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反步兵跳雷小说:雪原!血原! 作者:中国老坦克 更新时间:2009/10/24 17:06:03 跳雷,顾名思义就是会跳起来爆炸的地雷。现代跳雷是德国人在20世纪30年代发明的,型号有S-Mine-35和S-Mine-44,两者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纳粹德国军队广泛使用。S系类跳雷是一种结构复杂但效果极佳的武器,整个二战期间,德国人一共生产了将近200万枚S系类跳雷。盟军对该雷的评价是"可能是盟军部队在战争中最害怕遇到的东西",由此可见可见S系类跳雷有效性,并影响了其他国家地雷的设计,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均以该型地雷为蓝本研制了本国的反步兵跳雷。
雷体上方是三个不同类型的引信,通过一个连接装置连接到雷体上,中间的引信是S.MI.Z.35式压发引信,如果有人踏压到引信上的三个压力感应叉的话就会释放击针打击火帽;而右边的则是Z.Z.42式拉发引信,在引信顶端的拉环上缠上绊线,一旦有人触动绊线,击针就会击发火帽;左边的这个引信比较奇特,是一种带反排除功能的ZU.Z.Z.35拉发引信,该引信特别之处在于:在安装完毕后,无论是碰到绊线还是剪断绊线,均会使引信动作,从而引爆地雷。引信连接装置下方就是地雷的雷壳,中间的抛射筒套装着桶状的战斗部,战斗部结构颇为复杂:外部是一圈杀伤单元,一般是300~400枚钢珠或其他类型的杀伤破片,内层包裹着600克TNT炸药和三个雷管;而中间部分则是一个传火管,引信的火帽被击针击发后产生的火焰通过传火管点燃底部的一个延时3.9~4.5 秒的引信,再将位于雷壳最底层的抛射药引爆,向上垂直抛出战斗部。战斗部腾空而起后,并非马上爆炸,而是在距离地面1~1.5米高爆炸,奥妙之处在于战斗部右侧的短延时引信,正是这个短延时引信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保证地雷在半空爆炸,达到最佳的杀伤效果。S型地雷之所以威力巨大,是因为地雷先弹射到一定高度后再爆炸,并将杀伤单元以每秒1000米的速度速度向四周水平射出,在以地雷为中心半径30米以内,无论目标是站立还是卧倒,都无法逃脱杀伤单元的覆盖,其杀伤范围最远可达100米。而传火管底部那个延时3.9~4.5秒的引信也有其妙用:当集群目标在雷区活动时,如果走在队伍前面的排头兵触发了S型地雷后没有察觉的话,当后续人员继续前进的时候,地雷正好在人群中炸开,保证了最好的杀伤效果。S型地雷除了使用上述引信外还能使用其他各种型号型号的引信,如Z.Z。35拉发引信、D.Z.35压发引信和电子引信等。如使用多重引信的话就要在雷体上安装引信连接装置,如果安装的是单一引信的话则无需使用引信连接装置, 而S-Mine-44型地雷与S-Mine-35型地雷相比,外形差别并不大,但内部却有很大的区别,准确点说:S-Mi-44就是S-Mine-35 的简化版。S-Mi-44地雷是在二战末期研制出来的,当时的纳粹德国已经走到穷途末路,战略资源的匮乏使得德国人不得不对该型地雷进行了大量的简化。首先,引信接口和传火管被挪到了战斗部的侧面,原先位于传火管底部的延时引信也被挪到导火管的上方,而传火管的下方则用于装填抛射药。其次,用于控制地雷战斗部在半空爆炸的短延时引信也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拉发引信,引信的拉环上缠着一根1.5米左右的细铁丝,而铁丝的下端则固定在雷壳底部,当地雷的战斗部被抛到细铁丝的长度极限后,这根细铁丝随即拉爆战斗部。最后的改进则是杀伤单元,纳粹德国已经连钢珠也无法提供了,杀伤单元变得五花八门,从钢筋头到螺丝钉,只要能装进去伤人的东西都用上了,连雷管也从S-Mine-35的三个简化到一个。 最早吃到S型地雷苦头的是自由法国的士兵,他们将该雷称为“沉默的哨兵”;随后美国人也尝到了苦头,大量的士兵被S型地雷炸死、炸伤,由于S型地雷是腾空而起后才爆炸,所以美国人给了它一个很形象的绰号“弹跳贝蒂”。美国人自然是不会示弱的,他们很快就研制出自己的跳雷,但主持研究的却是个法国人 ------法国沦陷后流亡美国的兵工专家皮埃尔.达拉兰德。美制M2跳雷1942年正式装备部队,一共生产了M2A1\M2A2\M2A3以及M2A4 等四个型号,M2A4直到战后才装备部队,M2系列跳雷还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例如我国台湾省就装备过M2跳雷。该雷战斗全重2.95公斤,全高224 毫米(含引信高度),战斗部跳高0.5~2米,杀伤半径为10米。与它的德国兄弟相比,M2跳雷结构上要简单许多:一个筒状的雷壳包裹着战斗部,雷壳旁边的管子是传火管,上方安装的是M1拉、压两用引信,就不用像德国人一样装两个或三个引信那么麻烦,引信下方则是抛射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M2跳雷的战斗部居然是一发去除尾翼的60MM迫击炮弹,迫击炮弹的底部安装了一个短延时引信。这样的设计可以直接使用现成的迫击炮弹进行改装,无需再开一条新的生产线,便于战时大量生产,也提高了经济性。由于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均大量的装备了M2跳雷,为防患于未然,我国也生产了M2跳雷的专用训练器材。 至于英国人呢?从二战开始就被德国人打得连连败退,敦克尔克大撤退时又丢失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全然没有了昔日所谓“日不落帝国”的威风,为了节约有限的资源,武器制造也摒弃了以往的精巧复杂,例如MK2跳雷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与德、美两国跳雷的精巧设计比起来,英国人的设计可谓简洁到了极点:雷壳内装有一个战斗部,这个战斗部看起来很熟悉是吧?其实它的结构类似于英国军队当时装备的无柄手榴弹,发火机构为翻板击发机构。侧面的翻板保险夹直接利用弹体左侧的空间限制其不会意外解除,当有人触动弹体右侧上方的拌发引信时,击针便被释放,打击下方的一个.303英寸空包弹,利用空包弹产生的火药燃气将战斗部弹出雷壳。翻板击发机构在战斗部被弹出雷壳后,由于不再受弹体的限制,翻板保险夹打开,击发针刺雷管,完成战斗部的起爆。MK2跳雷的零部件几乎都是利用现有的装备进行改装:翻板击发机构来自手榴弹,而抛射能量直接来自.303英寸空包弹,雷壳是用钢板冲压而成的,全弹没有特别复杂的零部件,可在小型工厂内加工,就成本而言,可谓物美价廉。但MK2跳雷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首先,由于.303英寸空包弹的推力有限,战斗部的重量不能过大;其次,战斗部没有预制破片,爆炸后弹片连片率高,有效杀伤弹片偏少。但该设计颇为简单,便于战时生产,即便是今天看来,也有其值得借鉴之处。 苏联在战后也开发了ОЗМ系类跳雷,其中ОЗМ-3和ОЗМ-4结构异常的简单,没有通常跳雷上抛射筒,而是直接将铸铁的弹体螺接在一个钢制的底座上,底座上则是抛射药包。与其他国家的设计不同,ОЗМ-3和ОЗМ-4除了能使用拉发引信、压发引信或松发引信起爆外,还能使用电引爆,弹体上方可见用于电引爆的接线头。当地雷被引爆后,底座上的药包产生的火药燃气将整个弹体垂直向上弹起,脱离底座,在预定的高度爆炸。两型地雷结构上大同小异,区别在于:ОЗМ-4体积、重量和装药量均大于ОЗМ-3,ОЗМ-3用短延时引信控制起爆高度,而ОЗМ-4使用的是系绳引爆,引爆高度一致性好,杀伤效果更为出色。 但ОЗМ-3和ОЗМ-4都有个共同的缺点,就是没有设计预制破片,铸铁的弹体爆炸后产生的有效破片太少,无法覆盖更大的范围。于是苏联军工部门开发了新型的ОЗМ-72跳雷,该雷的结构回归到德制S-Mine-35型地雷的设计,使用了片状的预制破片,将其杀伤范围扩大到30米。除各类常规引信外,也可用电起爆或者遥控起爆,因其性能优异,被多个国家仿制,如比利时的NR442防步兵跳雷就借鉴了ОЗМ-72的片状杀伤破片的设计。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着**列强的虎视眈眈,为保卫新中国,中国的军工科研部门在及其简陋的条件下开展了各种新型武器的研究工作,也包括地雷。1969 年,我国军工科研部门以美制M16系列和M2系列反步兵跳雷为蓝本设计出了我国第一代反步兵跳雷----69式反步兵跳雷。该雷的结构类似简化后的德制的 S-Mine-35型跳雷,弹体直接装在抛射筒中,中间是引信、传火管、雷管和装药等,但由于加工工艺、成本等各方面原因的限制,该雷没有使用预制破片,仍然使用常规的铸铁弹体。为了防止意外发火,平时弹体、雷管和引信均分开保存,战时组装比较麻烦,且引信保险设计不够完善,布设时易出危险。 由于69式反步兵跳雷存在的先天不足,科研人员又对其进行了改进,在三年后推出了72式反步兵跳雷。72式反步兵跳雷由我国自主研制开发,其结构新颖,特别是其独有的塑料雷壳包裹杀伤钢珠和可溶解式保险机构均为世界首创。塑料雷壳包裹杀伤钢珠的设计减小了雷体的死重量,并降低金属特性,增加了探雷难度。同时提高了地雷的防水能力,可以长时间地潮湿的丛林、湿地,甚至是水中布设。而新型的保险机构则保证了士兵布设地雷时的安全。可溶解式保险机构的动作原理是:保险片贯穿滑块和击针尾部。平时击针簧处于压缩状态。击针尾部凹槽插有控制夹,控制夹又被随转管窄孔限制,使其不能离开击针凹槽,击针不能下降。将击发机构旋在火帽上并拧动螺帽,挤碎溶剂瓶,经一定时间,溶剂将保险片溶解,地雷进入战斗状态。当随转管上受到一定的压力时,随转管下降,压缩压簧,当随转管宽孔下降到控制夹位置时,控制夹张开(设成绊发时,当控制夹受到一定拉力时被拉出),击针解脱,在击针簧力的作用下击发火帽,火焰经传火管点燃抛射药包,雷体被抛出,同时点燃延期药,当抛至一定高度时,延期药引爆雷管,雷体爆炸。由于使用了预制钢珠破片,地雷爆炸后,比69式的铸铁弹体杀伤破片质量和破片散布更加均匀。值得注意的是:环境温度不同,保险片的溶解时间也不同,温度越低,时间越长,反之则越短。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