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推理>特立独行的华夏文明>全稿39第三章已是悬崖百丈冰11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全稿39第三章已是悬崖百丈冰11

小说:特立独行的华夏文明 作者:M春M 更新时间:2021/12/6 12:15:33

?3、战国儒家的历史遗产

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诸侯期望消灭所有竞争对手,实现改朝换代的大一统;百姓期望快些结束延绵几百年的战乱局面,恢复和平稳定的生活状态;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各个学派纷纷兴起,以寻求最终解决问题的路线。百家极盛时百姓生存状态则极暗。儒家针对世事变迁,分成多派,其中孟子、荀子两派各自为华夏文明的演进增添了夺目的一笔。

性本论之争

战国长期恶劣的现实,与华夏文明“自强向善”的理念产生严重的背离。诸侯争霸、兼并,崇尚有力而胜人,各种无底线的手段策略皆出,严重背离向善的价值观要求:春秋时期的管子用经济战,以粮食为武器灭衡山国,弱楚国。这等挟持百姓福祉以图自利的办法到战国时,已经算很文明的做派了。纵横家的师兄弟孙膑与庞涓因私利之争,不惜借诸侯刀兵相互攻伐相杀;另一对师兄弟张仪、苏秦,则相互默契分别投到秦国和反秦六国两大阵营中,修连横合纵之法,挑动秦国与反秦六国相互争斗,搅动天下大势。教人相争相杀之法大盛。天下纷乱数百年,诸侯之间征伐日益激烈。那些信仰华夏自强向善之道的人们,面对天下几百年来越来越乱的局面,越来越多人开始对自身的文明信仰开始动摇。

可以说,到战国后期,残酷的现实,让越来越多的华夏精英,将华夏文明自强向善之道视作解决乱世策略的拦路虎。 因为自强向善(乾坤之道)的理念,在华夏精英层是普遍共识,尤其春秋时,儒道两家进行大量的理论阐释及演进。以明确的文字理论形式,无形中深刻规范着华夏族的实践方式。春秋战国大量违背华夏文明标准的行为,虽然诸侯们做得痛快,但是说出去名声不佳。所以我们看孟子大骂桀,纣为匹夫,好似一副造反有理的模样。但另一方面,这又何尝不是告诫各路诸侯、贵族,放弃仁义(否定华夏文明向善之道)就是个人人得以诛之的贼匹夫而已。这种文明的强大规范性,对于诸侯采取争霸措施就是一种严重的掣肘,这就导致理论的价值观与现实极端矛盾。

理念不清,则实践必然昏乱。而百家纷纷兴起,一时又没有找到不违背既有价值观下的解决乱世之道。既然实践不能服从理念,那么改变理念顺从与现实也是一种易变之道。于是,一部分华夏精英阶层,就将矛头指向了先解决华夏文明价值观的策略。这集中体现在对性本论的争论上。

性本论在战国时,大致分成了三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是孟子代表的性善论;一种就是荀子的性恶论;还有一种是告子为代表的性不善不恶论。现存典籍上记录了,孟子与两家观点交锋的内容。

在我们谈他们的观点时,先要对“性”这个概念做一番梳理。因为中国近现代长期学习西方文化,在很多观点和认识上,采取了西方原子论式形成的世界观来理解华夏的概念。这形成了很大的认识偏差。

西方原子论下,个体被认为是绝对独立的,这种独立性何以能够绝对,被认为个体内在拥有自身独特不变的性状,以此个体就与其他个体形成了绝对性的区隔,这就是西方认为的事物的本质。因此原子论逻辑而言,人性就是一种人的内在本质性的东西。从原罪论演化出性恶论这是**一神教文明的人性本质论。

但是华夏文明,本书前面大量论证了是整体论作为世界观的文明类型。他研究的个体是以(阴-阳)关系形态进入观察者的视角中的。因此传统的概念基本都是对“关系”的论述,尤其关系状态的论述。概念往往不仅仅是事物本身的,而是事物所在关系整体显现的状态。“性”这个概念也是如此。"人之阳气性善者也。从心生声"[108]。心生是人本身自有吗?我们看中庸所言,何为性:"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109]"。(《中庸》被认为子思所做,孟子承袭子思一脉,应该继承子思的基本观念,此处指,命、性的概念。)心中所生之声,是天以‘命’的方式所给人【这里要进一步讨论“命 ”的概念,命原初就是命令的含义:上位者向下位者以口下达的强制性执行的指令。由于命(令)这种单方向性强制的特质,所以衍生出给予、指派之意。命与天字并用,显示(天-人)关系状态中天处于的绝对上位,绝对主导的地位,天(自然)将道以命令(给予)人,人若从道而行,则吉。否则就是负面的结果。于是‘命’与‘天’合用,在理念上,就是天给道予人,人从道而善,不从而不善之意;在政治领域,则表明了君王合法性的来源。所谓的天命所归。由于(天-人)的关系的这种特殊的状态——“命”,所以之后衍生出新含义生命(天生人),天生人就是命,或者说天以命的形式生人。以此,在宗教信仰范畴里通过人格化‘天’,而使得命令的发起者-‘天’具备了人的规范、规划、设定等等能力,以此天生人,天的人格化的绝对给予者地位,使得人的生命可以被天规范、设定,于是演化出宿命论(命运)】,性就是天命(令)予人,人对其的直观认识.但心中所生并非全部为天道(道是使人吉的对天命的认识),因为人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 人的实践结果也有吉凶之分。人与自然共存,必须要使得人处于吉的状态,而符合吉的状态和结果的天命才是道(人心可以直观到道,但人心也可以依据自己的特质胡思乱想、胡编乱造的念头)。所以道和天命两件事,道是天命中使人吉的那部分(实践)。脱离了吉的状态和目标,就是脱离了道,所以说‘可离非道也’。

如果更深入说,性就是将人心(认识)作为了一个连接节点,节点左侧是天与人的关系(天以命令的形式将客观现实呈现给人——直观到世界)节点的右侧是人与实践的关系,人按照心中直观天命所得而行(道),就能实现人的吉的结果。我们可以将此段话以下面关系结构呈现出来:

【(天-人)-(人-心)-(心-道)】

解读:

【(天命与人)-(人受天命,从心中显现)-(依照心中显现的天命而行为道)】

备注:这里呈现出逻辑关系,心中所显的天命部分被人直观认识并照此实践才为道(心中所显并非皆为天命;实践也并非皆为道。符合心直观到的天命要求,依据此实践的才为道。通过这个分析,我们能厘清天命、性、道的具体所指及相互关系。用现代话语阐释,天命就是认识领域的问题,道就是实践领域的问题,而性是连接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的“方法论”问题)。

打个比喻来帮助大家理解上面引用的《中庸》这句话:新冠疫情是天强制给予人类的考验,根据发现的新冠存在特征和规律(天命之谓性),我们发现戴口罩就是能应对考验的一种有效方法(率性之谓道),我们把这个正确应对方法告知全民(修道之谓教)。必须坚持戴口罩(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不戴口罩就会增加感染风险(可离非道也)。

所以我们看“性”字,有‘认识真理’之意(上天给予人认识到的道,心中符合道的认识部分,而不是心中认识的全部,意指人的认识和天道契合并指向了吉的实践结果的那部分)。

根据对“性”在春秋战国最可能的含义的分析解读,我们就看到战国时,性本论争论的三家的理论逻辑出发是如何的。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中庸》这段话,就笔者对荀子观点的理解而言,荀子只取了前半段‘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来展开他的观点的逻辑。性是天给予人的,由人心生成,需要以此而行并教化百姓——这是前半句的主要含义。而后半句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则直接指出人心所生并非皆为道。真正适应人的道,顺之而行,才有善果。

如果荀子观点的逻辑前提含有后半段话,就得承认心中所生不必然都是天命,所以必须对此要先甄别心生所念是不是真的适宜人的天命。既然先有甄别,才能清楚心生是否是有益之天命之道。那么荀子立论性恶就出现严重的逻辑前提缺陷,无法实现自圆其说——荀子所言之恶,是不是需要被甄别出去的“非利人的道”呢?

所以荀子的逻辑出发:直接以心生皆为道为出发。”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 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 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 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110]”

此段荀子论证:人有好利、疾恶、好声色本性。放纵会带来灾祸,需要后天的治理去规范。由于荀子的逻辑前提,是不分辨心生所成是不是利人道(意思就是心中所生皆为天给予,因此心生皆为道 ),所以荀子的论述逻辑以此为前提,则基本成立。但是还有漏洞,就如孟子 在《孟子告子》上说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如果按照荀子相同的逻辑,这些也是人天生就有的。荀子何以避而不谈呢?为何只强调了恶性才是性,而善性不算性呢?相反孟子的逻辑出发跟子思《中庸》所言的观点类似,从道而行,才能得到好的结果。好的结果都是向善的。

而告子的逻辑出发与荀子一样,认为凡是心生,皆为道。所以他承认荀子的性恶论,但是他也看到性恶论论述的逻辑漏洞,因为荀子逻辑同理下的孟子性善论也是成立的。所以告子的结论取巧,以不善不恶论作为自己观点“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111]

仅以逻辑角度,三家性本论论述,告子和孟子的理论更为自洽。他们结论不同,是因为逻辑前提是不一样的。孟子认为要对那些所谓的心生(天命)的东西进行甄别,对真的(利人)天命,尊道而行,必为善果。而告子的逻辑前提跟荀子基本一样,认为心生都是道,因此人的本能本性既有向善又有向恶。荀子的论述有理,但逻辑漏洞最大。

荀子的观点的逻辑漏洞虽大,但是性恶论的建立,实质是强开了一个大门,通过颠覆儒家基本价值观取向,强行把孔子小人予以利这种对利的反对和回避不谈态度,改变成可以把利摆在桌面好好讨论的事情。

?"量地而立国,计利而畜民,度人力而授事, 使民必胜事,事必出利,利足以生民,皆使衣食百用出入相揜,必时臧余,谓之称数。"

不利而利之,不如利而后利之之利也。不爱而用之,不如爱而后用之之功也。 利而后利之,不如利而不利者之利也。爱而后用之,不如爱而不用者之功也。利而 不利也,爱而不用也者,取天下者也。利而后利之,爱而后用之者,保社稷者也。 不利而利之,不爱而用之者,危国家者也"[112]

同时,华夏文明自强为本,在面对春秋战国残酷现实,荀子的这种价值观的改变,直接将对华夏文明‘强为自强’的认识,向‘胜人也是强’转变。

荀卿子说齐相曰:处胜人之埶,行胜人之道,天下莫忿,汤武是也。处胜人之 埶,不以胜人之道,厚于有天下之埶,索为匹夫不可得也,桀纣是也。然则得胜人 之埶者,其不如胜人之道远矣!"[113]?

这就事实上对老子所言,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强的定义,进行了重大的改变。

本文不对荀子理论的内容进行过多的分析,因为从事后结果看。荀子最大的历史遗产就是从去传统价值观入手,将所有可以解决现实问题的方式方法,都毫无顾忌的摊开到华夏政治精英面前尽情讨论。同时对春秋以来(管子、士匄、子产、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剧辛等)那些实践有效但价值观与传统相悖的方式、手段,赋予了价值观背书和理论背书。

荀子竖起了一杆去价值观的理论大旗,以此引发了连锁效应,那些几百年来,在争霸历史中显示有效性的东西,迅速汇集与这杆大旗之下,最终成就法家助秦统一华夏的赫赫功绩。

但是荀子去价值观的策略的负面作用同样不能小觑。荀子一脉以来对华夏向善价值观的严重颠覆带来的方式粗暴、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不体恤民众等等重大问题,是秦朝二世而亡重要原因之一。荀子亦要承担自己相应的责任。

而作为儒家另外重要一个分支的孟子,其之所以之后这么有名,以至与孔子齐名,后世并称为孔孟之道。就在于孟子在战国乱世中对华夏向善价值观的坚持。孔曰成仁(杀身成仁) 孟曰取义(舍生取义)。所谓仁,向善文明做人之本。所谓义,以仁为基本价值观处理与他人利益冲突的现实之道。战国,各个势力之间你死我活的争斗冲突现实之下,孟子仍旧保持华夏文明向善之道,以取义的姿态来处理现实利益的巨大冲突。真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

以当时现实,道家虽然承认华夏文明向善的价值观,但是道家在战国迫于现实,转向着重研究势、术、法这类统治技术的黄老学派,以及强调无为极致到消极保守主义的杨朱之学。而儒家内部荀子一派更高举旗帜,反对向善价值观。而战国初期兴盛一时的墨家,虽然高举‘兼爱’的价值观大旗,但是由于墨家坚持一条体制外变革的道路而逐渐式微。到战国中后期,坚持华夏传统向善价值观已经不成为理论领域及实践领域的主流。再加上荀子学生李斯,基于性恶论价值观出发,统合了春秋战国以来,诸多改革变法人物的理论、实践精华,创立法家并助秦一统天下。如此功绩,使得华夏文明的核心理念处于风雨飘摇、生死存亡的危险境地。因此,在此文明危局之下,保存下一丝文明向善的星火的孟子功不可没。后世孔孟并称,就是对此的褒赏。

------------------------------

[108]《说文解字》

[109]《中庸》

[110]《荀子性恶》

[111]《孟子告子》

[112]《荀子富国》?

[113]《荀子强国》?

0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