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一百零三章 夜间偷袭小说:改变 作者:松一般坚韧 更新时间:2012/3/25 0:11:28 第一百零三章 夜间偷袭 由于通往杀胡口的这条路很多人都走过,大家也都知道有几处是可以设伏的地点,欧阳先生和陈玉锋等人就在这一个一个的比较着研究这些地方。 张知木可不愿意在这里研究这些事儿。 他把李云鹤叫自己的办公室,对李云鹤说:“我想了一下,武山那边的窑厂现在又建了一座新窑,那里的二氧化碳足够我们用了。我想在那里同时建一个碱厂,这样只要把冶厂焦炉出的氨水运到那里就行了。” 李云鹤表示可以,说:“现在专门分出来作碱的十个人,已经把制碱的过程掌握的不错了。就是压缩二氧化碳和空气太累人了,不然制碱现在不是难事儿。” “赶快把蒸汽机弄出来就好了。你的机床也可以用蒸汽机带动了。数学你们都学完了,我马上就得给你们讲一讲机械原理,这样你们能自己搞出齿轮变速机,那一切就都好办多了。不过现在有一个更急的事儿是,你必须马上搞出一个减压阀来。你没看那二氧化碳和空气罐往外放气时,多不安全。”张知木说。 “减压阀就能把气罐里的压力减轻?”李云鹤不解。 “不是,有了减压阀,就可以用用胶皮管而连着大小两个开关,使气罐儿里的气体经大开关出来后在胶皮管里的压力保持在一个较低的压力。这才是减压阀的作用。这样这些高压罐儿使用起来就安全多了。这较低的压力究竟多大可以事先就确定好。”张知木解释说。说着他拿出几张设计图纸来。 张知木仔细的给他讲解了这个简单的减压阀的原理。 高压气体先通过进气管到达减压室,当胶皮管另一端的开关关闭时,随着进入减压室气的增多,其压力升高,把由弹簧压着的橡胶薄膜顶上去,存在于上气室的部分空气由呼吸孔排出阀体。这样,迫使杠杆向上移动,利用杠杆作用使阀口关闭,切断了气进口的通路,减压阀出口的压力就不再上升。当打开关后,气从减压阀内流出,使减压室内的压力下降,橡胶薄膜下凹,带动杠杆下移,外部空气从呼吸孔进入上气室,使阀垫向中移动,进气喷嘴变大,进气量增加,压力升高。这样反复不断的调节过程使减压室的压力总是恒定的,即不管进气压力偏高还是偏低,出口压力总是稳定的,从而起到降压和稳压的作用。 一90度杠杆,短头压出气调节塞,长头连胶皮腔。压力大,长头上升,杠杆短头压迫出气塞,减小出气面积;压力小。长头下降,拉出气塞,增加出气面积。 这样,使用这个减压阀以后,在使用压力罐儿时就安全多了。 张知木告诉李云鹤,把这个减压阀制作完了以后,马上去冶厂灌几罐儿煤气回来。记住煤气是沾火星就会闪爆,比黑火药还厉害,这事儿一定要注意。不能有一点大意。 送走了李云鹤张知木又让人去缸窑弄回来了一些烧缸用的粘土,这其实是耐火材料。然后张知木又拿来石墨,用粘土作粘结剂,和在石墨里,做成了几个内径200mm壁厚20mm深200mm的圆形小锅。 杨玉琳在旁边看着两手漆黑的张知木直乐,说:“公司上下忙的不得了,你却在这学小孩子玩儿泥。” “你可千万别动我的宝贝,小青小虎进来你可要给我看着点。”张知木一脸严肃。 其实,杨玉琳也知道张知木一定是在做什么很重要的东西,只说着玩儿。“你这是又要做出啥宝贝?你那白碱可是太好用了,洗衣服时放一点就洗的很干净。” “你自己还不知道自己有多漂亮吧?我现在准备做出玻璃,然后制出镜子。这玻璃镜子可是比铜镜好用一百倍的东西。到时候你就知道自己啥样了!”张知木解释着。 杨玉琳听不大懂张知木说的啥玻璃镜子的事儿。可是她听出来张知木说她漂亮,这让她心里像喝了蜜水一样。 张知木说:“等这几个小锅干了以后,就送到缸窑和大缸一起烧了,告诉他们千万别弄坏了。” 张知木让杨玉琳去把陆琪、卢炳义、陆成祥、陈玉锋都叫过来。 几人坐下之后,张知木对陆成祥说:“陆先生,把这几天的事儿先说一说吧。” 陆成祥翻着小本子说:“小凌河对面的地,我们差不多全买下来了,一共有五百三十倾地。陆琪的水车也开始干了。这边正选地方准备挖青贮饲料的池子。只是有个问题没定下来,没法开干。就是到底我们要贮存多少青饲料?” “到底要多少青饲料,我们要算一算。这次我想买回来一万只羊、一千头牛、五千匹马。按一只羊一天吃五斤饲料算,羊一天就要吃五万斤饲料。牛马都按一天吃二十斤饲料算,那么牛马每天就要十二万斤饲料。如果按一百天算,那么就需要一千七百万斤饲料。如果按一亩地有三千斤秸秆儿算的话,那就有一千五百九十万斤。如果在买一些别的饲料,就够了。因为牲口不能全吃青贮饲料。尤其是公牛,要少吃青贮饲料。马匹也只能吃三分之二的青贮饲料。羊多吃点没问题。到时候要添加啥东西,我再告诉你们。现在要尽快把青贮饲料的坑挖好。修好一个池子就开始收庄稼,收多少就用揉丝机加工多少。总之割下来的秸秆儿,当天必须入窖。”张知木说。 陆琪说:“要想把这么些秸秆儿都入窖,就要加大人手了。揉丝机也要再加二十台,否则时间就太长了。” 陈玉锋说:“刘云的人都可以先参加干活。尽快把秸秆儿都收完。我们还要平整这些山坡地。” 张知木说:“今天请卢先生过来就是要劳先生的驾。请卢先生帮着测量一下,我们准备把河对岸的山坡地全部改成梯田,由于面积太大。只有卢先生有测绘方面的经验,请卢先生帮着测量设计一下。这些地我想都改成水浇地。这梯田怎么修,水渠的明渠暗渠都怎么走,就得要卢先生亲自出马了。” “没有问题,这也是我们应该做的。我的几个学生就对这些格外感兴趣,他们这会也可以试试身手了。”卢炳义说。 陆琪说:“我还是没明白,你选的水车位置,为啥不选的河岸低的地方,而是选在河岸最高处。还有在河里修的那么复杂干啥?” 张知木说:“我们要在这最高处修一个蓄水池子,由于这里最高,在这里蓄满水就可以给所有的地浇水了。虽然,在这建水车费工费料,而且做出来的水车可能提水也会慢一些,但是这小凌河除了冬天上冻,全年不断流或多或少的都可以提水。尤其是春汛和秋汛水都不小,这样平时就可以蓄水,等用水时再浇地。至于你说的,为啥在河里搞的那么复杂。你们想过没有,这小凌河岸边的人,为啥不搞水车提水。我听原来窑岗的人说,这小凌河平时水很小,但是水多时是水深流急。架上的水车早就给冲跑了。我设计的在水车前面设置的一个闸就是在水大时关上一些,保护水车用的。河中间的一米多高的人字坝是为了河水少时把河水向水车处集中一下,这个坝不高,等水大时水就可以越过这个水坝,不影响泄洪。” “那为啥要弄三辆水车,不太多吗?”陆琪问。 我是想把这五百多倾地都变成水浇地,这三架水车也不够。等我们的蒸汽机搞出来就好了,可以用蒸汽机带动水泵提水。水足够时,我们就可以精耕细作。把单产搞上去,尤其是我们有了化肥就更应该如此。 张知木选的这个建水车的地点,外人看来是不合适,这里的岸边里河面太高了,有三十多米,这样水车的的半径就要超过15米。水流小时能提上来的水就会很少,甚至提不动水。不过张知木设计时尽量加大水轮迎水的面积,这样可以加大水的冲击力。实在不行,也可以用牛拉着水车转动。不过张知木在这最高处,修建了一个小水库,春秋两汛时提的水可以先蓄着,到灌溉时再用。而且这边的灌溉渠道主干都用暗渠,这样也可以,极大地减少水的蒸发量。窑岗以北是一片小山丘,过了这片山丘离窑岗大概三十里是一个湖,这是小凌河的上游即是这个湖。这里的水量还是充足的,足够附近的农业用水。等以后发展农业时,只要充分利用这个湖里的水就行了。 接着窑岗人就开始了青贮秸秆儿的工作和农田水利建设。 阎兴这次是带着李魁一起过来的。 张知木直接就把二人请进指挥大厅。阎兴和李魁都对这大厅里的沙盘非常感兴趣,俩人在沙盘上看了好一会才过来坐下。这次阎兴带来了更准确地信息。两天以后,这伙商队就出发。有骆驼一千五百头、马车八百辆。现在货物正在卸船,这些骆驼和马车这次只能运一半儿粮食。他们没用镖局来保镖,这几家组织的是自己的武装护卫队,一共有二百多人。其中有不少武林高手。起运的时间是根据他们定的干粮时间确定的。他们是要在起运前的一天晚上把干粮备齐。 关于设伏的地点,陈玉锋他们选定了两处,让阎兴帮着看看是否合适,因为阎兴终究是干这专业的,而且他对这一带非常熟悉。权衡之后,阎兴选了一处。大家最后问张知木是啥意见。 张知木不置可否,“我们可不可以换一个思路想一想。如果我们这样设伏的话,一定会是一场血雨腥风。” 顿了顿,张知木又说:“他们这么大的商队,不可能都去住店,一定会在外面扎营。我判断他们自持黑白两道都以买通,再加上自己的名声,一定会觉得没人敢来碰自己。所以一定会很大意。不如我们就利用这一点,采用夜袭,直接去搞定他们的卫队。这样动静最小,事儿也把握。” 欧阳鹤说:“这办法最好。为了保险起见,一旦偷袭不能得手,我们还要在下一个地点设伏。要有两手准备。” 陈玉锋说:“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一定要把他们的行动的准确时间弄准,也还要提前算定他们的宿营地点。” 李治说:“他们那个码头我已派人去盯着了。只要他们一动马上会有信回来。沿途也都派了人。这一段的消息放心。只是过窑岗,我们还要在几处派好探子。” 阎兴说:“他们的宿营地也好确定,他们一定会依托一个镇子或大一点的村子宿营。他们这么些人一起走安全是安全但也走不快。所以他们的行踪好掌握。” “我们的钢簧马车要利用晚上的时间提前出发,先找地方藏好。他们的货物不少,得手后也够我们运一阵的。”张知木说。 “算一下就知道他们能运多少东西了。走远道的话,一头骆驼均一下算也就能驮两石货物。一辆车的话也就拉十石货物。这样加起来他们这次就是一万一千多石货物。我们去三百两钢簧马车,就可以拉九千石货物。我们还有那么些马,一次就运走了。”阎伯驹掐着指头算着。 阎兴一看窑岗的人真是人才济济,说:“我想我们这些人,干成这件事儿,不是啥大不了的。主要是我们要干的干净利落,不露马脚。” “这么大的事儿,时间长了一定会漏,不过尽量把暴露的时间往后延。所有参加的人员,一个个都要把口封紧,告诉他们,谁漏了口风,必死无疑。”张知木话说的很平稳,可是话里带着寒气。 这张家口以范永泰的为首八大商家,垄断着张家口几乎所有最赚钱的生意。可是这范永泰的口碑却出奇的好。经商也最讲信誉。当然了对满清也最讲信誉。在松锦大战的紧要关头,清兵断粮,就是这范永泰组织粮食从蒙古草原绕过去,给清兵送过去的。当然他也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和满清的极大信任。如果历史不能改变的话,他们会被清廷封为皇商。他们的地位绝对比得上前世时的中石油、中国电信等大企业。 他们听说了山西秀容一个叫窑岗的地方有一个商人,竟然带领着一群镖局的人,重新打开了一条商路。他们在一起议论着事儿时,都觉得很可笑,你一个商人竟然敢参与这血雨腥风的战争中来,这可是犯了商家的大忌。可是他们以前从没听说过这个张知木,心想这人一定是一个刚出道的还没成气候,胆子大一点的愣头青,不懂的经商之道,才干下了这莽撞之举。不过竟然他恢复了这条商路,他们也没有不利用的道理。因为他们运送的粮食很多是运给满清的,从北京这条路走的太多也太显眼。因此就从山西这边运了两万石粮食和其他货物。 对于运货的安全性他们从没担心过。因为他们不管自己的名声多大,每年都会拿出好多银子来打点绿林中人。由于这些人在外面的名声都很好,以前给他们保过镖的镖师不少都投奔他们了,这其中也有不少武林高手。所以他们就自己组织了卫队,再也不用外面的镖局了。好在从来没有人来打他们商队的主意,一直以来也是顺风顺水。 这次他们卸货的码头,实际上已经完全被他们自己掌握了。在自己的码头上,这些人更是没有一点戒心的装卸货物。其中有些卫队的武功高手们,甚至希望能有点事儿,好让他们一显身手呢。 到了要出发的日子,这几家商人派出来的掌柜的,早早就都起来了。督促着这车队驼队准备出发。由于货物前一日都已准备好了,所以吃过早饭天微微亮,车队打头就出发了,驼队跟在后面。 这些车队出发了,码头上有两伙人,都各自放飞了自己的信鸽。一伙的是阎兴的人,另一伙的是李治的人。 这个商队的行踪,不断地报到窑岗。窑岗的大队人马连同三百两钢簧马车,早已经出发了。 当这个商队快要到窑岗时,李云鹤带着一百辆钢簧马车迎面向这个商队走去。因为这段路并不宽,两个车队相遇时错车时都要十分小心,这就不能不引起对方的注意。尤其是窑岗的钢簧马车,更是让这些赶车羡慕不已。互相打招呼,时对方问,你们要到哪去啊。李云鹤说:“到凌水码头,你们能不能先让一让,我们着急啊。张总在凌水码头等着着急呢。” 对方也说:“我们也急啊,后面几百辆车、上千头骆驼,这耽误多少事儿。” 其实李云鹤在这就是要放出风,窑岗的人都奔凌水码头了。这个目的显然达到了,而且对方前面领队的一个掌柜的,还能亲自作证。 这个商队行动规律,果然不出窑岗人的所料。几天以后,他们到了一个镇子,这些掌柜的和卫队的头领等人,都住进了镇子里。只留下一些地位底下的卫队成员在四周放哨。整个商队就在野外,建了一个营地。 恰巧,这个镇子里的一个客店就有李治在野猪岭时就布下的线人,李治回窑岗时的路上就已经重新接上了线儿。等用暗号叫出了线人,一了解情况,李治心中大喜。回来对几位头头说:“他们在镇子里的住的有一百多人,有十几个是是商号的人,其他的是卫队的,一共分住两个院。” 陈玉锋说:“等后半夜我们先解决镇子里的,然后再解决镇子外面营地里的。” “等后半夜,我那线人会出来。到时候我们就知道有没有变化了。”李治说。 等到线人送出情报,一切情况都没有变化。 张知木说:“开始行动吧。具体的都要听陈叔指挥。” 陈玉锋让李菁的人分成两部分,一队由刘云和李菁带领,另一队由陈玉锋和李威带领,每队在配给五十名身手不错的人。其他的人由阎兴带领在外面接应。因为进镇里的人太多反倒容易惊动他们,所以没派太多的人进镇子。 这些人按照线人的指示,分头直奔两个院子。 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