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攻占永丰城>三十章 灯下漫谈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三十章 灯下漫谈

小说:攻占永丰城 作者:易室居者 更新时间:2021/11/25 11:44:15

攻占永丰城连载

三十章灯下漫谈

各级指挥部,随着阵地向前推进,不断前移。

某部王旅长的指挥部先在马湖镇的师家山,一天后移到了马庄,外围战役开始后,为了指挥方便,又从刘家庄移到石羊前线。

他们在追击国军二十四师中渡过了洛河。

他们把纵部又移到永丰西边的一个村子。移动是在夜里进行,指挥员简短的口令声不时地从战士们的嘴里传过来,又一个接一个的传下去,“靠近距离,人跟人,不许抽烟,不许爆出火光,枪支保险上好,小心走火。”

几千人马,一起在高低不平的沟道里行走,有的路段一边是高鼐,一边是深沟,对于长年累月、摸黑没明地行军打仗这种战斗生活,对二纵的勇士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这时候只有战士们脚掌踩踏大地快步行走发出来的唰唰声,连战马的蹄子上都被包上了棉布,马嘴里带上嚼子,战马都是有灵性的,好象知道现在不是它们撒欢嘶鸣的时候,一个个老老实实随着主人,静悄悄地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着。

部队晚上行军到达驻地,已经夜深人静的时候,指挥部下令,就地宿营,不得干扰老百姓的睡觉休息。接到命令以后,某旅部机关人员及警卫人员,以排为单,。他们有的住在老百姓的场里,有的住在群众门房外边的房檐下,有的就在巷道中间,大部分战士身子互相挨着,背靠背,脚腿盖个小被子,露天宿营了。

这是纪律,这是当年红军的纪律,这是八路军的纪律,这是解放军的纪律,这是铁打钢做的纪律。这就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教育下的人民军队的纪律。人的意志可以克服一切困难的,在他们人的眼里,没有什么事办不到的,没有什么做不成的。

第二天清早,老百姓开门一看,村庄里住了那么多的部队,他们帽子上,被子上结了一层霜,就连眼眉也是雾白的。他们晚上宁愿挨冷受冻,也不打扰老百姓,这种行为一下子感动了村里的老百姓,纷纷走出家门,拉着战士们到自己家里住。

某旅王旅长住在农户杨老汉家里。

为了保密,部队封锁了道路,一切行人只准进,不准出,战士们都隐蔽起来,强行休息睡觉。只是在农家屋里可以帮忙户主做些家务。

晚上,王参谋点上煤油灯,房东杨行志闲着无事,手里攥了个半尺多长的旱烟锅子,唤了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吴姓老汉,来到了王旅长住所,王参谋看见房东进来了,急忙招呼说:“老人家,您来了,请先坐,我给您倒茶。”

房东二人坐在靠门口的凳子上,往里一瞧,桌子对面坐着一位四十来岁的军人,正在灯下看像是地图似的书本,旁边还坐着一位军人也在本子上写什么。听到王参谋的说话,两个军人抬头望着房东。

这位房东,五六十岁的样子,脸庞清瘦,眼睛有神,留着山羊胡子,头戴着一个没有帽檐的瓢皮帽子。另一位老汉戴着一顶灰色的毡帽手里拿着一根旱烟锅子。拿书本的军人望了一眼房东,站起来右手一伸打招呼说:“二位到了,请坐。”二人说:“不客气,谢谢。”然后坐在一条长板凳上。

王参谋快速倒了几杯热茶,先递给房东与吴老汉,又递给王旅长。

王旅长右手一伸对二位老人道:“老者请用茶!”

房东道:“同饮。”几人人端起杯子,各自呷了一口。

房东道:“好茶。”王旅长问道:“老者,贵姓?”

“免贵,鄙人姓杨,木易杨,人家叫我杨老汉。”又指着吴老汉说,这位乡党姓吴。”吴老汉接着说:“鄙人口天吴,长官贵姓?”

“免贵,姓王。”然后目视了王参谋说:“他也姓王。”

杨老汉听了,望着王旅长。急忙站起来双手抱拳道:“旅长来到鄙人家,蓬荜生辉呀!”杨老汉把手里的旱烟锅子往王旅长手里一递说:“将军请吸一锅布衣旱烟吧。”

王旅长手指了一下腹部说:“身体不舒服,医生嘱托不让抽这个。”摆了摆手谢绝了。房东又递到王参谋面前,让王参谋抽。

王参谋双手抱拳说:“在下不会这个,谢谢老人家的美意。”

杨老汉对二人说:“既然二位不能抽,也就不勉强了。”说罢,收回了旱烟锅子。

王旅长接着说:“您老还是自个儿抽吧。”杨老汉欲装烟沫,还没装上又停了说:“王将军既然不能抽,也就不能闻了,我也忍耐一下子。”

王旅长急忙双手按下杨老汉道:“我们来这里,打扰百姓了,还望多多海涵。”

“那里谈得上打扰,我们求之不得呢,老百姓盼贵军救民于水火,听说贵军来了,百姓无不箪食壶浆以迎贵军也。”杨房东感慨地说。

“救民于水火,这是我们的初心与愿望。”

杨老汉听了,略一思索道:“说到初心愿望,我想起了一件事,前两天我到同州府走亲戚,路过一个村庄,看见一大户人家大门口围了一大堆人,我以为那户人家发生了什么大事呢?”

王旅长听了问:“什么事?”

杨老汉说:“你猜?”

王旅长说:“围了一伙人,喜事吗?不是撩媳妇就是送女?”

“不是!”杨老汉摇了摇手。

王参谋接上来说:“那是给老人过大寿?还是过三年追远?”

杨老汉又摆了摆手说:“也不是!”

王旅长道:“那我就猜不着了。”

杨老汉哈哈一笑道:“我想着你们猜不着。”

王旅长呵呵一笑道:“还望赐教?”

杨老汉喝了一口茶,这才说道:“出于好奇,鄙人想弄个明白,看个究竟。我迈着步子,走近一看,原来那伙人围着看贴在大门上一副对联议论呢。”

王王参谋好奇地问道:“写的什么?”

“原来是一位叫王崇实的人在自己大门上贴出‘此房虽旧情意深,欢迎亲人解放军’的对联,引起了村民的围观,你说这事是不是喜事呀!”房东笑着说。

王旅长听了,脸上现出高兴的神情,连连说:“喜事,是喜事,是大喜事。”。

吴老汉接着说:“还有一件喜事,也与你们有关?”

王旅长听了道:“喔,愿闻其详。”

吴老汉接着说:“昨天澄城交道村一位朋友来鄙人处,谈到他村里支前的事儿,有三位六七十岁的老头子,还主动报名要求参加抬担架。负责人劝说他们,抬担架是出力的苦活儿,得跑路,你们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受不了。谁知道三个老头听了,立即迈开双腿跑开了。跑了一二十百米后拐回来说,‘你们看看,我老汉的腿脚行不行,方便不方便。’无奈,负责人只好同意了。又说了他们村许许多多农家妇女,五六十岁的大妈大娘,二三十岁的年轻媳妇,主动要求参加支前工作,愿意为部队烧水做饭,送水送饭,为伤病员清洗血袄血裤。”

王旅长听了抱拳对二位老人道:“感谢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支持!”

杨老汉又说:“贵军昨天夜里到我们村里的所为,我老汉耳闻目睹,贵军秋毫无犯,仁义之师,仁义之师呀!”

“这是我们的纪律,我军初创的时候,就提出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我们的宗旨是谋求广大的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耕者有其田,寒者有屋住,人人自由平等。我们用纪律来保证我们宗旨的实行,没有铁的纪律来约束,就无法实现我们的目标。”

说罢,几人端起茶杯,一饮而尽,王参谋立即又给他们每人杯子添满浓茶。

王旅长说了声:“请!”

杨、吴老汉端起杯子一举道:“将军请!”几人各自呷了一口。

王旅长又说:“为了不扰民,我们定了入城守则。“

王参谋听了,从公文袋里取出《西北人民解放军入城纪律守则》。递到杨房东面前说:“这是我们印发的军纪守则,您可以看一下。”

房东伸手接着文件,放在桌子上,二人在灯下瞧着。

一遵守军纪规定,不能越规行动。

二私人工商财产,绝勿滋扰侵犯。

三公营企业商店,人民政府接办。

四电灯公司车站,不准破坏打烂。

五学校医院教堂,不要驻扎里边。

六敌人仓库机关,反对乱搬乱翻。

七采买物资用品,争购必须严禁。

八逮捕关押人犯,要经专门机关。

九图书文物档案,不得禁毁撕烂。

十维护秩序治安,无故打枪严办。

十一城市治安指挥,不得无理抗违。

十二严守军事机密,不得胡说乱吹。

十三注意军容风纪,穿衣戴帽整齐。

十四接触少数民族,尊重他们风俗。

十五爱护本军名誉,不准嫖逛娼妓。

十六注意清洁卫生,不得到处便溺。

十七遵守三大纪律,实行八项注意。

两个老汉看完了,相互微微的点了一下头。

王参谋又给他们添了茶水。

吴老汉放下茶杯,继续说道:“贵军能做到这样,老朽敬佩,老朽已经快岁甲之年,经历了清家、北洋政府,南京政府,所见之事多了,所闻之事更多,从来没有见过贵军这样仁义之师,秋毫无犯。自古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着失天下,贵军所为,实得民心,将来得天下的,贵军无疑。得民心,就得助,顺民意,得民邦,民心所向,万众归心,贵军必有天下。”

王旅长听了伸出大拇指道:“老者所论极是,高论,高论。”

杨房东接着又说:“历朝历代,初创阶段,艰苦创业,深得民心,后来者,忘其初心,失去民心,归于亡国,规律也。”

听了杨房东的话,王旅长心里暗暗惊奇,思忖着,高人在民间,眼前的两位老汉,实在是深谙事理的民间高人,于是站起来说:“我们党的领路人,在第七次党的代表大会上提出了防止蜕变的论理,想走出这个圈子。”

吴老汉说:“如此看来,贵军有备了。”

王旅长微微点了一下头,算是作了回答。

王参谋接着道:早长征途途中,我们的领导人就非常具体明确说:

我们从哪里来呢?是从老百姓当中来。是为了老百姓幸福和利益而来。虽然出身不一样,但初衷是一样的。我们要往哪里去呢?还是要回到老百姓当中去。为老百姓谋利益,为老百姓谋幸福。不是升官发财,更不是做官当老爷,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民族要独立,人民要解放,让普天下的劳苦大众都过上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幸福生活。推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就是我们闹革命的目的。

杨房东二人听着,不住地点头称赞。

王参谋一席话刚说毕,杨老汉抬头望了一下门外,示意了一下吴老汉,二人站了起来,吴老汉说道:“时间不早了,长官公务在身,老朽就不打扰了,老朽告辞。”

“既然二位老者要休息,在下就不挽留了。”二人走出屋子,与王旅长握手告别。

将军与布衣,灯下论初心,肺腑推仁义。

王旅长回到室内。

王旅长感觉有点困了,他躺了下去,脑海里不时浮现着刚才与两个老汉谈话的内容。由谈话又回想起**人士黄炎培先生与章伯钧等几位著名**人士,几年前的关于历史周期律的谈话。

黄炎培先生当时说,我生六十多年了,耳闻的不说,亲眼所见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也,“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都没有跳出这个圈子。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从万死求得一觅。既而环境好了,精神渐渐放了,有时因历史长久,自然惰性发,由少数变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无法补救,一步步扩大,有出自然,有的自功业欲驱使,强求发展,到了渐见竭蹶,难以应付,环境复杂起来,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

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个规律……

黄先生的话就是说以史为鉴,找出一条新路来摆脱当权者渐渐腐化堕落,人民群众起而反抗的怪圈……

领路人自信地对黄炎培先生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这条路就是**,就是人民来监督政府,……

他告诫部下,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人肩负的历史使命。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保持不骄不躁的作风。将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和衣躺着的王旅长在浮想联翩中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欲知后事请看《攻占永丰城》三十一章。

5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