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玄衣纁裳>第105章 徐颢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105章 徐颢

小说:玄衣纁裳 作者:信德之路 更新时间:2020/1/20 20:57:14

朱宏贞因为朱宏谦的背叛,导致与虞昌勖的前线出现大的漏洞,虞昌勖可以更加方便地出入关中。

因为朱宏谦的背叛,黄河以北之地一下子几乎全部归入虞昌勖的地盘之中。本就不大的魏国疆域是越发变小了。

如今魏国是隔着黄河与晋国对峙,隔着淮水与吴国对阵,所幸的是还好还有这两条还可以算是屏障的河流。

不过朱宏贞是不担心吴国会有动作的,吴国如今内部都搞不好,恐怕无力出征了。

自从杜渭自立为吴国王,出入都用天子的仪仗之后,杜渭的一种朝不保夕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离皇帝这一宝座越进,杜渭就越害怕,因为他知道,一旦坐上皇帝宝座,下一步等着他的就是禅让皇位了。

忧虑的心使得杜渭整日饮酒,其他的什么也不做。因为整日饮酒,杜渭几乎天天都一副醉醺醺的样子,也不好好吃饭,终于把自己年纪轻轻的生命给搞没了,死的时候还不足二十四岁。

杜渭死后,徐诰第一时间把消息告诉了他的义父徐颢,徐颢此时忙于金陵城的扩建工作,因为金陵是由徐颢所选定且属于他自己的大本营,他要把这里修建成吴国新的都城。

接到杜渭的死讯,徐颢赶紧把手头修城的事情交给了一个亲信负责,就渡过长江来到吴国现在的都城广陵。

徐颢来到广陵,许多人建议徐颢干脆趁着现在的机会直接自立,也不必再保着杜家的人做吴国王了。

徐颢把他们斥责了一番,说:“我是杜氏的老臣,感念孝武王的知遇之恩,助他的子孙治理他的基业,谨守的是一个做臣子的本分。我如果真有心取代王位,是在杀掉张温的时候,就可以称王了,哪能等到今日!即使杨氏没有儿子,有女儿也应当立她为王。再有敢胡说的,一律杀掉。”

杜渭死了,按照继承规则,应该是杜渭的儿子继承王位,但是此时杜渭的儿子尚且还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儿,徐颢说:“天下纷乱,当立长君。”

按照徐颢的说法,杜渭最年长的弟弟是杜濛,可惜这个杜濛与徐颢并不对付,徐颢觉得如果立了他,恐怕他将来不好掌控,于是就选了杜溥继承王位。

杜溥是杜公拓的四儿子,平时就喜欢搞一些文化娱乐活动,对于国政没有表现出任何野心,这让徐颢觉得很合适。毕竟一个没有什么野心的人上去,大家都方便。

此时的吴国是除了魏国和晋国之外最强的一方诸侯。但是徐颢没有想要继续开疆拓土,他想的是保住现有的基业就好。

徐诰曾经问过徐颢,为什么不乘着魏晋之争,发兵攻打越王明汉宏,也好灭了这一个近在咫尺的心腹大患。

徐颢对他说:“越王明汉宏是一代枭雄,手下将帅也是久经战阵,不是一下子可以消灭的。如果战争旷日持久,那么对我们而言并非是好事情。”

徐颢知道,吴国周边虽然几个政权实力都不比吴国强,但是他们互相之间结成同盟,使得一方有难,几方支援,导致吴国无法全力攻打一国,而如果北伐,上一次的结局已经让许多人明白了这事情的可怕。

所以徐颢选择了一条保境安民的稳妥路线,从这一点角度考虑,杜溥也比杜濛来得适合。

徐颢想要稳妥,但是有些人却想着发展。吴国内部发生一些变故之后,有些人蠢蠢欲动起来。

这蠢蠢欲动的就是那与王位失之交臂的杜濛。杜濛与哥哥杜渭关系不错,与杜溥关系也好。他如徐颢预料的那样,一心想要把徐颢干掉,重振杜公拓留下的基业,虽然如今没有登上王位,却给了他一个机会。

因为没有登上王位,因此也就没有被徐颢完全盯牢,所以杜濛秘密地和国内对徐颢不满的人建立了联系,一直在暗中策划些事情。

对杜濛暗中的举动,徐颢是心知肚明,这些年他已经牢牢控制了吴国的一切,对于杜濛这样有身份的敏感人物,徐颢自然掌握他的动向,只是现在徐颢不愿意去过多追究。

可是,徐颢不想追究,杜濛可不是一个只想不做的人。他联合一批热血的青年军官,经过一番之后,杜濛决定乘着徐颢在广陵的时机,在宫里面埋伏,伏杀徐颢。

这一阴谋很快被徐诰知道,徐诰第一时间禀告给徐颢。徐颢知道后,什么也没有说。第二天,徐颢照常入宫,而此时杜濛的人却早已经被徐颢的人控制住了。

虽然徐颢知道杜濛是幕后主使,但是他不愿意杀杜濛,不能徐颢一直在世人面前表现出一副终于杜氏的样子。

于是,杜濛手下的人就成了徐颢惩罚的对象,徐颢对他们轻的斩首,重的诛灭三族,以此警告杜濛不要再有所动作。

徐颢希望就此息事宁人,不过徐颢也知道,杜濛是不会轻易放弃的。因而,徐颢以杜溥的名义册封杜濛为庐江郡公,为他选了一座还算不错的府邸,也按照杜溥的标准来一个最严密的监视居住。

将杜濛监视居住之后,徐颢满意地回到金陵城,广陵城里面的一切仍旧给徐诰负责。可是徐诰是干儿子,徐颢如此重用他,徐颢的几个亲儿子就不满了。

徐颢本人其实也希望自己亲儿子可以接替自己的地位,可惜他的几个亲儿子都是一些只会游手好闲的人,要他们处理政务,基本没戏。

徐颢把自己的几个成年儿子任命为领兵的将军,可是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带兵,克扣军饷的手法倒是层出不穷。为此,徐颢只能又派了几个得力的人去做他们的助手,才勉强没让他们搞出什么大的动荡。

这样的人,不能托付大事。这道理,徐颢还是明白的。所以虽然不断有人提醒徐颢说徐诰不过是义子,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还是要用亲儿子,但是徐颢丝毫没有减少对徐诰的信任和重用。

2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