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魂归明初>第十三回 轻轻推了一下历史车轮(一)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十三回 轻轻推了一下历史车轮(一)

小说:魂归明初 作者:孤云 更新时间:2019/5/16 9:48:41

第十三回 轻轻推了一下历史车轮(一)

会议结束后,王景弘与郑和分别率领各自的攻关小组投入到相关的研制中,郑和负责的是热气球研制,一行人来到工部匠营,稍事休息便投入到紧张的研制当中,看得出一个个兴奋无比,会议结束前王景弘的一句话将所有人的热情点燃引爆:“我们就是开创时代的先行者!”

这句话激励着一代代的科学工作者,最终成为明帝国科学院的座右铭。

要进行热气球的研制,首先是制定方案,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各抒己见,各自脑洞大开,对具体的参数郑和也不了解,只是知道后世的热气球很大,可以漂洋过海,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郑和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引入了后世的项目管理理念,将项目拆分成一个个小任务,在每一个任务之间引入了时间节点,使整个项目一目了然,得到所有参与者的认可,将项目管理提高到理论水平,特别对大型建设项目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经过激烈的争论,最后一致同意采用钱伟提出的研制方案,钱伟的方案是不急于做出产品,而是先测定单位热量以及单位热量的升力,然后再根据需要升空的重量来决定热气球的大小,而在做这个实验的同时,进行材料拉力,材料耐高温实验,当这些数据出来后,很容易就得到热气球的尺寸,到时再做成品实验。

虽然来自后世,但这样科学的方法郑和可想不出来,按郑和的意思是先做出不同尺寸的热气球,然后一个个的实验,最后得到合适的结果,一句话就是靠蒙,在方向正确的情况下,总有蒙对的时候,想到这里,郑和感到无比汗颜,看来自己就不是个搞科研的料,专业的东西还得专业的人来做才行,这就叫做术业有专攻,自己倒是可以时不时的指一指方向,出一出鬼点子,小小的开一下挂。

在热气球的研制过程中,郑和发现这时代的脑洞并不比后世的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终于见识了什么叫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至理名言。

测定热值普通人无法想象之事,在钱伟这样的大咖面前丝毫没有难度,只见钱伟找了一个标准的容器,装入标准的纯净水(经过蒸馏后冷却得到的水),这个时代的气压和温度还只是一个概念,这时候直接无视,将容器放到炉子上加热,直到水烧开为止,记录下所用的时间,最后钱伟一锤定音---在这个时间内烧开标准容器内的水就是1热值,后世为了纪念钱伟所做出的贡献,将热值单位定为钱伟。

而1热值能够吊起的重量就是升力,得到这两个单位的数据后,通过计算,要吊起500斤的重量(三个体型稍小的人加燃烧装置和吊篮),球体的体积起码要达到1500立方米,高度在15米左右,直径在12米左右。

根据计算结果,开始制作热气球,而进行拉力抗压耐热实验的小组最后得出用硝制过的牛皮和牛筋是最适合制作热气球的材料,在热气球的里面涂上耐火泥可以有效耐热,经过三天的紧张工作,热气球终于制成,小组一致决定第二天进行热气球的升空实验,看着无比硕大的热气球,所有人都兴奋不己,有一些工匠甚至全身发抖,渴望,期待,紧张的心情溢于言表。

第二天早上7点,整个匠营人声鼎沸,里三层外三层人满为患,一个个都想先睹为快,希望成为奇迹的见证人,连明成祖朱棣都早早来到匠营,更别说其他朝廷官员。

升空实验由郑和亲自指挥,王景弘则留在朱棣身边进行讲解,朱棣:“王爱卿,这次实验有没有把握一次成功?”

王景弘:“禀皇上,科学实验从来就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每一次科学上的重大突破,无不是经过了无数人无数次的实验才能做到,一次成功才是真正的偶然事件。”

朱棣:“这点我理解,只是心里太过期待成功了,实验什么时间开始?”

王景弘:“禀皇上,实验计划在9点开始,现在工匠正在检查所有的装置。”

8点30分,实验指挥部不断传来各单位的检查报告:

“吊篮检查完毕,负重300斤,一切正常。”

“燃烧装置检查完毕,一切正常(燃料采用油脂)。”

“球体检查完毕,一切正常。”

接到报告,郑和再次命令换一批人进行第二次检查,8点50分检查完毕,一切正常,9点,随着郑和“热气球升空实验正式开始,点火。”的一声令下,热气球的燃烧装置点火成功,瞬间燃起了熊熊烈火,经过加热的空气通过特殊的管道缓缓注入球体,只见球体慢慢膨胀,由平放在地上扁扁的皮制品,逐渐变成一个球体,在热空气的作用下,开始飘向空中,这时候现场鸦雀无声,每个人都刻意控制呼吸,生怕呼吸声惊到天上的神明,紧张的神态,夸张的大嘴巴,估计心脏已经提到嗓子里,就连朱棣也不能幸免,雄才大略处变不惊是一回事,但对未知的忐忑又是另外一回事,就算是来自未来的王景弘与马和也有点紧张,双手握紧拳头,等待奇迹的发生……

9点15分,气球越升越高,一步一步将燃烧装置拉了起来,接着是吊框被拉得开始晃动,有一些胆小的吓得闭上了眼睛,在热空气源源不断的注入下,升力逐渐增加,9点20分,在众目睽睽之下,吊框被拉了起来,这一刻,奇迹终于发生……

随着钱伟用兴奋的哭腔喊出“成功了”的一声后,现场爆发出山崩海啸的欢呼声,叫声,哭声穿插其中,无数人对着天空跪了下去,嘴里喃喃自语全身颤抖,这些人的想法千奇百怪,有一些甚至想着是不是可以乘坐热气球到天上见见神仙?!

更多的人则是互相拥抱弹冠相庆,一个个都是泪流满面,知道的能够理解这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不知道的还以为吃了摇头晃脑丸集体陷入癫狂状态呢。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热气球越升越高,最后在150米左右的高度停止了上升,虽然只是一小步,但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世界变得宽阔无比。

热气球升空实验取得完满成功,郑和下令收回热气球,这时候出现了一个问题,因为没有设计熄火的装置和引入冷空气的装置,热气球不能自己回到地面,只能使用外力强行拉下来,20个彪形大汉同时用力也仅仅拉下50米,增加到50人只能再拉下20米,越往下越困难,无法可想之下只好放弃,唯有等燃料烧尽之时,热气球自己回到地面,正当科研小组无比懊恼的时候,钱伟的一席话顿时令众人笑逐颜开:“我认为这不是一件坏事,我们可以测定这些燃料可以维持热气球在空中(开始不自觉的放弃天上这个词来描述)的时间,同时还可以观察热气球回到地面的过程以及降落的速度。”

一语惊醒梦中人,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正是此时的真实写照。

这时候,朱棣来到科研小组中间:“首先祝贺热气球升空实验取得完满成功,你们辛苦了,你们为明帝国做出的贡献国家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才是真正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具体的技术对我来说是门外汉,不敢有任何的建议,科学探索不可能一帆风顺,希望你们不怕挫折,向科学的高峰奋勇攀登,朝廷全力支持你们。”

说完在众人的掌声欢送下打道回宫,一路上尽想着是不是找个时间也到天上遨游遨游……

围观的众人慢慢散去,现场只留下科研小组成员,各自分工,详细记录热气球不同时间里的状态,11点,燃料耗尽,热气球不再有热空气补充,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气球开始慢慢降落,到最后,就像后世的降落伞,保持每秒几米的下降速度,平稳的降落到地面,实现软着陆,这时候刚好12点。

午膳非常丰富,只可惜众人无心美味佳肴,心情早就放飞到无垠的太空中,草草吃完,稍事休息便进入到热气球的改进当中。

提高热气球升空速度和维持时间,可以通过增加热值和燃料解决,熄火装置也不难实现,最关键是怎样引进冷空气,冷空气是向下的,一时之间众人被卡在这里,不引进冷空气就不能做到快速降落,在海上碰到暴风雨将非常危险,而暴风雨在海上又是无可避免的常态。

就在众人毫无头绪一筹莫展的时候,郑和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其实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关键的一点就是怎么通过外力将冷空气送进气球,这个可以参考喷油装置的原理,通过压力将冷空气送到气球里。”

经郑和的点拨,一些参与了喷油装置研制的工匠立即恍然大悟,很快就在板上画出了加压装置,经过众人不断的完善,一个固定在吊框上的脚踏加压装置脱颖而出,第二天样品通过了实验,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实验是在地上进行的,同时进行了熄火实验,一切准备就绪,决定三天后进行热气球载人实验,也就是接到任务后的第七天,如果载人实验获得成功,将提前三天完成任务,朝野期待,只是还要等三天,把众人的心绕得痒痒的……

8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