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三十一章 确实要小心小说:大河向东流 作者:泗源 更新时间:2022/1/27 10:49:05 肯定是要小心的,六万块钱衣服,可不是小数目。仔细想过,也不用过于担心,大不了就再略微降低点价格,然后拉长战线,反正离春节还早。 他也曾估算过,比如一件零售价八十的衣服,除去各种开支,大概能赚到三十块钱。但相对高昂的价格,可能一天只能卖两件,如果降价十块钱,就可能卖上五件,甚至更多,如果降价二十,六十块钱一件,就可能卖到十件以上。 其实,若不是担心与百货大楼恶性竞争,被扣上扰乱市场的帽子,水生早就想降价卖衣服了。 而百货大楼和大众服装店有着很多不同,他们进货渠道,不像水生直接去招商城厂家直销点,中间至少多了一道,进货价格也就高了许多。他们营业员也多,都是正式工待遇,工资奖金福利一样不少,还有水电、交税和各种开销,也只能卖到如此高的价格。 第二天早上起来,水生想着今天会很忙,也没去趴活,就在店铺等着。 马上就要进入冬至,天亮的晚,生意也就跟着往后推迟,到了九点钟,才有顾客不断进来。 前面零售依然红火,店铺内从不缺少顾客,水生也不着急,抬眼看着满院子的货,忽然,他想出去转转,尤其想去团结路,看看同行的服装店。 刚准备出去,向东领过来一位顾客,说要批发衣服。批发业务,还暂时需要水生亲自接待。 来者和庞文斌、郭兴一样,也是在县城做服装生意的同行,前天来过一次,是考察衣服价格,今天又来了,带着钱,希望能早点把衣服运回去,其原因还是因为现在服装生意好做。 水生不知道这位同行来过,还是热情地介绍着衣服质量和价格,同行要了六包衣服,还有三十件价格在七十到八十的之间衣服,又外加十套中山装,让秀兰开过票,付过钱,匆匆走了。 等了一会,水生还是想去团结路看看,甚至想和同行进行交流。祖上也没有做生意的,他也是赶鸭子上架,真没什么经验可谈,就是在瞎子摸象,更是摸着石头过河。 可有这个想法,又来顾客进货。还没等算账,又来了两位顾客。 随后时间,先后来了五位进货的顾客,小算一下,大概卖出去六千多块钱。中午到两点多才吃饭,水生也就没心思再去团结路。 晚上关门歇业,他和秀兰仔细盘过今天账目,好家伙,一天时间卖出将近八千块钱。 水生看着秀兰,秀兰看着水生,两人都懵了。 许久,水生才说出一句话:“这是不是很夸张?” “我觉得也是。”秀兰摇摇头。 “给你加一千彩礼钱,咱俩赶紧登记吧。”水生直直地看着秀兰。 秀兰低头:“是要尽快,如果我娘知道现在情况,估计得要三千彩礼。” “那还等什么,找时间我回去一趟,让我爹去找三姑。”水生小声说。 秀兰却摇摇头:“不行,你越着急,我娘就越事多,先保密吧,谁也别说,明天我再提醒一下月茹、向丽和向东。” “好吧。”水生说道。 第二天济水县郭兴来了,正在选货,夏镇庞文斌也来了,相互介绍,郭兴和庞文斌都是县级服装店个体户。有道是同行是冤家,可两人各占一个点,互不影响,所以并不是什么冤家,反倒惺惺相惜。 时间临近中午,水生先留他俩去饭馆吃饭,。 庞文斌是知青,返乡后被安排到街道集体工厂,上班七年,工资始终如一,只有三十八块。他爱人是知青点的一位村姑,跟着庞文斌来到县城,没有工作,有了孩子,生活更困难,老庞索性辞职,和妻子一起做生意。妻子用缝纫机给别人定做衣服,老庞卖成品衣服。 二两小酒下肚,老庞叹口气:“上班工资不够花,做生意吧,却又叫人瞧不起。” 水生劝老庞:“有得就有失,再说,在乎别人眼光干什么,只要咱们好好干,以后他们肯定会羡慕咱。” 庞文斌笑了:“说的是,现在做生意,别的不说,我两口子挣得是以前的十几二十倍。” 郭兴早就尝到了甜头,挥手说:“那还说什么,继续干呗。” 郭兴跟水生一样,农村户口,他不想在家种地干活,就想着去县城找点生意做。从去年开始卖布,由于他卖布不要布票,曾一天卖过两千块钱,今年做布匹生意的人多了,生意没之前那么好,于是又增加了卖服装。 衣服不像布匹,哪里都能进到货。为了批发衣服,他去过广市,没有直达火车,需要中途转车,距离也就被无限拉长,单趟将近两千公里,来回需要七八天,把人折腾的要死。托运价格也不便宜,还更慢,大概十多天后才能到货。到货后,还要开着三蹦子,来回跑上二百里地,再把货拉回济水,如此效率,让郭兴有了望洋兴叹的感觉。 但衣服就是好卖,这块肉舍不得放下,最近他去省城进货,价格贵,款式少,来回还是要折腾两天。 陈水生这里有货,款式还行,批发价格比省城还略微便宜,关键是方便,开着三蹦子,早上过来,下午就能挂在自己摊位上了。 临近年底,郭兴可不容放过这个机会。他也感觉到,今年行情要比去年好上很多,于是将三蹦子货厢堆得满满当当。 临走前,郭兴还说,以前去省城进货,还遇到过另外两个县城的同行,回家就给他们写信大点换,让他们也过来看看。 水生赶紧双手合十,表示感谢。 “你感谢啥啊,他们应该感谢我,还有你。”郭兴笑着说完,开着三蹦子走了。 庞文斌也像饿了很久的大汉,各种档次衣服,打成十包,但他的腰比郭兴要细一些,还没买上三蹦子,水生开车送他到汽车站。 客车上顶上能放货,用网罩住,确保不能掉下来。 送老庞回来,已是下午三点,车刚停稳,就有人跑过来敲车窗户,水生还以为出了啥事,扭脸一看,是做钢材生意的刘启明来了。 还有五吨钢筋,要送到济水矿宿舍楼工地。工地早就没了钢筋,急等着用,而火车运输十分紧张,还是刘启明蹲在货运站,央求着运回来的。刘启明回来,却又找不到了汽车。 情急之下,记着水生说过,服装店在解放路上,刘启明从北找到南,才在最南面看到,进门打听,向东告诉他,水生刚走。 他就在这里等着。 水生看刘启明如此着急,二话不说,掉头开往火车站,刘启明见水生如此爽快,直接把运费涨到三百块钱。 刘启明原来是物资局职工,妻子体弱多病,一次生病,地区医院看不好,用刘启明的话说,都快死球了。可是去省城,说要用进口药,一针一千两百块钱。刘启明哪里有钱,就想着利用手头便利,将计划内的评价物质,变成计划外的议价,从中搞了一部分钱。妻子康复,刘启明也东窗事发,被单位开除。 刘启明说起往事,仍一脸无奈:“谁不想上班啊,旱涝保收,可咋办啊,咱是男人,不能看着自己媳妇死了吧?” 后来刘启明去工地干过临时工,也收过废品,今年年初,利用之前关系,做起钢材生意,还不错,准备买院子当仓库了。 “现在钢材紧俏的很,如果不是看服装生意这么好,我都让你和我一起做生意。”刘启明笑着说。 水生的确没那么多时间,不过,他给刘启明提了建议,以后就买辆汽车,再雇个司机,这样就不用到处找车了。 但这是一项大笔开支,刘启明也没水生这么有魄力,只是一笑了之。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