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北宋包公演义>第六十三回:叶知府灞桥留别,卢秀士吟赋春思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六十三回:叶知府灞桥留别,卢秀士吟赋春思

小说:北宋包公演义 作者:冷雪散人 更新时间:2022/6/2 10:52:14

话说包拯、薛向一行巡视于原州,经一番机缘巧合情节下,有助知州韩什杰破获得一桩侵冒战功,谋害人命之积年重案,终使罪逆深重之游宗兵受以正法。于是一行人朅原州,东赴庆州,路保安军,迄延州——所过之处不只重视政事,眷注地方民情,还与延州官吏一道迎着凛冽的寒风,踏冬来初雪至三川口凭吊阵亡英烈。再南下丹州,临鄜州,适同州,越华州,当回转京兆府时已入末冬矣。

于此,不说包拯、薛向一行抵转运司,有运判等官吏闻讯冒雪迎于门外之殷勤;亦不说至住所,有董氏、欧阳春与盼念已久的艾雁得亲人归来之欣慰;更不说包繶和包颖、包蕙姊妹,因多月离别相见亲长之怡愉。只说一番问候并忙于打理归客衣装毕,待相坐歇息之际,经艾雁打听父亲艾智化情况,遂卢士安说起岳父不幸于原州之事由——虽然彼此间深知西北多有战乱,至亲几载未得联系,对此不测心中早已有所预料。当确切获此凶信,不但一时艾雁悲恸难忍,亦使董氏、欧阳春惋叹不已,还勾起艾虎、卢士安凄戚暗涌,最终在包拯、董氏劝导,以及相互慰藉下方才罢止。

再则时下,遇天寒地冻,皑皑雪野行路艰难,况一晃临近年节,得艾虎、欧阳春与董氏、包拯皆好意挽留之,所以艾雁、卢士安并未匆匆相辞归去。——倘如说起年节来,因近些年包拯转任南北,携家小身处异乡,但每逢岁末家人照样会浸制屠苏酒,置办锦装、桃符、幡胜等佳节所需,聊以庆祝,这里不必细言。不过今岁除夕,有包蕙就坐于欧阳春、艾雁之侧,偶然问及春姑姑、雁姑姑年节缘何钉桃符一事,却不妨一记。且出于欧阳春、艾雁互相推说不知底里,方得卢士安从旁言道:

“据《山海经》记载,古时于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山上有一株大桃木,其枝干屈蟠三千余里,在桃枝东北方有鬼门,是万鬼出没之口。而门首站立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持阅领万鬼,若发现恶鬼有干伤害世人之事,就执以苇索系缚去喂虎。因此天下鬼怪都畏惧二神,于是世间将桃木刻画神荼、郁垒模样,钉门上以驱邪辟祸,故名曰‘桃符’。”

借此,不单包颖、包蕙等可以了解得钉桃符之原委,使在坐者亦乐于一听。后来,还于这辞旧迎新之夜,卢士安借着酒兴吟弄前唐才子史青一首《除夕》诗曰: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摧。

“风光人不觉,已入后园梅。”

只是这些乃节日下,得亲眷、友人一时间欢聚之闲趣罢了,如今的确懒得详述了。

且说年节过后,渐渐至正月出,有朝廷下诏,徙陕西转运副使、司封员外郎薛向,进位工部郎中,为河北路提点刑狱,兼提举河北籴便粮草。于是,待东行之日,薛向携家眷,招呼仆从收拾起财物,在包拯领同艾虎、卢士安,又京兆知府叶清臣、通判燕度、押司赵能等官吏一道乘车马东出长安城,远远相送至两岸古柳婆娑,正值新芽萌动,风飘絮起之灞桥,并于灞桥驿设酒饯行。且席上觥筹交错间,有叶知府示意“留别”,吟作一词《贺圣朝》曰: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闻此,薛向即索来笔墨纸砚,请将书之存念。——这赠词惜别一出,虽有幸见证叶清臣、薛向雅趣情谊,却也无心细话了。

——至于现任京兆知府叶清臣,字道卿,姑苏长洲人。清臣生于真宗咸平三年,从小敏异好学,擅长属文。至仁宗天圣二年,他二十五岁举甲子科榜眼,初授光禄寺丞、集贤校理,通判太平州。任满三年,转知秀州、宣州,累迁太常丞,同修起居注,判三司盐铁勾院,进直史馆。

景祐三年,以右正言知制诰,知审官院,判国子监。此后擢为起居舍人、龙图阁学士、权三司使公事。因他与当年同榜多人雅相善,为宰相吕夷简所恶,被出知江宁府。逾年,入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勾当三班院。

庆历三年,遭丁父忧,至服除,遇时任枢密使陈执中素不悦之,即除翰林侍读学士、知邠州。道由京师,因请对,改澶州,年前,进尚书户部郎中,徙知京兆府。

然当日于灞桥驿饮食毕,包拯、叶清臣、燕度等与薛向一行步出驿房,就于飞絮似雪,烟雾迷离,别具风致之灞桥折柳而别。

待回程时,还得燕通判饶有兴致,就灞桥折柳赠别之由来言道:

“据闻这灞桥建于隋文帝时期,并于两岸筑堤五里,植柳万株。每当早春时节,柳絮飘舞,宛若飞雪。至前唐时,但凡送别亲人好友东去,一般都于灞桥分手,折柳枝相赠。久而久之,灞桥折柳赠别已成为这里特有之习俗矣。”

——若言及今京兆通判燕度,字唐卿,青州益都人,乃龙图阁直学士,礼部尚书燕肃之子。论年龄燕度与包拯、叶清臣相当,只是他科场不甚顺意,景祐五年才登进士第,初授陈留知县。不巧任内遇父驾鹤西去,至守丧期满,复职知黎阳县,于前岁通判京兆府。

但当时众人控马款款而行,默默听燕通判讲述罢,却别无言词,不过“嗯、噢”应声而已。又行不几时,忽而,得包拯道:

“去岁于原州时,凑巧随知州韩什杰处理侵夺功绩,谋害人命之原州副指挥使游宗兵一案,使艾少侠叔父艾智化等九士英雄沉冤昭雪。其后查实九士英雄籍贯,有姓陆名郊,字子野者,正是京兆万年县灞桥镇人,今欲借此慰问其亲眷,叶知府、燕通判可有意同往否?”

对此,叶知府颔首应允,燕通判遂言道:

“难得包大人有心,吾等岂能推辞。”

随后,有与艾虎、卢士安等随行在后之押司赵能驱马上前,忙禀告道:

“各位大人,现欲去看望陆郊亲眷,正好在下亦灞桥镇人,熟悉陆郊一家情况,可为各位大人领路。”

这赵押司年龄近三旬,生得朗目疏眉,仪容秀丽。他见得叶知府、燕通判欣然允诺后,便引马转离驿道,领路前往灞桥镇去。沿途仍旧款款而行,除却柳枝飞雪,偶见几株桃树也不甘雌伏,竞相争奇斗妍。途中,还难得赵押司不待诸位大人跟问,他已热心将陆郊一家多年情况具自陈道:

“说来,那陆郊青春年少时失怙,由陆母唐氏尽心抚育**。成年后,在陆母之张罗下,便与青梅竹马,情意相投之表妹唐小琬成婚。谁料婚后,二人伉俪投合,眷恋弥深,成日吟诗作对,丽影相随,使陆郊留连于温柔乡里,无暇顾及功课,抛置去进仕之志。

“然陆母唐氏威严而专横,一心盼望儿子金榜题名,光耀门庭。这唐小琬之才华横溢,与陆郊儿女情长,加上一直无所出,引起陆母甚是不满,认为唐小琬将儿子前程耽误殆尽,遂责令陆郊休妻。最终迫于母命难违,陆郊只得暗藏情愫,另筑别院安置唐小琬,重理科举课业。无奈后来州试失利,在陆母命他停妻另娶,又正值西北战火频仍之情形下,便毅然决然的投笔从戎去矣。

“不虞仅一载余,也就五六年前,宋军与夏贼原州一役过后,陆郊就此杳无音讯,生死未卜,至前岁陆母含恨而终,如今自是家业凋零,唯唐小琬仍居于别院。”

获知这些过往悲情,使包拯、叶清臣等摇头惋叹一番罢了,言论无意。于说话间已到达陆家别院,见别院临河而筑,其间并不甚宽广,却布置得花木繁盛,阵阵鸟哢枝头。遂经赵押司叩门入得院内,在一老婢的引领下,绕过院落来到河岸廊亭下,识得别院主妇唐小琬,正慵懒的凭栏闲视。——伊现年大约二旬七八,发髻间插着一支银蝶凤钗,生得画黛弯蛾,娇波细柳之姿;且养得一条平易近人,蔼然可亲的小灰犬伴随左右。当伊知得赵押司领随包转运使、叶知府,燕通判诸位官员特来慰问,忙邀请往房舍去。然眼前居所虽算不上深宅大屋,倒也优雅别致,步进房舍,房中亦算不得陈设讲究,不过装点了不少娟秀的书画,颇见些诗意与才情。

待众人于客间落坐罢,那老婢自去起茶来。这包拯、叶清臣等,只是相告唐小琬数年前陆郊于原州一役后身亡,并问及生活现状,再者未来如何打算。得唐小琬答言良人已故去岁县府有告知,又说幸得近年来与赵押司为邻,难得他怜悯贫贱,多有关照,生活还算过得去,常常想来,怕是无以为报也。——其实这一慰问会话未有多时,于此更毋庸备说了。

不久,当包拯众人告辞出得陆家别院,大概是此番触目景物人事,使卢士安慨慷伤怀,竟而触动“春思”,有吟赋一词《忆江南》曰:

“东君闹,孤枕夜无眠。雀逗莺歌迎旭日,桃吹柳舞倚阑干。不觉展娇颜。

“春心切切,旧梦绵绵。踱步花丛期雁羽,相思泪后恨婵娟。与犬慰芳年。”

如此一来,或许激起赵能诗兴,促使他有意“遣怀”心事,随后情不自禁的行吟一绝曰:

“眺夏荷罗衣迭雪,菊秋倾宝髻堆云。

“任随冬尽百花俏,只怕春心只为君。 ”

众人闻罢,沉浸良久,才有包拯向叶清臣、燕度言道:

“既如此,叶知府、燕通判何不成就一桩美事耶?”

见问,燕通判莞尔而笑,得叶知府缓缓道:

“此事或许不难,只是此前未知赵押司心意,如今叶某倒是乐意做此一回月老。”……

言语间众人已返回长安城来,于是相互就街头辞别,各自回官所而去矣。

105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