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五十一章 太守撑腰小说:大汉中兴录 作者:中国神鹰 更新时间:2020/5/3 10:02:22 不知是处于对臧旻的情谊,还是高顺这个人本身特有的魅力,总之郭蕴对高顺的印象非常好。在郭蕴看来,高顺比起他的得意门生刘烈少了些咄咄逼人的狂傲,同时多了很多稳重。郭蕴知道刘烈作战固然勇猛,带兵也有方,可他毕竟没有经过军中历练,对军阵之法较为生疏,而这个高顺正好可以弥补不足。 回到广武后的当晚,郭蕴不仅把高顺一家安排在府衙后自己居所的旁边,还亲自设家宴招待他的家人和臧洪、陈容二人。 宴席上其乐融融,太守夫人亲热地拉着高顺的妻子嘘寒问暖,年少的张辽则围在高顺身边问个不停。书生陈容则谦卑地向郭蕴请教一切有关阴馆的问题。 宴席快要结束时,郭蕴忽然问起高顺的表字,高顺想了半天才回答说,过去臧旻大人曾给他取字,子循。不过像他这种身份的人,根本用不着,太守大人要不提起,草民几乎都忘了。 郭蕴摇摇头,“从今日起,你就是我大汉军官了,表字是要有的。臧大人取字语出《说文》,循,行顺也。好字!” 臧洪忽然问,“听说阴馆的军侯刘烈大人也是太守大人给取的字?” 郭蕴得意地点点头,“天色不早了,明日我亲自送你们去阴馆!” 第二天一大早,郭蕴就率二百骑兵领着高顺等人出关,直奔阴馆而去。 一路上臧洪、陈容两个书生豪气干云,不时指点江山,只有高顺面无表情。 郭蕴也同样感慨万分,阴馆本是郡治所在,他这个太守竟然要被迫将府衙内迁,怎么说也是一种耻辱。 正在阴馆埋头练兵的刘烈接到消息,说太守大人亲自给他带来一些助手,高兴得合不拢嘴,为了表示隆重,他亲率几百新兵到南门外摆开架势,准备以最热烈的场面来欢迎太守大人一行。 阴馆各界自然不敢怠慢,毕竟是太守驾临。豪强童先领着当地一些有名望、有学识和有家境的人士也来到城外恭候。 来到南门外的时候,郭蕴万没想到这座昔日被遗弃的县城竟然有如此生机,从兵士、百姓的脸上,郭蕴能强烈地感受到他们对未来生活和对战胜鲜卑人的信心,而这一切,郭蕴知道,都源于一个多月前刘烈和两百兵士的勇敢进驻。 “卑职刘烈,参见太守大人!”刘烈隔老远就跑出去恭敬地跪在地上。 刘烈是秩奉比六百石的军侯,在雁门郡已经算得上是个人物了,一般小县的县长级别都赶不上他,他这一跪,后边的兵士、百姓纷纷跪倒,整个场面非常有震撼力。 郭蕴感动得连忙下马,他内心其实很有一种成就感,刘烈是他一路举荐的,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不仅战功显赫,而且能在一个月时间内就把阴馆变成这样生机勃勃,他很骄傲。 “元贞快请起,这段时间你辛苦了!” 随着刘烈站起身来,跟在郭蕴后头的臧洪、陈容两个士子也开始打量这个已经名震并州的军官。刘烈给他们的第一印象是魁梧干练,一举一动都有一种阳刚的风范。其次是刘烈后边的军容风貌,要知道这些都是一个月中入伍的新兵,可看上去,这些兵士表现出来的气场俨然已经是百战老兵了。 后边的高顺飞快瞄了刘烈一眼,然后迅速就把目光移向刘烈身后那些兵士身上。刘烈发现他眼神中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亮光,不过这亮光一闪而逝,高顺的神态很快又恢复到平常的样子,目光又重新回到刘烈身上来。 这时候郭蕴开始给刘烈介绍随行人员,按照重文轻武的原则,郭蕴首先隆重介绍读书人。没想到郭蕴一开口,刘烈的脸上就浮现出一种惊讶,“大人,他就是臧洪?” “怎么?在下很有名吗?连大名鼎鼎的军侯大人都知道在下?”臧洪很幽默。 刘烈反应很快,说他在幽州时曾听刺史陶谦大人提起。陶谦是丹阳人,年纪又大,认识臧洪父子并不奇怪。 “怎么,元贞兄竟然见过陶恭祖?”臧洪有些惊讶。 郭蕴插话道,“元贞率军闯进鲜卑腹地大闹一番后,遭到鲜卑人追杀,不得已从幽州绕道而回,经过蓟县的时候还是刺史大人招待的呢。” 听说刘烈竟然认识陶谦,臧洪的语气更加客气,忙着给刘烈介绍道:“这是小弟的同窗好友陈容陈子逸。元贞兄,我这位好友听到你的英雄事迹,决定不走了,经太守大人准允,来你麾下效力。不知元贞兄乐意否?” 刘烈心想我乐不乐意你们还不是做了决定,不过他非常清楚一件事,军中决不可没有读书人,太守郭蕴估计也是头疼他那些现代白话文和简体字,才费尽心思给自己找一个书生助理的。想到这里他故作惊喜,“军中正缺识文断字的读书人相助,子逸兄的到来,在下有一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呢。” “广陵儒生陈容,见过军侯大人。”陈容走过来向刘烈施礼,“容愿意效前汉班超,投笔从戎,今后还请军侯大人多多指教才是。” “子逸兄客气了,军中事务繁杂,今后子逸兄有得忙了!”刘烈说完郑重立正,向陈容敬了个军礼,“刘烈代表阴馆全体军人,欢迎子逸兄加入!” 这个超越时代的礼节把所有人都吓一跳,但效果却很好,连不太爱说话的高顺眼睛都为之一亮。 郭蕴哈哈大笑,“你先别忙,好事成双,我这次带来了一文一武,陈子逸是文,至于武嘛,子循,来,我给你介绍。” 其实刘烈早注意到了跟在后边的这位北方大汉,但这个人虽然长得威武,气质却和普通农夫差不多,刘烈也就没怎么往心里去。郭蕴叫出“子循”这个字的时候他也只是礼貌地往前挪了挪。 “高顺见过军侯大人!” 刘烈瞬间石化,伸出的右手悬在半空,半天才问道:“你,你叫高顺?” 这一问让所有人都有些尴尬,直呼其名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不过旁边的几个读书人很细心,马上就产生一个疑问,难道刘烈认识高顺?不可能啊。 高顺仍然不卑不亢,“是,草民正是高顺。” 刘烈内心万分激动,这个高顺在后世网络上简直红得发紫,有人还说他其实比关羽还要忠义,比张辽还要有名将之风,只可惜跟错了人,冤死在曹操手里。 而热爱三国历史的刘烈更是把《英雄记》里对高顺的描述背得滚瓜烂熟,他不由脱口而出:“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 这句话自刘烈口中说出来后,不仅郭蕴等人勃然变色,连跟在刘烈身后的几个屯长也百思不得其解,军侯大人知道的也太多了吧?太守大人随便找个人过来,军侯大人居然张口就能说出人家的脾气秉性,真神了! 高顺没想到有人竟能这么评价自己,心情万分激动,当即单膝跪地,“顺当不起大人谬赞,大人孤身杀敌,率百骑勇闯鲜卑。今又驻防阴馆,非大勇不能为,顺愿在麾下效犬马之劳!” 刘烈赶紧上前握住高顺那一双松树皮般的大手,动情地说道:“快快请起,你能来,我总算对守住阴馆有信心了。” 旁边的郭蕴用一种奇怪的目光看着刘烈,这小子真奇怪啊,据说他麾下的张飞也是他慕名找来的,他怎么会知道这么多人? 刘烈忽然跪倒在郭蕴跟前,“大人,卑职想求您一件事。” 郭蕴哈哈一笑,“搞得这么隆重,可不要让我为难啊。” 刘烈抬起头,一字一句地说道:“卑职想请大人任命高顺为假军侯,协助卑职练兵!” 郭蕴愕然,他没想到刘烈竟然亲自推荐高顺,要知道假军侯也是军侯一级军官,级别也在屯长之上。让高顺这样一个新人来当他的副手,能镇得住手下那些骄兵悍将吗? 高顺见刘烈这么诚恳,赶紧推辞,“顺何德何能,实不敢担此大任。” 刘烈现在心情好得不得了,“这个位置非你莫属,今后练兵还得指望你帮忙呢,鲜卑随时会南下,切勿推辞。” 郭蕴清清嗓子,“既如此,本守就当着众军宣布任命,高顺为阴馆驻军假军侯,秩奉三百石!” 高顺先是惊讶,后轻叹一口气,躬身拜倒,“谢过二位大人!顺敢不竭心尽力,以报知遇之恩?” 郭蕴笑笑,同时又任命陈容为阴馆县户曹掾兼军侯书佐,协助处理阴馆民政。 “文书不日下达,希望你二人能勠力同心,协助刘军侯守住要阴馆,以保我雁门百姓平安。” 把两个人安排妥当后,郭蕴这才把目光转向城门口眼巴巴看着的阴馆一众本地士绅。他百忙之中还抽出时间跑到阴馆来,自然不止是宣读两张任命书这么简单。 就在郭蕴朝着士绅豪强们走过来的时候,五十多岁的童先心里七上八下砰砰乱跳,要不是人多,他真想给自己两个耳刮子清醒清醒。可笑自己前段日子居然没完没了派人去郡守府衙告刘烈的状,今天这场景,刘烈分明就是太守大人的心腹嘛。 随着郭蕴走近,士绅百姓们纷纷拜倒,繁琐的礼节过后,郭蕴很有风度地扶起几个上年纪的士绅,然后在他们的陪同下缓缓朝城中走去。 等走到曾经雁门郡守府衙前,郭蕴微微一笑,径直走到大门外,朝所有人挥挥手——他准备讲话了。 郭蕴的主题很鲜明,他开门见山,说自从军侯刘大人率军进驻阴馆县那一刻起,就标志着阴馆县重新回归王化。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县衙乃至太守府衙还未来得及回迁,因为回迁之事重大,花费也很大,郡守府为保证明年春种和严冬防卫鲜卑人南下,必须节约使用财赋,所以才没有回迁。 郭蕴又说前一阵子听说阴馆县士绅和驻军之间有些误会,这是很正常的,同时他也很欣喜地听到双方达成和解的消息,说面对鲜卑强大的军事压力,阴馆军民双方能够顾全大局,这让他很欣慰。 郭蕴话锋一转,说秋粮入库严冬将至,也是狼子野心的鲜卑人南下劫掠之时,为了不让百姓再受祸害,他号召阴馆军民要团结一心以共同抵御鲜卑侵袭。 郭蕴说了半天都是套话,但在童先等当地豪强听来却又是另一番滋味。太守大人说了半天,其实就是告诉他们,刘烈是他派出来的,目的就是要恢复阴馆县的行政。 既然是行政,接下来就是赋税等问题。比起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好好征收过的田税、算赋等赋税,刘烈收取的所谓“工商管理费”根本就不值一提,甚至就算上缴商税,也比不上这么多年欠下的田租算赋。 刘烈在下边也是听得神清气爽,有了太守大人这番话,他以后的底气就更足了。 在郭蕴准备走进府衙之前,童先大胆地上前,邀请太守大人赴宴,理由嘛就是接风洗尘之类的。 郭蕴很高兴地答应了,还客套地说什么让大家破费之类的话。“本守政务繁忙,明日一早就要回去,不如就在今晚吧,地点你们定,可好?” 豪强富商们大大松了口气,太守大人肯赏脸就好,很多事情在饭桌上还是要好谈一些。 “那草民等先行准备,到时候我等再来想请!”童先一边擦汗一边笑盈盈地请示。 郭蕴同样笑盈盈地回应,然后头也不回地在众人簇拥下进到府衙。 来到正堂后,郭蕴大大方方地坐在那张本该就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刘烈和一干下属全都站在下边恭候着。 “时间仓促,元贞,是不是拣重要的说一说?”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