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贞观小仙师>第七十八章 必须东征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七十八章 必须东征

小说:贞观小仙师 作者:家在南极 更新时间:2017/4/27 7:12:25

第七十八章 必须东征

大年初一照旧是宗祠大会,唐王李正规格再次提升,和唐皇李世民一起首排上香,然后才是太子李承乾。宗祠午宴过后,李正叫李丁从马车上拿来一件长筒盒子,在李正特意要求下,叫上太子,屏退侍从,李承乾想撵出李丁,李正对他说,李丁有资格在场陪同!刹那间,李丁也挺起小小的胸膛。四人在小间里密议起来。

李丁打开的是一卷地图,不是普通的大唐地图,是当代最详细最清楚的世界地图。这是李正从李浩硬盘里临摹下来的,地图是彩色,大概是629年前后的。按照李正理解,凡是李世民应该熟悉的地方用彩色标绘,其余地方都是灰色。地图有三张,首先是大唐相邻周边,李正指着上面标示道:“皇上一直问我,唐王你的封地选好没有?在哪里呀?在这里,我可以告诉你们,最迟五年,等我帮大唐把这些周围宵小扫荡一空后,我就会去我的封地,那块地方在这里----”抽开第三张地图,那是美洲地图,周围是大片蓝色海洋。第二张是全球全景地图,大唐大陆和美洲相距是那么遥远。李正明显感觉得到,李承乾暗暗松了口气。最近李正感觉李承乾对自己敌意加深,尤其是在今早的祭祀大典上,自己被排在他前面,就感到眼刀如箭啊!再不亮明自己观点,那天中暗枪冤死也是可能的。

“早在申州,我就发布公告,凡申州百姓,生育有奖,能加油生到四胎五胎,免除相应租税劳役,再赏赐鸡蛋百枚、老母鸡十只,五胎的赏三十只。前天申州黄柏来说,申州新增人口并不多,为什么?都去挣钱去了,顾不上生孩子!这个问题需要皇上考虑。”

“这个地图,费尽我的心血。这里,这里,还有这里,目前当地地理气候等战争条件已经摸清,随时可以出兵。”李正指着东方高句丽新罗倭国等地说,“我的意思是,西北大患已经用羊毛控制住,再有战事也是小疾小患。占领地盘后,移民、筑城定居、同化,三件大事必须抓紧。切记!切记!

再说东面,为了在历代征讨高句丽战争中死去的先烈,为了中原百姓多年心中这口怨气,要不拿下这个狼子野心的小小番邦,就愧对先祖。自从高句丽用人头砌成京观,大唐和高句丽之间的战争就不死不休,不会停止。每当中原和西北匈奴突厥作战时,他们总是充当趁火打劫的角色,他们都要在后面插上一刀。对他发动作战,也算是一种惩罚。至于倭国更是有借口,高表仁回来后,皇上你不会没有生气吧!至于新罗,和倭国同穿一条裤子,不需要借口!”

李正一番话叫李世民听得目瞪口呆,李承乾也被王叔的滚滚天雷震得外焦里嫩。只有李丁老神在在的眼中冒出狂热火花。

李世民还没有从雷区逃过来,李正又开始对李承乾大肆夸奖。夸赞他在书院建设中成绩如何,在管理人事后勤方面有多少建树,在书院工作全面铺展过程中有大局观,对书院建设有创意思想。最后当面直言建议把太子放到一州之地担任府君,了解下面民情,基层历练三五年后,进入中枢,再过三五年后,熟悉朝廷运作机制,那时肯定能得心应手的处理各项事务,皇上你就可以轻闲下来,随王弟我四处游乐,颐养天年了。

李世民还未清醒过来,李正就扑塔一下给自己安排好今后生活道路了。大年初一,你提这个干什么?

李正接着自语道:“皇兄!我还要讨一道旨意,扩建海上商队的自卫队,南洋方面就不劳皇兄操心,你准备好接收地盘,委派官员管理就行了!

李世民醒过神来,连忙阻止:“王弟!此事之前全无筹划,东方三国怎么得罪王弟你了?要问罪几国,不是不行,要惩戒他们要师出有名啊!不然其它邻邦该如何看我大唐?”

“就是儒家思想束缚住你的思想,从秦汉开始,千余年间,那一年没有外寇入侵,那一年没有汉人死于刀兵。要想打破规律,跳出轮回,就要开始变法,儒道之论等到天下归一时再讲吧!现在就是要外王内圣,一手拿刀,一手拿《论语》。你是天子,上天垂命,是天可汗,应该统一天下,不能再放纵散沙一片了!”

李世民脸色阴晴不定,良久,才道:“国库粮银支持不了两线作战吧!来人,请赵国公、梁国公、申国公、鄂国公、宋国公、卫国公、谯襄公、郧国公、 卢国公、陈国公、莒国公、英国公速速进宫。”门外一声答应。

李承乾本来火星直冒,唐王叔竟然把自己接班日期排到十年以后去了!可也不能表现着急样子,那不是希望老子早死吗?有那个想法也不能露出来,那不是找死吗!太上皇健在,老子春秋正盛,能早早逊位禅让吗?还是听王叔之言,那也有道理啊!心中怨念减少几分。等到王叔铺开规划之后,李承乾彻底震惊了,这是要真正的一统天下么?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宏图大业啊!

不由想起去年唐王府那副对联来。“华夏儿女共建千秋伟业,炎黄子孙大展万世宏图”,何等大气啊!也许,唐王志向高远,心思不在中原,李承乾自我安慰。

正月初一,又是傍晚,众位国公王爷谁不在家宴客,有的就那么晕乎乎的,卢国公程咬金就是这样。听说皇上急招,以为发生什么大事,连忙急匆匆赶来。除了有任务在外的秦琼,**成员全部到达时,已是掌灯时分。

李世民先叫大家在御书房里吃些饭,叫内侍给屋子加温,准备茶水,准备彻夜讨论李正提议。

御书房里,电灯通明,所用电源这不是发电机,而是南山书院新产品蓄电池。正中间大案上铺着三张地图周围,吃过饭的就那么趴着仔细看。李丁是不能陪着吃饭,也不能参加**会议,已被领出去等候。

**会议在一直很火爆的争论中进行,其间,有户部尚书很是低声地问唐王:“申州连续两年大熟,粮食已经吃不完,申州是怎样做的?那样做有何意义?”

李正相信朝廷早已知道申州储存大批粮食的事。不用说用自己钱物换取百姓大量粮食储存起来,犯了大忌。只是皇上对自己信任,才没有人直接弹劾,但发飙的肯定有。就解释说:“百姓辛苦一季,打下粮食只想卖个好价钱,官府不能因为丰收叫百姓收入减少,用钱或物把百姓手中的粮食换来储存,以备灾年。申州去年水稻收下来时,大米一斤只有两文,只是平时一半,为了提升粮价,经本王提议,申州官府向本王借钱,把米价维持在平时水平。当时,新建的十六间大仓都塞满了,连外县的百姓也来交售。此时,原来搞的人口普查见效了,黄柏规定,凡是持有本州县户口本的才能卖粮。等到粮价渐稳,官府派人和来申州的商户协商,把这些粮食卖到北方几个歉收地区,还上本王的本钱,还小赚一笔。”

尚书问:"此法是否可以推广?"

“有的州县没有本金,会不会向百姓欠账?欠账打白条是绝对不行,百姓还指望着拿钱过日子呢!还有,运输、存储、销售损耗等等,方方面面都要考虑清楚。”

这一夜,众人争论不已,最后因为李正一句总结达成一致意见。李正说,我的目标是:大唐百姓,即使贩夫走卒到了外邦,必须受到尊崇;因为,他身后有千百万大唐军队。

这句话随后被太子李承乾引载在新年第一期正月初五的《长安日报》上。前面标题就是:唐王的目标。同一天出版的《书院学报》上,刊登一篇编者文章:大唐的尊严。

随后几天,长安大小报纸开始对历代丧失尊严的事开始挖掘:从匈奴和亲蔡文姬、王昭君直到十几年前的前隋征讨高句丽,多次征战失利,死伤将士无数,配上阎立本画的人头京观配图,叫人一看就怒发冲冠。申州前年的关于和亲的文章诗词也被翻出来再次讨论,书院作为主导,再次提出论点:和亲是军人的耻辱——直接上升到关于军人尊严的讨论。

长安报纸作为先驱,各州府也开始讨论唐王目标与和亲得失。书院论坛话题一转,讨论国与家关系来。辩来辩去,最后总算被引导到李正原计划理念上来。国家是以皇帝为中心的,皇帝和皇室皇权是至上的,是臣子誓死保卫对象!军人是保家卫国的基石,是国家主要武装力量,是应该被爱戴的!军人的荣誉、使命、责任,是军队三面旗帜,要永远发扬光大。

关于舆论问题,李正只是挑拨一下,没有持续关注,他在正月初六就赶往新安集的书院,把王后王妃丢在长安唐王府。

他所不知道的是,关于那句话,他的威望一时超过皇上,超过所有前人。这也是李世民没有预料到的,多好的凝聚人气机会,就这样给了唐王,他懊悔不已。

3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