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三十三章 开海准备小说:大明王朝 作者:等你长大 更新时间:2016/11/13 11:45:45 孙承宗被气的满脸通红,可又说不话来。先是被骂个体无完肤,接着捧你上天在接下来又被打入谷底。这心脏有点受不了,在大明谁不是对我敬重有加,就是皇上都得和我小声说话。张口就要骂人,可看到张雷那戏谑的表情就是一怔,上次就是一下子。 “小子快说,什么金饭碗,要是不说出个所以然来老夫饶不了你。” “哈哈,你们看孙老生气的样子是不是很可爱。” “总指挥,别太过了。孙老可是咱们的长辈,你气坏了赔不起。快说说,金饭碗在哪里?我们也想知道。满桂在边上说道。 “好,那我问你,宁远和锦州靠着什么?” “靠什么,靠着建奴啊。哦,对了,还有蒙古。莫非,你说的金饭碗是他们?” “我靠,我他妈的掐死你。” “总指挥,你放手,快放手。”满桂赶紧求饶。 “本来就是靠着他们吗,”满桂还是一脸的无辜。 “你在说。”张雷作势还要过来。 “往南面想想,我们是在哪里来的。” “海。” “对了嘛?那可是金饭碗。” “可,祖训规定我们要禁海。” 祖训。张雷放缓了语气。要是都守祖训的话,现在应该还是尧舜禹吧。哪来的夏商周,哪来的汉唐盛世,又哪里来的大明江山? 张雷看着大家都不说话又说道:祖训都是对的吗?你们想想,当年三宝太监7下西洋那是何等的气势,那个时候可是万邦来朝。现在呢,一个小小的建奴就打的我们丢盔弃甲毫无还手之力。你们在想想,那时一年国库税收是多少?现在有又是多少?要是成祖皇帝现在还活着,看到现在的大明不伤心吗?当然了,我也不是说祖训都是错的,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范我们的行为,可同时也束缚了我们发展不是吗? 你们看下外面的物资是哪里来的知道吗?是我们在海外运来的,你们知道我们的丝绸在西方可以卖到多少钱吗?是要对等的黄金重量才能换到。我们不是为过去活着,而是为了将来活着。我们要与时俱进,勇于探索。 “海上真的有那么好吗?”崇祯试探着问。 可不止这些,我先说说近的。海带你们吃过吗?那可是宝贝长吃可以补充典,可以预防很多疾病的。还有好多鱼虾,只要我们出海捕鱼就可以解决辽东的肉类问题。而且鱼虾的营养可比畜类高多了,你们想想我们的士兵常年吃这些东西,个个身高八尺那是个什么样子。一个海就能解决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难道不是金饭碗嘛? “可是开禁海也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就说前些年倭寇经常上岸到处杀人放火。” “孙老,您带过孩子吗?” “这和开禁海有什么关系吗?” “有啊,比如说你带孩子学走路摔过跤吧。您能因为怕他摔跤就整天的抱着吗?小了还行,大了怎么办?您能抱他一辈子吗?凡事都有2面性有利有弊就看你怎么权衡。” “你们谁种过地?” 张雷的思维跳的有点快,他们有些跟不上趟。 “我种过。”宋伟说道。 “那我问你,风调雨顺的时候不算其他的一个人种几亩地才能吃一年?” “好地2亩,不好的得3亩。” “你们知道吗,我在海外带回来一种新的种子。年景好一亩地就可以养活3个人,就算不好也可以养活2个人。我们先在辽东试种,成功了就全国推广。到时候百姓丰衣足食,谁还有心思造反,这些都是出海带来的好处。” “总指挥,我们代表所有的将士谢谢你,谢谢。”满桂他们站起来给张雷一起行礼。 “呵呵,谢我什么,我只是说了一些实话而已。” “老师,他说的都是真的吗?”出来以后,崇祯迫不及待的问孙承宗。他已经意识到了,大明的情况真的很烂。 “老臣相信他说的是真的,与时俱进,勇于探索,说的好啊。皇上,看来有些事我们真的该改改了”。 “嗯,是该改改了。”崇祯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回答孙承宗的话。 “皇上,你回来了。” “嗯,回来了。” 周皇后照旧给崇祯捏肩做足疗。“皇上,今天他都说些什么?” “他一语道破了结症所在,可就是没说办法。还说现在不是时候会适得其反。他还说。。。” “哦,皇上你先别急。他既然有办法,到了时机他就会说的。还有,你说的种子要真的成了,可就解决了一大半的问题了。” “算了,急也没用,不想了。来,你坐下我也给你捏捏。” “不用了?” “一会我叫倩儿给我做,你该走了。” “走,往哪走,这是我家。” “这里当然是你的家呀,这段时间你都在我这了。该去看看其他的妹妹那了别冷落了他们,他们也是你的妻子。” “崇祯过来抱了抱她,你真是善解人意。明天我就过来,到时候不许撵我走。” “嗯。”周皇后望着崇祯的背影有些失落,可一想到这几天得变化又开心的笑了。 “倩儿,你进来。” “娘娘,皇上怎么走了?” “我让他走的。” “诶呀,我说娘娘,你怎么能让皇上走哪。别人抢都还来不及,你还往外撵你吃的亏都忘记了。”倩儿跟周皇后的时间长,感情就像姐妹说话也就随便些。哼,便宜他们了。 “好啦,倩儿别说了。来,给我做足疗捏捏脚。” “什么是足疗,奴婢也不会呀。” “没事,我教你。哎。对。对。就这样捏。在用点力,嗯,好舒服。” “娘娘,原来你们这2天都在做足疗啊,我还以为。。。” 周皇后看着满脸通红的倩儿就想笑。“小丫头,是你心思不纯动了春心了吧。” “我哪有,确实是太像了嘛。” “太像什么?你又没做过你怎么知道?” “娘娘,你别说了,羞死人了。” “哈哈,看来我们的倩儿是长大了,是该出嫁了。” “娘娘,我不嫁人,我要伺候你一辈子。” “你个傻丫头别说傻话了,到时候姐姐我给你找个配的上你的。”周皇后把知道的人想了一遍。不行,这帮纨绔子弟哪配的上我们家倩儿。她思来想去,最后把人选定在了一个人的身上。 “张雷,今天在说点什么新鲜的。” 孙承宗这几天发现,张雷说的一些观点自己都是闻所未闻,也不知道他那么年轻怎么有那么丰富的阅历。 “哪有那么多新鲜的,不过既然您老问了那我就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都可以回答。” 我的问题很简单,“就说家门口来了一条疯狗怎么办?” “躲开它。” “给它一些吃的叫他离开。” “打跑它。” 躲开它是孙承宗和崇祯说的,打跑它是武将说的。 “我先说说孙老你们的想法。你们是不是以为它已经疯了,就没必要和它一般见识了或是看它太可怜了,在给它一些吃的在走吗?” 孙承宗和崇祯点点头。 “我在说下你们武将的想法,你们打跑它是不是怕它咬到家里的人。” 武将也点点头。 那么问题就来了,躲开肯定是不行,打跑也不行,给它吃的就更不行。第一,它已经疯了,你在给它吃的它可能走了。可它饿了以后在回来怎么办?你还给吗?第二,打跑它,他是条疯狗你打它它可能跑了。但它记恨在心还会回来的,大人有防范意识可孩子就差很多了,万一回来咬到孩子怎么办。 “难道这个问题,不能反应我们现在大明的现状吗?你们好好想想?” “老夫懂了,建奴和蒙古就是那条疯狗是吧。” “您答对了?他们就是那条疯狗。下面我还要说下文官集团,但不是说您啊,您别介意。” “你说,老夫洗耳恭听。” 好,那我说了啊。建奴就是那条疯狗,它已经到家门口了,可有的人呢还在安慰自己说没事,还没到家里来叫人看着点就行了。这个看门的人呢就是武将,可他们发现了危险就想把狗打走。可有的人不让打怕激怒它,就把棍子都藏了起来。 可他们没想到啊,那是疯狗已经饿得不行了,就不顾一切的冲了进来。看门的一看不好就要去打,可发现棍子没有了。没办法,空着手就上去了。虽说把狗打跑了,可自己也被咬的遍体鳞伤。 孙承宗知道张雷对现在文官不满,可他的比喻太恰当了。“老夫惭愧,可你怎么把问题看的那么清晰,而我们就没意识到问题所在呢。” “孙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们就是看到了也会装作看不到,立场不同看法也就不同。你们都是文人,当然站在文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你们就是怕武将集团壮大,而损害文人的利益。平时还没什么,一旦遇到外敌入侵后果不堪设想啊。” “老夫明天上朝就和那些同僚一起上奏皇上,加强辽东防御增加士兵待遇。” “您老省省吧,您这是在要皇上的命啊。皇上现在哪里还有钱给士兵增加待遇,现在国内都在为辽东勒紧裤腰带,您老想把百姓都勒死吗?别在做拆了东墙补西墙的事了,该让那些百姓缓缓了。” “怎么缓,老夫不懂?” “还能怎么缓,当然是减税呀。” “那辽东怎么办,疯狗还在那,怎么的也得有条棍子吧。” “呵呵,您学的还挺快知道比喻了。” “当然了,老夫虽然老了点可并不糊涂。” “辽东的事,我们自己解决。” “你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辽东那么大的地方还有强敌虎视眈眈不是吃饱就算完的,还要备有大量的作战物资,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那合着我昨天的话白说了,开禁海呀。” “哎呀,张雷,你没在官场不知道官场的复杂,开禁海不是那么容易的。” “您刚才还说不糊涂,我看您就是个老糊涂。” “你。。。”孙承宗又被气到了。 崇祯扯了扯孙承宗的衣袖小声说道:“老师,别上当。” “张雷,你小子在拿老夫开涮我可要打你了。”说完举起手作势要打。 “别,别,我说您老都70好几了。怎么还那么大火气呢,真是的。” “快点说正事,别扯没用的。” 关注铁血读书微信公众号“铁血读书”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