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五十三章 雄主耶律德光小说:逆熵 作者:谋事在人 更新时间:2021/2/21 10:14:22 原来通往天竺的商路并不好走,既要翻越高山,也要穿过热带雨林,探险队只是到了天竺最东边的国度迦摩缕波和帕拉王朝。是的,天竺使者的说法,天竺现在也是分裂的。迦摩缕波相对比较弱小,帕拉王朝比较强大,但并不是最强大的。据说还有罗湿陀罗拘陀和瞿折罗王朝,除此外还有很多小国。另外,探险队还提到,他们是从一个叫弥诺国的南方小国进入天竺大平原的,从弥诺国知道更南和东边,还有蒲甘、掸部、骠人和女王国,但因为没在天竺,所以没去。到了帕拉王朝才知道,帕拉和南中之间还有个迦摩缕波国,所以回程的时候,才去拜访其国,并带回了使者。 根据探险队描述,从南中到天竺,有两条路可以走,他们选择了南边一条路,这条路看起比较好走。这条路经过弥诺国,辗转南行,到过海边,让后沿着一条狭窄的滨海平原,就到了天竺大平原。天竺人口众多,他们路上耽误了很多时间,所以在帕拉王朝见过国王罗阇耶波罗后,就带着使者回来了。因为听说帕拉王朝东北方向还有一个国家,所以就从那里绕回来。到了之后才知道,这国叫迦摩缕波,人种和华夏人一样,与天竺相异。迦摩缕波国王对探险队非常热情,他们说他们的祖先就是从东方来的,听说探险队要回国,他们就派出使者相随,迦摩缕波使者说他们国内有一条路就直接通往华夏。于是就按他们指引下,从北路国来。这北路更近,但穿越了好几座大山,还通过了无人的原始森林。比起南路可是难走多了。 和商部的会谈中,听说蜀国有意开通天竺与华夏的商路,迦摩缕波使者请求商路从北路走,说迦摩缕波国一定会保证商路在迦摩缕波国境内的安全。而帕拉王朝的使者,则坚决请求把商路开在南路。他们提出了一个诱人的建议,说帕拉王朝以东,从海边直到弥诺国,是一大片无人管辖的区域,他们帕拉王朝可以和蜀国瓜分这片地方,并且,帕拉王朝还可以协助蜀国在海边建立港口。 但梅德富表示,那片土地和蜀国还隔着弥诺国,蜀国去占领,也太不方便了。而且蜀国有火药,北路虽然不好走,但我们可以修路,可以炸开险要的地方,拓宽道路。 那帕拉使者一听蜀国不走他们国家了,竟然当场表示,如果蜀国对弥诺国做出什么的话,帕拉王朝绝不会干涉。 迦摩缕波使者一看要坏事了,竟然也不要脸了,说这弥诺国就和他们接壤,他们回去,就可以说服国王,出兵帮助蜀国,攻灭弥诺,他们只要弥诺北部的领土,其余全归蜀国。 现场的姚鹏辞一看觉得不对,就问了下南线商路的走向,探险队说,这南路就是从弥诺国的北部穿过的。 梅德富觉得一下定不下来,就说蜀国要考虑后再决定。然后就让内阁考虑怎么处理。内阁征求王凡的意见,王凡一看这还不简单,凭什么要选,两条路都要。蜀国利益最大化才是最重要的。枢密院却提议,在商路上驻兵,以保护商队安全。王凡一看,这怎么看着这么眼熟?不行,考虑很久之后王凡拒绝了。现在天竺对蜀国很友好,而天竺文明,也和华夏文明一样,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完全没有必要凭空制造仇恨。 天竺的事告一段落,十二月二日,王凡最关心的平炉投产。一炉能炼上百吨的钢,这产能,直接把手工业生产方式,打入十八层地狱。加上前期建成的转炉,现在攀枝花主要出的,已经不是铁矿了,而是钢锭了。因为产量太大,原来管控严格的钢铁开始放开了,无数的蜀钢蜀铁,涌进了中原、江南。让那里的炼铁作坊纷纷关门。王凡让贺平把平炉的各项建造数据,发到蜀国各地,他要让蜀国全面跨入钢铁时代。 十二月十日,在搬砖建设成型钢材厂的王凡,收到了三份电报。现在蜀国各钢铁厂出的产品,主要就是钢锭、铁锭,他们还没有考虑到钢铁的大规模民用。王凡要把各种钢板、钢管、钢筋造出来,这些可是钢材市场的大头。 三份电报,两个意思,两份电报分别是唐玉和李立鸿发的,是给王凡的情书。是的,这两家伙,居然运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用宝贵的电报机给王凡发情书。当然,她们两人也不是唯一给王凡发情书的,王凡已经收到了不少情书,有书写的,也有电报的。王凡都一一收好,心里闷的时候就拿来读。那个要多读书是吧,这情书好歹也是书是吧。话说话说一年多了了,尽管王凡一直在死撑着,但老婆的记忆越来越模糊了。王凡心里默念:老婆,我快撑不住了,我要犯了点错误,你一定要原谅我。 另一份电报是周必成发来的,王凡最担心的契丹人,终于露头了。 原来经过几个月的战争,李从珂已经把石敬塘赶回了河东。李从珂兵力雄厚,张敬达作战经验也相当丰富,结果现在已经把石敬塘打得只剩下一个太原孤城了。蜀国控制关中之后,沿河水布防,紧贴中原,这样锦衣卫进入中原就方便多了,很多信息源源不断地传来。 这石敬瑭缩回太原后,也是懊悔不已,不想这皇帝的影响力有如此之大。原来的李从珂仅仅是凤翔节度使,也没多少兵,但他闪电般地当上皇帝后,不但禁军迅速效忠,连山东的杨光远,幽州的赵德钧都先后称臣,那些宋王的部下,更是作了鸟兽散。这也让石敬瑭更坚定了那个信念:当皇帝。 石敬塘兵力吃紧,感觉腹背受敌,只好收缩战线,逐步放弃外围,最后就只剩下一个太原孤城了。好在太原雄城,原本就是坚固异常,这几个月又从蜀国商人手里买了不少水泥加固,这样就更加稳固了。前两天张敬达试着攻了一下,石敬塘的大将刘知远,镇定自若,指挥得当,后唐军没占到便宜。石敬瑭暂时稳住了,他现在只是盼着那一步棋,能赶快起作用。 一座大帐之内,一人头戴一顶金色的头盔,身着金色的铠甲,大马金刀,坐在大帐首席位置,面容严肃,刚毅。 下面跑着一人,身材矮小,脸却长得很长。只听那人说:“陛下,先前条件,还不够优厚吗?” 上首之人,正是契丹国主耶律德光。他说:“华夏皇帝,天下之至尊。此事极为重要,容朕再考虑考虑。” 那面那人说:“陛下大国之君,当言而有信。我主登基,必将竭中国之财以奉大国!” 耶律德光明显有些意动,那人又说:“陛下,那赵德钧三刀两面,他的许诺,怎么能轻信啊!” 耶律德光眉毛一挑,怒道:“桑维翰,朕如何行事,还要你来教吗?嗯?!给我拖出去!” 下面那人正是石敬瑭的心腹谋士,桑维翰。桑维翰被拖出去时,还不断大叫:“我主真心事奉,天日可鉴,那赵德钧德行浅薄,不可听信啊。” 原来石敬瑭和契丹早就勾搭上了,石敬瑭给耶律德光当儿子,割幽云十六州给契丹,换取契丹出兵,帮助石敬瑭打败后唐,登上皇帝宝座。本来耶律德光也答应了,但那幽州节度使赵德钧听到风声后,也派人送礼给耶律德光,请契丹支持他当皇帝。中原皇帝更迭太快了,以至于是个人都想起点心思。左右逢源,耶律德光一时有些犹豫了。 耶律德光是耶律阿宝机的次子,阿宝机死后,耶律德光因为战功卓著,按契丹传统登上帝位,但太后述律平不喜欢长子和次子,而喜欢幼子耶律李胡,长子人皇王耶律倍为活命,只好从辽东半岛,经海路逃往后唐。述律平又以到阴间服侍阿宝机为由,把很多反对的大臣给杀掉,以图为耶律李胡上位扫清障碍,据说当时整个契丹上层都给杀了一半。但在杀到汉臣赵思温时,赵思温却用一句话,差点把她噎死,赵思温玉说:“先帝最亲近之人莫过于太后,太后为何不以身殉葬?我等臣子前去侍奉,哪能如先帝之意?”这述律平也是果绝,竟当场砍下自己的一条手陪葬,说主少国疑,国家不能没有她,只有先用一只手服侍先帝了。结果就是她临朝摄政。其实当时耶律德光已经二十五岁了,哪里还能说主少?耶律德光也是一代雄主,这几年通过各种动作,终于获得了不少权力,特别是军权。这次领兵出征,也对自身威望提升有很大帮助。 石敬瑭眼看顶不住了。耶律德光本来要马上出征,谁知道这赵德钧也来卖国。耶律德光琢磨着,看到不能把利益最大化。桑维翰看事情要遭,赶紧跑过来恳求。耶律德光见他说得烦了,就把他赶出了大帐。 这桑维翰被赶出来,就抱块大石头痛苦,从早上哭到晚上。不知道是那石头原本其实是块硬点的沙土,还是这桑维翰给石头下了点那蜀人的啥药,总之那石头竟给生生哭软了。 耶律德光听说,跑出来看,大为惊奇,心想此人可感动苍天啊!于是不再推诿,立即发兵,救援石敬瑭。 那赵德钧的使者一看不好,忙来问为何不助赵德钧?耶律德光直接指着一块石说:“你丫把个石头哭软试试?”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