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一百二十八章 怀安买店小说:改变 作者:松一般坚韧 更新时间:2012/4/18 0:19:55 第一百二十八章 怀安买店 送走了阎伯驹他们,营地里一下子就安静多了。没了女人们的说话声和孩子们的嘻嬉闹声,张知木突然心里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 刘云和柳成璜在抓紧时间训练队伍。经过两天的恢复,新组建的骑兵们已经可以列队训练了。这些骑兵们本来身体就很好经过两天的调理,很快就恢复得差不多了。而这些骑兵以前都是经过长期的严格训练,所以恢复训练一下,就能很容易的进入状态。 欧阳鹤和陈玉锋也在研究这些没有火枪的骑兵的战术和他们与火枪骑兵配合的问题。那两千步兵现在也是主要进行骑马训练,因为现在他们每人都有战马,不很好的掌握骑马的技术,就不能发挥马的作用。 李菁还是带着他的特种兵们到处巡逻,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等到第二天,李菁来到张知木的帐篷。这时陈玉锋欧阳鹤也在。李菁冲说:“今天我们要出击了,那些满清军队该再派人过来了。由于不知道他们啥时候能来,我们晚回来几天,你们不用惦记。” 张知木说:“你们这次去,最多两天,如果没等到人,必须回来。我们在做其他考虑。” 李菁答应一声就去了。 张知木他们真的差不多又等了两天,李菁他们回来了。不但他们回来了,还把姜总兵派出去的一队探马也带回来了。原来李菁他们来到设伏地点后,从背包里拿出来特制的鸭绒睡袋铺在地上,隐蔽好后,就等着猎物上钩了。这特制的鸭绒被套非常轻便,不用时,一压缩就可以装在一个口袋里,又轻便保暖又不占地方。 刚开始李菁他们不理解,张知木让他们带着这东西干啥?后来张知木让他们在野外住一晚上,刚过十月份,在野外住一晚上,也是很冷的。第二天,张知木让他们带一个鸭绒睡袋,再到野外去睡一晚上。这下子李菁他们知道这鸭绒睡袋可是个好东西,他们晚上根本不敢用这东西把身子全部盖严,那样就太热了。 他们回来后,张知木告诉他们,这样的睡袋是可以冬天在雪地里睡觉的。他们一直想试一试,可是天还一直没下雪。即使没下雪,北方十一月的夜晚已经很冷,这下子李菁才真的知道这东西实在是太好用了。 他们一直在埋伏点埋伏了两天,就在天已大亮他们准备撤回去时,听见前面传来一阵马蹄声,他们以为是他们等的猎物到了。可是令他们失望的是,来的是一队姜总兵派出的探马。李菁他们只好现身出来。这些探马见李菁他们在这埋伏,他们说撤了吧,前面没人了。那些满清军队早就走了,不知去向。 原来这队探马,一直搜索前进,来到了满清军队的宿营地,宿营的痕迹还在,可是满清军队却没了踪影。他们扩大范围四处搜索,最远他们搜索到了张家口也没发现满清军队的踪影,他们只好先回来报信儿。没想到在这遇到李菁他们,所以就一起回来了。简单的说了一下情况,这队姜总兵的探马马上就要回到他们的大营去汇报情况。张知木也没多挽留,告诉他们给总兵大人带个话,明天我们过去跟他见面。 姜总兵的这些探马走后,窑岗的干部们也在一起开了一个会。一起讨论一下眼前的形式。现在有两种可能,一是这满清军队没等到他们联络官带着蒙军和他们会师,他们觉得情况有变,所以他们先撤回长城外面去了;另一种可能是他们等不及这些蒙古骑兵他们先奔中书省(现在的河北省)去了。 陈玉锋说:“不管啥原因,现在他们不挡路了,我们应该先到张家口去。把我们的正事儿办了。” 其他人也是一致同意陈玉锋的意见,张知木也只好同意大家的意见。其实张知木不能说的是,这些满清马上就会杀过中书省然后到山东劫掠。自己想对他们采取一点干扰行动。可是现在条件不成熟,那就先到张家口把手里的货物出手再说,张家口哪八大商人还要花费点精力对付呢。 所以会议决定明天准备一天,没有意外的话后天早晨商队出发。 第二天,张知木和陈玉锋杨玉琳在李菁的保护下又来到姜总兵的大营,等在大帐外面等着士兵传进信儿去,一会儿士兵出来说,大人请你们进去。 张知木他们进到大帐,见姜总兵在和他的副总兵等将领们在大幅地图前面商量军情。见张知木他们进来,姜总兵一一给张知木介绍了他的这些将领。这些将领也早就对张知木有耳闻,对张知木也非常的客气。 姜总兵直接对张知木他们说:“今天早晨我已派出一支人马,到前面恢复阳和卫的守卫防御。这样这里就非常安全了。至于那些满清军队去了哪里,我们还没得到探报。不过从这到张家口的路可以走了。” 张知木说:“我正是为此事来的,我们打算明天就启程去向张家口了,姜总兵收复了阳和卫,那么这一天之内的路程,我们就没有担忧的了。这次我们就是向大人告别来的。”说完张知木站了起来,又说:“我看大人在研究军务,我们就不打扰了。” 其实姜总兵真的正和他的将领们在研究军务,这时候姜总兵是不应该见客的。可是张知木是一个对姜总兵来说太特殊的一位客人,他不能不见,好在他的将领们也知道张知木对大同守军做的这些义举,所以他们也不会有意见。可是张知木已经看出来这一点,而自己的确没有其他的事情,所以他就告辞了。 姜总兵也实在是真的很忙,没有深留,张知木他们就出了大帐,上马回到了自己的营地。 欧阳鹤等人见张知木他们回来了,就一起来到张知木的帐篷里。 见人都齐了,张知木说:“我们开个会,商量一下明天的行程。” 欧阳鹤说:“我们的弹药消耗了不少,虽然这次我们特意多带了一些,可是消耗还是比我们想得多。每个火枪兵来时都分配了实心弹和霰弹各一百发。现在霰弹消耗了一半,实心弹也消耗了三分之一。这次马上要给火枪兵们补齐。不然没有子弹火枪还不如棍子。火油雷已经消耗大半,暴炸雷消耗了一少半儿。手雷消耗不多。如果以后的仗不多的话还够用。只是这满清兵不知到哪去了。我们还是多准备一下好。” 陈玉锋说:“我们现在还有姜总兵给的火药。只是没有竹子,不然我们还用南下时的办法,用竹子制作弩雷、火油雷。” 张知木说:“现在没处找竹子。我们可以象南下子时那样,在弓箭上绑上**火箭。我们缴获的弓箭可是不少。” 欧阳鹤说:“我们炸死蒙古骑兵的战法,实在是太有效了。以后我们就要多用这办法儿。所以现在就应该多准备点儿导火索,以免用时现做来不及。” 张知木赞许的点头说:“欧阳先生说的马上就去办,用好了火药真的是事半功倍。回到窑岗,我们可以用橡胶做护套制作出来在水里也能用的导火索,那样的话我们火药的使用范围就会更扩大了。以后还用拉火雷,用起来就更安全了可靠了。” 张知木也知道这些人一下子还理解不了啥叫拉火雷,他也不做更多的解释。好在现在这些人已经习惯张知木说的一些他们不理解的事儿,他们知道,张知木只要说了,以后都会实现,所以他们也就不问了。 商量了一阵明天的事儿以后,大家正准备散会。这时卫兵进来报告说,李威带人回来了。还没等张知木问怎么回事儿呢。 李威一下子就进来了。进来的李威看见大家都在这里,高兴的说:“可让我赶上了,你们都在这儿。” 张知木见到了李威也很高兴,说:“快来坐,说说你小子怎么也来了。不是让你运粮吗?” “是啊,快说说。”大家也是七嘴八舌问李威,弄得了李威不知回答谁好了。 张知木给李威一碗水,李威一口气喝完了水,这才说:“你们这样叫我回答谁啊。是不是怕我来抢你们的功劳啊。你们灭了那么多蒙古兵,功劳大大的,还怕我来争啊?” 李菁大笑着说:“你来晚了,想争也没机会了。” 陈玉锋止住了大家的玩笑,“说说你怎么来了?” 李威连忙说:“我可不是擅自来的,是阎总同意我来的。” “说说情况。”张知木说。 这李威才把情况仔细的说了一边。 李威和阎兴他们一起押送着商队,一路很顺利就到了窑岗,可是阎兴他们不想这么进窑岗,他怕惹来不必要的麻烦。送到离窑岗不远了,阎兴他们就拐进一个岔路躲着,等商队都过去了,他才带队出来直接回牛头山了。由于李威和李云鹤事先派快马通知家里了,家里也派出人来迎接。 黄玉坤也没想到这次回来这么大的一个队伍。商队到家时,黄玉坤把窑岗的所有人都动员起来了帮着忙活,就连卢炳义和他的那些弟子们也都出来帮忙。很顺利的把马匹牲口等都圈进了早就建好的围栏里。运回来的货物,也都大部分运到那个山洞里存放。 那些学生们听说商队回来了,也都没心事上课了,黄玉坤和卢炳义一商量觉得孩子们心收不住上课效果也不会好,就给孩子们放假一天。孩子们高兴坏了,都出来围着商队想帮帮忙。 听着李威介绍家的情况,大家都很愿意听。大家心里也都挂念着家里的情况。 李威介绍说,家里的宿舍楼都已经建的差不多了。他来时黄玉坤已经派人通知牛头山的人往窑岗搬家了。李威还说,新建的房子都安上了玻璃窗户,里面可亮了。在外面就能看见屋里的人干啥。 听李威这样说,大家又笑成一团。有人说,“那我可不住玻璃窗户的房子。” 张知木笑了说:“以后家家都得挂窗户帘,晚上时啥也看不见。”大家又是一阵大笑。 陈玉锋嗔怪着说:“你净说些没用的,快说说你怎么来了?” 李威接着介绍。原来李威到家后,不长时间,张知木从大同派出的快马就到窑岗了。李威接到信儿以后,立刻用他带回去二百两钢簧马车,又雇了一批骆驼,装上了一万石粮食。带着那些火枪兵奔大同来了。一路上十分顺利,因为路上的土匪们一见是窑岗的商队都躲得远远的。由于有回去送信的人带路,李威很快就来打大同。在大同李威听说了已经有两支窑岗的商队正好在大同城外扎营。李威赶紧赶过去,一看是阎伯驹和杨靖的商队。阎伯驹告诉李威,他是昨天刚到,已经有一小批商队在这等了几天了。 这样他们一商量,也是经李威的一再要求,阎伯驹同意李威带回去二百火枪骑兵和一百五十辆钢簧马车,去追赶张知木他们。留下一百火枪兵跟着阎伯驹回窑岗。他带来的五十辆钢簧马车拉着和大同总兵换的铜和银子跟着阎伯驹回窑岗。还要给大同送的一万石粮食的事儿,就由杨靖再跑一趟。等下次卸完粮食后,这正好的二百辆钢簧马车就留给大同总兵。 张知木听完说:“阎伯的任务也不轻啊,还把你给派回来了。他是不放心我们啊。” 李威一听连忙说:“我问阎总了,他说这些马比我们那四千野马好赶多了。我们一路上是一点儿不敢大意,才没啥大事儿。阎总说跟着回去的人都知道这是自己的事儿,都很尽心尽力,也让他省不少心。不过一下子回去这么些人可够家里忙的。我过来时,阎总也启程了,他先派出了快马回去。估计能早到家几天,家里还能提前准备准备。” 听完李威一番话,陈玉锋笑笑说:“这老东西还成,办事儿心里还是有数。” 张知木知道阎伯驹外表看着一副懒散的样子,其实心里非常有数,绝对是一个能担事儿的人。这次就让他表现了以一次,其实这样的事情是非常锻炼人的,刘云他们经过北上南下之后,都有很大变化。现在看刘云的神态,绝对是一个稳重的将军的神态。 现在好了,回来李威一员大将,又回来二百火枪骑兵,火枪骑兵有八百名了,力量又增强不少。 陆成祥看到又过来一百五十辆钢簧马车,心里十分高兴,“这回有了这么些马车,到了张家口我们就可以多买些货物回来。不买马了,我们最好能把银子变成货物带回去。” 现在张知木的商队,已经变成柳成璜替代刘云带人在前面开路,还是李威带人断后,刘云在中间指挥。这样张知木等人就省心多了。可是这次再启程的商队又比原来长多了。前面的走出去很长时间,后面的才能动。蒙古人的皮帐篷质量还是不错的,阎伯驹他们拉走剩下的,陆成祥都让大家带上了。 商队一直走到阳和卫外面才扎营下寨。阳和卫被蒙军攻破后,蒙军在这里彻底的劫掠了,又进行了彻底的破坏,所有的房子房子都放火烧了,只是防御工事还没来得及破坏。姜总兵派来的守军,也只能在废墟上面搭帐篷安营。陆续回来的一些百姓,还在自己烧毁的房子里寻找着自己能用的东西。整个情形十分的凄惨。 张知木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让陆成祥把多余的蒙古帐篷给这里的百姓留下一些,又把马肉和粮食盐留给他们一些。否则这些人即使回来了也没法活下去。 阳和卫新的守军,也是从大同过来的,对张知木他们也是十分的熟悉。张知木过去看望他们,他们也非常的客气。张知木让人带来不少马肉,这些官军们一见非常的高兴。张知木对这些守军的管带说,大家坚持一下,明年我们就准备开通到这里的运输通路,准备在这阳和卫设一个站点儿,到那时候我在想办法给弟兄们带些吃的用的。这些官军一听高兴坏了,原本他们被选到这里守卫这样一个被破坏殆尽的卫所来守卫就觉得倒了大霉,一个个垂头丧气的。听到张知木的话,终于有点儿让他们能挺起兴趣的事儿,他们能不高兴。他们也知道张知木这人一下在就送给他们一万石粮食,不是一个小气的人。 这个管带说:“张东家,你尽管把站点儿设在这,有啥事儿,我们都能帮着照管。马上总兵大人就会派人来给我们修房子,明年你再来这,就会好多了。这里的工事都完整,只修房子那就快了。” 张知木说:“明年开春暖和了我也过来建房子,在这建个车站,到那时候还少不了麻烦各位弟兄。” 管带说:“你放心我这些兵里啥样的人都有,木匠泥瓦匠都有,到时候用人你就吱声。” 张知木很轻松的就把和这些官兵的关系处的很好,心想这离开大同的第一站,就在这了。最好能在这建一个客店,这里的前后都没有客店,除了接待运输公司的客车,还可以做做过往客商的生意。 离开阳和卫时阳和卫的管带说,张东家放心走吧,我昨天派出的探马一直到怀安都没发现满清军队影子。 离开阳和卫后第一天是在一个已经跑没人的小村子外面宿营的,李菁出去一圈后回来说,在前面不远就发现了有大队人马宿营后留下的痕迹。不过没发现有满清军队的踪影。 晚上,张知木和陈玉锋等人商又量一下也没弄出个头绪,不知道这两万多满清军队到为啥失踪了。陈玉锋说:“不管他了,遇不到更好,我们就到张家口去做我们的生意。” 次日启程后也是一路无事,商队是到了怀安城外扎的营。 这怀安县也是一个古老的县城,它位于山西中书省(河北)蒙古交界处素有鸡鸣三省之称。怀安就是“朝廷施仁政,百姓怀恩而安”之意。不过由于闹兵乱,县城里的人,能跑的已经跑了不少。 张知木他们乘着天还没黑,城门没关就进了县城。县城里街上十分的冷清,显得没有一点儿生气。 陆成祥说,我们若是在这设车站的话,不如现在大家人心慌乱趁机买下一个客店。张知木想也行,省得自己再建店了。几个人说不如我们今天就住在城里,营地就交给刘云他们。 看见前面有一处看着还不错的客店几个人就进去了。客店里几乎没有客人,一个店伙计也是坐在那打盹。听见有人进来,伙计连忙起来问,“几位客官是住店吗?” 陆成祥过去说:“有上房吗?给我们安排几间。” 伙计一听大声喊:“上方几间。后面请。” 伙计一声吆喝,是通知后面来客人了。伙计就领着张知木的人往后院儿走。陆成祥问伙计,“你们这好像没有客人啊?” 伙计说:“唉,兵荒马乱的哪有客人啊。我们这店马上那就开不下去了,你没看城里的好几家客店都关了吗?。” 陆成祥回头眼神和张知木一对,张知木心里想真是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 等张知木等人住进客房,他觉得这家客店还行,客店一共有前后两个院儿,有客房四十多间,前面有一个不错的门脸,而且位置也不错。 陆成祥对张知木说:“我去见见他们的东家。”就出去了。 等张知木他们刚用伙计端来的热水洗完脸,陆成祥就领着两个人进来了。 -------- 顺便推荐《南宋记忆》,与本文类似,也是“技术流”穿越小说,但发生在南宋,崖山,抗元,复国,欧洲世界大战。 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