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美国空军战斗控制小组(CCT)小说:逐日长刀 作者:燕山枪骑兵 更新时间:2011/9/23 19:02:38 美国空军特种部队的战斗管制队(Combat Controllers Team)简称CCT,是专门负责空中交通管制、指挥与控制通信以及在特种作战中引导空中支援的地面作战小组。 CCT作战小组是多军协同作战需求下的产物。 CCT的雏形是美国陆军在二战末成立的全新作战小组——“陆军寻路者” ——用于在空降部队空投之前对空投区域进行识别和引导。 CCT小组人员不多,但在地面部队与空中力量的协同行动中扮演着重要的“交换机”角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盟军对于大规模伞兵空降的战术运用虽然落后于德国,但是发展的迅速程度以及大规模的应用远远超过了德军当时的伞兵水平。随之而来出现的技术问题也凸现的尤为重要:在盟军登陆西西里岛战役前夕,大规模的盟军伞降行动在西西里岛的夜色中展开,但是担任空降任务的美国第82空降师由于在夜色下很难对降落地点进行判定和标示,使得在着陆后无法有效的快速集中到一起,也不能判定降落地点和实际的降落区域之间的差距,直到后来才发现他们的降落地点和预先设定的地点偏离了几十英里。这就意味着在未来的大规模伞降行动中,必须有一群可以为空降主力部队提供地面导航的专业人士,他们需要利用必要的通讯和导航器材与空降机群的雷达进行通讯联系,而同时使用比较传统的灯火指示装置,引导空降机群的长机率领机群进行有效的伞降,为此陆军成立了全新的作战小组:陆军寻路者(the Army Path Finder),寻路者小组被要求装备了快速机动的轻型车辆,并且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行动,车上携带了可以和运输机雷达进行相互识别通讯的轻型通讯装备,他们要先于整个空降部队进行空降,以有足够的时间对地面目标进行识别和引导后期的大规模部队,他们可能还要掌握一定战术和作战技巧,对于必要接触的德军后方防守部队,要进行侦察和作战。因而陆军的寻路者部队有了自己的格言:“先发制人,坚持到底”(first in-last out)。这句格言后来被空军战斗控制小组一直沿用到了今日。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陆军寻路者的作战经验逐渐丰富全面,他们使用超轻型滑翔机携带一辆多用途吉普车,一个小组4个人,携带通讯导航器材,提前数个小时空投到行动区域内,进行目标的搜寻和判读,在确定了正确的行动目标后,攻取必要的目标和敌人守备较为薄弱的目标,以减轻空降部队的损失,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空降行动多在深夜和凌晨进行,所以他们还要掌握夜间作战和侦察的技术。而在太平洋战场地区,已经有些高级指挥官超前的提出了组建“空中突击队”(Air Commando Force)的想法,空中突击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来自实战经验丰富,飞行技术过硬的优秀战斗机飞行员,让他们驾驶轻型战斗轰炸机,可以高速的进入敌后完成对地面目标的必要打击活动,而为了配合他们的空中行动,地面则要成立一部分由掌握丛林作战的人士组成的地面渗透部队,渗透部队携带着必要的辎重和通讯设备,在敌后确定目标后,呼叫附近空域待命的战斗轰炸机飞行员,引导他们对地面目标进行有效打击,之后成立了“第一空中突击群”(1st Air Commando Group),他们在打通缅甸之路的战役中,由陆军寻路者和空中突击群组成的混编部队,使用滑翔机机降在敌人后方,为空中打击多次成功提供信息和指引,虽然这样的战术和协同方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很多第一次的拓展使用,依然没有获得相关人士足够的重视,1945年1月这支活跃敌后的第一空中突击群宣布撤编,人员重新编入其他部队,他们将携带自己的通讯装备准备参与到登陆日本本土的行动中。 战斗控制小组应运而生 1947年9月18日,美国决定成立空军作为独立军种进行建立和发展,为这些搁置多年的地面引导空中打击战术和专业人才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契机。紧接着爆发的**战争,使得美军再一次深刻的体会到了空军作为独立军中引入战争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由于对于空军打击引导和控制的进程缓慢,更多的出现了空军误伤己方人员事件,由于交战情况复杂和识别困难,空军无法在对地攻击时再次确认打击目标,只能完全依靠无线电和导航标示,所以误伤事件不但在美军自己中不断出现,还出现了美军误伤联合国军的情况,这一系列问题被空军的人士归咎于陆军寻路者素质和技术的不足,以及陆军仅仅依靠自己的寻路者,不依靠空军的相关专业人士,造成了一系列的错误。一场激烈的争执随后在华盛顿军方高层爆发,军种的配合协同问题以及相互的沟通确认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陆军虽然依然强调了自己的寻路者作用,但是空军的人士直接要求他们拥有这些寻路者的领导权和指挥权,这样就不会再发生不必要的误伤事件,经过反复讨论,美国国防部通过议程,允许空军建立独立的引导指挥人事编制,组建相应的战术小队,此后空军开始培训自己领导的寻路者部队,他们认为陆军的寻路者编制和人员不但在器材上落后于空军导航标准,同时没有经过系统的导航训练,因此必须由空军对自己的人员进行系统训练,并且接受相关的多种课程教育,包括伞降训练等。1953年1月15日,经过短期紧张培训的6人在美国空军组成了专业的寻路者小队,他们被派往陆军作战单位协同空军进行地面打击的引导工作,1953年3月27日,空军对原有的寻路者小队进行扩编,在原有基础上扩编为中队,并且正式改名为:“战斗控制小队”(CCT,Combat Control Team),但是根据国防部军方的最后决定,这支由空军建立的特种作战小队,要在行动中尽可能的配合陆军,并接受陆军的地面指挥,这也是由于美国空军建立初期在指挥权力分配上的较弱条件所决定。但是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战斗控制小队在1958年成功部署到了黎巴嫩地区,进行战地空域联络引导任务。 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战斗控制小组的任务包括在冷战期间支援美国盟友的作战,他们的任务都是非公开性质,他们在其中担负着野外空中交通管理工作,包括引导运输机空投和运输补给品和在冲突中引导空中火力进行对地面目标的打击。1966年5月,针对越南的非常规特种作战进入新的阶段,美国空军派遣技术军士查理·琼斯作为战斗控制小组人员进入老挝,负责引导美国空军的对地攻击机和海军的战斗机对胡志明小道附近的目标进行有效打击,虽然行动的报告被列为绝密,并且没有得到军方认同,但是袭击的效果在日后还是被空军肯定,他一个人在老挝境内成功引导空军的打击力量,有效的遏制了北越游击队通过胡志明小道对南越的渗透活动。此外还有一些以单人行动方式的战斗控制小组成员率领当地的高山民族游击队,对越共游击队的聚集地区使用了“近距离空中支援”(CAS,Close air support)战术,这种战术直接在敌人腹地使用无线电队空军战斗机进行引导,打击地面的重要目标。 进入了越战的全面爆发阶段,战斗控制小组组成了以3人小组为单位的基本组合,他们有两人是空中交通控制员,一人负责无线电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使用灵活高速的机动车辆或者飞行器进入行动区域,他们担负着为常规部队和特种部队空中支援和引导的双重联络工作,同时他们还要负责协调交战区域上空飞机和战斗机的空中交通,繁重的工作使得空军担心会出现更为严重的人为失误,而请求陆军继续派遣寻路者部队作为支援,陆军和空军人员在整个过程逐渐建立起了良好的沟通和联络机制。但是他们当时还是遇到了和陆军直升机飞行员的沟通困难问题:由于通讯线路和频率的问题,直升机飞行员得到的讯息依然来自后方,而战斗控制组人员依然在前线将信息发布回后方,才能进行信息转接,可是实际上直升机就在他们的空域附近,为了有效解决这类问题,战斗控制小组人员开始私下使用变频通讯装置,并且和直升机飞行员使用事先约定频段,有效的解决了通讯延时的问题。正是他们杰出的贡献,他们的所作所为得到了地面部队和空中战斗部队的双重肯定,截至1975年越战结束,先后有22人因为在战斗控制小组杰出的服役经历而获得银星奖章。 进入了70年代后期,战斗控制小组被编制为了军方空中交通管理的重要机动力量,他们经常活跃于行动任务的空投地区,有效引导空中运输机投放相关的补给品,同时他们也被抽调出精英力量进行对伊朗大使馆人质的援救行动,战斗控制小组先后三人加入了整个营救行动的特遣部队,他们虽然计划充分,训练全面,携带了必要的设备和装备准备在陆军进行营救阶段,负责引导德黑兰上空的火力支援飞机对地面进行打击掩护,但是行动的意外夭折,使得他们的准备前功尽弃,不过在出现直升机事故时,他们依然依靠冷静和沉着引导了剩余飞机成功从伊朗境内沙漠撤离,并且他们也信守自己的信条,最后登机离开了沙漠集结地,此后由于任务失败引发了特种作战的大变革,战斗控制小组也迎来了他们的改革。 1983年入侵格林达纳的行动,使得战斗控制小组一夜间成为了美国特种作战行动中的关键协调和保障部队。当时由游骑兵部队负责攻占格林纳达的简易机场,而战斗控制小组人员及他们的高速地形车辆和游击兵同时机降到了机场附近,并且和当地的民兵正规军展开了交战,战斗控制小组冒着生命危险,先是建立起了临时的空中交通控制系统,可以通过空中的预警机和雷达对进一步实施空降的游骑兵部队进行引导和保护他们躲避地面的防空火力,紧接着,为了迅速将占领的地方机场转化为后方基地,他们再次使用其过硬的无线电联络技术和空中交通引导技术,建立起了临时空中交通管理网,可以保证运输机顺利的将后续部队输送到机场,同时将相应的空军战斗机调配到附近作战的几个行动地点,他们还在极端恶劣的天际状况下,引导海豹特种部队完成了海岸的部署工作。此后战斗控制小组和伞降救援部队作为空军特种作战小队进行了编制合并,他们两只部队作为空军特种战术部队被划为了美国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中的重要分支。陆军和海军也意识到了他们在战场的协调作用,开始要求行动过程中派遣战斗控制小组进入他们的编队进行配合行动。 1989年的入侵巴拿马行动中,战斗控制小组的地位骤然提高,也正是他们的杰出表现,使得先前的作战计划可以像时钟一样准确的执行。他们先前乘坐直升机到达了两座目标机场附近,然后迅速部署,使用通讯装置引导游骑兵部队进行快速占领,并且在同时联络指挥空中的AC-130炮艇机打击地面的敌人目标,为游骑兵进攻提供掩护,他们还承担着整个空降区域的空中交通管理工作,以及在出现人员伤亡严重的情况下,由他们联络附近空域的直升机安排对伤员进行输送和转移,在这次行动中,战斗控制小组已经趋于成熟和完善,他们在战术方面的成功和完整保证了整个军事行动的有效进行,他们以无线电通讯专家的身份为特种部队行动提供极为精确的近距离空中掩护,保证了空中打击可以有效的杀死敌人有生力量,同时不会出现严重的误伤现象。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海湾战争,战斗控制小组则作为常规部队的协调者长期入驻自己的联络部队,在那里他们的人员被分为三部分:一部分负责协调和管理当地的军用机场和临时机降地点,他们进行空中交通和管理工作;一部分入驻到各个地面部队负责这些部队在部署和推进过程中与空军战斗部队的联络和信息情报交换工作;还有一部分进驻到特种部队小队中,为他们的单独侦察和搜索营救行动提供战术通讯支持,并且必要的时刻使用近距离空中支援战术,使得他们可以迅速撤离敌后地区。作为特种作战的支持部队,他们主要负责营救在敌后被击落的飞行员,他们使用无线电通讯保证确定和寻找到飞行员,并且协同特种部队将其成功从敌后营救回来,他们还担负了一项绝密任务,派遣一支战斗控制小组前往伊拉克境内,破坏伊拉克指挥和控制系统,切断伊拉克高层对科威特部队的指挥线路。 1993年10月3日索马里摩加迪沙的行动使得战斗控制小组再次名声大造,在10月3日下午的抓捕行动中,他们首先担负着整个城区上空的空中交通管理和引导工作,他们以极为准确的引导导航技术,首先将带有陆军特种部队的小型直升机指引到了目标建筑物,并且有序的将其他直升机部署到整个目标空域,形成严密的火力网络,保证对地面的支持,同时他们将游骑兵的防守状况报告给了空军飞行员,使得游骑兵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获得空中火力支持。在黑鹰直升机被击落后,他们分为两组,一组负责引导直升机和游骑兵接近坠机地点,同时另一组继续引导目标建筑外的车队进行囚犯转移和撤离,当夜色降临以后,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战友,并且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支援,他们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近距离的指挥引导轻型武装直升机对据守在房屋里的索马里民兵进行扫射,而直升机射击后的弹壳就散落在他们的四周和头顶。由于他们的杰出表现和勇气,在行动之后他们多人获得了奖章。 进入新世纪,对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反恐战争打响后,战斗控制小组进入了新的行动阶段,他们化整为零入乡随俗,使用最为传统的畜力运输工具将自己的通讯器材携带在身边,进入山区搜寻基地**,并且根据先进的无人侦察机的引导,对地域的情况进行侦察和了解,为地面搜索的特种部队提供引导,同时还负责联络空军的对地打击力量。对有价值的地面目标进行近距离的空中打击引导,使用镭射定位装置和电脑导航装置,让飞机驾驶员可以通过飞机的武器系统雷达接收到目标信息,实施极为精确的打击,与此同时,战斗控制小组还要克服自然条件和天气状况进行长距离的敌后搜索,他们同时具备的特种作战战术技巧,保证他们可以顺利的在敌后进行生存和侦察活动。 选拔和编制部署 起初有关空军战斗控制小组的系统选拔训练工作开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当时空军的负责人员发现由于该部队所从事这较为专业的无线电和导航工作,所以必须要从专业领域的对口学校进行招收,他们直接从空军内部的空中交通管理学校和无线电设备专业学校选拔相应的合格人员,然后派遣到空军的伞降学校进行标准严格的伞降训练。最后再完成适当的实战训练。但是这样的人员素质和能力只能应付早期战斗控制小组所承担的任务,随着他们建制和战术发展的成熟,他们有必要建立起系统严格的专业选拔,越来越多的配合特种部队作战的现实要求,使得他们除去在自己通讯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过硬基础以外,还要更多的掌握特种作战的相应基本战术和操控方法。随着专业的选拔体系建立完善,美国空军特种作战部门设定了一套严格的战斗控制小组训练方向课程,这套课程一部分与空军另外的一支特种部队——伞降救援部队课程接轨,要求人员在完成统一的选拔和体能测试课程以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选报的内容方向,进行更为专一的专业化训练。 对于战斗控制小组专业方向训练课程,人员必须要满足以下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条件:拥有可以进行长时间多空域飞行的身体生理素质;可以进行高空伞降;拥有准确和敏锐的导航读图能力;同时具备伞降、潜水、危险勤务的心理和身体准备。进入选拔课程的人员,首先将要接受有关全地域的作战训练,包括特种战术渗透伞降;潜水水下导航技术;地面全地形作战技术。这些课程的难度和强度和美国其他特种部队的训练强度接轨,以保证人员在实战中可以顺利的配合特种部队完成渗透和撤离任务。然后人员将接受系统的战术地面导航指挥课程:课程内容包括了如何在预定的伞降区进行敌我识别和地面前期引导;如何处理保障空投区域;全天候的地面引导和空中导航引导技巧;然后人员接受最为先进的军用电子通讯设备和导航装备的学习,这个过程中他们将学会如何帮助空中对地攻击力量精确引导定位地面目标;如何进行敌友军雷达标示判读;如何进行战区空中交通引导,并且要系统掌握整套无线电通讯系统的使用和维修,保证在敌后复杂条件下,维持设备的准确和运转。在这一系列课程的讲授完毕后,学员将要进行一次完全真实的夜间模拟训练,训练的强度和内容基本接近实战,要求他们在陌生地域起飞,然后在预先设定的场地进行高空伞降,着陆后迅速在夜色下判读出后续部队的伞降地点,并将该地点进行地标标示,以及进行必要的清理工作,同时引导附近空域的友军空中力量进行必要的掩护和打击敌人防空力量。考核成绩合格的人员将根据自己的专业不同成为空中交通协调人员和无线电维持人员编入现有的战斗控制小组进行考核,只有在考核合格后才能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战斗控制小组人员,而在训练课程结束后,有些训练中脱颖出的优秀人员还要进修高级战斗控制小组领导者课程,课程中将会从一个指挥者的角度,来讲授如何建立有效的团队和有效的战术方法,保证未来的指挥官可以准确安全的完成各自己的使命。 由于战斗控制小组担负了多军种多内容的复杂任务,所以有效的部署和人员的配备是保证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投放到各个战区的重要办法,佛罗里达赫然伯特空军基地是1990年5月成立的美国空军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所在地,这里驻扎有战斗控制小组的司令部,以及维持运转的行政机构和保证相互配合的上级指挥机构。同时驻扎有战斗控制小组为主力的第720特种战术联队,他们主要担负着美国和欧洲的部署任务,人员在备勤状态下具有所有快速反应部队的部署条件。而第21、22、23、24特种战术中队分别驻扎在美国东海岸沿线的4座空军军事基地内,担负着极为重要的日常训练和备勤任务,他们同时配备给相应的陆军和海军作战单位,他们经常互相协同训练,在出现突发情况下,战斗控制小组会按照事先约定部署到各个陆军和海军单位担任空中指挥引导工作。第321特种战术中队战斗控制小组驻扎在英国米尔登霍尔空军基地,属于美军驻欧洲特别行动司令部的空军部队,而第320特种战术中队战斗控制小组驻扎在日本冲绳空军基地,属于太平洋特别行动司令部的空军部队。而在美国本土肯塔基的空军基地还驻扎有第123特种战术飞行中队,这个中队属于美国国民警卫队,编制中有22名战斗控制小组人员担负相应的通讯和协调工作。 由于战斗控制小组和伞降救援部队担负着美国空军的特种联合作战任务,同时他们两只部队也是空军特种战术群的核心力量,因此前面提到的特种战术中队同时内部也含有一部分空军伞降救援部队人员。 装备和战术 战斗控制小组人员装备分为两个序列:个人装备和小组装备。 个人装备包括个人防护求生装备;个人战术装备;个人通讯器材等几个部分组成,由于人员在行动过程中除去携带必要的单兵装备和轻武器以外,很大的份额都要携带卫星通讯系统和无线电通讯转换系统,所以战斗控制小组往往以小组形式活动,单人也常常要跟随相应部队一起行动。战术装具公司为战斗控制小组研发了专用的单兵装具,体现了高负荷,低负重感的要求,尽量减轻人员的长距离行动的负重感,同时多功能背包和包具也能满足人员在携带轻武器必备弹药和单兵装备同时携带足够必要的设备。另外在轻武器方面,作为技术性很强的特殊兵种,战斗控制小组没有像美军其他特种部队对轻武器有着严格的梯度和口径划分要求,更大程度上他们采取了轻便实用的理论,弹药口径和行动配合部队一致,枪械也以突击步枪为主,从而降低人员负重要求。但是在必要的敌后渗透任务中,携带有反坦克武器等特种武器,作为人员紧急状态下的支援武器。而更多情况下人员还是使用M4系列的突击步枪,并且根据任务需要加装更为精密的夜用和白光瞄准装置,可以作为临时的远距离观察任务使用。 单兵携带的通讯装备分为两种,一种是具有和空军空中力量一致的卫星通讯系统,可以保证与空中人员进行随时的交换和沟通,同时还要携带地面部队内部的通讯系统,来及时进行情报和信息转换。在单独执行的近距离空中支援任务中,多以小组行动的战斗控制小组会携带远程精确定位仪器,可以通过激光镭射定位为空军投放的精确制导炸弹进行地面目标的指引瞄准。而作为小组行动,人员则具有了各自的司职和任务,装备的搭配也会有所选择和调换,但是小组的装备突出全面性和长距离性,人员可以携带满足10天左右的任务器材,包括通讯器材和人员给养以及武器弹药。 长距离的运输工作使得小组装备更突出实用性:小组一般配备有高速全地形突击车辆,这种车辆马力强劲,可以适应多种地形,可以携带2-3名人员,以及加装必要的支架携带大量的行动装备,配合高速的专用摩托车可以满足穿插敌后侦察打击任务,摩托车除去在动力方面的出色表现外,加装了尾排消音系统,可以有效的降低摩托车高速运行时发动机通过尾排发出的噪音,这些装备在海湾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使用和肯定,而多用途地形车早在89年巴拿马行动中,得到了好评,不仅成为了战斗控制小组的移动部署车辆,同时他们还成为了转移伤员的重要工具。 战斗控制小组的战术根据他们的任务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第一类是配合常规部队行动的信息情报交换:一方面引导地面部队推进,另一方面引导空中力量为地面部队提供有效的支援和侦察。 第二类是信息情报的收集转化:控制整个战区的通信系统,为指挥部进行决策提供依据,为命令的有效传达提供帮助,属于更高一级的指挥和控制环节。 第三类是对目标区域的精确部署和打击:针对大规模部队集结区域的部署,CCT要控制当地的部署区域,为部署展开提供必要的情报支持,同时还要为部队部署后的进一步推进予以空中引导和交通指挥;精确打击则是一方面提高空军作战效能,一方面保 证人员在推进交战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出现误伤现象。 第四类是掩护和辅助特种部队的敌后行动,CCT往往以小组形式跟随特种部队,为他们提供近距离空中支援,在有效规避风险的同时,高效地消灭敌后目标。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