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汉汉>第十二章 漫漫长夜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十二章 漫漫长夜

小说:汉汉 作者:日月大同 更新时间:2022/5/28 18:03:43

“这是一条血流成河,六亲不认的单行道,你想清楚自己要的了吗?”

“非常清楚!”

在轻松拿下阳城和杠里以后,公元前207年年初,刘邦迎来了西进的第一道难关—昌邑。

在攻打昌邑前,刘邦遇到了另一伙农民起义军,其统帅名叫彭越(请记住这个人,此人在秦汉史和中国军事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为了庆祝这一次历史性的会晤,两人决定合力进攻昌邑。

然而事实证明,刘邦的杂牌军加上彭越的杂牌军并不是秦朝正规军的对手,随后彭越撤离主战场,刘邦则是撤退到栗县。

在这里,刘邦收了个小弟,名叫柴武,柴武不仅主动认了刘邦做大哥,还贡献出了自己手下的四千名士兵,此人的眼光的确精准,早在灭秦之前,他就已经发现刘邦非池中之物,这么看来,柴武能在日后和萧何,曹参等人并列开国十八侯绝非偶然。

刘邦也丝毫不客气,直接就笑纳了,随后他又联系上了魏将皇欣,申屠武蒲(笔画够多的),三人合力攻打昌邑,可是现实是残酷的,他们再次遭到了城内秦军的顽强抵抗,第二次进攻昌邑还是以失败告终。

出师失利,看来情况不妙啊!

昌邑毫无疑问是一块硬骨头,现在摆在刘邦面前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冒着崩了满嘴牙的风险死啃昌邑,要么绕开昌邑,继续西行,但是这样会把自己的后背留给秦军。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题,一番沉思后,刘邦选择了后者,至于为什么,我们后面会说到。

绕开昌邑后不久,刘邦抵达了下一个目的地,高阳城(今河南杞县)。

在高阳,又有两个人加入了刘邦阵营,他们是一对兄弟,哥哥从文,叫郦食其,弟弟习武,名叫郦商,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哥哥吧。

郦食其从事的职业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工种——辩士。

何为辩士?

辩士们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为各自的君主出使他国负责游说他国君主,在游说的过程中,揣摩他国君主的内心想法,加以利害关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以投诚,分化或者结盟为最终目的,说的再直白一点,就是忽悠,咱们熟知的卖车卖拐就是优秀辩士的杰出之作。

舌在也,足矣!——————张仪

身为一名出色的辩士,察言观色,巧舌如簧是他们必备的技能,临危不惧,大言不惭是他们最基本的心理素质。

郦食其就是这样的人,作为这个时代最杰出的辩士之一,他继承了春秋战国以来那些优秀辩士的衣钵,在今后的岁月里,郦食其将会多次为刘邦攻城拔寨,不过郦食其依靠的不是青龙偃月刀,而是口中那一嘴铁齿铜牙。

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辩士们还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纵横家。

“连众弱以攻强,是为纵;分化众弱以强攻之,是为横。”

一说起纵横,大家脑海中的第一反应一定是金戈铁马,快意恩仇,事实也的确如此,没有什么比在刀光剑影中驰骋更能让人回味的了,可是在血光漫天的中国历史中,纵横天下的不一定是大马金刀的将军,也可能是一位柔弱的书生。

说完哥哥我们再说说弟弟。

相比哥哥郦食其,弟弟郦商的故事可就简单多了,郦商不像他的哥哥,他不爱读书,也不会读书,而且郦商信奉的也不是耍嘴皮子,而是枪杆子。

早在陈胜起兵之初,郦商就已经拉起了一支四千人的散兵游勇,不过规模兵不大,所以一直盘踞在高阳附近流窜作案,现在这支军队终于迎来了真正的主人。

在哥哥郦食其的影响下,郦商亦率领全军归顺了刘邦,在今后的几十年里,郦商将会屡立战功,并且在建国以后,位列汉朝开国十八侯之一,不过此人最大的功绩,倒不是发生在灭秦或者楚汉战争时期,而是在刘邦和吕后死后,我们日后说到汉文帝的时候会再提到此人。

辩=骗

“沛公,高阳的西边不远便是陈留。此地交通发达,储粮众多,实属兵家必争之地(天下之冲),请沛公速速拿下陈留。”

刘邦当然知道陈留的利害,可问题陈留要是说拿就能拿下的,还要你郦食其干嘛,但是看是郦大师那言之凿凿的样子,看来肚子里已经有一大把竹子了。

“我和陈留县令关系十分要好,沛公,只要我前往陈留游说县令,他必然开门投降,就算他不愿意也没关系,我可以做内应,到时候咱们里应外合,定能攻陷陈留。”

像郦食其这种行为,用我的家乡话叫做“倒钩”,意思是给别人下套的意思,虽然站在陈留县令的立场上来说,这么做的确有点不太地道,但是站在刘邦的立场上,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成功的计策,俗话说兵不厌诈嘛。

有了内鬼的接应,刘邦兵不血刃的拿下了陈留县,之后,刘邦一鼓作气,在秦二世三年(前207)三月,刘邦抵达了开封。

开封是一个军事,贸易,人口都很发达的重镇,如果攻克了开封,把它当作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据点,可以说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不过很不幸,以刘邦目前的人马,并不足以撼动开封。

据记载,刘邦此时的军队人数仅仅只有一万人,这么点人,恐怕秦始皇的仪仗队都能轻松的把刘邦干趴下,在权衡利弊以后,刘邦决定绕过开封,继续西进。

途径白马(河南滑县),刘邦遇到了秦军将领杨雄的殊死反抗,却是以卵击石,白马一战,杨雄不敌刘邦,逃到曲遇(河南中牟),而后再次不敌追击到曲遇的刘邦,只得继续落荒而逃。

赶走了杨雄,刘邦转而向南攻打颍川(河南禹州),没费多少工夫便攻克了颍川,之后,就在颍川这个地方,刘邦以三好学生项羽为榜样,依葫芦画瓢的进行了一次**,真是好的学不会,坏的不用教。

你难道忘记怀王是怎么评价你的吗?

忠厚!

我们同样不评论此次**的对与错,是否有必要,我只说一句话:

这是一个卑鄙无耻的小人在光天化日下炫耀自己的卑鄙无耻。

刘邦的道德水准,不敢恭维。

但对于刘邦来说,最大的收获还不是单单拿下颍川,而是在这里,刘邦遇到了一位阔别许久的老朋友,张良。

回家

其实此次刘邦西行入关,张良并没有随同,原因是当初项梁还在世的时候,张良曾经向项梁建议,让其拥立韩国宗室子弟,韩成为韩王,以此尽可能多的树立秦朝的对立面。

平心而论,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建议,项梁也没有理由拒绝,于是他便找到了张良口中的这个小伙子,立他为韩王,也就是韩王成。

为了复国,张良辞别了刘邦,然后和韩王成还有手下的一千多号士兵一起,再次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张良此行的目标只有一个,驱赶秦朝的军队,然后抢回自己祖先的土地。

名正言顺,这话听起来太名正言顺了,但是事情进行的却并不如人意。

刚开始的时候,张良的确夺得了几座城池,但是毕竟自己兵寡而将少,所以后来这点战果又全都吐了出去,无奈之下,张良只能通过游击战术偷袭秦军,一旦碰上了秦帝国成建制的军队,张良和韩王成只能慌忙逃窜,根本无暇自顾。

这一次,两个志同道合的人选择合作,因为刘邦和张良的目标是一样的,韩国。

这里有一个知识点要补充下,以前我们已经了解过,刘邦是一个出口成脏的粗人,像乃公,竖子这种骂人的话,刘邦从来都是信口拈来,毫不吝啬,可是唯独对这个身子骨很弱的读书人,刘邦却对他极为尊重,总是一口一个“子房”,子房是张良的字,古时候称对方的字,是表示尊敬的意思。

纵观秦汉交际几十年,唯有张良一人可以享此待遇,足可见其在刘邦心中的地位。

秦二世三年(前207)四月,张良与刘邦,一个风助火势,一个火趁风威,在复仇之火下,秦军作鸟兽散,很快的,刘邦就拿下了韩国重镇轘辕(今河南偃师),随后又接连攻占了韩地十几座城池,基本上收复了昔日韩国的故土。

“我回来了!”

二十三年前,公元前230年,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被秦所灭,二十三年后,张良以一个韩国人的身份,再次回到了韩国的土地上,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张良驱逐了敌人,从而为自己的国家一雪前耻,尽管后来因为诸多原因,韩国并没有如张良所愿再度复兴,但是这并不妨碍它作为一个第三者,叉着腰,然后幸灾乐祸的看着毁灭自己的秦帝国是如何被毁灭的。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其实在光复韩国这件事上,张良对刘邦是十分感激的,不知是出于感谢亦或者是为了报仇,也可能是二者都有吧,在这之后,张良做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陪同刘邦一起西入秦关。

就这样,张良张子房,这位秦汉之际最智慧的谋士,加入了刘邦阵营(算是租借,以后要还的)。

初出茅庐第一功

有了智囊张良的加入,刘邦简直就是如虎添翼。

刘邦先是北上,攻克了离黄河不远的平阴(今河南孟津),随后为了防止一切不确定因素的发生,刘邦索性破坏了黄河渡口。

“反正老子不过,你们也别想过!”

之后,刘邦南下攻打犨县(chou,第一声,今河南平顶山),防守此地的人是南阳郡的太守,吕齮(yi,第三声)。

此时的刘邦连战连捷,士气和战斗欲望极其的高昂,任凭吕齮死命防守,也无法阻挡刘邦前进的步伐,犨县一战,以太守吕齮的全面溃散,逃入宛城而告终。

犨县位于南阳郡,而南阳郡又位于河南的西部,此地距离陕西已不足五百公里,至此,陕西的大门已经向刘邦打开。

只要再往西走一步,哪怕是一小步就可以,刘邦似乎已经闻到咸阳城那富丽堂皇的味道了。

像鱼和熊掌这种单选题,在刘邦这里从来都不是问题,反正昌邑我没要,开封我也没要,一个小小的宛城,不要也罢,于是刘邦决定,放下已经送到了嘴边的宛城,继续西进。

然而这是一个险些让刘邦功亏一篑的决定。

在此前的多次战斗中,因为迫于起义军的淫威,所以面对咄咄逼人的刘邦,秦军是望风而逃,但是这并不代表秦军都是些软脚虾,恰恰相反,秦军依然保持着非常可观的战斗力,最为关键的是,由于刘邦先前两次弃城西进(昌邑,开封),此时此刻,刘邦的背后已经积攒了相当数量的秦军。

在不知不觉中,刘邦陷入了和项梁一样的泥沼,好在刘邦不是项梁,这是一个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的老板,而宋义也绝不可能与张良相提并论。

张良是一个很冷静的人,而冷静则是谋士这一职业最为仰仗的职业素养,当所有人都在欢呼雀跃的时候,他快速分析了当前的局势,并且成功发现了隐藏在暗处的威胁,他告诉刘邦,绝不可继续西进,应当立马解决掉宛城内的敌军,以绝后患,不然的话,一旦将来攻击不顺,而敌军在后,危矣(此危道也)!

张良的确不负最强谋士之名,他的担忧是有道理的,因为接下来,刘邦将要面临西行的最大一道难关—函谷关。

牌坊

宛城城下,一群豺狼正在虎视眈眈。

刘邦听取了张良的建议,连夜杀回宛城,并且集中所有兵力,将宛城里三层,外三层包裹的十分均匀,这一次,刘邦势在必得。

如今的宛城已是孤城一座,那种剑拔弩张的窒息感,城内的吕齮是可以切身体会到的。

眼见突围无望,在经过短暂的思想斗争以后,吕齮抽出了宝剑,准备以死报答胡亥的知遇之恩,然而正准备抹脖子的时候,他手下的一个门客陈恢伸手拦住了自己,并他告诉他说,现在抹脖子还为时尚早,待我去见一下刘邦也不迟啊。

由于史记中的大部分对话过于繁琐且长篇大论,所以在大部分情况下,我更喜欢用一些轻松愉快的方式来口述,因为我相信这样的历史更加有趣,不过陈恢的此番演讲太过精彩,所以接下来,我会全文朗读,如果各位同学觉得看起来比较累的话,可以跳过直接看下一段。

“我听说怀王曾与天下诸侯约定,先入关中者为关中王,现在您停下脚步,攻打宛城,宛城又是南阳的治所,周围连接着十几座小的城市,这些城市人数众多,粮食储备充足,而他们之所以不投降,只是害怕投降后被您杀害,所以才不肯退让半步,现在您整日整日的攻打宛城,自己的损伤不在少数,如果放弃宛城西进,又会被南阳的军民追杀,更重要的是会耽误您入关的时间(重中之重),小的我为您着想,不如您同意我们宛城投降,再封吕太守为侯,让他留在宛城,而您率领着宛城的士兵继续西进,这样,在您西去的路上,那些城池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一定望风而降,沛公您亦无后顾之忧了。”

真实!精彩!

陈恢的话我们完全可以用某著名小品演员的话来替代:废话,没好处,谁投降啊!

陈恢可以说是掐准了刘邦的命脉,什么反秦,什么造福百姓,狗屁,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刘邦之所以频频放弃攻城,无非就是想先他人一步入关中,做关中王。

听完陈恢的高论,嫉恶如仇的刘邦搓着手,笑嘻嘻的说了一个字:善!

之后的故事也果真如陈恢预料的一般,在接受了宛城的投降后,丹水,西陵,胡阳,析县、郦县的守军统统闻风而降,在这里,我们除了叹服陈恢的高瞻远瞩以外,也不得不感叹,秦帝国的末日,确实快到了。

不管是利诱也好,强夺也罢,终于,刘邦走到了西征之路的尽头,只要跨过函谷关,刘邦就可以抵达自己朝思暮想的咸阳城了。

最后的考验

“最接近成功的地方,往往就是最接近危险的地方。”

车不分轨,马不并鞍,纵使没有一兵一卒,只凭借陕西的地形,千军万马又奈他何?

秦地多山又多关,很多时候,你走的那根本就不叫路,那叫狭谷,狭窄的狭。

在这里作战,人多未必是件好事,想当年在战国时期,齐、楚,赵、魏、韩、燕,六国挟百万雄师都跨不进函谷关一步,其中缘由,我想除了陕西的同胞太过彪悍以外,其地形也是一大因素。

可能有些没去过陕西的同学无法理解其中含义,没关系,各位可以脑补一下这样的一个情景:

你身处一条宽度只能容纳几个人的窄路,你的左边是峭壁,你的右边是悬崖,而你的面前,也就是在路的中间,有一个人为修筑的土木结构的关隘,当然了,结合一下当时的实际情况,把它叫做碉堡,那也是没有问题的。

各位可以想象一下,进攻这种关隘的难度,在大部分情况下,它都是进攻者的噩梦。

首先,由于地形过于狭窄,导致可以同时对关口进攻的人数可能只有几人或者十几人,这就大大的降低了进攻威胁性。

其次,你所进攻的关隘上面可是有士兵把守的,这伙人心情好的时候吐你口唾沫,心情不好的,什么滚石檑木,什么弓箭火炮,那都是家常便饭,更有甚者,泼屎洒尿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根据史**载,此时刘邦的军队只有两万人,区区两万人,就想拿下天下第一关,这有可能吗?

有,因为张良说有。

—————————————————————————————————————————————————————————————————————————————

愚见

在那个没有火箭炮的年代,凡是想进攻陕西的人,都没捞到过什么好处,并且即使是在热武器相当成熟的二十世纪,进攻陕西也是一世界性难题。

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凭借着黄河天险和关中地理的独特优势,那些觊觎我们国家的人愣是没能打进秦始皇的地盘一步,到头来,它们白白折腾了十几年,却连一睹秦始皇陵尊容的机会都没有,岂不贻笑大方?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