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中短篇集>家在渌水边>斯文不在饮食上(四篇)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斯文不在饮食上(四篇)

小说:家在渌水边 作者:湘人李陵 更新时间:2016/4/22 13:57:54

1、醴陵饮食探源

醴陵饮食,原本并无当地之说,物产是当地的,但制作方法却未必是当地的,因为,醴陵历史上并无什么土著居民,只不过是有来得早或来得晚的区别罢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醴陵西乡仙霞发现有商周时期的象尊,也仅仅只是一个象尊罢了,并没有发现其他什么与之相配套的遗址。你想想,商周时期的象尊,那都起码是王室成员或贵族才用得起的东西,而醴陵在那时还是一块蛮荒之地,说不定是末代周天子的某位王室成员,或逃难、或为避战乱、或被发配,路过或经过这里时,把随身携带的这只象征身份的尊,不小心落在了这里,或者是有追兵来了,为了不暴露身份,就偷偷地把这只尊随手扔了。

总之,这只象尊的发现,纯属偶然,也只能说是一件文物,并不能说明,在商周时期,醴陵这块土地上,存在什么王室或王城,或者有王室成员长期在此居住。

醴陵地处战略要道,一遇改朝换代,就必遭战乱,人口或被屠被掳或逃走他乡,而一旦战乱平息,人口又会从其他地方迁来,或被官府迁移来,这就有点像潮涨潮落,一批消失,然后又来一批,谁让醴陵这块地方虽然易遭战乱,但却物产丰饶呢。

醴陵最大一次灭绝是在元末明初,最多的一次人口补充,是在清康熙年间,朝廷在福建、广东实行“迁界禁海”,大批的福建人和广东人,被安置在醴陵落业生根。直到清末民初,才又完全融合成了醴陵人。另外,醴陵地近江西,来醴陵谋发展的江西人不在少数。

说来说去,醴陵其实就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移民城市,只不过外地人一来醴陵,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醴陵人罢了,不是有句俗话说;渌江河里的水喝不得,喝三年,杆绳子都会变蛇吗,这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

说这么多废话,其实就是想证明一点,醴陵的饮食,都是从外地来的,只不过经过时间的淘洗,结合醴陵的物产,最后变成醴陵的了。这就有点像现代湘菜,到了北京,你就得随着点北京人的口味,进行一些变化。到了广东,你也要变化,不变化,你就只能被淘汰掉一样,最后,做来做去,就变成北京湘菜和广东湘菜了。

举一个醴陵炒粉的例子吧,原本的醴陵是没有这种粉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从外地传入后,经醴陵人的手一炒,就变成醴陵的了,而炒出来的味道,远远胜过外地任何地方的味道,醴陵人再到外地去吃炒粉,感觉就不如醴陵人炒的好吃了。炒粉传入醴陵后,不但风味变了,口感变了,连炒的方法也变了,完完全全就成了醴陵炒粉,而且,不留一点外来的痕迹。

醴陵饮食,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把福建来的,广东来的,江西及另外一些地方随移民一起来的菜,变成了湘菜的一支——醴陵菜。

而醴陵又地近湘文化的中心湘潭和长沙,受湘文化的影响深重,移民带来的菜和湘菜相互一融合,就形成了今天醴陵饮食的基本格局。

人可以来来去去,但醴陵的山水千古不变,大家来到这块土地上,一喝渌江河的水,就变成了醴陵人,连口味都变了。

单从饮食上来看,醴陵其实是一块善于接收、吸纳、融合、创新的土地。

2、醴陵人的饮食观

吃东西,按照一般常识来说,讲究的是色、香、味、形、器、意、境,按照这个排法,最基本的是一个色字,到了最高,就要讲究一个境字了。

佛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空色色,色色空空。醴陵人凡人多,俗人多,看不懂这个色字,说半天,搞得云里雾里的。体现在饮食上,就不太讲究这个色字了。加上醴陵人喜欢吃辣椒,夏天还好,有新鲜辣椒吃,而到了秋冬春三季,没有新鲜辣椒了,吃什么呢,总不能食无辣吧,食无辣,醴陵人就会食无味。于是乎,在夏天或者秋天的时候,醴陵人就会为他们其它三季吃辣椒想起了办法,把辣椒晒干,舂成辣椒粉,用塑料袋子装了,放在石灰缸里,吃一年到头,都不会变质,石灰缸吸潮啊。而以前没塑料袋子的时候,一般就用纸包了放在石灰缸里。醴陵和湖南其他地方一样,潮湿啊,史称“脾湿之地”,没有辣椒驱寒是不行的。

所以,为了吃辣椒驱寒,到了冬天,就要放大把的辣椒粉到菜里面去。现在回过头来看,如果菜里放了大把的辣椒粉,那菜的看相,势必大受影响,那辣椒皮,辣椒籽,沾得到处都是。如果直接用眼睛去看,到还没什么,如果用现代的数码相机一拍出来,难看得要死。

懂我的意思了吧,醴陵人为了吃辣椒,在饮食上,是不太看重一个色字的。而到了后来,只要好吃,味道合口,就不管你好不好看了。

在七个字中,醴陵人最重两个字,香和味,其他的,都是次要的。如果不好吃,你就是做得再好看,也会遭到醴陵人的唾弃。什么色啊、形啊、器啊、意啊、境啊,都见鬼去吧。

所以,在醴陵的一般餐馆酒店里,样子太好看的菜,是不太受人欢迎的。当然,如果是接待贵客,就另当别论了。

醴陵人是一群很实在的人,体现在饮食上,就是只要好吃,样子好不好看并不重要,这就是醴陵人的饮食观了。

不过,到了现在,有的餐馆也开始注意好看了,但这个好看,是建立在好吃的基础上的,比如蒸菜,就不把辣椒放在面上,而是藏到底下,看不到乱七八糟的辣椒而有辣味,也就成就了好看且好吃的双重要求。

但这仅仅只是个开始,后面的路还相当长。

3、醴陵饮食习俗初探

民国版《醴陵县志·风俗》载;“乡民非节令不食肉,非庆吊不置酒,款客止于杀鸡,鲜味止于罾鱼……”什么叫“罾鱼”呢,不解释一下,怕现在的年轻人看不懂,我也是问过从那个时代过来的老者,“罾鱼”就是买一小块剖开来卖的新鲜鱼。而如果谁家的酒席上用了海参,则被称作“参席”,吃过此席的客人,会为此津津乐道好久。因为,参席是最高规格,最名贵的酒席。

从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一情况就大为改观,特别是**后,醴陵人的饮食习俗,和全国人民一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是日日食肉,天天有酒,款客何止杀鸡,鲜味更不止于罾鱼了。

醴陵传统酒席以“十碗”为数,分别是头碗(全家福)、牲肉(鸡肉)、鱿鱼、羊肉、果饭(甜食)、扣肉、雪花丸子、蛏干、肚片、蒸鱼(草鱼)。上菜的秩序不能乱,碗数不能多也不能少,但内容根据东南四乡特产及风俗不同而有所变化,但一般均大同小异。一桌酒席,蒸鱼可以上两碗,其它的菜都不上两碗,羊肉可以用假羊肉(削骨肉)代,其它菜则不能有丝毫的做假。在醴陵,但凡酒席,不管是红白喜事都以这十碗为“席”,否则就不能称其为“宴”。

现在物资生活丰富了,但酒席的“十碗”之数不变,而为了满足需要,醴陵的酒席发展出了“四盆十碗”和“六盆十碗”,甚至是“八盆十碗”,外加数目不等的冷碟,但一般都是双数。除了“白喜事”的席面可以“荒疏”一些而没有人“说三道四”之外,其它酒席如果显得“荒疏”的话,是很遭人“白眼”的。

酒席宴上,一般会有主事的人,带领主家来敬酒,说一通礼节性的敬酒辞,无非是;“感谢亲朋好友光临,因执事不力,招待不周,主家席面荒疏,薄水酒也请多饮几杯,主家这厢有礼了”等语。

醴陵人如果请客,不管是在家里或餐馆酒店,一般都不上六样菜,要不是五样,要不是七样。这是因为,在以前叫花子多的时代,人家做酒席,会有不少叫花子也封个红包上门吃酒。而正常人是不屑于和叫花子坐一桌的,主家也不会如此安排。但绝大多数时候,主家是不安排座位的,客人须自主找桌子坐。也许是为了区分正常人和叫花子的席位,叫花子坐的席位就只上六样菜,这样一来,正常人不会坐到六样菜的桌子上去,叫花子也只坐在有六样菜的桌子上。这一习俗传到如今,尽管没有叫花子了,却仍然深深在藏在醴陵人的脑海里了。

4、斯文不在饮食上

中国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归结起来,不外乎“文明”、“斯文”、“礼貌”等,每个人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都得受到“礼仪”的约束。但在醴陵,却有一句与之相反的“民约”,叫“斯文不在饮食上”。这句话不用我解释,大家都应当知道是什么意思,我就不说了。但是,这句话的内涵,大家却未必都知道。

这句话产生的年代,具体是什么年代已经不可考了,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句话一定不是产生于现代,而应当是很久远以前的时代,而产生这句话的时代,也肯定不是一个丰衣足食的时代。

按照我的理解,这句话最早应该是主人对客人说的,家里来客人了,客人一般都会很斯文,特别是在饭桌上,而主人为了要客人吃饱,往往会告诉客人;你虽然斯文,但斯文却不在饮食上,关于吃饭,你就放心地吃吧,我不会说你不斯文的。听了主人的话,客人就放心地吃了,吃了一碗吃二碗,吃了二碗吃三碗,直到吃饱为止。虽然客人没有“斯文”,把肚子填饱了,但他吃饭的行为举止,却是有板有眼,中规中矩。醴陵人虽然好客,信奉“日日来客不穷,夜夜做贼不富”,但在饮食二字上,却是有许多“斯文”要讲究的,比如;主人不动筷子的菜,你就不能先动筷子;如果你准备在主人家留宿,那碗鱼你就不能动等等。

如今,生活虽然富足了,饮食观也改变了,但在饮食上应有的斯文也丢了。不知道什么该斯文,什么不该斯文。错误理解了“斯文不在饮食上”的含意,筷子上带饭粒菜屑、筷子在菜碗里翻个稀里糊涂、把自己喜欢吃的菜拖到自己面前、装一小碗饭,却可以做到菜不完饭就不完、边吃饭边吸溜鼻涕、吃饭时嘴巴里传出的声音像猪在吃潲、筷子夹菜时不但掉得到处都是油水,还掉菜。而最大的不“斯文”,就是现在许多人忘记了怎么捉筷子,一拿起筷子,手就变成了脚,这一来,筷子在碗里夹菜时就弄得洋相百出,甚至有菜夹到一半在空中掉下来,溅别人一身油水的事。

现在,如果听到有人在吃饭的时候说“斯文不在饮食上”这句话,多半是为了自嘲,或拿来当遮羞布、挡箭牌用,大可一笑了之。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