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三十一章 跌宕起伏小说:野庄风云 作者:遨游红尘 更新时间:2020/12/17 22:54:11
野庄村有一个少年叫宋福海,十四五岁的样子,两道浓眉,圆圆的脸蛋呈古铜色,两只水汪汪的眼睛。因家境贫寒,宋福海便报名参加了藁城县大队,在战士里面好几个年龄相仿的少年,一个个精神抖搂,机警灵活。 因县大队枪支弹药短缺,这些少年手里没有枪,他们手里有拿菜刀的有拿起粪叉的有拿三齿的做为武器。宋福海手里拿到是一根齐头梢棒,宋福海在家里没事时就跟村里的师傅练练武。宋福海当兵走时,已学会了两下子,抡起梢棒来嗖嗖作响,上下翻飞如灵猿攀树,一树梨花横压海棠。 宋福海在战斗中,他抡起棍子劈下去如快刀斩乱麻,只要挨上非死即伤。在邻村阻击战中,宋福海就让一个鬼子脑浆迸裂,另一个鬼子腰斩而亡,他现在手里用的那杆三八大盖就是那次作战时自己缴获的战利品。 抗日战争时期,宋福海是随从河北省藁城县县大队长秦良臻与日本鬼子作战的。 做为一名侦查员,宋福海每次执行任务,胆大心细,一次次弄到确切情报后,方可放心。 一次,敌人在高玉炮楼开会。宋福海获悉后,为了获取真实情报,他凭借身轻如燕功夫,越过壕沟,翻过敌人铁丝网,轻轻躲在敌人会议室隐蔽处,把敌人的行动计划听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就在宋福海离身之际,孰料,外面一个站岗的鬼子发现了他并用刺刀向他挑来。宋福海一个兔子蹬鹰的拳脚,将这个鬼子踢得“哇啦”一声,手里的长枪飞了出去。屋里的鬼子听出了动静,便倾巢而动。 宋福海施展轻功,跳到下面一匹战马上,然后打马疾驶。一路上,战马从壕沟一跃而过,掠山岗,如履平地。 后面的鬼子开着汽车紧紧跟踪,只是不消一刻钟工夫,宋福海的影踪早已皆无。害的鬼子兵如同木头般呆立起来。 那一年是冀中平原根据地最为艰苦的日子,日本鬼子为了加强华北平原的统治,提出“强化治安”,并调动几万日伪军向平原根据地发动了全面进攻。日军采取了“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大政策,致使藁城军民受到了巨大损失,斗争变得更加残酷和艰难。 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河北藁城县,由于敌我力量相差悬殊,藁城县大队迫不得已来到晋县与日寇展开了游击战。 同年冬天,秦良臻接到军区警备旅王长江、政委旷伏兆、参谋长张存实的指示:命令藁城县大队派两个中队到晋县配合警备旅一团执行战斗任务。秦良臻和副大队长耿际海商量派哪两个中队去执行任务。 当时,藁城县有三个中队,一二中队战斗力强。一中队队长由耿际海兼任,指导员是邓宪章;二中队队长是英勇善战的王贵忠。秦良臻决定亲自带两个中队去晋县执行任务。耿际海坚决请战要求带队前往执行作战。秦良臻考虑到耿际海刚升任副大队长,还没有独立指挥过县大队整体作战,为了锻炼提高他的指挥作战能力,就同意让他带队。出发前,秦良臻一再嘱咐耿际海:“晋县敌情复杂,要时刻提高警惕,驻防要选择群众基础好的堡垒村,要机智灵活,不要死打硬拼,要与警备旅密切配合,遇事要多和邓宪章、王贵忠商量。”耿际海说:“你的话我记住了,你就放心吧!” 此时,二中队指导员曾在一次与敌作战中光荣负伤,在一家堡垒户治疗了一段时间。他觉得能够下地活动了,打仗不碍事。俗话说:轻伤不下火线。于是,他的伤口还没有治愈好就归队了。 这次,他恰好赶上县大队到晋县执行战斗任务,有二中队参战,他做为二中队指导员,更有理由要求上前线参加战斗。 县大队长秦良臻命令道:“你的伤还没有好利索,不能去!” 这名指导员坚决要去:“报告大队长,我的伤已经好了,行军打仗没有问题。” 县大队长秦良臻严厉地说道:“服从命令!” 随后,耿际海与秦良臻握别后带队出发,。 战士们吃饭是边走边吃,就这样忙不停蹄地奔向了前线。 根据县大队指示,宋福海所在的连奉命驻扎在晋县宿城(今叫宿生)村,以便阻止日本小鬼子南侵。为了不惊扰村里的老百姓,这个连就在村外休整待命,并布置了岗哨。 一天下午,宋福海下岗还不到半截烟的功夫,就突然听到啪的一声枪响,接着侦查员飞奔而至,向队长耿际海报告鬼子进村了。 耿际海赶紧召集队伍,给战士们布置好作战任务。然后,耿际海带领部队埋伏了起来。县大队中队躲在一堵墙后面,墙上已经凿开了不少射击孔。 这时,前面是汉奸组成的手枪队,只见一个个虾米似的弓着腰撅着屁股骑着自行车开路;接下来的一股鬼子骑着高头大马,哒哒的马蹄声越来越响;紧跟而至的是咵咵跑步来的一大群日本步兵。 透过射击孔,宋福海看见鬼子大摇大摆从眼前走过去。向附近一个村子叫轱辘村(又叫新风)开去。战士们都心急火燎似的手心里手心里都出汗了,就等队长下达攻击的命令。县副大队长耿际海屏住呼吸瞪大虎眼看着后面。 不一会儿,后面开来了大部队,看到鬼子气势汹汹的样子,战士们的肺都快气炸了。突然,战士们听到轱辘村驻扎的县大队大部队与敌人交上了火。 耿际海一挥手,大声地吼道:“打!”战士们向敌人射出了愤怒的子弹。轰轰轰,轰轰轰,手榴弹在敌群里炸开了花。直炸的小鬼子们哭爹喊娘,血肉横飞。待到作战部队从四面八方包抄着追击过来时,溃败的敌人吓得鬼哭狼嚎,落花流水。 战斗结束后,藁城县大队中队缴获了两挺机枪,一百多支步枪,还有一些战略物资。 宿城、轱辘村战斗刚刚结束,县大队还没来得及撤退,敌人就以数倍于我的重兵将县大队团团围住,并不停地向战士们投放毒瓦斯。 接下来的战斗,战士们打得异常艰苦也很顽强。可是,敌人武器精良,仗着人多,加上有**告密。藁城县大队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就被敌人包围了。 防线被突破,战士们拼命厮杀,子弹手榴弹已经打完,英勇无惧的战士们便与敌人拼起了刺刀... ... 此战结束,终因寡不敌众,藁城县大队死伤惨重。 不仅如此,气急败坏的鬼子兵进村后到处搜捕革命战士。有一个排长叫于池,他与两名战士隐藏在一户人家的炕洞里。 这时,几名鬼子进屋搜查,一名战士使劲捂着自己的嘴,尽量不发声。这名战士没能按捺住便咳嗽出了声。被鬼子听见后,把三个战士抓住了。 战士们终因寡不敌众,县大队中队长王贵忠、排长于池、宋福海与卫生员秦良社(秦良臻堂弟,中**员)等三十多名战士被捕了。 这些被捕的革命战士被集中押到了晋县日本宪兵队,被关押在一个木笼子里。木笼小,关的人多,只能坐着,不能躺下。时间一长,人们身体可承受不了。 大家一起商量出一个办法:把三十多人分成三个班。一个班站着,一个班坐着,一个班躺着睡觉。一个小时换一次班,实行三班倒。这样一来,大家可以替换班躺着睡一会。 这个木笼子只有一个六七十公分的小门,每天送饭时才开,其他时间就用一把大铁锁锁住。被俘同志刚进去,王贵忠就发现有个看守是原县委一个警卫员叛变了,他认识王贵忠和秦良社,鬼子从他口中知道了王贵忠是中队长,便先提审王贵忠,结果鬼子没有从他口中得到一点情况,气急败坏的鬼子小队长小岛对他实施严刑拷打,也是一无所获。 王贵忠遍体鳞伤地回到木笼,两眼炯炯有神地望着同志们,掷地有声道:“我们虽然被捕了,但我们是**八路军,谁也不能当胆小鬼,不能贪生怕死当**,死也要死的硬气。” 就这样,这些被捕的革命战士每天接受着鬼子的轮流审讯,他们在那里受尽了酷刑。可他们依然咬紧牙关,面对敌人严刑拷打,他们一字也没吐出实情,气得鬼子中队长“哇啦啦”“哇啦啦”瞎喊叫。 预感到鬼子不久就要对他们下手了。他们的牢房是东屋,监狱的大门是北门,所以,敌人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我们要活着出去,在这里被敌人杀死,不如逃出去战死。”秦良社小声地对大家说道。他们想着如何逃出去,看看窗户已被钉牢,大家最后把目光集中到门上,门外已被大锁锁死。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