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军事科幻>无名抗日英雄谱之铁雪榆梅>第一百五十章 晋西事变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一百五十章 晋西事变

小说:无名抗日英雄谱之铁雪榆梅 作者:蚁鸣之 更新时间:2022/2/14 12:26:48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军民奋起全面抗战。

8月5日,阎司令赴南京参加最高国防会议,表示坚决拥护全面抗战,受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

当月,国共第二次合作达成协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编入第二战区战斗序列,八路军进入晋省参加对日作战,国共在晋省合作进行抗战的局面形成。

阎司令在这段时间提出民族革命的口号,同意由牺盟会组建晋绥军新军----晋省青年抗敌决死队和太原工人武装自卫队,并给予武器装备,这是八路军与晋绥军合作抗战、关系最好的时期。

日寇侵略军占领平津后,继续侵蚀中国其他各省、其中一路兵锋直指晋省。

阎司令于8月27日亲赴雁门关内的太和岭指挥对日作战。

9月初,日寇入侵晋省,由于李服膺率领的第六十一军在天镇和广灵两地都未能阻敌前进,李服膺畏敌避战、擅自撤退,致使阎司令精心策划的大同会战、最后只得功亏一篑。

阎司令重新部署晋绥军与**军、八路军共同扼守忻口,计划与敌寇展开大规模战斗,9月下旬,八路军发动了平型关战役,此役共歼敌1000余人、缴获无算,取得中国抗战以来的首次大胜利,给抗日军民以极大鼓舞。

由于敌强我弱,日军的一支偏师突破了娘子关防线,使得忻口战场的中国军队侧背暴露在日寇的兵锋之下,中国军队被迫撤出了忻口防线。

忻口防线上的中国军队坚守23天,予敌以重创,在战略上具有重大意义。

11月8日晋省省会晋原失守。

表面上看,晋省抗战三战三败,但是,相较于同一时期受到日寇进攻的鲁省、冀省、察哈尔省、绥远省等,晋省毕竟一直在苦苦支撑、奋力抗战,中国军队的牺牲、极大地鼓舞了国人抗战斗志。

相较于鲁省韩复榘的不战而逃,晋省的屡败屡战就更显难能可贵了,晋省战场因此被称为“模范战区”,阎司令也一度成为备受全国上下称道的“抗日英雄”。

这得益于阎司令与八路军建立了统一战线之后,他为了应付时局、确能以民族大义为重,放手让八路军协助他组建新军,以八路军全民抗战的思想、充分发动人民群众,极大地推动了晋省抗日力量的蓬勃发展。

在阎司令的支持下,晋省新军到1939年夏已发展为4个决死纵队、一个工兵旅和一个暂编师,共辖50个团,约5万余人;晋省成为全国实现国共合作、坚持抗战的模范地区。

但是,阎司令要的是晋省新军完全听命于自己,是维护自己统治晋省的新军,但以抗日决死纵队为主的晋省新军,在八路军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战场、成为晋省抗战的一支重要力量。

阎司令可不希望自己出钱、出枪的晋省新军,在抗日战场上与日寇死拼、被消耗掉,保存实力是阎司令这种旧军阀固有思维,于是阎司令屡屡下令新军消极避战,但认同八路军抗战思想的新军,与八路军配合,与日寇打了不少恶战、硬仗,这让阎司令渐生不满。

在八路军、晋省新军和晋绥军的抗击下,日军被迫放弃全面占领晋省的战略企图,退缩于铁路沿线和平原地带,广大山区成为抗日军民的根据地、游击区,晋省抗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坚定了人民抗战到底的信心。

晋省革命力量的蓬勃发展、却让阎司令绷紧了神经,他日益坐立不安,为牢牢掌控晋省这片土地,使之永远成为自己的私人势力范围,阎司令的心理发生了极大转变,由积极抗日逐渐蜕变成与日寇暗通款曲、消极抗战了。

为了抢夺晋省新军的掌控权,1938年2月16日阎司令成立了以旧派人物为骨干的“民族革命同志会”,阎司令自任会长,并亲自指定旧军政人员和自己的亲信等13人任高级干**员,实际上是把牺盟会和晋省新军的领导人、全部排挤出掌握军政大权的晋省最高领导机构。

由于八路军、决死纵队在日占区开展了广泛的交通破袭战、游击战等灵活的敌后抗战,日寇在这年四月被迫停止对晋省国民党军队的追击、战局逐渐趋于稳定,晋省先于全国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稳定下来的阎司令、又开始认真思考起自己的“存在”:晋省新军虽然更有战斗力,可自己已经很难驾驭了;晋省旧军“固然存在着种种弱点”,但毕竟是自己苦心经营十几年培植起来的,要维持自己在晋省的存在,还得靠旧军;阎司令反复权衡之后,认为只有扶旧抑新,才能巩固自己在晋省的统治。

1938年7月,肖玉兰刚到克难城不久,阎司令开始在克难城秘密召开晋绥军高级将领会议。

9月,阎司令在克难城不远的古贤沟村,召开由晋省军、政、民的高级干部参加的“抗敌行政工作检讨会议”,阎司令为实现其严格限制牺盟会和新军发展的目的,借助会议通过了他亲手制定的《抗敌行政机能十大纲领》、《抗敌人员必戒二十条》、《抗战必要条件六项》等文件,在政治上明确了阎司令个人对晋省统治。

《抗敌行政机能十大纲领》、《抗战人员必戒二十条》冠冕堂皇地提出“实行说服行政”、“实行强民政治”、“整理地方武力”、“严格执行纪律”等十条原则,其核心是“走上复兴途径”,明确、并加强了阎司令的专制领导,重树阎司令的个人威望,暴露了阎司令“家天下”的顽固思想。

在政治上、理论上、思想上的准备工作完成后,阎司令开始加紧对决死纵队的军事准备,他要用武力**不听他命令的抗日将领,把晋省新军将领全部换成自己的亲信,使决死纵队变成阎司令自己完全掌控的武装。

为此,阎司令秘密派人与日寇达成了协议,晋绥军**决死纵队的过程中,日寇承诺不趁火打劫。

就在阎司令暗中调整部署,准备秘密包围散布于晋省各地的决死纵队等晋省新军,进而用武力解除他们的武装后,重新整编这支重要抗战力量时,一个突发事件彻底打破了阎司令精心部署的偷袭计划,林安泰所部抗命、起义,彻底暴露了阎司令针对决死纵队的阴谋,迫使他不得不提前启动针对决死纵队的军事行动。

1939年12月1日,阎司令突然命令抗日决死队第二纵队于5日对日军发起进攻,此举必将使决死二纵队置于日伪两面夹击境地,因此第二纵队拒绝执行命令,阎司令便以此为借口、宣布第二纵队为“叛军”,下令“讨伐”,以6个军的兵力,向隰县、孝义一带的新军发起攻击。

“晋西事变”爆发,因为事变是在开始的1939年12月开始的,也称十二月事变。

阎司令撕下了统一战线的面纱,转身成为“**先锋”,策动旧军进攻新军,新旧军的冲突与**完全公开化,由于这次事变首先发生在晋西,因此被称为“晋西事变”,晋西事变很快就扩展到晋西南、晋西北、晋东南,顿时,三晋大地一片狼藉、亲仇敌快。

事变发生后,晋西的抗日决死二纵队被迫应战,迅速成立“拥阎抗日讨逆总指挥部”,对部队进行动员,清洗反动旧军官,成功实现战略转移,突出重围。

在晋西北,经过艰苦斗争,晋西和晋西北抗日武装部队胜利会师,清除全部顽固势力,使晋西北与陕甘宁边区连在了一起。

在晋东南,由于决死三纵队的领导麻痹大意,损失惨重,只有部分部队坚持战斗,冲出重围;一纵队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不仅未遭到损失,还积极支援了二纵队等部的斗争,宣传和揭露**顽固分子的狼子野心。

在晋东北,由于八路军力量占绝对优势,阎司令根本未敢发动进攻,因而未受到太严重的冲击。

阎司令精心策划的十二月事变、最终以彻底失败告终。

在“晋西事变”发动前,阎司令曾对局势进行过乐观的估计:决死一纵队完全为八路军所掌握,不易得手;三纵队和四纵队基本上为自己掌握和控制;二纵队的新旧势力势均力敌,是需要与八路军进行斗争来争取的。

经过反复的思考,阎司令认为、只要自己一声令下,“扫荡晋西南,掌握晋西北,**晋东南”的夙愿必将实现。

十二月事变的结果却让阎司令难以下咽:除决死三纵队有三个团、二纵队很小一部分军队脱离出来外,其余33个团全部离他而去、完全接受八路军指挥了;在晋东南自己虽然取得局部性胜利,却也让蒋介石获得插足晋省的机会;短短两个月时间,自己掌握的地盘损失了四分之三,只得龟缩于晋西一隅。

一心图存,却作茧自缚,阎司令懊恼异常,一股脑将怒气发泄在部下身上:对第七集团军总司令赵承绥、第三十三军军长郭宗汾两人予以撤职留任处分;将骑兵军长白濡青和第三十三军的6个师、旅长一律撤职;独一旅旅长被以治军无方、激起兵变为由枪决了。

阎司令在军事上遭受重大打击,政治上也陷入困境,遭到爱国人士的唾弃,蒙受巨大损失:“模范战区”的美称丢了,“抗战英雄”的桂冠也丢了;进步人士纷纷脱离二战区……

八路军审时度势,不计前嫌的以抗日大局为重,经过与阎司令协商后达成协议,确定以汾阳经离石至军渡公路为晋西南和晋西北的分界线,以汾河为晋东南与晋西南的分界线,晋西南为旧军防区,晋西北、晋东南、晋东北为八路军和决死队的活动区域。

此后,双方划界而治,但阎司令所部被日寇压缩在晋西南、并被不断蚕食;八路军、抗日决死纵队不断扩大、巩固根据地,成为敌后抗战的中坚力量。

假如没有肖玉兰、马晋宁冒险夜探参谋处,得到了阎司令的军事计划,假如马晋宁没能把独一旅偷袭决死纵队医院的消息传递出来,假如没有林安泰临机决断、临阵起义,假如没有无名游击队舍生忘死的前去阻击日寇偷袭部队,假如阎司令的军事部署按照原定计划顺利实施……

历史无法改变,晋省青年抗日决死纵队不仅没被阎司令消灭,还在抗日战场上越战越勇,成为中国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战功卓著的一支武装力量!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