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改变>第三十三章 宁德过河 刘云出手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三十三章 宁德过河 刘云出手

小说:改变 作者:松一般坚韧 更新时间:2013/3/13 0:09:27

第三十三章 宁德过河 刘云出手

崇祯十九年正月二十八,包头南边的黄河终于开始开河了。

宁德这段时间是每天都到黄河南边来看冰情。宁德担心的是,今年恐怕是要武开河。

黄河开河一般分为“文开河”和“武开河”两种方式。所谓“文开河”就是河道封冻后,河槽内水量较小,大地回春之时,水温逐渐升高,冻层自上而下开始解冻,冰水安全下泄或就地消融,凌情解除。而“武开河”是指河道封冻期间,上段河道先行解冻,下段河道冰凌仍然固封,冰水齐下,水鼓冰开。在“武开河”时,有时大量冰块在弯曲形的窄河道内容易堵塞,形成冰坝,使水位上升,形成严重凌汛。

现在黄河好像也知道马上就会到来了一场血雨腥风,包头段白色冰面颜色一直没变,好像不愿意开河看到即将到来的那场人类互相厮杀的劫难。可是上游的黄河已经等不急了,黄河里面的冰经过上游河水的鼓动挤压下已经开始嘎嘎的裂缝,经过几天的僵持,黄河冰面终于顶不住,轰隆一声开始向下移动了。宁德和身边的官兵们都长出了一口气,今年凌汛可以解除了。因为黄河没有因为冰凌不能下泄形成冰坝造成灾难。这黄河每年的开河都是很危险的,今年冰面一起移动了,是个好兆头。冰面的移动是个逐渐加速的过程,内蒙段一旦冰面动起来,就会很快的向下游冲去,因为下游开河时间要比这里早,所以不会拥堵。

几天后黄河里面的流凌就几乎见不到了。黄河南岸的大顺军士兵也有听到黄河里面传来了“轰轰”火轮声,那是窑岗人又用拖轮开始在黄河里面运输货物了。他们早就习惯了那种声音。

可是这天黎明,拖轮拖着这几艘驳船却靠在了南岸还留着残冰的河岸上。驳船一靠岸,就搭上跳板跳上岸去几百手持制动步枪和机枪的窑岗士兵。有两条驳船上下来的是骑兵。他们上岸后,骑步兵分头行动迅速将包头河对面的这个大顺军城堡给包围了起来。同时沿着黄河南岸向两边派出去很多警戒士兵。给他们命令是,两边过来的人只准进不准出。一句话,封锁窑岗士兵过河的消息。

窑岗士兵把城堡包围后,立刻派出来原来在这里当过大顺军士兵战士给城堡送了个信儿,劝说他们投降。

城堡里面的大顺军士兵这次可有点儿不愿意了,上次窑岗人就打下一次这个城堡,那有情可原,因为他们的人确实过河骚扰去了,还杀了对面的人,人家过来也是没话说。可是从那以后,这里的大顺军都是夹着尾巴做人,不但不敢过河骚扰,就连从河北面过来的人的他们都是十分的客气,就怕惹对面的窑岗人生气。可是就是这么样忍耐,窑岗人还过来找事儿,实在是有些欺负人了。

可是城堡里面的头领,从土城墙上向外面一看,就知道窑岗人的准备是充分的,这次绝对不是闹着玩儿的,他们把炮和重机枪都架起来。想出去派人送信都不可能了。他明白只要是不答应投降,人家一顿炮就能把自己这些人给轰了,往外跑没有人能跑过重机枪子弹。没办法,这位头领带领五百多士兵就投降了。

用船把他们送过河去找地方看管去了,窑岗士兵自己就替大顺军驻守这个城堡。

接着窑岗的四艘拖轮就开始忙活了。两艘拖轮用钢架子连在一起,在码头上用塔吊将巨大的水泥锚吊在两艘船之间的架子上,用绳子捆好,然后两艘船开动到预定的位置将石锚抛进河里。有的位置,抛进河里的是,里面装满大石头的钢筋焊的钢笼子。四艘船抛石头和石锚抛了两天,这两天这段的黄河两岸都被封锁了。抛完石锚和钢笼子之后,窑岗工兵将一条条木船拴在这些锚上,然后又在木船上搭上木板,一条浮桥就架了起来。这些巨大的石锚和钢笼子,深深的牢牢地扎在河底的泥里面,经过检验,浮桥非常安全。宁德带领着大队人就开始过河了。

陈玉峰和欧阳鹤就在潼关等着宁德这边的消息。知道了宁德他们架桥成功了,就立刻通知刘云他们同时行动。

这一天是崇祯十九年二月十日。

宁德他们过河后,就沿着黄河南岸向西前进,打头当先锋的是李魁带着的一个骑兵团。这是他一在向宁德争取的,宁德扭不过他只好同意了。跟随他们后面的是工兵团,他们是要在不好通行的地方进行施工,保证后面的车队能通行,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工作。他们带着很多TNT烈性炸药,遇到不好弄的地方就打个眼儿,用炸药“轰”的炸开,再用用土石填平。这条沿黄河的路,原来就是黄河上的纤夫和挑夫踩出来的路,根本没法通车,可是进过工兵们的努力,交通条件大为改观了。工兵团沿途拉出去很远,为了减少对后面大队影响,他们尽量向前跑,然后修路,基本上做到,大队过来了他们的路已经修好。

至于沿途遇到的那些大顺军哨所和营地,窑岗骑兵根本就视作无物。很容易的都清除了。

大队人马沿着河岸边前进,黄河上四艘拖轮每艘都拖着一长串驳船跟着队伍前进。那些跟进的官员们,都被宁德安排到了船上。因为他们多数是文人,宁德怕他们吃不了路上的苦。其实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马车,但是由于路不是太好有些颠簸。这一路宁德的大队,首先是沿着黄河南岸前进,到了黄河拐弯处,又沿着黄河向南前进。一路上黄河两岸有不少蒙汉居住点儿,这里的大明朝早就管不到了,李自成更不能管,蒙古人除了有的时候过来抢掠,也没人管。这里不少汉人还保留着原来的风俗习惯,他们说都是汉朝的时候移民过来的,后来匈奴人还有西夏、蒙古人强盛的时候打过来了,没被杀光的他们也就没人管了。宁德每到一个这样的地方,都向他们说今后这里就有人管了,我们窑岗人不会不管你们。按照张知木他们事前研究的,给他们留下了不少东西,象窑岗的布匹,马灯、煤油、药品等等。这里的人们,听说汉人的朝廷又来人了都很高兴。他们以为窑岗人就是汉人的朝廷。他们在这里顽强的生存下来很不容易,这里和外界的联系,就是通过那些行船的纤夫们。通过纤夫船工们,他们可以换到一些外面的生活用品。宁德也告诉他们,以后每年都会来到这里收购他们的羊皮等物品,可以用东西来换。孩子们想读书,可以跟船到窑岗去读书。

他们很少见到这样的军队,不但对他们这样和蔼,还送给他们东西,因此也相信他们的话,都说盼着他们再回来。不过一路上他们遇到的蒙古人还是对他们充满着警惕。由于和他们交流也不方便,他们没有啥破坏的行动,宁德他们也没有理他们。

宁德他们到达宁夏府(银川)前面的时候,用了近二十天。像样的仗基本没有,主要难点是用在修路上了。由于宁德他们后面大队人马带着长长的车队。不修好路马车过不去,因此耽误了不少功夫。不过这都是在计划之内的。因为李自成他们不可能判断出来宁德他们会走这条路。因为就是他的士兵发现了宁德他们,也没有通信手段通知到李自成。现在李自成的注意力早就被吸引到了东南两个方向。

宁德他们赶到宁夏府前面的这段时间,刘云他们进展就太大了。

刘云和柳成潢他们带领的这一路人马,早就在河曲这边待命多时了。由于需要等宁德他们的那一路人马一起行动,他们只好耐心等着。

等待是很痛苦的事儿,就连一向很稳重的刘云也是烦躁不安。

柳成潢笑着说“我看司令大人也沉不住气了,不如我们一起到周遇吉和李岩那边去看看。看看他们准备的怎么样了。就是宁德他们那边的黄河开河了,也需要几天过流凌。”

“好啊!咱们去看看周总兵还有没有好酒?”刘云很赞同柳成潢的提议。

刘云他们在河曲驻地离周总兵他们在偏关的驻地不远,骑着马很快就到了。

李岩和周遇吉也是等得心焦,见刘云和柳成潢来了,自然是十分高兴。立刻摆下酒来招待。

看来几个人中心情最好的要算是周遇吉了,酒一喝上,话就多了。

“哎呀!我是羡慕你们啊,你们都是最早跟着张总打天下的人。我是新加入的,好不容易赶上有仗打,各位有好机会一定让着我点儿。说实话,我的压力很大啊!为了让皇上给我下旨出兵,年前张总一下子就给皇上送去了一百万两银子。你们说我的压力大不大?”

听了周遇吉的话,三个人都哈哈大笑起来。这下子周遇吉有些懵了,“我还没喝醉,你们笑什么?”

李岩笑着说:“我说总兵大人,你是不了解情况。我们窑岗每年借给皇上的银子最少都是二百万两,不过以前都是皇上派人来借,这次是张总主动的送过去。我们不借朝廷银子,他们不就散伙黄铺了吗?张总明白怎么都是借给他们,不如这次主动一点儿顺便的说一下你们出兵的事儿。皇上也是聪明人,他不下旨也管不了你们,还不会做个顺水人情?所以啊,你不用介意这件事儿。”

“哦!我的天呐,一年二百万两银子!”周遇吉说,“我们自己养兵也够打天下的了。”

“不够!”李岩说,“我们养一个兵的费用,够你们原来养十个兵也不止。再说了花二百万两银子,让皇上看着满清和北面的蒙古人还是上算的。”

“李公子说的是,我们现在养兵的费用,一个兵花的早就超过十个兵的费用了。”周遇吉比划着说,“就说我们这些兵换的服装吧,每个兵就需要多少银子,都是最好的布料,里外全新。恐怕他们这辈子也没穿过这样的服装,吃的更不用说了。这样的兵简直是大爷,那些财主们也过不上这样的日子啊!”

刘云说:“张总说了,士兵们过的都是刀头舔血的日子,能让他们过得好一点儿就尽量好一点儿。我们打下全天下以后,百姓们的日子会过的更好,士兵的日子也会更好。”

“可惜啊!我不能跟着刘司令去打李自成。”周遇吉借着酒劲儿说,“不过能跟着李公子去打蒙古**也行。想起这些蒙古**我就牙根痒。他们这些杂碎没少祸害我们汉人。朝廷不行,百姓就跟着遭殃。那些杂碎越过长城见到好东西就抢,见人就杀,青壮男女还掳去当奴隶。过去活不了多久就都弄死了。”

周遇吉的话让大家都感到有点儿沉重。

喝了一大口酒,周遇吉说,“虽然我家娘子是蒙古人,可是我对对面那些蒙古人没有好感。要不是张总不同意,我们过去就该一个不留。”

李岩说:“我也知道,留下他们今后也是个祸害,可是张总说了,我们就要照办。”

“到了这里上任以后,我仔细研究过河对岸蒙古人的事儿,其实那里原来也不是他们蒙古人的地方,是因为大明朝的力量越来越弱,蒙古鞑靼、瓦剌各部强盛起来,天顺六年蒙古鞑靼酋长阿勒淖尔与毛里孩带人进鄂尔多斯地区。明嘉靖中达延汗之孙衮弼里克墨尔根承袭济农爵位,才把他们的部落叫做鄂尔多斯。所以我们把他们赶走,不走就杀掉,没啥不对的。”周遇吉说话时牙根儿直响。

柳成潢开玩笑说:“我说总兵大人,这些话你当着张总面怎么不说?”

“哈哈!”周遇吉大笑着说,“我可没那么傻!我要是说多了,张总一不放心,不让我跟着李公子出去了。你说我怎么办?”

几个人一边喝酒一边又把进军的事儿商量了一下,柳成潢说:“我们打过去之后,马上分兵两路。一路由我带着沿着长城攻击前进。我看周总兵你们接管长城的部队,应该有一部分跟在我们后面。不然等我们大军都过完了,你们再过的话,和我们距离就拉远了。不好衔接。”

周遇吉和李岩都点头说是,接着他们又具体做一些安排。

终于等到宁德他们已经开始架设浮桥的消息,刘云和柳成潢来到李菁派来的那个中队的特种驻地。这个中队的中队长是李菁的老兵,跟刘云也非常熟悉,一直跟着李菁叫刘云为师哥,见到刘云来了知道任务来了,“师哥,有好消息?”

“对!该你们的了。”刘云非常喜欢李菁的几个弟兄,论身手这些人都不错刘云和李菁差多少,没事的时候也经常在一起切磋,“宁德将军他们已经开始架浮桥了。你们今天晚上就行动。”

“好啊!再不行动弟兄们就要憋坏了。”

刘云对他们的士气很满意,但是没时间多和他们说别的了,还要看看其他今晚参与行动的部队。

天刚黑,特种部队就出发了。他们用马匹驮着装备,沿黄河逆流走了一段时间就停下,开始进行准备。中队长看着自己的弟兄们,大战来临一个个气定神闲,不慌不乱,有条不紊的做着准备工作,一点不像等待时的焦急样子,满意的点点头。这才是一只战无不胜的队伍。

一直到子时,中队长看了看表后,一挥手两个黑色的橡皮艇,就划进夜色的黄河急流中。黑色橡皮艇上,是一身黑装连脸都蒙着黑纱,只露出两只眼睛的特种兵士兵。他们顺着激流轻轻的划着橡皮艇,慢慢的靠近河的西岸,然后顺着激流向下游飘去。他们的目标是陕西境内长城的东起点大缠口保河台。

大占村保河台是延绥(榆林)镇长城府谷境内第一台,大缠口保河台和河曲县灰沟营西口古渡隔着黄河相望。大缠口保河台就建在大占村西边的山峁上。整个山峁是石质,墩台(烽火台)顶部为土筑,呈矩形,长宽各一丈多,边高中低,南边有口,留断砖,外侧有几层条石砌的围墙,墩台下往东到河边是土墙,墙外是口外,墙里是口里。

这里面虽然地方不大,其重要性大顺军更清楚,所以尽管这里交通不便,可是还有二三百名大顺军士兵驻守。这些情况窑岗民军事前已经侦查清楚。他们这里只是一个警戒墩台,他们后面的清水营才是大量屯兵的地方。可是如果让他们这里发出去警报,清水营那边的大量军队增援上来,而窑岗民军渡河未完就要麻烦一些。尽管刘云没把大顺军的战斗力放在心上,可是能偷袭成功,就没有必要使蛮劲儿强攻硬打。

保河台墩台下往东到河边是土墙,可是由于害怕河水侵蚀,进到河里这部分全是石头砌的。

窑岗的特种兵悄无声息的将橡皮艇靠在这个石头墙在河里面端头,用手扶着墙控制住橡皮艇。这里面没有哨兵,也许是天还太冷,或者是长时间驻守也没有事情,都麻痹了。总之就象事前已经侦查过的,这里没有人放哨。他们就把橡皮艇划进边墙口内这一侧。向岸上靠去,两个橡皮艇一共下来十二个人,都是手里拿着上好消音器的手枪,身后背着自动步枪。他们上岸后,迅速来到墩台围墙外面的墙下面。

就在他们准备翻墙的时候,机警的特种兵们,听到墙里面隐隐传来了低沉的**声。

-------------

富士山喷发,日本大地震。--《南宋记忆》进展

30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