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七章 兵工生产小说:雄晋 作者:陈焕然 更新时间:2010/12/20 14:04:35 经过近两个月的筹备,大晋兵工司已经粗具规模,工部员外郎郭英奏请皇上视察,石重贵即带了刘六一同前往。郭英亲自在兵工司门前迎,即使如此,守门的一名当值都头,一名队正,十名军士仍然不厌其烦地让自石重贵以下的每一个人进行详细登记,郭英自已则在登记表的“保人”一栏签上自已的名字,这是石重贵亲自定下的规矩,鉴于兵工司里有极其重要的冶金技术及化学配方等国家级机秘,门禁及访问记录要非常严格和完备,一旦有任何泄秘,马上就能查找到访记录,迅速排查目标,减少和缩短泄秘时间和范围,以最大可能地堵住所有漏洞,尽可能长久地保守国防机密。 登记完毕之后,一行人进了前院,这里是勤杂人等如厨房,洗衣,日杂购买供应,洒扫等职员的工作及休息处,也是兵工司各种明暗哨的重点防护的缓冲地带,占地约有十亩;之后是中院,正式进入机密地段,这里除了和前院大门一样的登记手续之外,还规定只有都头以上资格的军官才可以作为保人带领人员进入,每隔三个时辰,更换一次暗号,暗号由郭英亲自设计及掌握,只有即将上更的都头才会知道最新的暗号是什么,此时的暗号是“晋昌”,尤其让石重贵满意的是,中院的卫兵除了很简单地向皇帝一行个敬个军礼之外,一双双精光灼灼的眼睛就一刻不停地打量石重贵一行人的神情和衣着,似乎是在试图找寻什么破绽。 郭英并不是个能力很强的人,但他心细如发,小心谨慎,绝对是个保卫人才的料,在他怕亲自督导之下,石重贵所说的“怀疑一切“的保卫人员守则已经深入每一个保卫人员的心。 足足花了一盏茶的功夫,郭英才为一行人办好所有手续,卫兵终于挥手放行,石重贵注意到守门的二十余名士兵中,有一半人在自已进门之后仍然在观察,直至进了石屏风之后看不见为止。 石屏风之后,制药总管李云龙老道和徒弟清风已经恭候多时了,他们将作为向导,为石重贵讲解人类历史上第一座工业化兵工厂的生产流程。 首先参观的是制硝车间。如李老道所言,开山药威力如何,泰半依赖于主要成分硝的纯度,黄硫若杂质太多,将会导致开山药只是哧哧哧地发火,并不会猛烈爆炸。 监事莫鸭儿是个黑黑瘦瘦的中年人,他向石重贵见过礼后,带一行人进入制硝车间。制硝车间原为景延广家的大院,面积广阔,占地约二十亩,院中分为四排,整整齐齐排列了数百口大瓦缸,近千名工人被分为几百组,围着瓦缸不停地忙碌。 莫鸭儿带观众走到一组工人之前,详细介绍制硝流程。第一步是将天然硝石在滤过的干净河水搅拌中溶解,让其中的砂石等杂质沉入下层,现将上层的硝液倒出。第二步将硝液与鸡蛋清,萝卜一齐煮沸四五次,每一次煮沸都会有许多杂质析出,工匠则用笊篱将杂质捞出。第三步是将水胶放入硝液中再次煮沸,尔后将硝液倒入瓷瓮中冷却,使废水浮在瓮上,砂石沉于瓮底,纯硝居于**,最后去水除渣,取出纯硝晒干。每百斤天然硝大致只能提炼出30斤纯硝,莫鸭儿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布袋,摸出一把硝粉,石重贵见那硝粉如同盐末一样雪白,但带有浓烈的气味。 由于工序相对麻烦,又要经常做将硝液倒来倒去的重活,所以每组工匠每天大概也只能炼出六十斤纯硝,十组半天时间炼硝六百斤,由于技术工人数量不足,短时间内产量不太可能提高了。李云龙则在一旁提醒硝是开山药的重中之重,基本一斤硝就等于一斤开山药,如此产量,如果硝石供应没问题,工人分日夜两班日不停作业,一天十二个时辰产开山药一千二百斤,一月三万六千斤,虎蹲炮一个标准发射药包重一斤,弹包重十斤,则硝一月产量可供三千二百八十次火炮发射。 如此算下来,一年时间的产量约三万多发弹,石重贵知道就后世以万为作战基数,以十万为生产基数的炮弹而言,这个数量相当低了,当然,石重贵也可以减轻弹包的重量来增加数量,问题是现在的黑火药仍然相当原始,太轻了根本不能形成有威胁的杀伤力,最多就是让敌人坐下土飞机,必须是要打得血肉模糊,成片杀伤才有威慑力。 当务之急不是做减轻弹包这样饮鸠止渴的事,而是提高产量。石重贵揉一揉太阳穴,从刚刚走进制硝车间,他就觉得有点不对,作为一个历史军事受好者,在前世不止一次在视频里观看过现代化的军工生产流程,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流程?流水?流水线?对了!流水线,美国佬正是因为发明了流水线,才在二战中使飞机军舰这样的高科技产品像香肠一样被制造出来,用巨大的数量把德国佬和日本仔给堆死了! 石重贵闭目想了一想,对李云龙和莫鸭儿道:“朕有些想法,不太成熟,说出来众位爱卿给参详一下。可否全部人按工序分为三组,第一组是初级工人,没什么技术,但力气足,专门负责担水溶解硝石;第二组为中级工人,专门负责煮硝液及捞取杂质;第三组为高级工人,集中所有熟练工匠于此组,提取纯硝并进行最后把关?” 莫鸭儿出身小作坊,劳作十余年,能吃苦外加脑子聪明使他成为了很有名气的制硝匠,幸运地进了兵工司,但其工业思想也仍然停留在小作坊时代,讲究一个人要经手所有工序,如果按照石重贵的想法,每个工人都各司一定工序,不必从头跟到尾,初级工人最好找,随便从外头找一个有力气的闲人,给他看看怎么搅拌,指点一下就行,这样能大幅度提高第一道工序的产量,而且由于每个人只需专精一道工序,越做越熟,熟能生巧,一样也能提高产量,一个他从未曾接触的天地突然面前打开了一道大门,莫鸭儿有点头晕目眩了,吃吃道:“皇上说得甚有道理,这个。。。。。。。可否容俺想一想?” 一下子让古代人接受现代工业思想是不可能的,石重贵点点头,拍拍他的肩膀,鼓励道:“想到什么好法子就放手去做,做对了,朕重赏你,做错了,后果有朕担着,放一百二十个心罢!” 莫鸭儿满面通红,激动地点点头。 李云龙再将石重贵领进制硫车间,这个倒是李老道的本业,由徒弟清风管理。相对制硝,制硫简单一些。第一步是将硫块捣碎,拣去沙粒、杂物。第二步是将捣碎的硫磺放入锅中加河水煮沸,去除杂质,倒入瓮盆内沉淀一天后,将沉淀物剔除,取得粗硫。第三步是按10斤硫磺倒入2.5斤牛油和1斤麻油的比例,进行煎煮,使油不粘糊硫磺,再用柏叶加入锅中与硫磺同煮,吸去锅中成黑色的渣滓。第四步是将去渣的粗硫放入沸油中煎煮,待油面泛起黄沫后,放入盆中冷却,最后除去面上的黄沫和杂质,取出无渣滓、去油性的硫磺,这种纯净硫磺呈浅黄色块状。 最简单的是制炭车间,工人将从晋州运来的兰花煤捣碎,磨成粉,在河水中搅溶,去除掉其中的砂石,再打成饼状晒干即可备用。 开山药总制车间占地五亩,是秘中之秘,由于涉及绝密的成份配比,这里由李老道亲自掌握,各车间运来的原料都由李老道亲自过称,配比,混合,郭英选了二十名忠厚老实的军士帮忙,并且老道配比原料时经常故弄玄虚,力求不让军士知道精确的配比,按硝8斤,硫磺粉1斤2两、炭粉1斤6两的配比份量将原料大堆混合,之后送到总制场,由五百余名身强力壮的工人,将料团放在石臼中,用槐榆木制的坚木杵捣拌成千上万次,制成黑色药粉,之后捏成径一尺的药球,重约一斤,这已经是标准的发射药了,每个药球要由李老道派下的几名军士刮下一些药粉,在白纸上浅浅地铺一层,点火燃烧,以火焰不烧穿白纸为合格,不合格者,除勒令重工外,还要扣除工钱。 在一道厚实的大片石构筑的防火墙前,李老道止步于前,再往前走就是占地达五十亩的冶铁工厂了,根据保密原则,李老道不能进入后院。 防火墙角落里有一道小门,包铁铜钉,口舌便给的孙远程一脸的谄笑,在一名都头,两名士兵的陪同之下已经等候多时了。 防火墙之后是一个足足有十几丈宽的池塘,郭英按石重贵的吩咐,将池塘加宽直到两侧的边墙,作为一道防火带,以防止铁工厂的火种或火星被风带到制药车间酿成大祸。 与前面的制药车间相比,冶铁工厂没有顶逢之类的完备设施,工作全部露天,之所以如此之大,在于它有一个巨大的堆料场,用一道高墙和厂区隔开,高墙之外隐隐听到人喊马嘶,从各地运来的已经去硫的粗铁胚和从阳城砍伐运来的硬木料源源不断地进入堆放,设有碉楼,两名都头率二百士兵日夜值守,再由工厂内数百名苦力经守军检查,再将粗铁锭转运进厂区。 真正的厂区是在河边,郭英将宅院的后墙破开,两侧边墙一直延伸到汴河边,尽头两边各设一座碉楼,同样是两名都头率二百士兵日夜值守。 在河水不停拍打的岸边,已经竖起了五座巨大的冶铁竖炉,其中一座铁炉已经生火,炉口火舌火星冲天而起,滚滚的浓烟如同一条黑龙,直上天际。砌炉、修炉和制作风管所用原料都是从阳城运来的岩砂、红土和坩子土。炉膛的鼓风由五架巨大的水排提供动力,轧轧声中,水力带动皮制排橐巨量的空气送入炉膛,火口和投料口各等了几辆马车,工人吃力地将一块块沉重的粗铁和配给的铜锭投入炉中,将硬木料塞入火口,由于是炎炎夏日,个个工人都赤了上身,汗水在身上都是湿淋淋的。 一名中年工匠突然喝道:“看铁水罗!”用铁钳将一块大火砖搬开些许,火砖下与炉膛相连的一个孔洞内便流出了鲜红如备还喷着火苗的铁水,顺着长长的流道淌了出来,赵克风,李则明,刘成林三人站在流道旁,各伸出一根长柄小铁勺,在流道中舀了一勺铁水,以嘴轻吹表面,观看色,赵克风点点头,低声说了一句,李则明和刘成林面露赞成之色。 赵克风朝那中年工匠喝道:“火色正好,出炉!” 中年工匠长长喝道:“铁水出炉罗!”声调高亢,有如歌唱。将大火砖全部扳开,鲜红的铁水如同小溪般从炉口奔涌而出,淌过近两丈长的流道,在十名青年工匠的护下,流入一个巨大的铁范,铁范由左右两半组成,内外实心,中有一圈空隙,一头无盖,另一头有盖,两边有铁链系着,吊在一架绞车之上,其内径尺寸与虎蹲炮一致。当铁水从铁范的隙中漏出来时,证明铁水已经灌满,趁着铁水成型但还未凝固,工人将铁范移到一个大水池上,解开铁扣,铁范分开,虎蹲炮的炮身就掉进了水里,大片的白烟雾气从水面腾起,水泡突突乱冒,稍待片刻,一名工匠手持铁钩,钩后带一条粗长麻绳,跳入水中,摸索一阵,大叫道:“好了!”水池边数名工匠一齐拉动麻绳,将一尊数百斤的虎蹲炮拉了出来,拖上石台。 一直全神贯注地专注于铸炮的赵,李,刘三人这时才发现石重贵已静静地在一旁观看多时了,连忙过来见礼,石重贵挥一挥手道:“免礼!”带众人前去观看已经铸好的虎蹲炮,但见这炮身已经很接近圆形,炮膛炮身用肉眼看来已经相当光滑,在这个时代算是很了不起的工业产品了。 据孙远程介召,其实第一台炉子早在半月前就已生火,用于铸造铁范,四位当家亲自出马,造了十个铁范,堪用的只有一个,在今天已经使用,之后将造足五个铁范,使用五个竖炉冶炼,由于不计工本,质料精坚,预计现在生产出来的虎蹲炮将比原型炮寿命大大增加,这还要郑升进行验证。按四个当家的大概估计,如果铁范足够,技术人手充足,每炉每月可以产炮十尊,五炉就是五十尊。因为炉子寿命有限,约两个半月之后就要报废,所以他们打算先用五座竖炉,在建五座,待先用的五座报废了,在建的刚好接上,然后拆了废炉的原地马上重建,如此循环,保证随地有五座炉子在工作。 而今人手虽不够,但在高薪之下,正有大批工匠赶来试工,但粗铁,硝石,硫,煤这些原料运输方面,由于路途遥远,有些接济不上,最最缺乏的是重要原料是铜,虽然郭英得到特别允许从宫中搜刮了一大批铜,但预计只够约两百尊炮使用,其余的皇上要尽快想办法了,不然会导致停工,大晋境内没有多少铜矿,倒是南边唐国的义安有旧唐留下来的大铜矿。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