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四、子在川上16、小说:静静的石头 作者:湘人李陵 更新时间:2018/11/15 21:05:32 石头在嘉树和豆田的时候,经常往外投稿,订阅文学杂志,参加函授和刊授,从城里来的邮递员都和石头熟悉了,一个邮递员和石头说,城里好像有一个文笔峰文学社,你可以去参加呀。 石头在乡下一个人默默地从事着他的文学写作,很渴望有人能够交流,却总是很失望。只好参加一些全国其他地方的文学社团的活动,通过书信进行交往。 有一次,内蒙古的孟宪功说要办一份报纸,经费没有着落,希望大家都凑一些,石头也给他回了封信,说我没有钱,但有一块手表可以给你变钱。 这块手表,是石头去大障取款时在路上捡到的,九成新的上海手表,当时值一百多块钱,石头的工资是35块。石头曾蹲在路边两个小时,一直没有人来找,就自己拿了回来。 他回信说可以,石头就把这块手表寄去了。后来,他果真给石头寄来了几期报纸,虽然是手刻的,但很精致,有很高的文学修养。 还有就是黑龙江富裕机务段,也搞了个文学社,石头寄了一首诗去,叫《柳笛》,竟然发表了,这诗后来还转载在黑龙江大学的社团联谊会的会刊上。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星期的一聚会,许多人渐渐地不来,张建一来,开始说企业,办厂等,不再谈论文学。社长胡剑开始卸担子,让丁圣当社长,后来,丁圣也不太想来了,就选石头当社长,凌军也常常推脱有事,很少参与讨论。 石头却坚持不辍,并且自己打印《文笔峰》会刊,找到图书馆复印封面,虽然几经努力,最后,文学的路上,就只剩下石头一个人在独行了。 89年的时候,彭想搞一个青年诗社,要文笔峰全体会员都合并进去,石头不让,说自己还是可以参加的。后来,就真的参加了。认识了一帮写诗的年轻或不年轻的渌原人,但放眼现在,这帮人也都没有写诗了。 参加诗社的唯一收获,是认识了肖祥,直到如今,仍交往不辍。 在认识他之前,石头就在《株洲日报》上看到他发表的文章,就跟胡剑说,我们可以去找他来参加文学社,胡峰也同意,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成行。 那时,能在《株洲日报》上发表文章,都是很让人羡慕的。 开始,不知道诗社的经费,是由彭从瓷业公司团委获得,以为是什么公费支持,就认为彭的财政有问题,彭鸣就约石头一起,用诗社的“红头文件”,发了一个告社员书,召集社员开会讨论此事。但此事并没有结果,却造成了一些不利团结的局面。 彭等人另外召集一个问责会,会上,彭鸣竟然一口咬定是石头的主谋,石头本想发怒,但看看他那个作孽的样子,就忍了,一肩承担下来。 至今,和这些人见面,总觉得有点隔阂。 而彭鸣在一次高血压之后,口角歪斜,走路地面不平,几年后就提前退休了,一头扎进麻将堆,从此不见人影。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