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一○六小说:河山1938/1940 作者:汉阳造 更新时间:2011/11/17 15:34:57 第五节 民国二十七年六月二日一早,林彤就跑来找我,因为约好是今天由我陪着去汉口那边儿。 冯长官打昨天下午出去开会,就一直没有回来。出门时,我无意中听到他交待同行的徐泊,开会的地点并不是蛇山南麓的军委会办公地,而是什么**银行。 徐州陷落后,武汉理所当然地成为日军的下一个主攻目标。作为中国事实上的战时首都,防守武汉的压力自然不只是落在武汉卫戍总司令陈诚的肩上,整个国民政府和军委会都如履薄冰。 当然,在普通市民与下级军人看来,形势的严峻似乎远未到达风声鹤唳的程度。人们并不知道去年南京沦陷的当天,军委会就已经制订出以武汉为核心的《第三期作战计划》;而在其后数月间,这一计划又根据全国抗战、尤其是津浦路作战的形势,不断修订,几易其稿。 今年年初,军令部提交的《对武汉附近作战之意见》中,明确提出“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所谓“武汉已为我抗战之政治、经济及资源中枢,故其得失关系至巨。惟武汉三镇之不易守,而武汉近郊尤以江北方面之无险可守,尽人皆知;更以中隔大江外杂湖沼,尤非可战之地,故欲确保武汉则应东守宿松、太湖,北扼双门关、大胜关、武胜关诸险,依大别山脉以拒敌军,并与平汉段之积极行动相呼应……据三镇而守,于近郊而战,则武汉仅此一片焦土而已。且受敌之围,则势如瓮中之鳖,困守南京之教训殷鉴不远矣……” 凭心而论,此一报告旁援博引,近到南京之败、远至坦能堡会战,并详析江汉地区现实条件,确属有理有据。因此一经提交,便立即为军方高层首肯,甚至被奉为上策。 为贯彻这一战略,武汉外围已经构筑起一条南起贺胜桥、梁子湖,北至阳逻、横店的新式野战防御工事带,用以应对东面来敌的预想。我差不多一直呆在武昌,实在无缘亲睹何谓新式野战筑城方式。据说,是先由几个兢兢业业的德国军事顾问指挥修建了两个模范阵地,继而才向整个防区推广的。 其实,徐州失守后,我对坊间与官方各种层出不穷的所谓新战法、新纲略已不抱幻想。只要能守住武汉,不至于让国家早已疲弱不堪的心脏再度西移,就算你把武汉外围方圆数百华里的地下全部掏空、埋上炸药,或是扒开下游堤防,来个水淹七军,也不失为王佐断臂的绝户之策。 我跟在楼里游荡的毕胜打了声招呼,便走出了这座小楼。 所谓副委员长官邸,不过是千家街上的一座青砖红瓦的西式两层小楼,据说过去是这个教区的教牧人员住宅楼。自然,早就皈依了**的冯长官住在这里当是再恰当不过了。只是,在这座颇有些场面的大院儿里住着的,并不只副委员长一家,东楼和东南楼里还住着一些个从各地汇聚江城的文化人,大名鼎鼎的舍予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林彤在院门外等得有点儿不耐烦。见我出来,挽起我的胳膊就直接跳上早就候在一旁的人力车。而很快,我便清楚了足令她焦躁的理由——过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尤其是在战时。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