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三十八章 风云莫测小说:嫡疑 作者:李正友 更新时间:2020/3/30 11:08:42 这年年底,李以文接到了天王的圣旨,带着大军奔赴天京。 不过,这一次,李以文面对的敌人不是清军,而是英军。 乘着太平军在长江上游战事失败和安庆陷落的形势,英国海军提督何伯和参赞巴夏礼跑到了天京。 他们向天王提议,愿出兵和武器帮助太平军推翻清朝,但提出了平分中国的要求,遭到拒绝后,双方发生决裂。 李以文克复杭州后,再次进攻上海,他传檄外国侵略者道:“倘不遵我王化,而转助逆为恶,相与我师抗敌,则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这时候,外国侵略者已经取得《北京条约》,与清朝统治者互相勾结,沆瀣一气。 英国海军提督何伯、陆军提督士迪佛立、法国海军提督卜罗德调集军队集中上海,连同华尔的常胜军,与清军联合组成洋枪队,向太平天国反攻。 洋枪队连陷上海数城,连营一百多座,城城都有侵略军把守。 李以文亲率精兵前来迎敌,大战于太仓,力破敌阵。法国海军提督卜罗德被击毙于奉贤南桥镇。 李以文乘胜直追,把英国陆军提督士迪佛立率领的英法侵略军困在嘉定城内。 外国侵略者从上海派兵来救,又被李以文打败。士迪佛立焚城突围,逃回上海。 克复嘉定后,李以文即下青浦,将常胜军副统领法尔思德围住。 华尔率部焚烧青浦城,逃回松江。李以文督军紧追,生擒法尔思德。 克得青浦之后,李以文一路向泗泾、太仓、松江扫荡,攻破敌营一百三十多座,将华尔围于松江城内。外国侵略军从上海来救,依然被李以文打败。 然而,正当李以文在上海一带节节胜利时,曾沅甫部湘军从安庆直下,攻陷芜湖等地,直犯天京。 接到天王撤兵回救天京命令后,李以文立刻回书道:“太平天国完成驱逐外国侵略者的大业指日可待,现在收手是极可痛惜的。 不知天王可否先调别处兵马援京,待秀成肃清上海之外敌后即刻返京?” 天王再下诏书:“天京危机,刻不容缓!忠王勿忘:天下本一家,四海皆兄弟。若攘外,则必先安内!” …… 李以文既归天京,天王加封他为真忠军师,留守天京,各王都归他调遣。 此前,清朝江苏巡抚李章铜的淮军与由英国人戈登率领的常胜军连陷太仓、昆山、吴江,进犯苏州。 浙江巡抚左宗棠的湘军与由法国人德克碑率领的常捷军围攻富阳,迫近杭州。 李以文回到天京后,苏、杭各将告急,日日飞文前来。 他五次三番奏请天王去救苏、杭,天王皆不准。到八月初,始得出京到苏州。 苏州水道纵横,旱道很少,太平军旱道能争,水师不是与敌轮船的对手,因此战败。 李以文亲带一军出阊门,屯扎马塘桥,取犄角势,暂保苏州,打算回京向天王建议,不守天京。 苏州既失,无锡相继沦陷,李以文退屯丹阳。 此时在浙江,外国侵略者也先后攻陷了宁波、绍兴,于是余姚、金华、龙游、温州等处的太平军也都陆续撤屯,退守余杭,杭州岌岌可危。 看到这种情势,李以文知天京不能再守,就连夜策马回京劝天王撤退。 他竭尽忠诚,痛切陈词,甚至请死于殿前,以求听从。 此时的天王已经身染重疾,生命危在旦夕。要他此时放弃来之不易的天京,简直比登天还难。 天王断然拒绝李以文撤退的建议,并且流着泪,用颤颤巍巍的声音对他严加斥责。 李玉文含泪出了朝门,众臣都来劝慰,全城百姓也流涕呼留。天王闻讯,连忙派人赐下龙袍来安慰李以文。 接过龙袍,对天王赤胆忠心的李以文泪如雨下。他仰天长叹:“只有上帝知道……” 李以文只得收回自己的成见,遵天王意旨,留天京死守。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