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情感>蜡烛泪>第三十七章家长会(三)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三十七章家长会(三)

小说:蜡烛泪 作者:宇九霄 更新时间:2022/10/18 14:38:28

我说:“家长们,小孩是夸出来的,不要一味去指责,要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点燃他们心中希望之火。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希望,意味他停止了进步。...

差生是怎么产生的呢?当一个孩子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就成了差生(认为他们是“笨得要命,没有出息,没有长进”的学生,所以在他们的潜意识之中就有了用功也不会有什么超越,考上普通本科也够呛——的信息,久而久之在潜意识之中也就接受了这些负面的信息,建立起了一个失败的自我意象。一旦他在学习和行动的时候,他就会在自己的内心之中不断地看到一个垂头丧气难当大任的自我,听到“我笨得要命,没有出息,没有长进”之类的负面信息,这时候学生的心智系统是很少怀疑它的真实性的,他们只会根据这种自我意象去活动,结果他们所感受到的也就是沮丧、自卑、无奈和无能,当然也就的的确确出现了“考上普通本科也够呛”的真实局面,同样也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造就出了差生),我们知道,每一个人都有想要成功的一面,具体到我们的孩子来说,成功就是要考上大学,但是孩子是怎样考上大学的呢?作为师长我们都会异口同声地说:考上大学的孩子是我们教育和培养出来的!这话我不反对,的确考上大学的孩子是我们教育和培养出来的!那么在此我要问:考不上大学的孩子是不是我们教育和培养出来的呢?有的师长就要说了,您这不是说废话嘛!呵呵,我认为我不是在说废话,其实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尖子生是我们家长、老师和社会教育、培养和欣赏出来的,差生也是我们家长、老师和社会鄙视出来的!在此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1831年英国的一次环球科学考察就要启程了,一个叫约翰.亨斯洛的中学校长建议委派他以前的一个学生做博物学家。这个小伙子当时22岁,在学校时他笨得要命,尽管他热衷于从乡村采集甲壳虫,但他的数学学得一塌糊涂,其他学科也没有出众的地方。他和差生的行为表现几乎没有什么两样:爱打猎、掏鸟窝也就是上房揭瓦调皮捣蛋的那类、喜欢体育活动等等。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家庭教育失调所造成的差生”,一方面他母亲以温和的性情教育和引导,要求他做一个牧师;另一方面父亲暴戾专制,使他破罐子破摔,不让他采集甲壳虫他偏要这样去做(这是典型的逆反心理)。但亨斯洛从这个学生的身上发现了闪光的地方,他说服了有关方面以及这个青年,参加了长达五年的环球科学考察,进而做出了十九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三大发现之一的成就(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这个青年是谁呢?我想大家已经知道了他的名字——达尔文。

19世纪九十年代哈佛大学有一个身材矮胖、体质虚弱且爱多嘴多舌的女孩子,她经常丢三落四、上课迟到,听老师的讲课就像听天书一样,作业常常错误百出——他简直就是那种典型的笨蛋,那种不能集中精力办好一件事的女孩子,如果是现在我们可能会劝她留级或退学。但是她的班主任除了与她的父母沟通以外,还允许她考试交白卷,还给她的功课打了高分,并帮助她进入了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学习。就是在老师和家长的作用下,这个女孩子在离开哈佛十年后成了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她的名字是格特鲁德.斯泰因。

前面我举了两个十九世纪的例子,大家可能会说离我们十分遥远,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我在乡下曾教过的一个学生,这个学生成绩平平,课任老师都预测他毕业的当年考上大学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偶然的一次机会,我想用心理促进法来调动他的心智潜能,于是我利用传统的面相学理论以及自我的发挥,对他说:“你眉立似倒‘八’字,额阔似乾坤、地阁方圆,口、眼、鼻以及面庞都显示出一股英豪之气,再加上耳垂肥厚,将来绝对是一个不凡的人……”不料,我的这一说法进入了他的思想,与他一知半解的宿命知识发生了融合。接下来的日子,他一改往日做事拖拖拉拉的习性,与自己叫起真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他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在高中毕业的当年考入了一所名牌大学。

从这三个例子来看,尖子生之所以成了尖子生,最最重要的就是:父母,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教师不断而反复的欣赏,而使孩子从这些不断而反复的欣赏以及成功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了“我是一个成功者”的自我意象,一旦他在学习和行动的时候,这种自我意象就会让他在自己的内心之中不断地看到一个趾高气扬、不断进取、敢于经受挫折和承受强大压力的自我,听到“我做得很好,以后我会做得更好,我有实力,我有能力,我会成功,我一定会成功”之类的倍受鼓舞的信息,于是他便喜悦、快慰的积极心态来想尽办法,不断前进,直至成功。这样的成功同样也就会成就未来一个接一个的成功,所以他也就成了尖子生。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这个学生就成了差生。要想让差生变成尖子生其实道理很简单,那就是我们师长不断而反复的欣赏,调动和激发其内在的成功的积极性,让孩子反复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然后以成功来促进更大的成功,这样孩子就会变得如我们所期望的一样而成为了尖子生。所以我今天讲的就是,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批出来的。

生活中,家长总是把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作比较,这也不如别人,那也不如别人,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的孩子长处比,这样只有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影响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甚至产生自暴自弃、偏激、攻击等行为的发生。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很暖和,所以开始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结果很明显,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我们心理学界常说的“南风效应”,“南风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对待孩子的学习问题上,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北风和南风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同样我们要使孩子如我们所愿刻苦努力、学习进步,虽然有时候雷霆闪电、暴风骤雨的训斥和打骂孩子,一次、两次可能因为你很凶,孩子惧于你的威慑起了作用,但是长此以往却使孩子“你有政策,我有对策”,所以我们不妨学学“南风”,这就是说当家长的要有善于表扬的心态,舍得夸孩子,特别是感觉孩子缺点很多的家长,很多时候需要带着放大镜寻找孩子的优点加以表扬、加以鼓励,让孩子从你这儿得到一种信心,得到一种关爱,得到一种被关爱、被肯定的感觉,他的责任感就焕发出来了,于是他的学习就会有突破的,甚至创造奇迹。所以当家长的要舍得去表扬孩子,以这样一种心态你会突然发现孩子身上有许多优点,值得你去表扬。

正如一段教育名言所提示的: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了头脑平静地生活。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真理和公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那么,你的孩子生活在什么之中呢?

教育家孙云哓认为:能够说出孩子十个优点的家长是优秀家长,能够说出孩子五个个优点的家长是良好家长,能够说出孩子三个优点的家长是合格家长,说不出孩子一个优点的家长是不合格家长。

美国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作为家长,赏识的核心就是爱孩子,在这里大家可能要说“你这不是废话嘛,我们不爱孩子何苦要牺牲休息时间来听你的讲座呢?”,过去我们讲“疼在心里,恨在脸上和口上”,这对于物质匮乏年代历经苦难的孩子来讲是非常有用的,但是面对物质生活充裕年代的孩子来讲,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受苦、什么是节俭,更不知道什么是“疼在心里,恨在脸上和口上”这种深沉博大的爱,所以我们对孩子既要疼在心里,也要爱在脸上和口上,用这样的爱就会把蕴藏在孩子身上巨大的潜能调动并发挥出来,以信任,提醒,宽容等方式正确对待孩子身上的优点和弱点,让孩子在意识和潜意识中都有“我能”“我行”“我正期待着……”“我有实力,我有能力,我会成功,我一定会成功。”“一定有办法”等的自信,并用这些积极的意念鼓励自己,于是便能想尽办法,不断前进,直至成功。”

“林老师,你讲得真好!”

“精彩!”

……

“啪啪啪啪啪……”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