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千里强行军小说:烽火:燎原之路 作者:雨默 更新时间:2021/4/1 13:53:31 ——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2军 说起国民革命军,人们大都会知道五大主力,第74军、第5军、第18军、新编第1军、新编第6军,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部队,今天我们说的则是另外一支部队,它组建于民族危亡的时刻,建功于抗日的战场上,内战的争斗中被迫远离故土,它就是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2军。 中国国民革命军第52军前身是南京陆军军官学校所属六个教导团。 1930年春,南京陆军军官学校所属六个教导团编为教导第2师,同年5月,教导第2师改为教导第4师,师长徐庭瑶。 1932年冬,教导第4师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军长徐庭瑶,下辖第2师、第4师、第25师。 1933年3月,长城战起,该军急调北平,参加长城抗战及冀东作战,尤其是该部第25师,7天的时间强行军900公里到达指定位置,“千里驹”部队从此享誉全军。 1935年6月后,该军奉命撤出北平,开赴河南洛阳休整。 1936年春,该军调至晋南地区。 1937年8月,第17军以第25师为主扩编为第52军,隶属第1战区,军长关麟征(著名影星关之琳的父亲),下辖第2师,师长郑洞国;第25师,师长张耀明。 该军组成后,参加平汉路北段作战。 同年6月,关麟征升任第32军团军团长,张耀明继任军长,欧阳芬任副军长。 台儿庄战役打响后,第52军编入第20军团序列,开赴徐州战场,并作为机动部队游走于台儿庄外围,沙沟一战,该部2师一个旅遭遇日军主力师团,血战多日,全旅官兵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扼守阵地,最终全旅伤亡怡尽不得不撤出战斗,虽然如此,该部也为战役的胜利争取了时间。 随后第20军团奉命出击,将台儿庄之敌合围,予以重创! 1939年9月,日军集结主力部队进犯长沙,第52军此时隶属第15集团军奉命扼守新墙河防线。 9月18日,日军第6师团向新墙河防线展开进攻,战役正式打响,第52军在第15集团军编成内奋起反击,像一枚钉子一般牢牢的钉在阵地上,日军毫无办法,不得不绕攻其防线侧翼,准备与奈良支队合围该部。 23日,日军集中80多门火炮猛轰第52军阵地,全军紧咬牙关死战不退,团长牺牲了,营长顶上去,营长牺牲了连长顶上去,全军就这样前仆后继,用鲜血谱写了中国军人的尊严。 随后因为战场形势发生改变,外加第9战区重新调整部署,新墙河防线失去了坚守下去的意义,于是该部奉命撤至汨罗江防线继续坚守,其第25师调入长沙担任城防任务。 25日,日军集中优势兵力再次向52军驻守的汨罗江防线展开进攻,此战52军再次发扬了中国军人的斗志,红着眼睛与日军血战。 无奈之下,日军只得再次迂回,绕过汨罗江防线向长沙城进犯,此时第25师正在这里等着他们。 从27日开始,日军反复发动潮水般的攻击,整个第52军如同定海神针一般巍峨不动,血战4天,青天白日满地红依旧在长沙城头迎风飘扬,最终取得了长沙会战的伟大胜利。 1940年9月,日军为了切断中国的对外交通线,悍然武装入侵法属印度支那联邦,也就是今天的越南,为了防止日军由滇南地区进攻本土,第52军奉命调防滇南地区直到抗战结束。 1945年9月28日,第52军进驻越南河内,在第一方面军司令官卢汉的带领下接受日军投降,该方面军还有享誉中外的国民革命军第60军,既日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该部于**战场上的汉江南岸阻击战中一战成名。 受降仪式在河内总督府举行,根据相关规定,以北纬16度线为受降区域划分,16度线以北中国军队接受日军投降,16度线以南则由英军受降。 代表日本投降的是驻越日军司令官土桥勇逸,受降典礼上,他见到盟军的军官们都是主动向他们敬礼,唯独见到法国军官,却依然是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卢汉将军对于这些平时作威作福的法国人也是看不起,特别将这些法国军官们挡在礼堂外,不允许他们参加受降仪式。 此时的中国军队俨然一副解放越南英雄的样子,所到之处受到了越南百姓的热烈欢迎,据很多老兵回忆,那是52军那段时间最惬意的日子。 1946年,国内内战爆发,第52军由越南海防经海陆运抵秦皇岛,随后由海宁线一路向北展开攻击,攻入东北后第一仗即击溃了东野的部队,乘势攻陷沈阳,后进军安东地区。 5月19日,国军9兵团攻陷四平之后,以主力继续向长春、永吉一线攻击前进,东北态势变得十分棘手。 东野三纵素有旋风战将美誉的韩先楚将军为了牵制国军,达到吃掉其一部分的目的,命令其麾下第11师立刻抽身向正在黄家甸休整的第52军25师展开突然袭击,25师猝不及防,师部被歼灭,师长李正谊以下5800余人被俘,1600余人伤亡,千里驹部队一下子威风扫地。 1948年,辽沈战役爆发,第52军编入国军第9兵团廖耀湘部担任东北机动作战任务,11月该部担任兵团后卫掩护,未跟随兵团主力参与锦州作战,9日,该部奉命驻防营口,旋即遭到东北野战军9纵和独立第2师围攻,52军所属第2师被歼灭,经过整补的第25师大部被歼灭,军直属辎重团被全歼,52军残部经营口脱离东北战场向长江防线转进。 此战,第52军共有14800余人战损,比例接近50%。 随着战争的推进,形势对于国民党政权越发的不利,1949年4月下旬,长江防线告破,国军兵败如山倒。 5月12日,月浦地区,这里是国民党重新整补的第52军驻防阵地,是日,解放军第10兵团28军、29军携大破长江防线之余威向敌52军展开猛烈的进攻。 月浦是屏障吴淞、宝山的重要阵地,国军在该地筑有密集的钢筋水泥地堡群,构成纵深防御体系,易守难攻。 这一天夜里,解放军三野29军260团遵照军委指示进行土工掘进作业,以缩短攻击距离,另一边奉命担任掩护的253团则轻信了俘虏的话,认为第52军根本没有来得及修筑足够的防御工事,于是便大胆的向前穿插,来到了一片“坟地”,士兵们惊讶的发现,坟头十分密集,团部决定将指挥部就设在这片“坟地”的中部,以方便接下来指挥作战,转天清晨,士兵们见到眼前的场景惊讶万分,那一个个“坟头”根本就是国军构筑的水泥火力点…… 团指挥部此时也如梦方醒,立刻组织部队撤离,但为时已晚,面对52军凶狠的火力,解放军战士们嚎叫着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扑向敌军,另一边的260团此时也遭到了国军来自空中及水面上的火力覆盖, 253团政委大声的喊着,命令士兵们停止攻击,但是命令均被国军的火炮声覆盖了,战士们呼号着,红着眼睛杀向敌军阵地。 激战致15日,解放军终于攻占了月浦镇,但是损失很大,担任一线作战任务的260团仅剩下60余人了。 随后第52军展开反扑,第29军派遣第259团增援,激战中,该团团长牺牲,剩下的士兵们咬着牙与火力强大的第52军形成了拉锯战,硬生生的打退了52军5次强攻。 10兵团的另一支部队第28军也在刘行、杨行一线受挫,其中对该部252团的战斗情况,军史的记载是:该团过于突出,阵地被突破,252团陷入混乱,在太仓补充的俘虏兵乘机倒戈向国民党军投降,252团在撤退中损失600多人。 月浦一战失利,国军立刻将第52军吹上了天,国军宁沪杭警备司令官汤恩伯在祝捷大会上说到:月浦大捷证明国军在上海修筑的阵地是铜墙铁壁,坚守阵地的部队是国军中最精锐的部队,装备精良,士气旺盛,共军这一次并不是战无不胜,第52军前方大捷说明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就有信心确保上海安全! 同时因为月浦一战失利,导致原先制定的举行上海市武装起义的计划流产,负责起义的几名革命者也因为**的出卖而被逮捕。 随着战事的不断推进,虽然52军在月浦得手,但是也难以支撑整体战略的溃败,24日,汤恩伯密令麾下部队向高桥、吴淞一带集结,25日,第52军登船撤离上海战场。 此战,第52军真的在国军中露脸了,给28、29两军造成了8000余人的伤亡,这两个军元气大伤,此后长期担任后方警备任务。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关麟征,杜聿明,张耀明,刘玉章都是陕西人,可以说52军是由秦将带出来的一支能攻善守的精锐劲旅。 辽沈战役从海上逃了,上海战役又从海上跑了,仿佛是两次敦克尔克大撤退的中国特色版。 在撤离之前还分别对东野和华野手下的精兵悍将给予了有力的打击,可以说是北踢东野一腿,南打华野一拳,鏖战解放军两大主力野战军。 从上海撤退后,第52军先到舟山休整,随后由舟山海运澎湖驻防,两个月后撤往台湾,是为数不多的以全建制撤退到台湾的主力部队。 1954年7月1日,番号改编为第8军,1956年更动番号为第3军,1976年先更动番号为第11军,再改为第69军,1989年军级单位裁撤时驻地为台北。 来台后,该部第2师先后变更为第33师、第333师,代号为埔光部队,素有"天下第一师"称号(因第一师覆灭未撤退来台),第25师变为第34师、第234师,代号为长城部队,两师皆为国军主力。 后来师级单位裁撤,埔光部队(黄埔之光)保有一旅:第298旅,改代号埔传部队;长城部队(纪念长城战役古北口之役)保有一旅:第200旅,改代号古北部队。 2013年4月1日,第200旅再次更换番号为第234机械化步兵旅,代号回复为长城部队。 2013年7月1日,第298旅更换番号为第333机械化步兵旅,代号回复为埔光部队。 历任军长从成军至撤台初期为关麟征、张耀明、赵公武、梁恺、覃异之、刘玉章、郭永。 在台历任军长依序为侯程达、张光智、田树樟、郝柏村、胥立勋、丁恩元、张道一、张振远、蒋仲苓、夏超、梁凤彩、李君志、柏隆柜、罗本立、黄世忠、王文燮、张前广、张光锦、梁世锐。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