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序·一章小说:抗战之逐寇兵团 作者:游骑战虎 更新时间:2019/2/12 16:29:53 前言: 1840年,英国以坚船利炮轰开晚清尘封数百年的国门,拉开了中华民族近代耻辱历的序幕。从那时开始,无数华夏子孙就投入到了救国于危难、救民与水火的伟大征程。他们以不同的身份活跃在各行各业,倾尽自己的一切力量逆天而行,只为将中华这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从帝国列强魔爪里拯救出来。在这其中,有少数人奇迹的达成了愿望,建起了令我们自豪的祖国无憾回家,但是有更多人则心怀不甘的倒在了染遍鲜血的失败道路上,甚至都没能留下自己努力过、牺牲过的历史印记。 本书就将带你走近这么一群倒在了失败道路上、没留能一撮骨灰的卫国战士,走近这么一支投身于国防、倾尽全力以武止戈的勇猛孤军。时过境迁,屈辱早已离我们远去,在这个国富民强的和平年代让我们用这简单的文字来致敬昔日陨落的英雄们。 就如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所述: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894年,11月21日——辽东半岛·旅顺】 梳着大**,头戴凉帽,身着黑色衣装的清军官兵们密密麻麻的聚城墙顶端。尽管他们一个个腰挂刺刀、手握毛瑟M1871步枪——从头到脚全副武装,可是脸上却都是一副恐惧的神色。 沉闷的炮声在天空中隆隆作响,远处山腰上的海防炮朝着碧蓝的大海打出了一炮又一炮。 城楼顶部,一位清军军校级官长站在窗前使用单筒望远镜遥望着远方山腰上的岸炮炮台。他隐约模糊的看到炮台上硝烟滚滚,爆炸的火花此落彼起,炮台上的清军炮兵们冒着炮火向敌人的军舰打出了一炮又一炮,伤亡极其惨重。军校叹了口气,很是力不从心的说:“才只打了一天而已,炮台就全没了;水师那么多铁甲战舰,可是却没有炮弹用,这仗……怎么打怎么输,简直给老祖宗丢脸啊!” 突然,一名清军士兵焦急忙慌的跑到官长身后大声说:“军校,大都统命令,全线后撤!” “什么?全线后撤?”官长收起望远镜回头质问士兵说:“我们撤了,旅顺的父老乡亲怎么办?扔给东洋人吗?” 士兵很认真的回答道:“这个大都统没说。不过,他要求各级部队必须严格恪守军令!胆敢违令者,杀无赦!” “知道了!”官长愤愤不满的说。而后,他恋恋不舍的退离窗口,转身阔步走向楼梯。 —— 官长来到楼下,对楼下的部队各级头领命令道:“大都统有令!放弃城池,全线撤退!” “喳!”众头领异口同声的说。 ……旅顺某地·晚间…… 清兵白天刚一撤走,日寇就冲进了城池。他们穿着深蓝色的衣服和裤子,背着行李包,手握单发村田步枪以两列纵队在街道上大摇大摆的行进。一路上他们用日语高奏凯歌,全然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队伍全部进入城池后,走在最前面的那位穿红裤子的军官命令部队停止了前进。 东洋鬼子们面面相觑,不约而同的兴奋了起来。他们紧紧的抓住了自己的步枪和武士刀,强盗的欲望正在让他们一点点失去理智。 军官将指挥刀拔出剑鞘,并向前高举起大喊:“杀!(日语)”话落,东洋鬼子们立刻散开,紧接着……哭声、喊声、厮杀声、惨叫声便开始自城门开始,向城中蔓延开去。 【城外五公里·清军后卫部队营地】 “驾!”一位清军士卒鞭策着自己胯下的战马,向着灯火通明的军帐飞速疾驰而去。清脆的马蹄声在幽静的黑夜里回荡,一场履行军人职责的战斗即将打响。 …… 士卒熟练的跳下战马,抓过挂在马鞍上的皮质水袋;然后一边喝水,一边疾步走向军帐。守在军帐门口的两名卫兵见他疾步走了过来,立刻将手中的长矛交叉挡在门口前,并警告道:“军校正在休息,任何人休得打扰。” 士卒驻足停步把水袋仍在了地上,他粗略的打量了一下门口的两名卫兵;然后,拉下脸来,拔出大刀“铛”一声将交叉在门前的两柄长矛打散;紧接着,他快速用大片刀指向其中的一名卫兵,另一名卫兵也立刻把长矛顶在了他的胸前。士卒无视顶在胸前的长矛,非常生气的叱问道:“妈了个巴子的,旅顺出大事了!让我进去汇报!” “让他进来!”军校的声音从军帐里传了出来。 卫兵瞪着士卒,然后很不情愿的回应道:“是!”说着,便慢慢的把矛头收了回来。 士卒收起大片刀,然后大步冲入军帐,来到军校身后。 军校背向士卒,一边穿衣服一边问:“长话短说,到底出啥事了?” 士卒非常激动的说:“东洋人……他们刚一冲进旅顺城就开始**!” “果然。”军校抓起自己的大片刀,然后扭身疾步走出军帐来到门口前;接着对门口的卫兵命令道:“立刻去通知枪骑兵队!整装集合,准备战斗!” “是!”卫兵提着长枪转身跑向临近的军帐。 …… 装备有毛瑟步枪和大刀的骑兵们牵着战马直挺挺的站在军校面前。军校牵着自己的战马说:“兄弟们,你们都知道,咱们的任务是撤退!可是,现在旅顺城里……咱们大清的子民正在遭受屠杀!作为大清的兵,咱们能看着不管吗?答案是:不能!” “等一下军校!”一名骑兵满脸恐惧的提醒道:“我听说,如果违抗军令是会被杀头的!请军校三思啊!” 军校非常严肃的质问道:“三思什么?咱们穿着这身皮、吃着皇粮、拿着官响……为的是什么?虽说遵令是为兵之根本,但这其实只是表面样子!——为兵道,最本质的是保卫朝廷、保卫咱们的子民!”他指着骑兵的鼻子叱问说:“所以,如果你能忍心放任着旅顺的百姓被东洋鬼子屠杀,那我劝你……马上脱掉身上的这件皮,滚蛋回家给地主种地去!我的军队不需要不能履行职责的士兵!” “可是……军校,我恳请您看看我们!”骑兵恳求道:“您的话说的不假,可是……我们大家都上有老下有小,要是被杀了头,家里的老小可怎么活啊?” 军校犹豫了一下,然后非常坚定的说:“咱们是兵!要是放任敌寇屠杀我们的子民而无动于衷,那等于是请人来挖自家祖坟——我绝对不能允许这种事发生!”接着,军校熟练的骑上马背,拽着缰绳大声命令道:“枪骑兵队听好!自愿跟我回旅顺解救百姓的,上马!剩下的,扒了这身皮滚蛋回家……老子不想自己马革裹尸的时候,你们还在我身旁假惺惺的哭丧!” 话落,众枪骑兵二话不说的纷纷背枪上马,仅有两个人选择了留下。 军校死盯着那两人,非常气愤的命令道:“枪骑兵队,目标旅顺城……出发!”命令一出,二十多名枪骑兵便鞭策战马,一溜烟的冲出了军营。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