,因此,军阀们谁也不愿意去碰着个钉子,

在最终到达内蒙古地区的补给站之后,部队就完全放松了下来,这里已经是自己可以掌控的地盘了。

在部队转移的途中,每天部队的头顶上都有飞机在巡逻、护航、侦查敌情,一方面保证了部队行进方向的安全,另一方面,也大大震慑了还心有想法的军阀,在这种强大的军事实力上,没有任何一个军阀能有把握吃掉它,与其与井岳秀交恶,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更何况,这些军阀还担心,要是这支部队有什么想法,看上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那自己的位子可能就要搬家了,所以,这些军阀们大都盼望着这支死神一般的部队赶紧从自己的地盘上消失。

庞大的转移部队,在不断吞噬了井岳秀设立在内蒙古草原上的一个又一个补给站后,最终抵达了榆林地区,而这个时候,张学L和日本人依然在寻找这支部队的下落,毕竟,这里面可是东北军的精华所在,虽然,从一些地方零星传来一些消息,但是,张学L和日本人始终无法准确地掌握这支部队到底身处何方,直到,这支部队到达内蒙古补给站之后,将自己在东北地区俘获的东北军士兵放回,十天后,东北当局和日本人才真正知道了这支部队身处何方,不过,这个时候已经回天无力了,这支部队如同龙入大海,抓不住了。

李琮率临着部队在沈阳狠狠的抗击了日军的进攻,将日军死死的拖在了沈阳城,不得动弹,尽管日军依然在三天之内拿下了沈阳,但是,日军在东北的部署被打乱了不少,原来准备进攻其它地方的日军,很多部队在进攻途中被命令要求随时支援沈阳作战,这样日军的精力就被大大的分散了,甚至影响到了日军的作战。

不过,在李琮所部突围出沈阳之后,日军依然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进攻东北其它地方。

日军独立守备队第3大队进攻营口、第4营大队攻凤凰城、安东(今丹东);第2师团第3旅主力、骑兵第2联队、独立守备第1大队分别进攻长春宽城子、二道沟、南岭等地。至9月19日10时,日军先后攻占沈阳、四平、营口、凤凰城、安东等南满铁路、安奉铁路沿线18座城镇。

长春地区的东北军自发反击,战至次日,长春陷落。

9月21日,东北边防军驻吉林省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洽率部投敌,日军第2师团主力占领吉林。

10月1日,东北军黑龙江洮南镇守使张海鹏投敌,并且这个汉奸还按照日军的命令派出3个团进攻齐齐哈尔。10月16日在嫩江桥,被黑龙江省防军击退。守军炸毁嫩江铁路桥的第1、第2、第5号桥,以阻止日伪军进犯。10月26日,关东军第2师团一部占领四洮铁路沿线主要城镇。11月4日,关东军嫩江支队攻击嫩江桥北守军。黑龙江**代**兼代东北边防军驻江副司令长官马占山指挥3个旅,5个团共1.6万余人进行江桥抗战,战至11月18日,终因伤亡惨重而弃守省城齐齐哈尔,撤往克山、海伦。11月19日,日军攻陷齐齐哈尔。

张学L在事件爆发后带领属下转移到锦州。1931年10月8日,关东军派出12架轰炸机空袭锦州。对此,南次郎陆军大臣依然对若槻礼次郎首相声称“由于受到中国军队的防空炮火攻击,才不得已采取自卫行动”,此后关东军发表公开声明,宣称“张学L在锦州集结大量兵力,如果置之不理,恐将对日本权益造成损害。为了尽快解决满蒙问题,关东军有必要驱逐锦州政权。”此后,币原主张的国际协调主义外交政策受到了严重的挫折,日本在军国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日军攻占黑龙江省主要城镇后,开始进攻辽西地区。12月15日,关东军进攻锦州。12月17日,日本陆军**部由日本本土增派混成第8旅,并从**调第20师团司令部、混成第38旅、重轰炸飞行中队以增援关东军。12月28日,第2师团主力渡过辽河进攻锦州;12月30日,混成第39旅进攻打虎山(今大虎山)。1932年1月3日,第20师团司令部率混成第38旅占领锦州。驻锦州的东北军第12、第20旅和骑兵第3旅已奉命撤退至河北滦东地区和热河。1月28日关东军第3旅由长春向哈尔滨进犯,同时从辽西地区调第2师团增援。

当时为了转移国际社会对满洲的关注,日本在国际大城市上海挑起事端,引发了“一·二八”事变。1月31日,依兰镇守使兼第24旅旅长李杜率吉林自卫军进行哈尔滨保卫战。激战五天,自卫军伤亡惨重,撤往宾县。2月5日,日军攻陷哈尔滨。

由于蒋介S的“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整个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和3000万同胞陷于日寇铁蹄的蹂躏之下。

由于受到了国际舆论的普遍谴责,关东军不敢悍然武力占领满洲全境,因此考虑建立傀儡政权。当时担任特务机关负责人的土肥原贤二大佐游说了已经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当时关东军以复兴满清为条件,说服溥仪回到东北。11月10日,溥仪从天津出发,11月13日到达营口,最后停留在驻守旅顺的日本军营内。

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植的满洲国正式成立。溥仪担任国家元首,首都定在「新京」(现在的长春),年号定为「大同」。上述宣言都在东北行政委员会委员长张景惠的公馆发表。国际联盟强烈谴责日本政府的行为,并不承认满洲国政府的合法性。日本表示抗议并且脱离国际联盟。

3月9日,溥仪登基仪式在新京举行。

1932年9月15日,日本与伪满洲国签订《日满议定书》,满洲国承认日本的既得权益,并允许关东军在满洲国内驻军。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它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严重步骤。此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使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在中国**的号召下,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不过,因为李琮的存在,日军从东北地区直接获取的直接利益大大减少,日军在事变后也积极搜寻李琮的下落,并严查李琮所部怎么会在事变中得到消息,从而事先得以准备,造成日军的重大损失。

本庄繁事后私下向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等人表示:事先关于李琮和中国军队是偶然间发现日军行动的判断是错误的,毕竟,只要看一看沈阳城和日军的现状就可以作出确切的定论,这个李琮事先已经判断出了日军的行动,所以才会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如果说从军事行为上还不能肯定的话,那从李琮其他的行为也可以看出来,尤其是沈阳城里各大银行的金库都已经空空如也了,被李琮搬了个底朝天,甚至连张学L的官邸都不放过,那已经说明问题了。唉!碰上李琮这个倒霉蛋,也只能怪我们自己运气不好了。李琮能在日军突然发起的事变中表现如此出色,的确证明了李琮是一个不可小视的人物,以后对支那军队作战,要严密关注此人,他的一个师应视为普通支那军队的十个师,甚至更多。情报部门要时刻严密监控李琮所部的动向,防止李琮再次给日军造成重大伤害。

而在这次事变中,身心受到了极大伤害的板垣征四郎和土肥原贤二也对李琮是牙咬切齿:这个李琮不声不响的给我们的计划以极大的破坏,本来可以顺利拿下沈阳,可是,让李琮这么一搅和,虽然最终还是打断了东北当局的指挥中枢,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不仅损失了大量的军队,而且从沈阳获得的财力和物力也大打折扣(李琮甚至将沈阳城里搜刮得干干净净,简直就像被飓风刮过一样),最重要的是将大批的日军死死拖在了沈阳城附近,导致其他东北地区得到了足够的预警时间,不过,也幸亏张学L的不抵抗政策,各地的东北军互不统一,有的要抵抗,有的要投降,有的要逃跑,给了日军各个击破的机会,才让日军在其他地方的进攻颇为顺利,也使得李琮费尽心机为东北其他地区提供预警、促使各地东北军起来抵抗的想法破灭了。

不过,土肥原贤二的看法倒是有些新意:虽然李琮极大的阻碍了日军的进攻,不过,他毕竟只是一个人,只有一个旅左右的兵力,因此,他的活动范围也只能仅限于沈阳附近,李琮也很清楚,他的部队是无法阻止日军的进攻得,所以,他很聪明的打了一段阻击之后,就突围而去。虽然日军占领沈阳的时间有所延迟,不过,最终还是打断了东北军的中枢,虽然李琮带走了大批的金银财宝,可是,整个东北的工业基础还在,丰富的自然资源还在,这才是最重要的,有了这些工业设施和自然资源,日军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得大批的补给,为以后的行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将李琮的行动看得淡一点,也没什么关系。当然,这个李琮能从日军的蛛丝马迹之中,判断出日军发动事变的时间,的确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以后在与他对阵当中,小心防范就是了。

从此以后,日军的情报部门始终将李琮所部视为重要敌军部队,不断地打探李琮部队的情报。

张学L也在事变后得知了李琮所部在沈阳的所作所为,得知李琮所部队日军以重大杀伤,张学L的心中得到了一丝宽慰,在思考李琮进见自己所说的话,才回过神来,原来李琮早就得知日军的行动,所以,在事变中才有所准备,但是,李琮是否知道日军发动事变的具体时间?还是李琮所部面对突发事变应对有方?则不可而知了,这也成了张学L心中的一个谜。此后,得知李琮所部在完成热河抗战之后,达到榆林地区,与井岳秀联合,方才得知,李琮早已经想好了退路,而自己和李琮的上下级关系,也就到此为止了。

从沈阳城里转移的部队,一路上历尽艰辛,遇到城镇,部队往往绕开行军,部队的给养则完全靠张子明的商社,秘密设立的若干补给点,给与补给。但,毕竟部队的规模还是比较庞大的,在东北人烟较为稠密的地区,要完全隐藏部队的行踪,是不可能的,因此,部队在遇到东北军的时候,谎称自己的部队受命于张学L而转移,并且严密封锁自己转移的消息,遇到冥顽不灵的东北军,则采取恐吓、缴械、甚至俘获之后一起带走的政策,来尽量减少自己的阻力。

在进入热河、察哈尔、绥远地区之后,部队则更是小心翼翼,一方面隐蔽自己的行踪,一方面则要防备这些地区的军阀对自己突然咬上一口,所以,部队的官兵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虽然,头顶上不断的有飞机临空侦查,前面有精锐的特战队员开路,坦克则更是枪弹上膛,随时准备作战,不过,毕竟这一支大部队在转移,任何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整个部队的行动失败,因此,部队的军官不断和情报部门的人员商议行动路线,以避免和军阀的部队接触,从而保证自己的安全。

其实,那些军阀也早就知道了这支部队的实力,因此,也不敢把部队布置的太过靠近这支转移大军,生怕这只老虎一不小心,就把自己部队吞了进去,而那些在现场担任监视任务的军队,也被这支部队的实力吓破了胆,因此,早就躲得远远的,哪里还敢有非分之想。

在双方都小心翼翼的保持距离之后,转移部队担惊受怕的终于抵达了榆林。

井岳秀在榆林看到源源不断地从东北飞来的飞机,和辗转多时的到达榆林的庞大部队,内心充满了激动和喜悦,榆林地区陡然间就成为了中国拥有最为庞大技术兵种的地区,成为了一支谁都不敢小看的庞大武装力量,榆林在财力、物力、人力上急剧膨胀。

井岳秀在内心深深地被李琮的大胆手笔所征服,也在意识上逐渐认可了李琮的领导地位,榆林只有在李琮的率领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富国强兵的梦想。

秋后盘点中,“九、一八”事变中,李琮共从东北三省转运财物价值达4亿银元,折合美元2亿,带走一个正编装甲团(108辆雷诺FT-17坦克),大炮600余门,机枪1500余挺,飞机280架(战斗机130、运输机80、轰炸机60、侦察机10),汽车400余辆,带走部队15000人。

而现在,在榆林,经过招兵、整编,李琮的部队拥有7万余人。

总司令:李琮,作为榆林地区人民军部队的最高军事长官。

其中:步兵30000余人,陆军司令为刘进。共编为2个军,每个军15000人,军长分别是吴德宝、黄东,每个军三个师,每个师三个团,每团三个营,每个营三个连;另外还有两个山地步兵团共计3000余人,特战队1200余人;装备坦克120辆,为一个装甲团编制,下辖两个装甲营,每个装甲营下辖5个装甲连,每连12辆坦克,团长为胡东,人数6000余人;装备大炮800余门,组成4个炮兵师,部队还装备汽车500余辆。

空军5000人,空军司令为张宏,副司令是高志航,拥有机场三个。装备飞机313架(战斗机162、运输机75、轰炸机66、侦察机10),分为战斗机20个大队,每个大队下辖2个中队,每个中队4架飞机,运输机9个大队,每个大队下辖2个中队,每个中队4架飞机,轰炸机8个大队,每个大队下辖2个中队,每个中队4架飞机,侦察机1个大队,下辖2个中队,拥有10架侦察机,整个空军总计拥有飞行员900余人,李琮的要求为每架飞机配备3倍的飞行员,以做到储备飞行员的目的,一旦战争开始,飞行员及飞机的消耗,将会变得十分巨大,因此,在没办法拥有更多飞机得情况下,拥有更多的飞行员则是可以的。

井岳秀也在李琮的转移部队到来之后,认清了现实,主动交出了部队的指挥权,完全让李琮代替自己的位置,让李琮成为了实质上的领导者,而自己则在李琮的大力挽留下,去当榆林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了,当然这都是后话。

2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