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一百六十八章 捕鱼发电小说:改变 作者:松一般坚韧 更新时间:2012/5/28 0:09:34 第一百六十八章 捕鱼发电 张知木领着大家从下网到收网一共干了三四个时辰,一直吗,忙到太阳有点儿偏西。等大家发现有鱼不断地从出网口不断地往外跳时,收鱼的人很快就逐渐地忙不过来了。以前准备的抄鱼网根本用不上,上来的鱼十几斤的都算小鱼,只好用鱼叉一条一条的往外叉鱼,随着网的往上拉,鱼越来越多,几乎将出网口给堵上了,没办法,几乎所有的人都参与了往外捞鱼的工作,收网的速度不得不一再的减慢。那些特大的鱼已经不是一个人能弄得动的,大的有上百斤,什么鲤鱼、鲢鱼、草鱼大个的鲶鱼等等。鱼很快地就堆成了山,这些鱼在阳光下金光闪闪,由于天实在是太冷,活蹦乱跳的鱼很快就就冻成冰坨了。这一网鱼一直到太阳要落山了才起完网。这些年轻力壮的几十号人都累的摊在冰面上。张知木知道这样不行,时间长了要生病。他大喊一声:“都起来把网收好,回去白酒管够。” 也许是有白酒等着加上张知木的吆喝,大家这才挣扎着起身把网收好。张知木知道必须把网收好,不然网都冻在一起,明天就没法干活了。 回到大棚子里自然是吃鱼了。至于炖鱼、蒸鱼、煮鱼汤,张知木都没管。他挑了一条五十多斤重的大黑鱼,用刀把鱼皮扒了,将鱼骨剔出去,用一把锋利的小刀,将鱼肉片成薄薄的鱼片,然后用姜丝、葱丝和白醋放点盐一拌。结果,这道美味儿生拌鱼片儿,上桌后是最先一扫而光的。 李菁直埋怨张知木说:“张总,我们的鱼都堆成山,你为啥不多拌一点儿生鱼片儿。让大家吃得甜嘴巴舌的。” 张知木说:“你不懂,就是因为这生鱼片没够吃,你们才觉得特别的好吃。” 这西山泡子里的鱼的数量,多的远远超过了张知木当初的想象。第二天一早,张知木指挥大家把鱼装了满满的二十辆马爬犁,让他们先运回窑岗去。张知木让李菁带队回窑岗,把这里的情况告诉陆成祥,让他派更多的车马来运鱼。送走了李菁他们,张知木组织大家换了一个位置又开始下网。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次下网就容易多了。 等快要起起网的时候,窑岗的大队人马到了。这次窑岗的几大巨头都来凑热闹,就连陈玉锋也跟来了,就不用说阎伯驹、陆成祥、李茂等人了。他们带着长长的骆驼队和二十辆马爬犁,来了二百多号人,又带来了一些搭棚子的用料。当然吃的用的都带来不少。 陆成祥说:“大队的马车,留在了小凌河的尽头,快进到湖区的地方过不来了,因为那里有一段陡坡,而且雪太厚了过不来。李云鹤在家正领着人准备再改造五十辆马爬犁。” 张知木说:“这样一网上来,我看最少有一万石鱼。够我们运一阵儿的。” 陆成祥说:“这回黄总该高兴了,她的养殖场再也不用愁饲料。” 张知木说:“人也够吃一阵了。回去后,要挑一些大小适中的,放到窑岗北侧的冷库里。在冷库里要留出几个位置,我们要放进一些大冰块儿在里面。然后把门关严,这样到夏天鱼也化不了。” 张知木问陈玉锋:“你刚刚结婚,怎么就来了,家里还有客人等你招待呢。” 陈玉锋笑着说:“我就是不放心过来看看,一会儿我就跟着运鱼的爬犁回去。” 张知木知道,这是陈玉锋没办法了,不然他一定会留下来跟大家伙一起热闹一下。从这也看出来,李菁带人运回去的鱼,一定在窑岗引起了轰动。 陈玉锋看了一会儿鱼起网,没等完全起完,就带着马爬犁和骆驼大队走了。可笑的是有的骆驼只能一边一个驮两条鱼。因为鱼实在是太大了。马爬犁是负责把鱼运到马车旁边装在马车上,就再回来装鱼。马车就可以沿着小凌河的河面运回窑岗去。 本来张知木是准备下完第二网就收手,可是阎伯驹的人来了不干,非要等一天,再下一网。结果打上来的鱼,运了好几天。张知木等人,也是难得有这么清闲的时候,这几天晚上,是鱼没少吃,酒也没少喝。 最开心的是李茂,他在南方呆的时间长,对于鱼的做法掌握的很多,也就不断地露几手。但是张知木的冰拌生鱼片,是最受大家欢迎的。野生的活鱼实在是太鲜美了。 这两天在冰面上,大家睡在一起,张知木和李茂有机会进行了几次谈话。让二人的关系更近了一步。张知木越发觉得李茂是一个不可多得人才。这个人思想有深度,看问题深刻,心胸开阔,为人不张扬,有大局观。这是张知木对李茂的评价。 等鱼都运完,张知木让大家开始将湖面凿开,把冰凿成一尺宽二尺长,然后运回窑岗。大家都奇怪,张总运这么些冰干什么。刚运回窑岗的冰和鱼张知木没让进冷库,因为张知木知道湖里的冰和湖水一直接触温度也就是零度左右,把冰放在外面起码能冻到零下二十度,鱼也要冻透才行。 在回窑岗的路上,张知木看见马拉爬犁时,突然想到过到了前世时的滑雪板。他对李菁说:“李菁我给你们一个任务,回去我会让李云鹤帮你们制作一些滑雪板,你们要先练出来。” 李菁问:“啥叫滑雪板?” 张知木说:“就是你的两只脚象马爬犁一样,每只脚都踩着一个滑雪板,然后用两根儿棍划着走。到时候我会教你们怎么滑雪的。”前世时张知木虽然滑雪滑的不是太好,但是划走已经没有问题。张知木知道,如果自己的士兵掌握了滑雪技术,那么冬天,他们就是一支快速机动的部队,在大雪封堵马都走不了的时候,就正是滑雪兵的机会了。回去后,一定要尽快把滑雪板制作出来。 坐在同一辆爬犁上的李茂,皮帽子上已经被呼出的哈气凝成很多白霜,这时插言问:“张总,你兴师动众的来砸冰捕鱼,不会只是让我们喝鱼汤吧?” 张知木非常欣赏李茂清醒的头脑,说:“我们窑岗人会越来越多,这个地方适不适合大量的人口生活,是要好好考虑的,如果所有的东西都需要外运的话,就危险了。我们这次在西山泡子能发现有大量的鱼资源,这即能解决将来人们吃鱼的问题,也能解决养殖业的饲料来源。加工出来的鱼油等即使很好的保健品,又是很好的化工原料。而且我发现,这样湖泊山西还有不少,这都是可利用的资源。这次我们不过是验证了一下我们的捕鱼方式,看来很成功。” 李茂听张知木的话,也就是似懂非懂,和所有的人一样对张知木充满了疑惑,忍不住的问:“张总,你是怎么想到这么神奇的捕鱼方式的?” 这让张知木有些为难了,不可能告诉他,是前世时在电视上看来的,没办法就还得编故事,说:“我在南方看到织渔网的人时,我就问他们,为啥你们的渔网不织成网兜状?人家说是要做成围网。所以我就想,回到山西我们做成冰下的围网,不就行啦。” 李茂还是不理解,问:“那你是怎么知道冬天一下子就能个打上来这么多鱼的?” 看到李茂求根问底儿的,张知木只好说:“我只知道,天气冷的时候,鱼会跑到深水下面,因为那里温度要高一点儿,鱼就集中在一起了,我也没想到一下子就能打上来这么多鱼。” 回到窑岗,张知木一看,觉得这回乐子大了,从西山泡子运回来的鱼,象山一样,把学校的操场都堆满了。没事儿的人,都围在四周指指点点的看着。 张知木刚刚进到办公室,黄玉坤就过来了,问张知木:“你干啥一下子弄这么多鱼回来,到明年开化也吃不完?” 张知木说:“可以挑一些好的,送到冷库里。再挑一些做成鱼粉,你养殖场的原料就解决了一大部分。喂这些东西鸡鸭都能多下蛋。记得加工完鱼粉的鱼油要留着放好。” “鱼粉怎么加工?”黄玉坤问。 张知木一听,又有事儿,说:“等有时间,我去教你们吧。制作鱼粉不难。你要组织人把不能吃的鱼头、鱼骨、鱼肠鱼肚子、等都弄出来,这些东西都可以用来加工鱼粉,别浪费。” 黄玉坤一出去,杨玉琳就进来,指着屋里的一堆东西说:“李云鹤已经把你要的东西送来了,你要的三个人也给你挑好了。” 张知木一听忙说:“太好了,李云鹤办事儿效率很高啊。” 李云鹤送来的是张知木要制作发电机的配件,由于现在还没有整流器件,所以为了应用方便,张知木决定先制作直流发电机。直流发电机要比交流发电机复杂得多,前世除了一些特殊的场合,已经很少有用发电机的,因为用结构很简单的交流发电机,发出交流电很容易的就可以用整流器件变成直流电。 为了发电的事儿,张知木要求李云鹤选派三个人给他,要求是文化学习成绩突出、脑筋特备好使。张知木还向卢炳义陈述利害,要求他也派一个弟子参加发电工作。 张知木让杨玉琳把那三个人和卢炳义的弟子都找来后,问过名字,李云鹤派来的人负责人叫李迪,卢炳义的学生叫杨昌。张知木对他们说:“我把你们几个找来是想做一件意义非凡的工作,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如果这件事成功了,我们的整个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都会彻底的受到影响。” 接着张知木结合李云鹤送来的实物,简单的给介绍一下直流发电机的几大组成部分。告诉他们: 直流电机从结构上分为静止和转动两部分,静止部分叫定子,转动部分叫转子。 直流电机的定子部分包括基座、主磁极、换向极、端盖儿、轴承、和电刷装置;转子部分包括电枢铁心、电枢绕组、换向器、风扇和转轴。 张知木一边讲,这四个人就一边记。 张知木说:“我们今天的任务是就是缠线圈,首先缠绕主磁极线圈,然后在缠转子的线圈儿。最后在把这些装置都组合在一起。” 有人问:“张总,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这东西为啥能发出电来,电到底是啥样的?电能干啥用。” 张知木说:“若是我能从理论上给你们讲清楚,要花很多时间。你们先按照我说的做,等你们有了直观印象以后,我们在慢慢地研究理论上的问题。”张知木想,若是从理论上说明白这个问题,能写一本儿书了。岂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不过这东西,一上手有了直观的体验之后,好多问题反倒好理解。这也叫“实践认识,在实践再认识。” 这个电机张知木是按一百瓦的小电机设计的,不过没经过计算也就是根据前世看到的电机根据大小差不多设计的。由于是小电机,就取消了换向极,这样结构就简单了点儿,定子里有四个主磁极,也就是两对儿主磁极,主磁极使用一毫米厚的钢片做的,又用硅钢片做了十六槽转子。铜线也都是张知木亲自用桐油做的绝缘处理。铜线和转子之间的绝缘纸也是张知木自己做的,是将纸张泡在桐油里拿出来晾干的。为了简单起见,这个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采用了并励式,也就是励磁端和输出端并联。 其实直流电机比交流电机复杂的地方是,换向器和电刷部分。这部分焊接线时张知木都是亲自己动手,不敢有一丝马虎。 驱动部分,张知木让李云鹤给做了一个大轮带小轮的皮带轮,这样手摇大轮的就可以将小轮带到一定的转速。 由于前世时,张知木也没做过直流电机,只是知道直流电机的原理,所以制作和调试这个电机,花费了很多精力和时间。等一人摇动电机,张知木将两根儿输出电线的头一碰到一起,“啪”的一声打火时,张知木知道发电机成功了。为了更进一步的,测量电流,张知木将自己制作的电流表,接在了电机的输出端上。再次摇动发电机时,电流表的指针一下子就打到了极限位置。 张知木知道,自己的电流表没有校验好,也没有档位,但是这个电流表已经检测到了电流的存在,这是很说明问题的。 不过现在张知木面临着另一个很困惑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前世,就想每天呼吸一样,从来没觉得是个问题,现在却是个大问题。那就是电流和电压的计量问题。 前世时,随便拿来一块万用表,一测就知道的事儿,现在是个难事了。究竟一伏电压是多少、一安培电流又是多少,现在都没有标准。标准原来是这么的重要,张知木感慨着。 不过电阻的问题好解决,记得前世的时候,有时候没有大电流小电阻值电阻的时候,急用就用铜线自己绕制。还记得纯铜在二十度温度的时候,电阻率为0.0175欧姆平方毫米/米。虽然现在铜的纯度不会太高,可是电阻也不还差的太多,用这个精度足够用了。难就难在,电压和电流没有一个能确定的,否则的话,有一个确定了,另一个根据欧姆定律就可以计算出来。 张知木知道,有一种电气石的表面有六毫安的电流,可是现在没有那种手段测出来那么微小的电流。不过原电池到是电压比较恒定,可是新旧电池的电压差距也不小。不过再也没有更准确的参照物了,还是想法做出来一种原电池吧。就以他为参考电压,电流用他算出来,只要能符合欧姆定律就行。以后有条件了再讲标准化的问题。 看来建立一个工业体系,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行,尤其是起步的阶段。 现在要想解决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制作锌锰干电池。不过制作锌锰电池需要二氧化锰、氯化铵、碳粉、石墨还有金属锌。不过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崇祯十年出版的,那是五年前的事儿,那里面就记载了金属锌的冶炼方法。前世时好像听说过中国宋朝就有锌的使用记录。现在应该能有锌这种东西吧。万事俱备只差锌。 张知木决定去见一下卢炳义先生,看看卢先生知不知道锌这东西。 卢炳义先生的办公室就像一个战场指挥中心,墙上挂着大幅地图,桌之上摆着的也是地图之类文件。卢先生的屋里有十几个人正在和他指着地图,一起研究着什么。 有人提醒卢炳义张知木到了,卢炳义连,对这些人交代了几句什么,转过来问张知木:“张总,到我这来,一定是有事儿。我们正忙着,把规划图画出来。欧阳鹤的八卦城有点儿意思,以后城市要是再扩大,也可以沿着这种方式继续扩展。很有意思。” 张知木见卢炳义忙的一塌糊涂,赶紧说:“那我就长话短说,不耽误你们的时间。宋应星这个人你了解多少?” 卢炳义说:“我们算是朋友吧。这个人六次进京赶考都没中,不过这人聪明的过人。他的《天工开物》没写成时,路过扬州拜访过我,我们聊过很多事情,不瞒你说,他的《天工开物》里,好多东西,他都向我求证过。甚至有些东西,就是我告诉他的。不过他的《天工开物》出版后,我们再没见过。他的书是是崇祯十年出版的,成书时间还要早一点儿。听说他现在回江西做官去了。” 张知木问:“他在《天工开物》里介绍了锌的冶炼办法。我想知道,这锌在大明朝买得到吗?” 卢炳义知道,张知木一定是又要制作啥新东西了,说:“这个锌的制取办法早就有,可是这东西制出来也没发现有啥大用。只是和在铜里有些用。所以很少有人弄个这东西,如果张总想用这东西,我们也可以用炉甘石自己提炼。近处山东就有炉甘石。” 张知木一听很失望的说:“那就等明年开了春再说了。”其实张知木知道锌这东西,到处都有,好多铅矿就伴生锌。 卢炳义说:“不过,张总啊。我一直在想,宋应星这个人应该为我们所用。此人现在在江西,他深知朝廷的**,当大明朝不保时,我们去请他,暁以窑岗的情况,此人一定会被说动。其实我们窑岗的好多事情,已经不是他那个《天工开物》所能讲清楚的了。就凭这一点,此人必来窑岗。” 张知木也对宋应星这人和感兴趣,他作的《天工开物》简直就是一本儿百科全书。此人也一定非凡人。不过目前窑岗还不具备请这个人的条件,其实,就象卢炳义说的,他来了,好多事儿也只有学习的份儿。但是此人的影响力不能不说太大了,现在他的门徒众多,而大多是能工巧匠。能争取这样的人,当然是好事儿。 张知木这些心里话,还不想说的太多,说:“这事儿,有机会和他联系一下,为以后争取他做点铺垫。关于锌的事儿,我在去问问陆先生知不知道哪里有。不过,我有一个想法,我们应该组织人专门搞地质方面的研究,比如哪些地方有什么样的矿产等等。现在我就想找一种磷矿,到处问也没人知道,这样影响以后我们的发展。” 卢炳义明白张知木说的问题,他说:“我们可以在冶厂选一些人,他们和矿石打交道有经验,让他们去做这个工作,慢慢的把矿石的事儿也写一本书。另外我们窑岗有几万人,来至各地都有,你要找的也许他们知道。” 听卢炳义一说,张知木觉得,对呀,可以发动群众吗。张知木是想找磷灰石,曾经问了好多人,结果都不知道。 张知木离开卢炳义前,对他说:“找矿石的的事儿,一定要当一回事儿,要组织一个部门,这事卢先生就直接负责吧,这个部门先归你来管。” 卢炳义说:“好吧,这事儿我来安排。”张知木对卢炳义非常了解,只要他答应的事儿,就一定会妥善落实。 卢炳义也知道,如果不是非常重要的事儿,张知木也不会安排他亲自来管。 回到办公室,杨玉琳告诉张知木,秀容知县来了。张知木心想,快过年了,知府大人来是不是要揩点儿油啊? 张知木进到办公室,见陆成祥正陪着知县大人在那里说话。 这终究是父母官儿啊,张知木过去拱手施礼,说:“让大人久等了,方才有事出去了一下。” 知府大人也回礼说:“我知道张东家一向很忙,今天过来打扰了。”张知木一向很讨厌这些客套,可是没办法,慢慢的也就适应了。 知县大人也是一个爽直的人,等大家都落座了,说:“张东家,我是无事不登门啊,今天还是有求张东家。我们山西连续几年大旱,死人无数。可是一直不见好转,我们秀蓉城外,每天都有很多人冻饿而死,我一个小小的知县,手里无银无粮,束手无策,没有办法,我今天替那些冻饿的饥民求你来了。” ---------- 推荐:氢气爆炸,发电机运转,郭守敬上任。显微镜,听诊器,新医学起步。--《南宋记忆》。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