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军事科幻>枭雄的天空>第33章 碧血丹心(一)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33章 碧血丹心(一)

小说:枭雄的天空 作者:东山麦客 更新时间:2023/2/17 23:52:43

当荣禄在慈禧、端王、洋人之间周旋的时候,西方列强派出的部队已经登上了从天津开往北京的火车。

英国驻大清国舰队的指挥官西摩尔是这支队伍的统帅。收到求救的信号之后,西摩尔纠集了驻扎在天津沿海一带的各国舰队,从各个舰队的士兵中抽调组成了两千人的队伍。从天津的租界出发,前往京城。

西摩尔毕业于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参加过鸦片战争。在以前与大清国的战争中,他已经习惯于看到清朝的军队一击而溃。所以,他计划用两天时间到达北京,他也让部队按照行军两天进行后勤准备。

经过杨村的时候,火车被迫停了下来。部下禀告西摩尔,说是火车的车轨被人破坏了。

西摩尔传令下去,抓紧抢修。

就在联军强修铁路的时候,从两旁的树丛里,冲出了一大批人,他们扎红绳,穿红裤,有的拿着大砍刀,有的拿着锄头,有的拿着红缨枪,有的拿着土枪,年长的有五六十岁,年幼的只是十几岁的孩童,喊杀声震天响,朝着联军就无所畏惧地冲了过来。

西摩尔惊慌失措,赶紧下令迎敌,一阵厮杀之后,义和团的拳民们留下了遍地尸体。联军也被伤了几十个人。

铁路被破坏严重,西摩尔率领联军被迫弃车而行,恓恓惶惶地继续向前,希望能尽快到达京城。

西摩尔不知道的是,有一员清军名将正在廊坊等着他——聂士成。

聂士成来这里本来是为了防止义和团破坏京津铁路,但他明显是来晚了,当他到的时候,义和团刚把京津铁路廊坊段给破坏了。这也就相当于京津之间的快速联络通道被破坏了,两个城市之间的军队调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两个城市的驻军只能够各自为战。

聂士成作为一名职业军人,对义和团装神弄鬼、画符念咒并号称刀枪不入那一套鬼话根本就不信,对其破坏铁路、电报线等行为更是深恶痛绝。

他下令将义和团拳民包围起来,准备就地正法。就在这时候,属下报告说西摩尔率领联军正好赶到这里。

聂士成将义和团拳民们送上了前线,让他们作为先锋进攻洋人部队,战前跟他们说:“一直以来,诸位都号称刀枪不入,发誓杀尽洋人,现在洋人军队就在眼前,你们正是大显身手的时候。如有退缩,军法处置,有死无生!”

用义和团对付教士和教民是绝对够用,但是让他们冲锋陷阵,那就难为他们了。义和团的带队首领,当然不会同意。但聂士成军令当前,没得商量。

五百多义和团拳民组成了先锋队,面对西摩尔的洋枪洋炮,很快就如潮水般败下阵来。

聂士成的部队在后督战,并架设了机枪,所有退下来的拳民,又受到了聂部的机枪扫射。在联军和聂部的双重夹击下,这些可怜的拳民很快就血肉模糊,化为了炮灰。

义和团这一出过去后,接下来就是真正的较量。

西摩尔着实不走运,他遇到的是清军中最有战斗力的那一支。士兵素质极高,将领身经百战,武器配备非常先进。在当时,清军之中,以聂士成的武卫前军和袁世凯的武卫右军装备最为先进,一色的德式装备。

激烈的交火之后,西摩尔损兵折将,所部官兵被聂士成的部队团团围困。对西摩尔所率领的联军来说,当前最重要的不是怎么到北京的问题,而是怎么活命的问题。

西摩尔集中火力,奋力突围而出,然后率队往天津方向,一路仓惶逃窜。一路上不只有聂士成部队的追击,还不时受到义和团袭击。联军心惊胆战地逃到天津租界后,清点人数,死伤三百多人。

这次胜利,史称廊坊大捷。直隶总督裕禄向清廷报功,将功劳都归于义和团。端王下旨颁奖,大赏也义和团,聂士成部则分文不赏。

荣禄看出了其中的问题,有功不赏,他非常害怕身为武将的聂士成一怒之下哗变,他忙写信慰问,让聂保持克制,别再对义和团动武,否则更会招致当权者的猜忌。聂士成回信:“拳匪害民,必贻祸国家。某为直隶提督,境内有匪,不能剿,如职任何?若以剿匪受大戮,必不敢辞。”

回到天津的聂士成,受直隶总督裕禄的调遣,去攻打位于紫竹林的外国租界和老龙头火车站。

和聂部一起前去攻打租界的还包括天津的义和团首领曹福田和张德成。

聂士成见到了一幕奇景。

曹、张二人带领义和团队伍,头前抬着关帝、赵子龙、二郎神、周仓神像,神像后是曹、张两位首领。

曹福田端坐高头大马,戴大墨镜,口衔洋烟,腰上系着红带,背负快枪,身后立着“扶清灭洋天神天将义和神团”大旗。

张德成则穿麻衣红裤,手持大砍刀一把,身后有一面大旗,上书“扶清灭洋天下第一坛”,也是拉风得很。

在拳民在上战场之前,两位首领先念咒做法,然后每人发给一支高粱杆,告诉下属,当到了战场上之后,高粱杆会自动变成枪炮,所向无敌。如果遇到危险,则可以在地上就地画一个圈,站在其中,默念咒语,可保平安。

若论装神弄鬼,曹福田、张德成各有各的套路,但说到打洋人攻坚战则基本指望不上。冲锋的时候,乌压压一片,一遇到洋人猛烈的炮火,立刻就乱作一团,狂奔而回。

在上次大战中,聂士成驱赶义和团上前线,数百拳民为之丧命,这让义和团拳民对聂士成部队怀恨在心,双方**不断。从那之后,聂部经常受到义和团拳民的袭击,聂军门也是气愤不已。

在攻打租界的战斗中,聂士成部精锐尽出,洋人部队招架不住,逐渐后退。而每占领一处租界,义和团拳民就对该处进行纵火焚烧,抢劫财物。对军纪严明的聂军来说,这种做法让其非常看不惯。

义和团纵火焚烧学校、民宅的时候,忍无可忍的聂士成下令对这帮乌合之众执行军纪。而聂军的军纪就是——放火抢劫者,杀无赦。一千多义和团拳民就此成了聂士成的刀下之鬼。

这可闯了大祸了,裕禄将此事上报给了朝廷。义和团更是向端王进馋言说聂士成里通外国。

清廷下旨督责:“聂士成部旬日以来并无战绩,且闻该军溃散情形,实属不知振作,给聂士成以革职留任。”

这个时候,八国联军已经攻占了大沽口炮台。两万余人的大部队兵抵城下,半个天津已经失守。

六十四岁的老将军回到家中,向老母流泪跪拜,称:“上不谅于朝廷,下见逼于拳匪。城破在旦夕之间,忠孝不可两全。孩儿唯一死以报效国家。”

与家人辞别后,他换上了朝服,面北行三拜九叩大礼。

他命令部队开拔,来到了八里台,此时八国联军的主力正进攻到这里。没有任何犹豫,聂士成跨上战马,率领部队直接向敌军发起了冲锋。

联军早就听闻聂士成的大名,但是他们仍然没有想到,聂士成竟如此悍勇,任凭已经六十四岁的年纪,却仍然一马当先。

聂士成已经报了必死的决心,他穿的是朝服,没有穿战服。朝服宽袍大袖,非常鲜艳,对敌军来说,目标太明显,并不适合作战的时候穿。

久经沙场的聂士成当然清楚这一点。他已经报了必死的决心,他做了打算:身穿朝服战死疆场,马革裹尸。

对一名职业军人来说,家国如此残破不堪,看到这些心如刀绞一般,战死沙场也就成为了最好的归宿。

联军虽然活力强大,但是却被聂士成部的勇敢所震慑,兵锋受挫,连退三里。但是联军士兵赶来增援的越来越多,聂士成以少敌多,损失惨重。聂士成的双腿都已经中弹,血流不止。腮颊也被子弹打穿,满脸挂血。

将校劝聂士成回营养伤,以待援军,聂士成跟部下说当下已无援可用,此战有进无退。正在说话之间,听到军队后面一阵喧哗声,聂忙派军士打听,原来是义和团趁其跟联军作战之时,到聂家抓了其母亲、妻子及女儿,将其残害,并把尸体裹来阵前。

对正在冲锋陷阵的聂士成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连忙策马追赶。义和团一边后撤,一面大喊:“聂士成反了!”

联军见状,赶忙组织队伍对聂士成部进行追击。在联军和义和团的夹击之下,聂士成的部队被打散,聂本人也在八里台桥上被炮炸伤,落下马来,血满袍袖。

硝烟弥漫之中,直隶提督聂士成使尽最后一丝气力,缓缓半坐起身来。他头发散乱,遍身是血,眼睛已经被血块糊住,看不清周围的一切。因为受到近距离的炮击,他的耳朵已听不见近在咫尺的枪炮声。如果不是穿着鲜明的朝服,没有人会想到这就是威风八面的聂军门。

他不顾巨大的疼痛,尽力睁大双眼,透过脸上的血与汗,看到被炸死的战马就躺在他的身边。他用尽全身力气抬起手腕,摸了一下腹部,感到肠子已经从腹腔之中漏出来半尺有余。

聂士成自知生命的尽头就在眼前,他把肠子塞进肚子里,并从地上抓起了战刀。作为一员武将,他可以战死,但是必须要死的有尊严,不能让敌人瞧不起。他奋力地用手拄着战刀,倚靠着桥的栏杆,端坐在战马旁边,圆睁双目,最后看了一眼这支离破碎的山河。

一代名将聂士成,在八国联军和义和团的战火中,溘然长逝。

这位在中法战争中战胜过法军,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胜过日军,在廊坊之战中战胜过八国联军的清末名将,长眠在了他无限热爱的这片土地上。

这时候,义和团赶了过来,要戮尸泄愤,却被联军的炮火打退。联军将士看到聂士成的尸体怒目端坐,僵而不倒,威严与生人无异,不绝心生敬佩之情。同样血性的德军将校,出于职业军人的同情感,给这位“清国最勇敢的军人”遗体上盖了一条红毯,准备将其移出战场。

就在这时候,突然杀回一彪清兵,为首的是聂提督的卫队管带张怀庆。这队清兵冒死冲杀不为别的,正是为了将聂士成的尸体抢了回来。经过一番殊死较量,清军终于将聂士成遗体找回,然后便匆忙撤出阵地。张怀庆下马跪地,抚尸痛哭,发誓一定要将老帅安葬故里。

当时聂士成还是朝廷的“罪人”,很多人怕惹上关系,都躲得远远的。张怀庆将聂士成的尸体包裹好,雇了一条船,只身前往安徽。他从天津顺南运河一路往南,护送到了合肥,将遗体交给其家属。聂家人对张怀庆非常感激,聂家子弟更是对张怀庆行跪拜大礼,称其为聂家的“大恩人”。张怀庆忠心护主的事迹从此闻名于朝野。

后来,聂士成的遗孀向袁世凯写亲笔信推荐张怀庆。袁世凯早就听闻张怀庆护主的事,心中也很是敬佩,谁不喜欢忠心的下属呢?对一个团体来说,成员的忠诚永远是第一位的,然后才论个体能力及作风的事。

张怀庆原来为管带(营长),刚至麾下,袁世凯就破格提拔他为标统(团长),没过两年又以军功提拔他任协统(旅长),并把他安排在嫡系部队北洋第三镇曹锟的队伍之中。

聂士成阵亡之后,清廷朝议赐恤,多位北洋将帅上了奏折。但是朝政已经在载漪、刚毅等人把持,清廷勉强下诏,称聂士成“误国丧身,实堪痛恨,姑念前功,准予恤典”。不是按照直隶提督进行抚恤,而是按照普通阵亡将士的规格进行抚恤。

在上任直隶总督后,袁世凯第一时间为聂士成向朝廷请恤,称聂士成:“秉性忠贞,践履纯笃,事亲极孝,居官极廉。驭众严而有恩,遇事勇而有断,沉毅果*敢,威望绝伦。”朝廷为聂士成追赠太子少保,以提督阵亡标准进行抚恤,并赐谥号“忠节”,生平战功宣付国史馆立传,并准于在天津、合肥建立专祠供奉,将聂士成阵亡时所在的那座“八里台桥”改名为“聂公桥”。

后来,直隶总督袁世凯在八里台设立一座纪念碑,碑正面刻“聂忠节公殉难处”。碑两侧立柱上刻着对联一首:“勇烈贯长虹,想当年马革裹尸,一片丹心忍作怒涛飞海上;精诚留碧血,看今日虫沙历劫,三军白骨悲歌乐府战城南。”横额为四个大字:“生气凛然”。

二零零零年,是聂士成阵亡一百周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在聂公碑旁边建了一座铜像:聂士成将军驱马扬刀,奋勇向前。当我们驻足跟前,感觉时光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荡气回肠的年代。铜像底座镌刻着一首对联:“将军驱骑刀光寒,一跃桥头此生瞻。聂公当年激扬处,多少青松配雨寒。”

聂士成,字功亭。他是天津这座城市的英雄,更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