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改变>第一百章 最后收网 轻取东线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一百章 最后收网 轻取东线

小说:改变 作者:松一般坚韧 更新时间:2012/11/7 12:16:28

第一百章 最后收网 轻取东线

李自成看见窑岗人真的没有阻止他们运送人员,就接连的派船过来接人,而且是日夜不停的运。可是风陵渡码头实在是太小了,想对于十几万人,简直是小的可怜,尤其是这里正是黄河大转弯的地方,水流很急。船只来回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这些旁观的窑岗蒸汽船运力很大,可窑岗人是不可能管他们的。窑岗人的船是在里看着他们过河的士兵,不准他们带兵器,也不许装运人以外的任何东西。有的人以为窑岗人不会太认真,就带着东西上船,窑岗人发出警告也不听。没想到窑岗人竟然开炮警告,弄得使船的人再也不敢允许大顺军士兵带东西上船。

一直到了窑岗人规定的时间到了,大顺军也只是把大部分人运过黄河去。等子时一到,窑岗所有战船就都打开探照灯,把风陵渡码头上照的通亮。最后一只船离开码头之后,窑岗战船上的人通知他们不要再过来接人了。

剩在黄河北岸的还有三万多人,他们知道时间已到,回不去南岸,有不少人放声大哭。由于子时天太黑,窑岗的战船停在风陵渡码头没有再行动。

一直到天亮了,窑岗骑兵过来通知这里的大顺军士兵,放下兵刃,排好队,分几路来到已经建好的俘虏营。俘虏们到这里首先给他们热粥喝。这些人好都是几天没吃过饭,不敢给他们吃的太饱。俘虏们走完,最后剩下的是已经走不动的大顺军士兵。这样的也有几千人。窑岗士兵过去搀扶他们来到一个专门的营地,在这里有军医给他们瞧病。其实他们大多数是身体比较弱在这里饿的。窑岗人给他们喝了牛奶和稀粥调养。

李自成和丞相牛金星、军师宋献策站在潼关的城门楼上,向北岸瞭望。虽然他们看不见啥,可是他们知道,窑岗人正在收拢他们没过来的士兵们。此时李自成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也是挂满了泪珠,丞相和军师几次相劝,李自成都不愿意离开这里。

回到潼关的衙门里,李自成问:“丞相、军师,你们说,如果窑岗人攻打潼关,我们能守住几日?”

军师宋献策回答说:“皇上,如果窑岗人要是执意攻打潼关的话,我们一定守不住,至于需要多长时间,那就要看窑岗想付出多大的牺牲。如果他们不畏士兵的生死,一天他们就能打下来。不过窑岗人不会这样,他们很看重自己士兵的生命。他们一定会用最小的损失拿下潼关。”

李自成听罢,想了一下又问:“那窑岗人啥时候能打潼关呢?”

“如果窑岗人的商船被我们攻击,他们打的时间就会早点儿,否则的话就会晚一点儿。因为他们一下子占了这么大的地方,需要稳定一下。”宋献策会回答。

“欧?军师以为,窑岗人这次会和朝廷翻脸,自己接管整个山西?”李自成问。

“我看,窑岗人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现在就是让朝廷接管山西,他们也无力接管。”宋献策说。

李自成叹息了一声,说:“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永远也没有机会打回山西了。军师以为,窑岗人下一个目标应该是哪里?”

宋献策说:“可悲的是,我到现在也不知道窑岗人在想啥。我们和窑岗人打的是一场糊涂仗,他们为啥采用这种策略,我一直不懂。不过窑岗人下一步的选择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河南,一个陕西。这两地方对窑岗来说,各有利弊。他们做啥样的选择,我们不得而知。”

李自成说:“窑岗人的商船路过的时候,我们不要骚扰。再说了,我们就是动手也占不到便宜。他们不打过来,我们就休养一下生机。也好考虑一下我们下一步怎么办。”

李自成不甘心就这样回西安去,也没有脸面这样败回去。现当初,誓师出发的时候是何等的豪气冲天,现在回到潼关只有十几万人马,算上刘芳亮他们的也不过是二十多万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竟然败在一个他们根本没放在眼里的窑岗人身上。现在想起来,在此之前窑岗人就已经露出他们的锋芒,可是自己硬是不愿意想窑岗人如何强大。现在败在窑岗人手里一点不冤,不论是兵器上还是谋略上,都照人家差的太多。

军师宋献策也知道自己的谋略和窑岗人根本不是一个水平,他早生退意,说:“皇上,我们失败有很多原因,我看最大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火器上差距太大。臣想告退,回西安去专心督造火器,如果能有所成就,或许我们还会和窑岗人一战。”

李自成哪里不知道宋献策的意思,说:“不行啊,军师,我们这里还离不开你啊。”

宋献策此时退意已决,说:“皇上,通过这次东征,臣觉得臣已不适合再任军师一职,再这样下去就耽误皇上的大事了,恳请皇上就准为臣去吧!”

李自成说:“军师啊!我们经此大败,都有些心灰意冷。可是朕也知道这不是你我那一个人的错。你不要介意,我都歇息一下就好了。再也不要说离去的话,朕离不开你们。”

李菁带人离开风陵渡的时候,虽然欧阳鹤告诉他,后面的粮**不用担心,杨靖的运输队随后就会跟进。可是李菁知道,他这一去,路途不近,他们将近两万多人,就地取粮的机会不多。因为这一路,刘芳亮已经打过去,扫了一遍。百姓们的粮食也会不够吃的。所以他把李自成的银箱之类的东西都卸下之后,马车上都装上粮草,又带了不少粮草车。如果后面的粮草供给不上,自己还能顶一阵。

跟李菁出发的是第二和第三师。他们是从窑岗出发,先到忻州,到阳曲,又到太原、太谷、祁县、介休,到霍州和陈玉峰他们的大军汇合的,一直没有啥大仗打,遇到的基本都是空城。这次他们听说跟着李菁东征当然高兴。李菁在窑岗的名气他们都知道,那是从来很少离开张知木左右,也是屡建奇功。而且大家都说,李菁从来不打吃亏的仗。这次跟着李菁一定有机会立大功。

沿着黄河北岸向东,路况是很差的,虽然刘芳亮东征的时候,开路的先锋也修过路,可是路也勉强能让车辆通过。李菁他们出来的第一站是接管了一座空城芮城,陈玉峰他们的大军的目标盯着风陵渡的大顺军,没顾上接管这个芮城县。这里的大顺军早就都跑到风陵渡排队等着过河去了。李菁帮助窑岗的官员进到县衙时,发现一切都是完好无缺。

李菁对新上任的官员说:“你这官好啊!一切都是现成的。明天你们贴出告示,就可以上任啦!”

新上任的官员,也很激动,腰里还别着手枪,他说:“多谢你们一起来给我助威啊,我早就想过来。因为这个地方在窑岗的时候,欧阳先生就分配给我了。可是没有大军跟着,我们就有几个警察,也不敢过来。这下子好了,不管是芮城的百姓还是藏起来的大顺军,都看到我们窑岗的军威。我们也踏实了。”

李菁说:“好了,我让士兵们帮你们收拾一下,明天一早,我们继续赶路。”

这位官员说:“李将军,这芮城可是一座古城呢,这里的纯阳宫不可不看。”

李菁知道,这纯阳宫也交万寿宫,是道教三大祖庭的第一祖庭,可是这次他没时间也没心情看这些了,说:“下次等你把这里治理的好了,我会再来的。你们忙吧。”

李菁没在芮城多停留,第二天一早他离开芮城直奔平陆县。在这平陆也是接管了一个大顺军丢弃的县城,在这李菁没有停留,他派人接管了平陆以南黄河上的一处重要渡口茅津渡。这个茅津渡和风陵渡、大禹渡是号称黄河上三大古渡。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同时带兵直奔开元新河。

在开元新河,李菁遇到了一个让他头疼的事儿。刘芳亮占领这里之后,不懂开元新河的管理,他只是把明军打跑了,又驱逐了名朝在这里管理的官员。当他们想起来,这里是黄河上船只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一个可以收大把银子的地方时,再想找那些有管理经验的大明朝官员的时候,人早就没影了。这下子不但过往的船只没有人组织纤夫牵引,过不了开元新河。更可怜的是,这里有成千上万的纤夫指着这里吃饭。没有了活干的纤夫们,已经被饿死了不少。李菁带着人接管了这里的时候,看到了一大片饿的要死的纤夫。李菁知道能坚持活到现在的纤夫,都是平时攒下了一点儿银子的,不然早就都饿死了或者逃到别处了。

没办法,李菁只好先命令扎营,给他们弄一点粥喝。

可是让李菁没想到的是儿,这里的纤夫是越聚越多。李菁也只好让大家多支锅熬粥给他们。

窑岗早就准备了一个班子来管理这个开元新河。窑岗人接管这里后不会用很多纤夫,因为窑岗那边会派来两艘蒸汽拖船,来拖拽过往的船只,这样的话,开元新河的过船能力会增大几倍,并且更快。不过上次过河的时候,张知木觉得开元新河已经淤塞了太多的黄河泥沙,需要清理一下。有了拖船,可以在水大的时候,搅动河底的泥沙,用水流把泥沙冲走。

开元新河旁的山上,有明军以前修的一个要塞。李菁带人上去一看,明军的大炮还在这里。看来明军当初逃跑的时候把大炮留在这了。大顺军跑的时候也没动它们。不过李菁可是看不上它们,窑岗人专门为这里配备120重迫击炮。

也正是由于有这个开元新河的原因,河岸上兴起了一个镇子就叫三门镇,这里的黄河正是三门峡,和对岸的陕州隔河相望。

这里的大顺军刚走,营房和原来官员的住处,就已经被纤夫们占领了。李菁派兵把他们赶出去后,一看屋子也需要好好的收拾了。派来这里的官员们对李菁说:“李将军,你不用管我们这里。这里的事,我们慢慢的处理。你就继续东征吧。那是大事,这里有我们,还有留下的军队,你不用担心。我们看了一下开元新河,有几条船搁浅在这里,我们组织人把他们拖出去,开元新河就可以过船了。”

李菁说:“我担心的是,这么些纤夫,以后你们不用他们,他们怎么办?”

“哈哈!李将军不用多虑。我们来的时候,考虑过这些事儿。陆先生要搞一些垦荒点儿,纤夫们愿意去的我们就把他们组织起来送过去。这可都是壮劳力,我们山西的建设需要大批的人。范司令很快就会派船过来,接这些愿意跟我们走的纤夫们。”官员说。

李菁说:“太好了!这我就放心了。明天我们走的时候,多给你们留一些粮食。纤夫们活到现在不容易,我们来了就不能让他们再饿死。”

李菁对纤夫们的态度,直接影响着这些以前的大明朝的官员们。他们都知道,以后就要这样的做官。不过这样做官,没有了以前的威风,可是心里很舒坦。

本来的计划是,开元新河这里留下一个步兵连和炮兵就行,可是李菁看到这里聚集了太多的纤夫们,害怕有啥意外,又给这里的官员们留下了一个连步兵。

李菁心里也在奇怪,这里的纤夫们越聚越多,他们是怎么这么快的通报消息的呢?

离开开元新河,李菁率队向东,接管了济源、孟州、温县,一直到武陟县。一路上基本没有遇到大股的大顺军,刘芳亮已经根据李自成的指示,带领大部分官兵渡过黄河去。剩下一些收尾的零散官兵,看到李菁的队伍也就都投降了。不过路上李菁花了一点时间剿匪。因为战事一开,明朝的官员顾不上那些土匪,大顺军更没有心情管他们。土匪们也就猖獗起来,特别是难民越来越多的加入他们,他们一个个也觉得兵强马壮的,就到处烧杀抢掠。

李菁的特种兵们对土匪那是有一套,一路上李菁他们杀了不少匪首,对那些没有去处想改过的土匪,李菁让他们到开元新河去报到,参加窑岗的垦荒队。

李菁接管了这一段黄河沿岸的县城之后,在武陟县留下一个团,其他的队伍,分散开一起向北,分别带领着窑岗的官员们去接管各处州县。

在风陵渡,陈玉峰他们给俘虏们调养了两天之后,开始给他们做工作。最后大多数俘虏都愿意到窑岗去。这样愿意到窑岗去的俘虏都乘坐范成坤他们的驳船到窑岗去。缴获的战利品,也都用船运走。还有三千多大顺军俘虏怎么做工作都不行,就是不愿意去窑岗。陈玉峰想,这样的人去了窑岗也是个麻烦。最后,用战船都把他们这三千多人送到了对岸的潼关码头去,让他们去找李自成。

这时候,宁德和邱老东家也都来到风陵渡码头。

宁德是非常希望马上就打过黄河去拿下潼关。

可是,欧阳鹤说:“现在潼关已经对我们的商船队构不成威胁,我们在黄河这边,和李自成也没有直接对抗。这样的话,我们就能花一些时间,稳定整个山西的局面。”

欧阳鹤又指着地图说:“不出意外的话,李菁他们很快的就能到武陟县,控制住沁水的河口。然后向北接管黄河以北的所有州府县城。官员我们是派出了,可是站住脚需要一点时间。”

宁德说:“老天哪,武陟那边已经出了山西地界,那是归河南管的。”

陈玉峰哈哈一笑说:“我们不管他河南河北,我们需要控制这个沁水河河口。这是我们向南的一个水路出口。”

邱老东家说:“我们手伸的太长,皇上会不会有想法。我们这么一番折腾,不就是不想让皇上对我们不满吗?”

“现在没事儿了。我们刚刚接到电报,皇上又从我们窑岗借走了一百万银子。张总给了他,三十万两白银,七十万两银子的窑岗币。皇上自己在山西也收不上来一百万两银子。把山西交给我们,他应该说是赚了。”欧阳鹤笑呵呵的说。

陈玉峰接着说:“再说了,今天的我们,还用害怕皇上吗?”

欧阳鹤说:“我们最好还是按张总说的,尽量和皇上搞好关系。”

宁德用鼻子哼了一声说:“皇上就是不满意,也没有力气对我们怎么样了?我们还用管他们干啥?”

“张总说了,大明朝统治了这么些年,他们的根基很深,想彻底铲除,要花费一些功夫。我们还没有力量一下子做得到。所以我们还是要坚持驱虎赶狼的办法。你们看,李自成把大明朝的官员们赶跑的赶跑,杀的杀,我们派人接管过来多省事儿。”欧阳鹤说。

邱老东家说:“张总才是当世高人啊!”

宁德也是赞佩的点点头说:“也只有张总这样的人,才能想出这样的办法。”

范成坤他们驳船的装载量是惊人的。他们外形和四百石浅船一样,可是他们没有了帆具就是一个空壳,运送物质就比浅船多多了。尤其是,新建的拖船更是动力十足。他们虽然还是木制的外壳,可是他们的吃水要比福船吃水浅多了,基本上是按照沙船的样式建造的。特别是造他们的时候,和蒸汽机进行了很好的配合,他们的蒸汽锅炉比那几艘战船上的还大,更主要的是它们采用了三级级联的方式,动力和效率大大的提高了。尤其是他们采用了双螺旋浆,动力比原来的战船能提高几倍。他们船上也没有帆具,船身要比战船小的多,不能装在多少货物,只是装一些自己用的煤炭和水。他的拖动能力,也是原来的战船不可相比的。

这样的拖船,拖着二十条驳船,逆水而行速度还是飞快。四艘驳船,只用了一个来回,就把风陵渡的人员和物质运走了。

拖船回来的时候,一艘拖船拖带的驳船,给风陵渡这边的官兵们运来粮食、牛羊蔬菜等物质,其他的三艘拖船拖带的驳船上装的都是窑岗的商品。

浩浩荡荡窑岗商船队在战船的护送下,通过了潼关,潼关上没有任何反应。陈玉峰命令刘云,去督促一下,卸船的要快一点,卸完了赶紧去开元新河那边的茅津渡,把那些愿意到窑岗去的纤夫们运走,同时给他们那里运一些粮食过去。陈玉峰害怕他们的粮食不够,支持不住了。同时告诉他们去把李菁接回来。

对付潼关,陈玉峰还是希望李菁能起点作用。这样的话,潼关就不用使蛮力攻取了。

张知木带回家的照片,可是让家里人乐翻了天。就连一向稳重的黄玉坤看了也忍不住,说:“都不许动,这个是我的。”

结果遭到了全家人的一致反对。

张知木看他们这样,说:“行啦!明天我去求求清风子,让他给我多洗几张照片不就行了?”

张知木的建议没有受到大家的认可,他们纷纷提出了的要求让张知木很是惊讶。

小青第一个说:“不行,舅舅。我也要一个我自己的照片。”

小虎也说:“我也要!”

黄玉坤和杨玉琳虽然没说话,可是态度显然是也想要。

张知木脑子一转问:“如果我们在窑岗开一个照相馆,是不是可以赚很多银子?”

杨玉琳说:“那还不得挤破脑袋。要办照相馆,就办的大一点儿。”

张知木知道,要是在窑岗办一个照相馆,赚银子事小,可是那个影响可就太大了。不能等清风子研究啥手持的照相机和胶片了。应该先搞起来一个照相馆,既然我的家人如此感兴趣,别人也一样。

看到张知木不说话,杨玉琳过来掐了张知木一下,问:“喂!想啥呢?我们照片的事儿怎么办?”

张知木说:“好!明天我们全家都去照相。我们要在窑岗建一个照相馆。外面就挂上我们全家人的照片。对了,也把小红玉叫上。”

“啥?我们的照片都挂在外面,让人看?”家里人不干了。

张知木说:“那样的话,明天的照片就照不了。我就让小红玉去照,估计她能愿意。”

张知木的激将法还管用,家里人不得不妥协,同意自己照片挂出去。看来照片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

麻醉、消炎、输血、缝合,外科手术;邮编、宪法、专利、股票,科技创新。--《南宋记忆》进展

28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