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军事科幻>枭雄的天空>第54章 烽烟东北(三)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54章 烽烟东北(三)

小说:枭雄的天空 作者:东山麦客 更新时间:2023/3/12 10:14:18

这次战争对俄国的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面积世界第一的帝国,居然被弹丸小国日本给收拾了,使得俄皇的执政合法性遭到了空前的挑战。

长期处于战争中的俄国可谓是民不聊生、动荡不堪,一个叫列*宁的人敏锐地看到了机会。他提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口号,并受到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的欢迎。

这个口号是——和平、面包和土地。

1905年,俄国战败之时,一个因参加激进运动而被放逐西伯利亚的青年痛哭流涕。

他发誓有朝一日能够重振国威,击败日本,横扫天下。

他的名字叫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维利,后来他改名叫斯大林,俄语中是“钢铁”的意思。

在隐忍四十年后,他终于得到了实现梦想的机会。那年他指挥的苏联红*军经过激战,拿下了德国首都柏林。

然后,百万苏联红*军通过西伯利亚铁路挥师东向,跨国中苏边境,一举消灭了七十万日本精锐关东军,再次占领了中国东北。

斯大林不是慈善家。他骄傲地说:“1905年败于日本是俄国人的污点,为了清洗这个污点,我们已经等待了四十年!”

当然,作为当时世界上最顶级的政治家,复仇只是斯大林出兵的原因之一。

促使他挥兵东向的主要原因还是——利益,为了为苏联在远东争取一个不冻港——旅顺。

斯大林达到了这个目标,旅顺港被苏联人占领了十年之久。

1955年,新中国从苏联手中接收了军港旅顺,为中、日、俄三国围绕东北领土将近一个世纪的领土之争画上了句号。

话说回来。吴佩孚作为一名普通谍报人员,参与了日俄战争。战后,日军还给他颁发了一枚“旭日勋章”,以表彰他为日军情报工作所做的贡献。对大清来说,参加日俄战争的日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算是“友军”,毕竟帮大清收回了东北大部分领土。

但是日本人也不是慈善家,他们已经拿下了朝*鲜,又获取了俄国在旅顺、大连的租界。在东北站稳脚跟后,野心勃勃的日本人将目光投向了华北,乃至整个中国。

日本和俄国为什么中意中国的东北?除了地缘关系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东北人口很少,土地很多,矿产丰富。只有占据了东北,并向其不断移民就能很快将其变为自己的国土。

1900年时候,东北三省只有三百万人。当时山东有一千八百万人口,是东北三省总和的六倍。

东北的人口为什么这么少?因为清朝从康熙年间开始实行“封关令”。满清入主中原后,绝大多数满人都迁入关内。

关内多繁华啊!气候温润,娱乐项目丰富,适合生活,比起关外苦寒之地不知强多少。

清廷将东北视为了自己的“自留地”,认为那是“龙兴之地”,是王气所在,非常害怕让汉人们占领了,所以将汉人都从东北迁出。

满人怕苦寒不愿意去,汉人不允许去,东北就没人了。

鸦片战争以后,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人口实在太多,大家都吃不饱肚子,很多人才冒着“禁令”,逃到东北求生。

俄国人占领东北时,整个东北没多少人,俄皇很高兴,计划将其并入本国版图。没想到半路闯出一个日本,破坏了俄国人的好事。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巩固大清在东北的统治,成为了摆在清廷统治者面前的难题。

东三省虽然收回来了,怎样能守住呢?这时候一个强人站了出来,并着手经营东北。

此人就是徐世昌。

东北收复之后,清廷派军机大臣兼兵部尚书徐世昌考察东北,随行的还有大清农工商部的尚书载振。

载振部长是个花花公子,途径天津时被段芝贵下了美人计。不仅将自己的**葬送,还引发了官场地震,这个事件上文已经详细叙述,在此不再赘述。

徐世昌是真有能耐的人,在东北考察一圈,回到北京后,徐世昌陆续上奏《密陈考查东三省情形折》、《密陈通筹东三省全局折》两道奏折。

徐翰林出手,就知有没有。两道奏折一共十万余字,对东北的交涉、吏治、民情、警务、财政、学务、军政、实业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列举了补救之方。

两道奏折中,有一个最重要的思想就是统一管理。之前,清朝的八大总督并没有涵盖东北。东北自成一套体制,设立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利用八旗军事体制进行管理。

八旗的将军们怎么能应付得来东北这种复杂的局面?所以就被日本人和俄国人趁虚而入。

这两道奏折引起了清廷的重视,并彻底改变了东北的政局。不久之后,清廷下诏设立东三省总督,首任总督就是徐世昌。

就这样,八大总督就变成了九大总督。这九个总督里,如果论最富裕,对朝廷税收贡献最多,肯定是两江总督;如果论最重要,肯定是直隶总督,毕竟掌管京畿一带;如果论地位最高,毫无疑问是东三省总督,龙兴之地没的说。

当各地督抚联名上奏折的时候,第一个签名的是东三省总督徐世昌,第二个签名的是直隶总督袁世凯。

徐世昌当上了东三省总督,唐绍仪则补授奉天巡抚,朱家宝署理吉林巡抚,段芝贵署理黑龙江巡抚(杨翠喜案发后,很快被拿下)。

这还不算完。徐世昌去东北,还将曹锟的北洋第三镇带了过去,吴佩孚也在其中,是第一营管带。

东三省各级长官一色的北洋人。就这样,通过种种运作,东北成为了北洋的势力版图。

徐世昌到东北后,将直隶新政的成功经验引入到东北。建工厂、修马路、建学校、引入警察制度等等,一时间东北开始繁荣起来。

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吸引人口,东北人口实在太少了。

那时候全国很多地方都闹饥荒,农民的耕地非常少,人口又多,填不饱肚子的大有人在。

徐世昌制定了一项政策:来东北,就给地。不仅提供土地,还提供农具和耕牛!

这政策对大批饿着肚子的农民来说,吸引力实在太大了!

对农民来说,土地意味着什么?不仅是粮食,而是**子。对父母来说,意味着可以有一口粗饭养活儿女,而不是看着她活活饿死却无能为力,也不用将亲生儿女以牲畜的价格卖给人贩;对子女来说,意味着在年幼时候可以有父母陪伴左右,可以不用成为孤儿,生活虽然仍然艰辛,但起码不用低三下四地到处讨饭就可以活命。

日俄战争之后,俄国人将势力范围缩小到东北北部的西伯利亚铁路一带,日本人将势力范围扩展到旅顺、大连以及南满铁路沿线,中、日、俄三国势力在东北再成均势。

与日、俄相比,大清虽然弱后,单是有一个巨大的优势——人口众多。

徐世昌治理东北时,采用大力引入人口的策略,深远的影响了东北的地缘政治。这就是当时中国的优势,虽然国力弱,但是人口多,只用四年便迁入了四千万人口,足足一个日本国的人口。

当这个地方几乎全是中国人的时候,他与中国就是千丝万缕的血肉联系,谁又能将她长期分割出去!

东三省被俄国人统治过五年,后来又被日本占领过十四年,但是现在他是中国的领土!

这是谁的功劳?是直隶、山东、河南一带闯关东的农民,是拖家带口、忍饥挨饿,身前独轮车上坐着孩子,身上背着破烂不堪行李卷,身后跟着一家老小,结伴徒步踏过山海关的贫苦农民。

现在生活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人们,如果往上数四、五辈,大多数都是来自山东、河北、河南一带。这些前辈们都曾经登上山海关的望乡台,在夕阳下朝故乡的方向投去一眼深切的思念,回转过身抹干眼泪,毅然朝关外踏出沉重的脚步。

他们这些背井离乡闯关东的人,是国家的英雄,是民族的英雄!

徐世昌成为东三省一把*手之后,在治理东北地区的经济、教育、城市、社会等方面都很有建树。朝廷派载涛来东北考察,回京城后,给朝廷上奏折:“奉天城马路、电灯、军警无不备具,街市焕然一新,乃宿公署,俨然欧式,益服世昌新政经画,非它省疆吏所及。”

治理东北期间,徐世昌重金延揽人才。他制定政策,给予留学归国能力卓著的人才极高待遇。一时间,各种人才云集东北,东三省从民生凋敝的不毛之地,开始了华丽转身。

现在,各个大城市频繁上演的“抢人大战”。谁又会想到,一百多年前,一个叫徐世昌的总督已经在东北搞过这一套?

在徐世昌的治理下,东北在中国的版图上,从边缘地带,开始了强势崛起之路。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哈尔滨、沈阳、长春等城市被称为“共和国长子”,是工业基础最好的地方,而其现代化进程的起步之路就是从徐世昌开始的。

这就是当时著名的“徐氏新政”。

在保卫东北领土方面,徐世昌则要面临虎视眈眈的日、俄两大强国,压力可想而知。

他的应对就是针锋相对,寸土不让,对侵略的行径给予坚决反击:必示人以不可攻,而后人不攻;必示人以不可欺,然后人不欺。

深夜,朝*鲜跟我过领土交界的六道沟海域。一批日本浪人趁人不注意,钉下了多根木桩,以暗示这是朝*鲜领土。当时,朝*鲜已经是日本的属国。

徐世昌当夜就已经得知消息。他第一时间派出吴禄贞等人,将木桩拔出,并移回中朝边界处,在上边标记了华名里数,这些木桩后来成为中朝划界的重要标识。

当第二天,日本人准备以“界务问题”发难的时候,发现木桩已回移动九十余里,不禁目瞪口呆。

徐世昌对保全中国东三省领土完整,防止日本、俄国蚕食中国领土方面功劳卓著。

国有名士,善莫大焉!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