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一百一十二章小说:日暮莫川 作者:杨鹭 更新时间:2019/6/3 20:55:03 和平大会推迟一天还是如愿召开,陈宝荣在307病房里得知这个消息。 这一日傍晚,南京陆军医院301病房,一名男医生和一名女护士推着药车走过来,佩戴白色口罩,只露出两只眼睛。门口四名日本宪兵把手,医生和护士拿出证件,卫兵认真看了几眼,打开病房门。 护士轻轻将门带上,两人走入里面。医生和护士站在病床前,认真看了看躺着的这个人,又相互对视一眼。护士拿着一个枕头放在病人脸上,医生的手放在病人的腿上,两人同时发力。昏迷中的病人开始有了些知觉,四肢挣扎起来。医生紧紧按住病人的双腿,避免发出声音,护士的动作干脆利落也蛮横,密不透风用枕头盖住病人的口鼻。几十秒过去,病人终于不再动弹。 护士将枕头放回原来的位置,两人推着药车面无改色走出病房。日本卫兵将门关紧,继续警惕的职守着。 从301出来的医生和护士,若无其事的向前走,这时,已拐过一个弯,走到另一条走廊上。两名日本军医从他们身边擦过,日本军医认真的盯着刚才过去的医生和护士,好像从未见过,于是停下脚步转身。其中一名医生“喂”的叫了一声,走廊里空旷无声。突然一个冰凉的利刃架在位于后面的那名日本军医脖子上,他正要喊出声,嘴已在瞬时被人捂住,刺啦一声,下一妙,便没有了声息,应声倒地。站在前面的军医回头,顷刻间,瞳仁放大十倍,他的惊恐还来不及散开,便被同样的手段放倒在地,脖颈处的鲜血同样喷射着往外溅。 从301出来的医生和护士听到了后面的动静,脚步丝毫不乱,向医院门口走去。 持刀者从307房间出来,已在这条走廊里走了十多分钟。一分钟不到,干脆利索的结束这两名发现潜入301病房人员踪迹的军医,又立刻潜回去。 望着他们安全离去,陈宝荣躺在病床上,露出了些许欣慰的笑容,总算是没有辜负莫先生的期望。 在医院疗养了几天,陈宝荣的伤势已无大碍,原本昨日便可出院。 前日上午,陈宝荣做完手术不久,在走廊里散步,看似悠闲,却铮铮的竖着耳朵,静听任何风吹草动。一名重伤患者突然被送进来急救,陈宝荣看见,那人受了枪伤,受伤位置在腹部,只听一位军医日语严厉叮嘱:“是一位非常重要的证人,尽全力照料。”护士人员均恭敬领命。陈宝荣便明白,此人定是非同寻常,便决定晚几日再出院。 果然,前日下午六点吃晚饭,米饭碗里,陈宝荣吃到一个小纸条,是莫鹤秋的字迹:明日或后日傍晚,两人刺杀301,做好接应。 陈宝荣在医院寝食难安的等了两天,终于等到了这两人。 从中晟饭店二楼跳下来的这人,名叫王举过,是中晟饭店的餐饮经理。他是早期便潜伏在中晟饭店里面的军统卧底,唯一的上线便是耿中石。耿中石安排军统狙击手于中晟饭店对面的百乐汇歌舞厅,当高层人员和与会人员到场较多之时,这人便站在二楼给信号——左手向下挥手。王举过接到的任务只是给出信号,至于他们这次行动是爆破还是刺杀,人员隐藏在哪里,具体的接头方式是什么,王举过一概不知。但他多年的经验,隐隐感觉到,这次事件定与对面的百乐汇歌舞厅有关。 王举过从二楼跳下去,被特务委员会和日本宪兵控制住,明少福正紧张的看着楼下的形势,刚好看到这一幕,听到了他嘴里的“李振声”,明少福知晓事情严重,这人要叛变…… 和平大会爆炸刺杀案结束后,延安收到南京潜伏的“青龙”这样一份情报:1940年6月,日军为消灭**第120师主力,调集独立混成第3、第9、第16旅团主力,第26、第41师团一部,连同伪军共两万余人,对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大举进攻。 民国十六年(1927年)十二月,日本东京。 瑟瑟北风,回飙乱雪,连日来的阴冷气候,使大地蒙上厚厚一层积雪,街道被照的格外明亮。今年的东京异常寒冷,莫鹤秋处理完事情,疾步往自己的住所走。 走到住宅大门口,莫鹤秋停住了脚步,雪地里竟然躺着一个人。莫鹤秋赶忙上去扶起来,是一个身材不短的男人,特别沉,莫鹤秋费了不少的力气才将他扶回自己的房间。 莫鹤秋将他扶到床上,这才看清他的面容,脸色泛白,面容清瘦,但五官非常端正精致,是个长相俊俏的小伙子。他额头很烫,身体虚弱,莫鹤秋想,应该是长时间没有进食,饥寒交迫导致高烧。 莫鹤秋将热水烧开,把毛巾敷在他额头上,来回转换,过了一个多小时,这名小伙子睁开了眼睛。莫鹤秋直奔厨房,给他做吃的。 陌生的房屋,小伙子晕晕沉沉,不知道在哪里,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过了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面端了过来,和一位沉稳雍容的长者。他慊慊而立,小伙子见到这位长者第一眼,心里有种说不出的亲切之感。 莫鹤秋拍了拍小伙子的肩,用日语说道:“饿了吧,赶紧吃点东西。” 小伙子狼吞虎咽的吃完了一大碗面,他已经两天没有吃饭了,连汤也全部喝掉,眼眶里忽而涌出清泪,小声说道:“很久没有人这样对我……” 莫鹤秋惊讶道,他说的竟然是汉语。莫鹤秋用母语问道:“你是……你来自哪里?” “我来自……”小伙子也明白了,这位长者竟然是中国人,救自己的恩人竟然是家国之人。也许是太过激动,小伙子的眼泪直接落下来,说话都不连贯:“我……我来自湖南怀化……先生呢?” “我来自南京。” “还未请教先生尊姓大名?” “我姓莫。” “谢谢莫先生的救命之恩,我……无以为报。” “哎,报什么呀,举手之劳,他乡遇故知,那可是人生一大幸事,说明我们有缘呐。你叫什么?” “陈宝荣。” “看你年纪轻轻的,来日本是读书的吧?” “是。”陈宝荣苍白的脸上露出笑容:“莫先生说的对,能遇到您,真的是我人生之幸。” 莫鹤秋也笑了:“我有一个儿子,年龄没你大一些,我常年在外,很久没有看到他了。” “他有您这样的父亲,一定过的很好。” “对了,是发生什么事了吗?为何你……刚才躺在门外?” 陈宝荣将自己近来发生的事告诉了莫鹤秋。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