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041章 盘点,过年小说:新夏 作者:欧耶 更新时间:2018/9/3 12:51:57 唐剑锋和许雅文主动出击,最终拿下刘克,其实也隐藏着宋庄元老们的深意。 对于崇祯,与他们说出来的话一样,那真的是能保则保,但真的保下来了,也必须按宋庄人的意思,对整个大明体制进行变革,不然华夏依然没有希望。 不要说其他人,就是宋庄自己也会受不了。 另外则是刘克有靠拢宋庄等人的意思,那么就要顺杆而上,把这个靠拢的意思变成靠拢的现实。 或许要不了几年,宋庄就需要刘克这样的人来给自己等人当参谋了。 也就是说,刘克有靠拢的意思,宋庄也有绑在一起的意思,正好双方各有所求走到一起来了。 这件事,可以说是宋庄外交事务的重大胜利! 不过与刘克建立密切联系的价值与意义,此时还看不出来。而唐剑锋和许雅文在离开真定府后,宋庄就面临一个大事:过年! 因为农历春节到了! 在后世,因为物质生活的丰富以及娱乐产品的泛滥,年味儿已愈来愈淡了。回家过年,不过就是与父母家人吃几顿饭,说说话儿,然后又是各奔西东。 但是,这个朝代的年味儿却特别浓。 实际上在宋庄决定对付**入侵之时,有条件的农家已经开始准备年货。当时宋庄的庄主们都还不以为意,但每个庄主的管家,都开始向庄主汇报这项工作,还说如再不准备的话,就可能来不及了。 啥来不及了?庄主们还是后世的思维习惯。 细问之后才知,“年货”真的要提前准备。有的年货还需要向商家提前订购,不然到时这个年就会显得寒酸。 大家一想,明末不同后世耶,当即找到大庄主唐剑锋,这个年,是不是热闹热闹啊,做些准备啥的。 以一般生活,甚至哪怕就是过年,宋庄的物资也不会缺。因为宋庄不缺钱。 宋庄不缺钱,并不是指缴获的那一部分,哪怕个钱再多,也会用尽。事实上缴获再多,在面对整个大明时,其钱数也十分有限。 宋庄的钱,主要在于自己产业的细水长流。 经过半年的埋头发展、滚动发展,宋庄已今非夕比了。 最基础的产业,石灰、砖瓦、石材开采等,其生产的产品按时价全部供应给宋庄自己使用,这一块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用人至少在2000人以上,所创产值并不高,每月约2万两左右,扣除包括人工在内的各项成本,月赢利约4000两左右。当然这是小钱,在宋庄庞大的产业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话不能这样说,这个产业,在工业发展初期,对宋庄有着特别的作用。事实上这些初级产业内的人员,已经被中高级产业轮换了几批人了。也就是说,这些基础产业,在为中高级产业培养人才。 其次是水泥烧制。之所以单独拿出来说,是因为水泥也是属于基础产业,但其技术要求却更高,普通人根本就烧制不出来。 宋庄的水泥生产,大体上能相当于1880年世界水泥生产的水平,不但生产效率低下,而且成本也非常高,如果放在后世,绝对是死翘翘的一个乡镇企业。 但时代不同啊,在后世看来绝对死翘翘的企业,在这个时代却是顶尖企业。虽然生产成本达到了每100斤0.8两银子,但销售价值却更高,宋庄出厂价格就是每100斤银2两。 目前,宋庄的水泥窑共有12座,其技术规格为“三万斤窑”,意即每窑可炼制15000公斤,也即15吨水泥。12座窑轮流上料烧制,平均每天可出2窑水泥也即30吨6万斤,按每100斤2两销售,理论上每天可收入1200两,而净利润也可达720两。 但宋庄的水泥却不只值这点钱,出厂价定为百斤2两,不过是为了结算方便,也即水泥生产企业可以挣到这笔钱,而其他人想要获得水泥,其“出庄价”是每100斤3两银子。也即宋庄如果对外销售,每百斤要另赚1两银。 当然宋庄水泥外售的数量非常小,主要是啥知县、知府相要一点,便按百斤3两的价格外卖一些,除此之外,全部用于宋庄自己的建设。 水泥这块,目前能给宋庄带来的现金收益,每月不会超过3000两。也即外卖的数量,只占到总产量的五分之一。 有人或许会问,宋庄穿越都小半年了,才这点生产能力么?但是,请千万不要小看这个产量。事实上宋庄也没盲目扩大产量,而是在水泥够自用之后,就在开始研制更大规模的水泥窑。 在宋庄看来,十五吨窑实在太小儿科,最少也要百吨窑罢,如果能达到五百吨窑,大体上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乡镇企业的水平相差不多。 但是这条路并不好走。宋庄的十五吨窑,每次烧制都很好,合格率都能达到80%以上,但正在试制的五十吨窑,合格率只能达到50%,而这个合格率可以说一分钱都赚不着。 以上都不怎么赚钱。 真正赚钱的,是以下项目: 其一是钢铁。宋庄目前的炼钢炉已有8座,每座可装矿石1吨,可炼出1000斤左右铁水,8座炉子隔天出铁,所以每天所生产的钢铁正好有2吨,也即4000斤。 因为宋庄的技术领先,其生产出来的产品,除必须用铁外,尽皆炼成了钢。而且将其一次性铸成了各种用具。 仅这全套的钢铁及钢铁制品工艺,就让宋庄大赚特赚。 明末有一种所谓的“苏钢”,其实不过百炼钢而已,其价每百斤竟然达银300两。宋庄大体上也按这个价格销售,而且还制成了各类产品。 宋庄目前自己需要的钢铁数量也不少,所以宋庄也只是把产品的二分之一用于外销,但仅这一块,每月就有18万两白银入账,扣除三分之一的成本,其净收益至少是12万两。 钢铁不是太赚钱,甚至整体上计算下来,钢铁的利润也仅仅能够维护钢铁及枪炮的生产罢了。 毕竟,宋庄发展钢铁的目的可不是赚钱,而是枪炮、战舰。 真正赚钱的产业,是后面的东西。 玻璃,是赚钱的利器! 经过近两个月的各类试验性生产,玻璃的品种已经开始扩展。杯、盘、瓶、缸这些日常用品已经是小KS了,真正来钱的,是镜面、窗玻与玻瓦。 先说镜面。在后世看来,镜子的生产工艺是非常简单的,不过玻璃与水银制品罢了。但就这个很简单的产品,在1**0年代也并没有真正出现。 那些出现的,只能说是真正的玻璃镜子的原初产品,根本无法达到后世镜面的那种光洁。 从理论上讲,宋庄人已经完全掌握了后世玻璃镜面生产的技术,但在实践上却也受到相关技术条件的限制,只能说他们生产的玻璃镜面,比1**0年同时代的产品要高几个档次,但如果要说与后世的玻璃镜面相比,却也有所不如。 其中一个不如,宋庄人不敢把玻璃拉得太薄了,不然特别易碎。也因为太厚,让这个镜子显得有些笨重,同时光洁度不够鲜亮、轻盈、透彻。 但这些“不如”也只有宋庄19个庄主有这个经验,在其他人看来,这东西照人可谓纤毫毕现,有如照妖镜一般,实在太神奇了! 镜面,立即成了宋庄最赚钱的产业,没有之一。 直径6cm的小圆镜,每面批发售价银10两; 4x6cm长方形镜面,每面批发售价8两; 此后,大体上按每5平方厘米售价1两银的方式增加,所以一面40x60cm总面积2400平方厘米的镜面批发售价就是480两银。 有其他网络小说写到这个情形时,多以上千甚至数千两银来表示。实际上那个太夸张,因为那样虽然也能卖出一些,但却不能成为一个产业。 仅这一项,宋庄现在的生产能力就能达到每天就能达到3000平米即30万平方厘米,也即每天仅镜面一项,理论上就可为宋庄带来6万两银子。 当然事实上会少得多,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平时保持其三分之一的产能与销售则没任何问题。 也即镜面一项,每天保守估计可为宋庄带来1万两银,月就是60万两,一年就是700万两。 当然随着镜面的普通,这个价格肯定会下降,甚至会下降到非常厉害。但玻璃产业本身却具有持久的效果,而且到了现代社会,各类玻璃建筑那是多得不要不要的。 玻璃第二大项就是窗玻璃。在玻璃工业化量产之前,世界各国的窗户,只要天冷,就必须关上保温,所以世界各国的房子,到了冬天都是漆黑一团。 窗玻璃,能够透光,而且能够挡风挡雨,一层不行安装两层,端的是采光利器。没有使用过窗玻璃的人家,见到这个利器绝对会跪拜,尼玛,这个东西真的很高级。 亮瓦,就是玻璃瓦,盖在房顶,作用也是透光。如果一套大房,有窗玻,有亮瓦,那这套房子住起为可能比皇宫还要舒适。 而窗玻璃与玻璃瓦,虽然售价上不可能像镜面那样高,但架不住这个用量可比镜面还要大。所以,其“钱途”并不比镜面小。 所以从最普通的杯子开始,到镜面、下班瓦等产品,目前的玻璃产业,每月能给宋庄带来120万两银子的收入。 玻璃,是搜刮富户之钱,换句话说,是“杀富济贫”的产业,宋庄人又怎不敢倾心尽力啊! 玻璃之下,就是肥皂与香皂,这两项产业,因为战略价值并不大,宋庄并没有特别留存给自己用啥的,一旦生产出来,就推向市场。由于此前作出的价格决定很适合大明富裕人家的消费水平,其销售一直很旺。 作为“宋庄清洁剂公司”,这两项产品每月可为宋庄带来净利润5万两以上。 又或许有人要问,宋庄的玻璃产品卖如此高价,难道不会担心“物价虚高”?实际上,这是宋庄人的策略。 玻璃及其制品,前期价格肯定会相当高,甚至高到普通人用不起,但这正好可以向富人“剪羊毛”,等所谓富贵之人装备得差不多了,再逐步降价向普通人家倾斜。 这个与历史上著名的铝是一样的。传说在法国皇宫,著名的波拿巴大帝吃饭时,一个人捧着个铝碗在用餐,而他的那些大臣则只能捧着黄金之碗。 这个故事后世听起来是个笑话,但在当时却是真实的。因为铝的冶炼非常困难,造成其成本远比黄金还要高。再加上铝的色彩也不难看,于是皇帝用铝碗,大臣们用黄金碗。 但宋庄的产业,也就是近两个月开始有进账,此前几处打劫得来的财富,基本上都用在了宋庄的发展。 所以宋庄除了存下有50万两银子,以及约20万两银子的粮食、食盐等物资,并没有其他东西。 但宋庄人有底气,因为过完年之后,才是宋庄开始迅猛发展之始! 现在,宋庄的元老们又坐到一起开会了。 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如何过年! “如何过年,这年不是年年在过么?”龚希成反问道。在穿越众中,龚希成有些失落。他负责的农业部,半年时间了并没啥起色。军事部,杀敌近万,缴获百万;工业部,搞出了月入百万以上的工业基础,政治部其他部,也把周边治理得非常不错,唯独他的农业部,真没有拿得出手的业绩。 虽然从后世带来的良种,已经开始培育试种,但目前这个只是在不断花钱花钱,要说有好大的产出,还早着呢。 “呵呵,龚老板,你这是着相了哈!此年,可不同于彼年哈!”工业部代勋打趣道。周东翔麾下两员大将,龚希成与代勋,互相之间也在较着劲。 “既然如此,那就好好庆祝庆祝啊,毕竟这是我们第一次呢。”军工部李秀清道。军工部,军事工业部,虽然在工业部下,但却是独立部门,直接对军事部负责,甚至对整个元老院负责,而李秀清的业绩,显然也是非常说得起话的。 “我也同意好好庆祝一番,给这个时代带来一点新风!”许雅文也表态。 像这类不触及每个元老根本利益的事,在发言时各人的身份已有所体现。工作业绩好的,工作能力强的,话语权自然大一些。 5
041章 盘点,过年 的全部评论点击加载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