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十一章 刘士成经营两龙山 关振海顾忌共产党(下)小说:铁血春秋 作者:平老夫子 更新时间:2019/11/13 0:01:49 张重阳问:“参谋长是不是已经有准备了?” 刘士成从他的公文包里,拿出两份地图在桌子上铺开说:“这一张是龙山县的地形图,这张是放大的两龙山示意图,大家仔细看看吧。” 关振海望着地图惊讶地说:“你这是从哪弄来的?” 刘士成说:“这有什么难的,花钱呗,就是贵了点,十块大洋。” “不贵,值得。”关振海忽然又问,“你说什么,十块大洋?” 刘士成笑道:“怎么,心痛了不是,十块大洋还差点打了水漂。” 十块大洋买张地图,也别怪关振海心痛,够他们一天的伙食了。 关振海搔搔头皮说:“十块就十块吧,要不,我们都成瞎子了。” 自从关振海决定,把两龙山作为铁血团的地盘,刘士成就考虑,他必须想办法弄一张龙山地图,便请客栈老板徐文升帮忙,就为这张地图,他引起了一个侦缉队汉奸的注意,要不是塞了十块大洋,差点就把徐文升搭进去了。 刘士成有了龙山县地图,又描了一张放大的两龙山地区示意图。 为了核对地形,他跑遍了两龙山十几个村庄,十几条山梁山沟,还带出了几个得力的助手,他以前就是作战参谋,知道地图有多重要。 关振海从地图上看到,两龙山虽然很大,但他们所在的范围,从东到西也不过七八公里,南北宽约四五公里,北边是巍巍千里的太行山。 “背靠太行山,俯视龙山县。”关振海称赞说,“是个好地方!” 彭定军却摇头说:“就是地方太小,倘若鬼子大部队进山扫荡,我们没有足够的回旋的余地。而且鬼子如果打上来了,就会直接威胁指挥部。” 关振海点着地图说:“石门坎是道鬼门关,鬼子不会从那进攻,可东山口那里就很难说了,那地方虽然地形险峻,可防线太长,导致我们兵力分散,即使鬼子来一个中队分路进攻,齐头并进,我们就很难应付。” 刘士成很佩服关振海,他不仅仅是一个冲锋陷阵的勇将,还是个文武兼备的军事指挥官,他没有专门去过东山口观察地形,可他在地图上看上一眼,马上就察觉了最大的威胁在什么地方,而且是一语中的。 关振海指着东山口问参谋长:“你打算怎么防御?” 刘士成说:“我们要在正面阵地构筑防御工事,设置交差火力,阵地之间要有壕沟连接,还要在两侧设置一些隐蔽的火力点,以便互相支持。” 关振海说:“鬼子的炮火不能忽视,一定要构筑防炮掩体。” 刘士成忙说:“总指挥考虑的极是,防炮掩体就在阵地两侧。还有双龙洞南边的鹰嘴崖,从那里下去,越过下面的河沟,可以直接进入大虎山,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一条通道,为了防止鹰嘴崖暴露,还要另外开凿一条秘密暗道。” 关振海知道这地方非常重要,他们袭击鬼子走的就是这条道,可鬼子如果从大虎山袭击双龙洞,也可顺着这条路进入两龙山,开凿暗道就非常必要。 彭定军说:“这个工程可不小,要干到什么时候去?” 关振海说:“新兵训练不能停,防备也不能松懈,枪械所、两个山口驻防的和屯垦基地的人不能抽调以外,其余的都上。” 彭定军说:“照你这么七折八扣的,能上的就没多少了。” 刘士成说:“这个不必担心,我已经跟龙须沟的村长说好了,我们人手不够可以请老乡们帮忙,我们管吃管喝工钱照付,村长也答应了。” 这个事情有了计划,关振海本可松口气,可他却瞪着眼睛,望着那张龙山县地形图愁眉不展,两只手在地图上不停地比划着,脸上布满了阴云。 刘士成问道:“总指挥又怎么了?” “定军说得对,这地方确实太小,没有回旋余地。”关振海回答说。 他们在两龙山的时间不算短,就因为没有看过地形图,不要说原本就心不在焉的关振海,就是有先见之明的刘士成,也只熟悉两龙山的地形,对两龙山以外的营盘岭和白云铺,只有个大概的印象,看了地图才发现,形势不容乐观。 两龙山的周围,日军据点一个接一个,如果鬼子大规模进攻,他们就只能向太行山纵深撤退,不仅铁血团要失去立足之地,老乡们要遭殃。 关振海的心情顿时沉重了,默默的盯着地图不住的来回扫视。 他看着看着,忽然之间,觉得这两龙山的地形很奇怪。 原来,两龙山虽然在大虎山的北部,可双龙洞所在的主峰,以及周围几座大小不一的山头,就像一个个大馒头,凸在大虎山的腹部。 从地图上看,大龙江蜿蜒曲折,穿流在两龙山和大虎山之间,在两龙山鹰嘴崖下饶了一个大弯,到石门坎下与清水河汇合后,再往西流去。 大虎山东西长三十多公里,像一道弯弯曲曲的围墙,从三面把两龙山围住。 大虎山范围不算大,却是一片杂乱的山区,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地形的确非常险峻复杂,而且人烟稀少,很少有现成的道路,进出极不方便。 大虎山的东边有营盘岭和松树湾两个日军据点,南面是黑水河,北风口下的赵庄和老河口,以及西边的黄草坡和白云铺,都有日伪军驻守。 大虎山的西边,是一道连绵几公里的绝壁,下面是大龙江,白云铺黄草坡等大小三十多个村庄,就处于绝壁和大龙江之间的狭长地带上。 东边的松树湾,是大虎山和小东山之间一个较大的小盆地,也是一个地形比较开阔平缓,土地肥沃,人口也较多的粮食产区。 营盘岭在盆地的北边,是进入松树湾盆地的一个咽喉要地。 鹰嘴崖对面的瞎子沟,是个只有二十来户人家的小山寨,早已是铁血团往北风口输送物资的转运站,瞎子沟的老乡,对铁血团的贡献不小。 北风口就更不用说了,那地方比瞎子沟还小,才十来户人家,村庄的位置在一个小小的山沟里,他们知道铁血团要打日本,非常支持,铁血团能藏在那里那么长时间没被日本人发现,就是因为他们住在老乡藏粮食的山洞里。 大虎山范围内,像瞎子沟,北风口这样的小山寨,拢共就五六个地方。 大虎山地形虽然极为复杂险恶,对铁血团来说却是最安全的地方。 对两龙山威胁最大的,是营盘岭和松树湾两个据点的日军,从松树湾经营盘岭柳林铺到东山口,最多也不到二十公里,与营盘岭的距离就更近了。 关振海拍了拍桌子说:“我们必须好好利用大虎山。” 王显道摇着头说:“这地方我们都去过,地形险恶,道路艰难,根本就不是兵家的必争之地,我们到那地方能干什么,简直就是个绝地。” 关振海说:“如果不是个绝地,不早被日本人占了。我琢磨着,我们是否应该在大虎山的腹地再设立几个秘密据点,以后如果日军进攻东山口,我们就可以出其不意的袭击松树湾,万一日军突破了东山口,我们也可以退入大虎山,就在里面跟鬼子捉迷藏打游击,以前袭击鬼子,不都是走鹰嘴岩这条道吗。” 游大勇问:“你说打游击,这游击怎么打你知道吗?” 关振海摇头说:“打游击是**惯用的战法,以前听旅长说过,他说**最善于打游击,可游击战是怎么个打法,我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王显道问:“游击战是个什么名堂都不清楚,还怎么打?” 刘士成想想说:“游击战具体是怎么回事,我也不很明白,根据我看过的一些报道和资料,应该与我们的偷袭差不多,但最大的不同是,**有他们自己的根据地和游击范围,以前国军剿共时,就吃够了游击战的苦头。” 彭定军说:“如果我们也有根据地和游击区,不也可以打游击了。” 关振海说:“我们就把大虎山作为游击区打游击,鬼子的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发挥不了作用,大部队进来施展不开,小股鬼子来了也不怕,我们随时都可打他们的游击,如果他们缩在据点里,就把游击打到他家里去。” 张重阳听得频频点头道:“好一个打到他家里去,这办法不错,与我们以前打偷袭没啥区别,两龙山是我们的根据地,大虎山就是游击区,可以试试。” 大家都看着关振海,等着他做最后的决定。 关振海虽然有这想法,却仍然有些茫然地说:“我们说要打游击,可怎么才能把大虎山变成游击区,游击战到底应该怎么打,还得仔细琢磨琢磨。” 王显道泄气了:“说了半天,这不白说了吗? 一直没有说话的江龙,这时却开口了:“既然大家都不知道,就不会请个知道的来教教我们吗?现炒现卖,总比闭着眼睛瞎撞要好吧。” 关振海看了他一眼:“知道的人在哪里,你找得着?” 江龙说:“要找还不容易,平阳的清凉山有的是。” 关振海问:“那不是**的游击队吗,我们虽然没剿过共,可毕竟国军与他们打了十几年的仗,我们……你请得动他们?” 江龙却说:“他们正在抗日,我们要打游击战,也是为了抗日,在保定的时候谁请他们了,他们不是冒着掉脑袋的危险,主动帮过我们吗。” 彭定军说:“说的也是,**是坚决抗日的,可能不会拒绝。” 刘士成说:“那就赶快去请吧。” 可关振海打了个咯噔,皱着眉头说:“这合适吗?” 刘士成、彭定军和江龙几乎是同声问道:”怎么就不合适了?” 关振海摇头说:“我们是正正规规的国军,不能与他们搅合在一起。” 刘士成说:“国共早以握手言和,都联合抗日了,有什么不行的?” 关振海说:“你们知道什么,所谓的合作,那……那也是迫不得已。” 刘士成不说话了,他知道总指挥这话没有说错,**和杨虎城两将军在西安实行兵谏,蒋委员长被迫接受国共合作,的确是有些迫不得已。 可江龙却不管这些,他坚持说:“不管他是自愿还是被迫,身为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总裁,总不能说话不算话吧,既然国共合作对抗日有利,按照茶馆里说书先生的说法,这就叫做国家幸甚,民族幸甚,何乐而不为呢?我们要请**教我们怎么搞根据地打游击,也是国共合作,也是迫不得已,咋就不行了?” 关振海被问的半天没说话,可憋了半天却说:“我看就不合适。” 大家听他这话,大有强词夺理的味道,都觉得莫名其妙。 关振海坚持说不合适,自然有他认为不合适的道理。 **对他有搭救之恩,他对**也颇有好感,可他知道,国共两党是势不两立的宿敌,二十九军是国民政府的军队,自己是二十九军的人,当然也是国民政府的军人了,要是请个**当老师,岂不就被赤化了。 刘士成不知他的心思,他说:“有什么不合适的,国共合作了,**的军队都成国军了,我们又不是投奔**,怕什么。” 张重阳说:“我看也没啥大不了的,还不都是为了抗日。” 关振海摇摇头:“难说,以前也合作过,说翻脸就翻脸,谁知以会后怎样。” 江龙说:“总指挥太过虑了,以后会怎样先别管,我倒是觉得,不把日本人赶到东洋大海去,说什么都是废话,请个**,又不是**。” 关振海觉得这话也不无道理,却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他想了想说:“**远在平阳,人家愿不愿意还不知道,以后再说吧,我们先自己琢磨着干,从明天开始,侦察队继续打探鬼子动静。游大勇童战军何小山跟我进大虎山选择建立营地的地方,先把打游击的准备做好,别的慢慢琢磨吧。” 关振海安排完了,便让大家各自散了,他也准备休息了。 可张重阳把关振海和刘士成叫住了说:“你两个别走,我还有事要说。” 关振海问:“你还有什么事,刚才怎么不说?” 张重阳说:“这事先不能公开,只能让你们心里有个底。” 关振海问:“你说吧,什么事这么神秘?” 张重阳说:“我们的银子不多了,请民工修工事,得多少银子?” 刘士成说:“要完成全部工程,大概七八千吧。” 张重阳说:“你一开口就七八千,当我是聚宝盆还是摇钱树?” 关振海问:“怎么,我们还有多少,不是还有金条吗?” 张重阳说:“银元不到六千,金条只剩两根,以后咋办?” 关振海吃惊地问:“怎么搞的,这钱花的这么快,以后咋办?” 刘士成说:“以后咋办?这还真是个问题,为了办好枪械所,光是购买机器材料就花了上万银元,还有和医疗器械和药品,修路搭桥建房子,那一样的开销不是成千上万的,现在人员越来越多,以后的开销会打着滚的往上涨。” 他这一说不打紧,可把关振海吓了一大跳。他以前只想着,有了周家的那些金条银元和钞票,足够三五年的,却没想到这么不经花。 其实关振海心里非常清楚,现在铁血团近三百人的开销,比以前三十多人翻了近八九倍,该花的省不得,物价又打着跟头涨,没有补给来源,这点家当根本就支撑不了多久,如果不是火烧眉毛了,张重阳是不会这么着急的。 谁都明白,对一支没有补给来源,还要与敌人拼死搏杀的队伍,银洋和钞票是多么重要。他们自己屯垦,开荒种地,可以解决一部分吃喝,却满足不了队伍不断扩大的需要,关振海被逼当土匪,正因为他明白个中利害。 刘士成所列的开销,他并非不知道,除了伙食和日常费用,每一笔开销都是经过他批准的,有的还是他催办的,他知道所办的事都非办不可。 但他并没有仔细盘算过,他们的金条银元,到底能办多少事。 关振海又添了一愁,他在想:“以后怎么办?这是个要命的事,以前三十多人小吹小打咋都好说,现在的开销翻了十来倍,队伍还要继续扩大,需要的粮饷武器装备也打着滚的往上翻,不解决这要命的大事,铁血团很快就走不下去了。” 关振海自然不愿意看到这个结果,他们好不容易才走到今天,铁血团遭受了太多的磨难,刚刚有了令人欣喜的起色,刚刚有了自己的地盘,无论是二十九军殉难的忠烈,马旅长的英灵,还有小树沟和神泉堡的老乡们,以及铁血团所有同生死共患难的弟兄,都在看着他,他不能让大家失望。 可现实的艰难使他陷入了困惑,别的都好办,就是弄不来钱。 他沉吟良久,望着张刘二人说:“难不成还要再搞他一票?” 刘士成摇头说:“我们是抗日的军队,不能再做土匪了。” 张重阳也说:“就是想再当一回土匪,又到哪里去找第二个赵老爷?” 关振海自己都笑了:“说的也是,谁知道那家还藏着钱呢。” 张重阳说:“亏你还笑的出来,你要我筹措补给,我都急死了。” 关振海问刘士成:“你怎么不急,是不是又有金玉良方了?” 刘士成:“良方不敢说,还是那个办法,学**的手段吧。” 关振海:“学他们的手段,我们岂不就成**了。” 刘士成语塞了,他心里明白,总指挥怕落个‘赤化’的罪名。 张重阳却没有这么多顾忌,他说:“蒋委员长不怕我们怕什么?他都给**发军饷了,我们倒成了后娘养的了,这是什么世道?” 关振海:“这里面的事太复杂了,我们不懂政治,但我知道,蒋委员长跟**原本势不两立,联合抗日也是被逼无奈,说不定哪一天就翻脸,要学**那一套也不容易,以后回到老部队,我们还洗刷的干净吗?” 江龙说:“委员长现在自顾不暇,**多厉害,剿了十几年共,现在都剿到一起来了,原来管**叫**,现在都改叫**了。再说,我们能不能等到那一天还难说呢,还不如先把眼下的事办好要紧。” 关振海觉得很奇怪,问道:“你们怎么都那么崇拜**?” 张重阳也觉得奇怪:“**救过你,你怎么怕的那么厉害?” 刘士成就更加奇怪了:“总指挥不是跟他们打过交道吗,难道不认为**为人处事让人敬佩,他们要解放劳苦大众,不比三**义更实在?” 关振海被问的哑口无言,无奈地说:“算了,这些话到此为止,我们不是还有点金条大洋吗,暂时先对付着,要不要请**,我得好好琢磨琢磨。” 张重阳还想说点什么,刘士成向他使了个眼色:“到底怎么办,总指挥可要早点做出决断,我们最多能支撑两个月,可别事到临头乱了阵脚。” 关振海:“车到山前必有路,不是还有两个月时间吗。” 关振海回到自己的房间,一边打点行装,一边又细细思量开了。 大家的意见和希望引起了他的震动,自己与**素无瓜葛,在自己身陷牢笼一筹莫展的时侯,他们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出手,要不是**的援救,哪有现在这个模样的铁血团,其实他对**的感激,比谁都要刻骨铭心。 可要把**请到山上来,他就不能不犹豫了。 在刚刚投入二十九军的时候,关振海对**一无所知,他是从国民党的宣传中知道**,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国民党在宣传中,把**描绘成共产共妻,青面獠牙,犹如洪水猛兽,一定要斩尽杀绝。 他并不相信**就那么邪乎,但对**也说不上好感,按照**杀富济贫的规矩,他家也是地主老财,理当是**革命的对象。 可他对**减租减息,扶助工农的口号倒是非常赞成。 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红军,到成了国军系列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国民党的文件中,也把“**”改成了“**”。 这些巨大的变化,并没有引起关振海的注意,他根本就不相信,国共两党真的能化干戈为玉帛,政治上势不两立的死对头还能殊途同归? 可在保定,他们被“自家人”坑害的差点进了鬼门关,却是**把他从奈何桥上拉了回来,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对**的好感也就由然而生。 他对**产生好感,并不完全是因为**救了他,而是他们对二十九军抗日功勋的赞誉,这让关振海非常感动,他是第一次听到,**对他们为抗日所做出的贡献,给予如此高的评价,使他有一种虽败犹荣的感慨。 他对**心怀感激,并不表示他向往**,因为在他心中,还想着要履行自己的诺言,带着弟兄们回归国军,他不能对不起马元英旅长。 但他很清楚,铁血团要回归国军,必须首先成为一支抗日劲旅,否则他们仍然有国难投,有家难归,因为就这样回去,没人会把他们当回事。 随着铁血团队伍的扩大,他也雄心勃发了,准备再过些时候,把柳林铺那个排编入铁血团,不再藏头露尾,公开亮出铁血团抗日的旗号。 可现在他不能不认真的想一想了,他要考虑的事情不少,最紧要的有两个: 第一个自然是部队的吃喝,几百人的队伍,光穿衣吃喝就不是小事。 还有第二个大问题,日本人迟早会知道铁血团就在两龙山,如果日军对两龙山进行大规模清剿,铁血团这点人马又怎么应付?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