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补充一些资料(2)小说:军机第零号 作者:麒麟一笑 更新时间:2014/3/28 17:39:55 自1995年始,一个国际科学小组在喜马拉雅山地区沿东西方向布置了4条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深探测剖面,对青藏高原的地壳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青藏高原阿尼玛卿山之下,存在一个面积约10-15万平方公里的巨大地下空间。 “地下海洋沿青藏高原东侧的地壳弧形构造分布,位于青海的阿尼玛卿山之下存在着一个广阔的地下空间,初步估算面积约在10-15万平方公里之间。”赵铭博士称,“柴达木盆地原本是高原,其下也存在地下空间,后来坍塌就构成了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是空心的,在它的地表层下存在一个极为广缈的地下世界。” 这一胆大而又离奇的学说发表后,引起了科学界的震惊。多国科学家探测发现,青藏高原下存在神秘地下空间。 自1995年始,一个国际科学小组在喜马拉雅山地区沿东西方向布置了4条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深探测剖面,对青藏高原的地壳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青藏高原阿尼玛卿山之下,存在一个面积约10-15万平方公里的巨大地下空间。 研究青藏高原是一门显学 两大板块“碰撞”出新疑问 大陆形成的板块学说是地球科学界的主流观点。1915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在《大陆与海洋的起源》一书中曾提出过大陆漂移的学说,却因缺少证据而未能让人信服。到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赫斯提出了海底扩张的概念,并得到古地磁学、地球年代学、海洋地质学等一系列学科新证据的支持。地学界普遍接受了活动论的观点,并逐渐形成了板块运动学说。 青藏高原是大陆中颇为突出的构造体,因而也是研究板块碰撞的最理想地域。参与此次电磁探测的中方学者,中国地质大学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魏文博教授表示,青藏高原有其独特性,海拔高、范围广,因此,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和新构造发展是我国和亚洲,乃至全球新生代最重要的地质事件。 在这门显学中,解释青藏高原的地壳增厚、高原隆升是破解青藏高原演变的第一道门槛。 根据主流观点,在7000万年前,欧亚大陆和印度次大陆的碰撞形成了青藏高原。关于这一演变过程,至今已有多种学说。魏文博介绍了其中主要的几种。 第一种假说认为,印度大陆俯冲到欧亚大陆下面,把青藏高原抬了起来,既为大陆俯冲说。在大陆俯冲的作用下,青藏高原地壳的厚度比一般的厚。青藏高原南部地壳厚度为70至80公里,而一般为30-40公里,科学家认为这种“超厚”完全是因为西藏地壳和印度地壳累加而成。延迟俯冲说与第一种假说类似,认为印度大陆冲到了雅鲁藏布江后,到一定程度后就呈现下陡趋势,一直深入到了地幔。第三种是大陆贯入说,认为印度大陆和欧亚大陆分属刚、软两种特质。由于是软物质,印度大陆贯入到欧亚大陆。 无论是哪种假说,两大板块碰撞了,青藏高原隆起了。但科学家在对碰撞前后的物质核算中,却有一个惊人的发现:物质不守恒了。这引发了新的疑问。 美国学者勒.皮雄等人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估算出了自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碰撞以来地壳缩短造成的地表损失量可能在57×105至62×105平方公里之间,而将这一数据与地壳的增厚量进行了比较之后,有18×105至30×105平方公里的短缩,即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短缩量不能被青藏高原的地壳增厚解释。 学者推论,这部分未对地壳增厚做出贡献的地壳物质必然横向挤出或由下地壳进入地幔而损失。 电磁学探测地球内部信号 青藏高原下有神秘地下空间 然而真正要解开这个谜,必须潜入“地下”世界。魏文博表示,只有在地球内部,才能找到能回答陆地内部造山、青藏高原物质流向等本源问题的正确信号。 于是,在1995年,一支由来自加拿大、爱尔兰、中国、法国等国的学者组成的国际联合小组运用了电磁学方法,布置了四条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深探测剖面,希望能找到地球内部反馈出的信息。 之所以运用电磁学原理去探究地壳、地幔,是因为地球内部本身存在电磁场信号。魏文博解释,这一原理很简单,频率越高的信号,了解不同深度的地层结构。 通过这些信号的收集可以更清楚了解高原底下的“活动”。当然这种信号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太阳黑子、太阳风等等。 四条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深探测剖面,由西向东,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代表了青藏高原南部由西向东的整个态势:最西的一条电阻率高,导电性差,而东面的三条电阻率低,导电性好。这一条线东西方向绵延1000多公里,越往东测得的电阻率越低。 这一从地球内部发出的信号吸引了科学家,“这是一种很不寻常的地壳结构。”魏文博教授解释说,青藏高原100公里深度范围内地壳的电导高达0.3万至2万西门子,是典型稳定大陆地壳的10至100倍。而更为显著的特征是,青藏高原南部,自西向东,其导电性越来越好,说明其地下有一种电阻小的神秘物质,且越往东,这一物质的规模越大。 魏文博一行科学家分析了几种可能性。“通常来说,固体岩石的导电性差,高导体物质一般为金属、石墨、水等。”一开始,科学家们认为是地下金属成分增多了,但探测结果却表明没有如此富足的矿藏,而石墨层在青藏高原的分布也被排除。或者地下有一些类似于水的液态物质,并溶解了很多盐分,但这一点也很难得到观测的证据。 最后,科学家们判断,在深层的地壳下,水一般以形态特殊的水分子存在于岩层中,出现如此集中的高导电性则证明,青藏高原东部有可能存在广阔的地下海洋。 关于青藏高原的隆升机制,有多种不同的假说。延迟俯冲假说(1987)又被称为“千斤顶模型”。专家认为,印度板块以每年50mm的速度**到青藏高温粘性的(牛顿体)下地壳中,产生的抬升力作用于脆性的上地壳底部,使青藏隆升。这一过程类似于液压千斤顶,印度板块相当于**欧亚板块的活塞,把力传递到整个青藏地区使其上升。(图::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软碰撞(左)和硬碰撞(右))。 与假说一最大的不同是,大陆块体并非俯冲于青藏地壳底部或上地幔软流层内,而是**到了青藏下地壳中。“这就像撑起的帐篷,俯冲地壳之下的刚性地幔很可能与俯冲地壳发生折离,并且构成了广阔的地下空间。青藏高原东部表现出高导电性,即是地下空间内的海洋造成的。” “地下海洋沿青藏高原东侧的地壳弧形构造分布,位于青海的阿尼玛卿山之下存在着一个广阔的地下空间,初步估算面积约在10-15万平方公里之间。”赵铭博士称,“柴达木盆地原本是高原,其下也存在地下空间,后来坍塌就构成了柴达木盆地。 通过这些信号的收集可以更清楚了解高原底下的“活动”。当然这种信号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太阳黑子、太阳风等等。 四条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深探测剖面,由西向东,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代表了青藏高原南部由西向东的整个态势:最西的一条电阻率高,导电性差,而东面的三条电阻率低,导电性好。这一条线东西方向绵延1000多公里,越往东测得的电阻率越低。 这一从地球内部发出的信号吸引了科学家,“这是一种很不寻常的地壳结构。”魏文博教授解释说,青藏高原100公里深度范围内地壳的电导高达0.3万至2万西门子,是典型稳定大陆地壳的10至100倍。而更为显著的特征是,青藏高原南部,自西向东,其导电性越来越好,说明其地下有一种电阻小的神秘物质,且越往东,这一物质的规模越大。 魏文博一行科学家分析了几种可能性。“通常来说,固体岩石的导电性差,高导体物质一般为金属、石墨、水等。”一开始,科学家们认为是地下金属成分增多了,但探测结果却表明没有如此富足的矿藏,而石墨层在青藏高原的分布也被排除。或者地下有一些类似于水的液态物质,并溶解了很多盐分,但这一点也很难得到观测的证据。 最后,科学家们判断,在深层的地壳下,水一般以形态特殊的水分子存在于岩层中,出现如此集中的高导电性则证明,青藏高原东部有可能存在广阔的地下海洋。 关于青藏高原的隆升机制,有多种不同的假说。延迟俯冲假说(1987)又被称为“千斤顶模型”。专家认为,印度板块以每年50mm的速度**到青藏高温粘性的(牛顿体)下地壳中,产生的抬升力作用于脆性的上地壳底部,使青藏隆升。这一过程类似于液压千斤顶,印度板块相当于**欧亚板块的活塞,把力传递到整个青藏地区使其上升。(图::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软碰撞(左)和硬碰撞(右))。 与假说一最大的不同是,大陆块体并非俯冲于青藏地壳底部或上地幔软流层内,而是**到了青藏下地壳中。“这就像撑起的帐篷,俯冲地壳之下的刚性地幔很可能与俯冲地壳发生折离,并且构成了广阔的地下空间。青藏高原东部表现出高导电性,即是地下空间内的海洋造成的。” “地下海洋沿青藏高原东侧的地壳弧形构造分布,位于青海的阿尼玛卿山之下存在着一个广阔的地下空间,初步估算面积约在10-15万平方公里之间。”赵铭博士称,“柴达木盆地原本是高原,其下也存在地下空间,后来坍塌就构成了柴达木盆地。
巴蜀符号指古巴蜀土著民族铸印或刻划在器物(主要是铜器,也有少数漆器、陶器)或印章上的一种定型化的象形文字,是古巴蜀文化体系的一种表现。巴蜀地区发现的古文字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图像性的符号,即手掌、花蒂、水波、房屋、人头和虎、鸟蝉等;另外是一种文字性的符号,少数与中原文字一致,多数迄今未能释读。“巴蜀符号”即是指前者,而“巴蜀文字”则是在“巴蜀符号”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所以,“巴蜀符号”比“巴蜀文字”更加古老。 许许多多的巴蜀符号中,面具纹、神树纹、眼形器纹、手形纹、心形纹、璋形纹、戈形纹等,仍然带有萨满教的原始巫术色彩,这些符号不能一个符号、一个图形地宣读,只有当这些图形符号构成一组特定的“符号”时,它们才有意义,并且这种意义只有当事人才能解释,这些莫名其妙的解释为“巴蜀符号”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它们是文字?是族徽?是图画?或是某种特定的标志即地域性宗教符号?或者,其中某些部分具有文字意味?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为带有“巴蜀符号”的器物出土较少,加上没有历史文献的记载,“巴蜀符号”也一直没能被破解。 巴蜀符号 2器物编辑巴蜀符号主要分布在铜制的兵器、乐器、印玺等器物上,其中九成以上是用錾刻的方式刻在铜兵器上的。“巴蜀符号”的印玺比较少见,只有在王、侯、将军等地位较高的人的墓葬中才有出土。巴蜀符号成组的有一定意义的排列组合已发现200种以上,带有“巴蜀符号”的器物也已发现数千件。 典型的巴蜀符号有虎纹、手心纹和花蒂纹等等,最常见的图形有虎、龟、孔雀、花蒂等。这些图形和符号的组合体既不讲究节奏韵律,也不讲究对称均衡,它们有着比装饰性图案更深刻的意义。3历史编辑四川地区的“巴蜀符号”出现于西周,流行于战国时期。据推断,巴蜀符号可能产生于古蜀国的开明王朝时期。已发现的巴蜀符号超过二百多种,年代在公元前9世纪西周到公元前1世纪西汉之间,前后延续长达800年之久。文献记载古蜀人著书立传是在六国时代。尽管很少,但毕竟留下了。有许多学者认为《山海经》便是有赖于这种古老的符号保存下来的。秦国统一六国后,“巴蜀符号”“巴蜀文字”被废除。 4研究编辑1921年前后,在成都北郊的白马寺、坛君庙一带出土了带有巴蜀符号的古铜器近千件。这是有关巴蜀符号的第一批文物,当它们被发现之时,即被哄抢一空,后来又辗转流落到收藏家手中,收藏家们对这些有着神秘符号的青铜器进行了研究,并认为这是夏代中原文物,而那些符号可能是他们期待已久的夏代文字。 这种观点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得到澄清,这些古铜器经过卫聚贤先生努力收集,1942年在他所办的《说文》杂志上公布了一批资料,认为这些青铜器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巴蜀文物,并提出“巴蜀文化”的概念,这是巴蜀符号最早的公开记录。至于那些古蜀人留在青铜器上的符号或图案,一直要到20世纪80年代才得到“巴蜀符号”的正式命名。 此后,考古学家相继发现了刻有符号的铜戈和印章,这些文字一样的符号也一并被纳入“巴蜀符号”的范畴。迄今为止,考古学家在青铜兵器、乐器、礼器,以及各种印章、漆器上至少已经发现三百多个不同的字符,然而,这些或繁杂或简单或直观或抽象的符号被后人破译的寥寥无几。 由于“巴蜀符号”的形状非常像装饰性的符号,所以一开始并没有把它看作文字,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类似符号被发现,人们意识到它们已经不是简单的图案了,而有可能是巴蜀先民所使用的一种早已失传的古文字。 上世纪50年代,由于川东船棺葬的发掘,人们发现出土青铜器、铜印章上不同于中原汉语言文字系统的大量符号。70年代,又在川东和川西平原发现了青铜器上的铭文。 1950年代到70年代,学术界提出了“巴蜀符号”等概念,王家为此搜集的各类符号达300种以上。当时一般认为这些语言符号是川东巴人的创造,仍持“蜀无文字”的看法。但蒙文通认为汉初成都地区文字发达,大文豪层出不穷,据此推断蜀人应有文字。 但是巴蜀符号的破译仍然让学者们无从下手,而对巴蜀符号的研究也一度难以打开局面。《四川船棺葬发掘报告》中记载的1954年巴县冬笋坝50号墓出土的3件结构形状完全相同的铜印,或许让研究古蜀文字的专家们看到了一线可贵的曙光。在3件长方形的铜印中,有两件均为汉字的“中仁”,另一件则是巴蜀符号,上面似一包袱,下面为并列的两只蝌蚪,有学者分析指出,上面的包袱对应汉字的“中字”,下面的两只蝌蚪代表“仁”。如果这种推测不谬的话,这3件铜印很可能就是解开巴蜀符号的一个切入点。 1960年出版的《四川船棺葬发掘报告》认为,巴蜀文字有两类,一类是符号,一类似汉字而又非汉字。童恩正等于1976年发表文章,对后一类文字做了科学说明。1982年,李学勤发表文章,将巴蜀文字分为甲、乙两类,认为都是文字。王家、李复华1984年发表文章,认为巴蜀符号具有看图传语的功能,并提出巴蜀方块字与夏有关,是夏人先祖母家西陵氏的文化。这些论著,对巴蜀文字研究新**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1988年,钱玉趾发表《古蜀地存在过拼音文字》的论文,首倡巴蜀符号实为拼音文字的看法,并认为巴蜀文字与古彝文有关。其后,又对这一看法提供了进一步的补充论证。这一新看法,引起了热烈讨论,魏学峰、刘志一等分别著文提出质疑,反对这种看法。 古蜀没有文字的看法,已为许多新出土的考古资料所否定。林向著文披露了三星堆陶器上的刻划文字符号,三星堆发掘报告和成都十二桥遗址简报均发表了遗址中出土的刻划符号和文字资料,这就促成了新成果的问世。段渝1991年发表论文指出,巴蜀文字不但有两类,而且两类文字均可在商代找到其起源滥觞的痕迹,并指出巴蜀文字最初起源于蜀,后来传播川东,成为巴蜀地区通行的文字。 另外一些考古专家则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巴蜀符号”并不是一种文字。有的认为“巴蜀符号”是一种看图像以解其语意的图画语意符号,是不用文字解说的“连环画”。 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副院长、著名考古专家孙华则认为:“巴蜀符号”在众多兵器上出现,绝非偶然。因此“巴蜀符号”是一种带有原始巫术色彩的吉祥符号,而不是文字。将这种吉祥符号铸于兵器之上,其用意大概是佑护使用者,让使用者免于伤害,给使用者以力量和勇气,激励使用者奋勇杀敌。他认为,“巴蜀符号”的数量种类实在太少,距离能够记录语言的文字尚有很大差距。 一些考古学家认为,古蜀人想通过巴蜀符号来表达他们对古蜀先王的尊敬和怀念,这些符号刻在青铜器和印章上,以一种近乎玄秘的方式一代一代流传着。 还有人认为,巴蜀符号与玛雅文同出一源。王大有先生经过研究发现,巴蜀符号与玛雅文有相似的符号与组合方式。土家族为巴人后裔,保存有完整的伏羲推八卦、女娲造人、大洪水的传说。印第安人最古老的文明因子同样是太昊文化——太极、八卦、扶桑坛台、崇拜龙凤太阳……在这个意义上说,巴蜀符号与玛雅文很可能有相似的渊源…… 经过历代学者的不懈努力,神秘的巴蜀符号似乎渐渐露出了冰山一角。学者钱玉趾声称已读出了“成都”二字;冯广宏则猜测汉字与巴蜀符号曾同时在蜀地流行,汉字还借用过巴蜀符号;又有人说从中看到了孔子“仁”的思想……巴蜀符号的破解似乎近在眼前。 上述各种看法虽然尚不一致,但古代巴蜀确有文字,已成为学术界普遍接受的定论。很多的文字学家仍在投身于解读这些文字的工作之中。主流观点认为“巴蜀符号”是巴蜀古人用来记录语言的工具、族徽、图腾或宗教符号,是一种象形文字,是巴蜀文字的雏形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