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十一章、不速之客(二)小说:重塑1979血火因果 作者:高源蓝天 更新时间:2009/9/3 12:15:46 第十一章、不速之客(二) 世界上至少有82个国家装备AK-47系列,苏联将AK-47系列步枪及其制造技术输出到世界各地。而各个生产国由按不同需要进行了改造, 处于携带方便,各国生产的折叠式铁托枪便应运而生了。主要有中国、**、波兰等过的样式不过大同小异。 由于AK-47和其改进型令人惊诧的可靠性、结构简单、坚实耐用、物美价廉、使用灵活方便、黑市价格便宜,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甚至西方国家的军队,或者反政府武装都广泛使用的AK-47系列步枪,某些地区冲突的各方都经常装备AK-47系列。 另外,世界上有许多国家进行了仿制或特许生产,其中包括:中国、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埃及、古巴等国家。 进入21世纪后有些国家仍旧在生产这种武器。AK-47的设计思路也影响了以色列、中国、芬兰等多个国家的枪械设计思路。 由于当年苏联输出此枪的制造技术时,主要是针对意识形态相同的社会主义国家。 而那时也不注意专利使用费。所以直到21世纪,此枪60周年生日时,苏联解体后的继任国俄罗斯,才开始向中国等多个生产此枪的专利使用国,追要专利使用费。 AK-47系列步枪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步枪武器之一,其广泛程度在轻武器历史上可能只有马克沁机枪、勃朗宁手枪等少数几种枪可以与之相比。 而卡拉什尼科夫则因为AK系列步枪,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制造、使用也被誉为“世界枪王”。 其实,自20世纪60年代越战中,越军的武器装备主要靠中国源源不断的无偿援助。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美军大规模的狂轰乱炸中,通过胡志明小路,采用大象运输队等最原始的方式,武器弹药源源不断的,从中国运入越南北方,再转运到南方。 而当年中国支援越南武器弹药,主要就是中国产56式冲锋枪及其子弹。 当年美国为了破坏这种源源不断的武器来源,曾经绞尽脑汁想尽了各种办法。 直到21世纪,美国曾经公布了一个秘密:当年为了达到破坏中国支援越南武器源头,更为了让越南不敢使用中国制造的武器、弹药,曾经密谋了一个名为“长子行动”阴谋。 1960年代末至1970年左右的北越正规军,从手中的武器弹药,到身上的装具,甚至粮食,一切后勤补给几乎都是由中国提供的。 这也正是"长子行动"的险恶用心之一,那就是挑拨北越与中国的关系。 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军最精锐的秘密部队--特种作战团开展了一项绝密计划,称为"长子行动",以期在北越方面制造全面混乱,并使北越战士和游击队员对他们手中枪支弹药的安全性产生怀疑。 其阴谋的核心,是在中国支援越军的子弹、炮弹上做手脚,把一大批缴获的越军子弹和炮弹,集中进行改造,卸掉弹头,把子弹、炮弹中的弹药,更换为一种烈性炸药;再由其特工队利用各种机会,有计划的分别放置于多种场合;这种经改造的子弹、炮弹,只要一使用便立即爆炸,使用者便会立即被炸死,甚至连其所使用的枪、炮也会被炸得粉碎;最后美军再以内部发文,又故意把文件落入越军手中,等阴谋手段,故意说成是中国产武器所用钢材有问题,引起爆炸,不允许美军士兵使用缴获中国产武器。 美国的长子行动虽然时间不长,主要在1970年之前,后因阴谋败露而停止。但其行动的影响是长期的,越军后来虽然也知道了是美国的阴谋,但也不得不因为极少数被做了手脚的弹药,而被逼封存了大批中国产弹药,不敢继续使用。 其后,越南又逐渐引进了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武器弹药,因此导致了越南武器弹药的多国产化。不过除了收缴美式武器外,越军的武器弹药基本就是属于AK47突击步枪及其变重型武器系列。 其实真正要说1979年中、越战争中,我军单兵武器基本和越南是相同或者是相似的。如果说我军开始单兵武器火力弱也是实事,但并不是因武器本身原因,而是因为当时我军自己对武器的配备不合理。 当时我军普通战士主要配备56式半自动步枪,而半自动步枪不能连发;只有班长和副班长才配用56式冲锋枪。后来在战场上不少战士,用缴获的武器替换了半自动步枪,部队也随之对武器配备逐步进行了调整,火力也随之得到了增强。 由于我所处位置正对着来人,来人又紧跟在小黎身后,根本看不清来人。 而且小黎和那人头上,都戴着那种典型的越军盔形凉帽。 当来人又走近一些后,只是小黎前面帽檐戴的很朝上,很容易就看清了面容;而后面那人帽檐则压的很低,看不清容貌。 但可以明显看出来人要比小黎高大,而且来人左手提着一个短柄的越军工兵铁锹,右手还握着一支手枪;看其身后似乎背着一个满满的大背包;这时我才发现其胸前携带的冲锋枪都是苏式武器,应该说这是苏联装备越南特工队的,专用折叠枪托式冲锋枪。 见到此枪,想到越军特工队,我加倍提高了警惕。 小黎走在前面,虽然猛地看似乎仍然全副武装,但是枪却背在身后边,两只手各提着一个装得满满的大提包。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