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018章 初识马钰小说:梦幻无极 作者:沈溪 更新时间:2018/12/30 15:23:18 花羞月也随众人一起将目光投向梯口,时间不大,果见从楼下上来几个书生,为首之人看起来比自己年纪稍长,身穿白缎袍腰扎紫锦带头系逍遥巾,看样子是个富家子弟,看脸上,五官端正仪表堂堂,虽不及自己俊美,但却多了几分让自己羡慕的阳刚之气,举手投足也颇显风流倜傥。 楼上书生大多是旧儒学子,所以见到马钰纷纷起身打礼,马钰一番应酬之后才将正脸转向花羞月,目光之中带着一丝轻蔑,那是孔门正儒对理学新儒的不屑。因为马钰年长,所以花羞月先起身离座走到马钰身前躬身一揖,道:“在下是洛阳府的花羞月,敢问兄台可是登州府的马钰?” 马钰还礼:“在下正是宁海马钰。”礼罢又道:“因为明日即是大考,所以我本想留在客栈之中静心养神以备明日应试,但几位同窗跟我说花公子指名道姓要见马钰,既然花公子如此看重,那我也只好来了,但不知花公子有何指教?” 花羞月微笑,“看来马兄和我一样,也是被一些好事之人给诓骗了,羞月与师妹本来只想在此吃个晚饭,但来了两个人跟店家讲,说是马兄要见羞月,非要店家将羞月留于此处,所以羞月才一直在此恭候马兄未敢离去,羞月还正想问马兄有何指教呢?” 马钰:“原来如此!”说完,他扭头看看身边几人。 一人忙道:“马公子,既然你已经来了,那不如就会会这位花公子,看看他到底有何学识,竟敢位列四大神童之首。” 马钰:“其实所谓的四大神童皆非我们四人自称,只是世人好事捏合罢了,至于如何排名,马钰从未在意过。” 另一人忙道:“马公子,既然咱们已经来了,那就在此小酌几杯吧,然后再走也不迟啊。” 马钰点头,“好吧。”说完,又礼节性地向花羞月道:“花公子,要不要一起来坐?” 花羞月:“多谢马兄相邀,因羞月与师妹同行,所以羞月还是回桌去坐。” 马钰几个人围着那张空桌坐下,伙计急忙端菜上酒,几个人共饮一杯之后,便有人开始挑事了。甲先起身向花羞月拱手道:“花公子,我有一个问题要向你请教。” 花羞月起身还礼,“兄台请讲。” 甲:“我听说洛阳理学以‘存天理而去人欲’为主导,不知是否?” 花羞月:“然,的确如此。” 甲笑道:“存天理我倒是赞成,只是那去人欲我就不敢苟同了,那岂不是要让天下所有人全都去当和尚做尼姑了吗?”他话音一落,堂内立刻响起一片喝彩之声,甲不禁又得意地向四下拱手微礼,然后坐下。 花羞月:“看来这位仁兄并没有熟读四书五经,其实早在《礼记.乐记》中便有云:‘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而洛阳理学的‘存天理而去人欲’便是由此而来,并非首倡。” 甲又起身,不服道:“四书五经我当然熟读,但《礼记》中所言的是指穷奢极欲,而你们却要去除所有人欲,这便就不可理喻了!子曰:‘食色,性也。’难道要我们连最基础的本性都不要了吗?”待他话落之后,满堂又一片叫好之声。 花羞月:“显然这位仁兄是对‘存天理而去人欲’中的天理和人欲有所误会,子曰:‘食色,性也。’为何?因为食乃生存之本,如果人不吃东西便会饿死;而色乃繁衍之道,如果男女不相结合生子,那人类便不能延续便要灭亡;故食色实乃人类生存繁衍的最基本需求,这也是天理。但凡事都要有一个度,食色好恶亦是如此,如果过度追求,便会因食而生贪,因色而成淫,因怨而生杀念,因欲而生妄想,所以我们将度内之想都称之为天理,而将度外之念皆称之为人欲,再进一步讲,我们是将有道得之称为天理,而将无道索取称为人欲。举个例子来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便是天理,而反过来说,‘取之无道’便是人欲,故而我们理学新儒倡导‘存天理而去人欲’。” 乙又站起身向花羞月问道:“我也有一个问题要向花公子请教。” 花羞月:“兄台请说。” 乙:“孟子云:‘人性本善。’而荀子却说:‘人性本恶。’不知花公子以为性善论和性恶论哪个更有道理呢?” 花羞月:“孟子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故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荀子则云:‘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故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荀子认为私欲是所有人生来就有的,小人有之,而君子亦有之,即使是圣人也不能超凡脱俗,而道德则是经过后天教化的,圣人之所以能在品德上高于常人,也是后天修行得道的结果,故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然羞月以为,二者皆有其道理,亦皆有其偏颇。” 乙不禁笑道:“看来花公子对中庸之道研习颇深,左右逢源,不置可否。” 花羞月:“非也,在羞月以为,人性本善亦本恶,善恶并存于人心。” 乙:“何解?” 花羞月:“世间万理皆结伴而生不能单独成立,比如说有上便有下、有内便有外、有长必有短、有厚必有薄,所以有善也必有恶,有恶也必然会有善。就孟子的性善论而言,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的确人皆有之而且与生俱来,但我要问一句,那世间万恶又是从何而来呢?难道不是由人心自发的吗?所以荀子说人欲之恶无师自通我是非常认同的,请问在座的诸位,哪位先生教过你们行恶?但你们中间又有哪位敢站起来说自己没有龌龊之心?再说荀子的性恶论,荀子认为食色好恶等性情都是与生俱来的,而忠孝仁义礼智信等品德却都是经过后天教化养成的,并非人之固有的,那我就要再问在座诸位一句,你们会接受自己并不认同的思想吗?不会!我们大家之所以会信奉圣人,崇尚忠孝仁义礼智信,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之中都有善念的萌芽,所以当先生教授我们道德的时候,便与我们内心中的善念产生了共鸣,所以我们才乐于接受并崇尚,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善念的种子,而圣人之语道德经典只是春风化雨,帮助我们扬善抑恶。在羞月以为,承善纳道的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善。” 花羞月话落,虽只有几个理生为他拍手称赞,但其他人也都在向他点头。花羞月又道:“我可以给大家举个例子,在我家所在的村里有个傻子,虽已年有三十几岁,但性情仍如四五岁的玩童,所以仍可视为人之初。当他饥饿的时候他会向人索要,不给便会公然行抢;有一次他不知从何处摘了一些野果回来,有人问从何处采来,他怎么都不肯说,但不久之后他却又采了很多回来,进村之后见人便给,就是以前欺负过他的人他也会给,如果别人说果子好吃,他便会高兴的手舞足蹈;他会对欺负过的他怒目而视,也会对帮助过他的人点头哈腰,甚至还会将仇人家的柴搬到恩人家里,请问诸位,这个人到底是善还是恶呢?抑或是善恶兼有呢?” 花羞月又道:“所以羞月以为,善与恶都是与生俱来的,俗语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而羞月要说:‘恶无足恶,善无完善。’即使是最恶的人心中也会有一丝善念,即使是圣人,心中也会有非份之想。那么这个世界上又为什么会有好人与坏人之分呢?羞月认为一个人的言行表象皆是善与恶、道与欲在内心斗争的结果,如果是道占了上风,那人就会表现出善行,而如果是欲占了上风,那人就会表现出恶行,这种斗争也许会很简单,道或欲一触即溃,使人几乎不用思索便会做出善行或恶行,这种斗争也可能会很激烈,使人犹豫不决。” 花羞月停顿了一下,环视堂内众人一番,然后忽然指着楚天舒道:“就拿我这位师妹来说。”这一句不禁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到了楚天舒身上,楚天舒也不禁好奇地扬起脸看着花羞月。花羞月道:“我这位师妹虽然穿着一般,但天生丽质,年轻貌美,相信此刻有很多人会对她产生非份之想。”见花羞月居然拿自己举这种例子,楚天舒不禁脸色一红,狠狠地瞪了花羞月一眼。花羞月继续道:“但大家却都没有做出无礼之举,为何?其实就是因为在大家内心之中,道压制了欲。” 待花羞月坐下,甲向马钰道:“马公子,你认为花公子所言如何?”待他话落,所有人又都将目光投向了马钰。 马钰犹豫了一下,然后起身,道:“明天即是大考,今天我们都应该早些回去休息,不便作过多争论。”然后又向花羞月道:“花公子,后日午时,我将在此恭候大驾,我有几个问题要向花公子当面请教。” 花羞月起身,“好,羞月一定奉陪。”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