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一○三小说:河山1938/1940 作者:汉阳造 更新时间:2011/11/14 10:08:19 第二节 民国二十七年五月二十九日,武汉各界追悼李故师长万人大会在武昌召开。 出乎我的意料,追悼会址并未选在阅马厂。或许是某位大员觉得于民国圣地操办此类集会,未免过悲,且有自灭威风、并歧喻国事前景黯淡之嫌,因而另选了一处空地。不过举办地依旧毗邻蛇山,显然是为了方便军政要员莅临现场。 饶如是,集会当天大半个武昌城仍然万人空巷;费尽周折、由汉口渡江过来的也大有人在。会场内外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其间国府大员有之、军部高官有之、商界泰斗亦有之,而为数更多的是那些引车卖浆者流。无论男长妇孺,俱以黑纱缠臂、不掩戚色。 一个月,不过一个月前,所有这些人或许还在办公室里、在电话中、在大街上额手相庆,同贺台儿庄大捷。没想到,胜利的快乐竟如此短暂!眼下,鲁南淮北处处烽火连城、兵势日危,电台与报端更频现“某城某地虽经力战终因敌势甚众而告不守”的消息……如此种种,令得不少人未及开场,便已触景生情、痛哭失声。 我躲在人群的后面,远远看着各色人等在台上来来往往。献辞者或涕泪纵横引得满场唏嘘慨叹,又或声色俱厉、振聋发聩,其间还穿插了不少社会名流的献幅赠匾仪式。司仪一袭墨色长衫、皓髯及胸,看得出其人身份也绝非寻常。当他宣及第八路军代表吴玉章、罗炳辉二位先生也莅临大会,并向李故师长遗像敬献花圈时,台下出现一阵小小的骚动。后排的人们纷纷踮了脚尖,抻头探脑…… 开封公祭三天、湘鄂各地连日集会追悼、国府追赠陆军中将、各家报馆的纪念文章连篇累牍……我对这位李师长并没有太多印象,然而行伍者死后境遇之隆,确然无过于此。 在我看来,其人之殁,于国固为不幸,于己却未尝不是一种幸运。小至徐州鲁南,大至半壁中国,每天都有人在与日军的对阵中死去。不同的是,他们不是师长、旅长,他们没有遗言,甚至没有姓名…… “人生而平等。”我想起父亲常常挂在嘴头的这句话,胸中不免涌起一阵莫名的感伤。 胡思乱想间,人群突然掌声雷动。通过现场的扩音器,动静大得如同几十挺机枪在我耳边咆哮、扫射。我知道,那原因只可能是一个:一直传言会亲临现场凭吊的委员长终于露面了。 自然,这也是我第一次能在如此近的距离上一睹其人尊容。从前见到委员长,要么是高悬于某间隶穆大屋主墙的画框里,要么是在**银行的两角钱正面…… 此刻的他一身戎装,黑色大氅的胸口同样别了一朵白花。比起纸钞上历遍尘世却不改春秋的那个,明显沧桑清瘦了许多。 “劳驾,让让,借光、借光……”我一边频频道扰,一边费劲巴啦地分开前面的人墙,想再往近前凑凑……在电台里听“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和观其毫发、仰其飞沫的感受终究不同。我不是圣人,自然也不能免俗。 正当我一路乘风破浪,还不忘很有教养地向被踩了脚的人道歉时,一个凸凹有致的身体挡在了我的面前。 “借光,小姐,借……”只顾盯着脚下的我左闪右晃,对方也跟着移来荡去。我没好气地抬起脸,却赫然发现,与我口眼相对的,竟然是林彤!一个不但不再趾高气扬,甚至还眼泪汪汪的林彤! “你,你,你怎么会在这儿?”我结结巴巴、局促得如同一个无端走错了门的男生。 讲台上,中国最高首脑浓重的浙江口音正在抑扬顿挫:“……我曾经讲过,我们惟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惟有此牺牲到底之决心,才能搏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