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军事科幻>枭雄的天空>第82章 十步一杀(三)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82章 十步一杀(三)

小说:枭雄的天空 作者:东山麦客 更新时间:2023/4/12 23:53:15

当官府正加紧排查刺客的时候,汪精卫等人也在计划下一步的行动。按常理来说,行踪暴露之后,暗杀行动应该立即中止,参与的同志应该马上撤离。三人合计之后,认为“铁西瓜”暴露了,但是官府未必会找到他们。三人抱着侥幸心理留下来,让喻培伦继续外出购买火药,汪精卫、黄树中二人在照相馆潜伏下来,等待时机。

汪精卫等人明显是低估了官府的办案能力。那时候,袁世凯已经将警察制度推行到了京城,并设立了巡警部,首任部长就是袁世凯帐下红人赵秉钧。袁世凯认为赵秉钧这个人“长于缉捕,才长心细”。

赵秉钧不负袁宫保所托,事必亲躬,行踪无定,经常微服私访考察京城治安。他还设立了侦探社,到处打探情况。侦探社相当于**,清末版的特务机构“军统”。在他的治理之下,京城治安成绩斐然。

袁世凯被载沣赶回了河南老家,赵秉钧也被人夺了权。能夺权的人自然也不简单,他就是肃亲王善耆。赵秉钧虽然失去了巡警部部长的位子,但是他创建的这种高效的巡警制度被保留了下来。

汪精卫、黄树中成为了京城巡警制度的牺牲品。行动暴露之后的第十二天,他俩就被北京警厅给抓到了。这样的重大案件,当然要巡警部一把*手负责审讯,这件事就被摄政王载沣交到了肃亲王善耆的手里。

善耆提审了汪精卫,发现汪跟他想象的刺客形象截然不同,不是什么飞檐走壁的强人,而是一个二十七岁的儒雅青年。这个叫汪精卫的年轻人,仪表堂堂,气度非凡,口才极佳,整个审讯过程也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惧怕情绪。通过各种渠道,善耆也知道汪精卫是孙、黄一党的主要领导人,识人无数的善耆心中暗暗佩服这个年轻人。他没有为难汪精卫,不仅没有对他动刑,还经常去探望他,做他的思想工作。

两人的每次见面都是一场辩论会,汪精卫是雄辩之才,他发现善耆这个人也不是自己先前想象的那种混账官员,而是谈吐文雅,蛮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两人于是成为了忘年交。

善耆私底下曾经跟汪精卫半开玩笑地说:“如果不是出生在王族,我也许早就加入革命党反叛朝廷了。”后来有人问汪精卫对善耆的评价,汪精卫说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

诸位可能对善耆这个人不太了解,但是说起他的一个女儿却都如雷贯耳——川岛芳子。

**长(那时候叫巡警部长)善耆向帝国最高领袖摄政王载沣汇报了汪精卫刺杀行动的始末。同时也跟载沣叙说了汪精卫这个人,同盟会这个组织情况。

按照常理来说,汪精卫无疑是在劫难逃了。刺杀最高领袖,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不凌迟已经算是优待了。但是载沣却没有杀他,而是给他定了一个“误解朝廷政策”的罪名,将他终身监禁。

这非常不同寻常,善耆给汪精卫说了不少好话,这倒是肯定的,但这也不构成不杀汪精卫的原因。历史上还没有见过这样宽宏大量的“大当家”,在近代史上也是绝无仅有。

这个秘密藏在汪精卫的那句话里——“了不起的政治家”。汪精卫没有见过载沣,他当然将不杀之恩都戴到了肃亲王善耆头上。耆头不是决定者,决定者是载沣。

载沣年纪轻轻就被慈禧任命为摄政王,掌管整个帝国。慈禧掌权达半个世纪之久,她什么人没见过,选择载沣也不是偶然的。从被立为摄政王的那一刻起,载沣就肩载两个重任:第一个目标是振兴帝国,维护爱新觉罗家族的统治,这是最高目标。但慈禧也知道局势风雨飘摇,能不能达到这个目标,也只能让载沣尽人事听天命了。于是她又给载沣定下了一个最低目标,即便局势有变,甚至于王朝更替,也要尽力实现爱新觉罗家族平稳着陆,这是最低目标。

载沣虽然一直在为最高目标努力,但他时刻没有忘记自己那个最低目标——保证爱新觉罗家族安全。政治家都是看重利益的,所不同的是有人看重眼前利害,有人注重长远利益。载沣不杀汪精卫,说明他是一名成熟的政治家,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

对载沣来说,杀汪精卫是很简单的事,一句话就可以要他的命。但是汪精卫作为同盟会的主要领导,如果把他杀了,就会引起同盟会的报复,可以预料汪死之后,同盟会的刺客会横行京城。

这还不算最厉害的。如果孙、黄一党得势,满清朝廷被颠覆了,爱新觉罗家族的成员谁又能躲得过革命党人的报复?如果不杀汪精卫,不仅可以向外界展示自己宽宏大量的领袖形象,也留下了一个渠道,一个跟革命党人讨价还价的渠道。

事情的发展果真如此,当辛亥年到来的时候,汪精卫被朝廷释放,他劝说孙文,很好地保护了皇族的利益,成为了帮助爱新觉罗家族平稳着陆的那一个人。

清末虽然刺客纵横,但是最让清廷震惊的暗杀出现在1905年。

这一年,一个叫吴樾的安徽桐城青年,在同盟会内部发表了一篇文章《暗杀时代》,在这篇文章中,他写道:夫排满之道有二:一曰暗杀,一曰革命。暗杀为因,革命为果。暗杀虽个人而可为,革命非群力即不效。今日之时代,非革命之时代,实暗杀之时代也。以复仇为援兵,则愈杀愈仇,愈仇愈杀。仇杀相寻,势不至革命而不已!予愿予死后,化一我而为千万我,前者仆后者起,不杀不休,不尽不止,则予之死为有济也。

写完这篇文章,他回到桐城老家,看望了刚结婚不久的妻子严无畏。虽然吴樾故作镇静,但是温婉的娇妻还是以女人特有的直觉,感觉到了这不同寻常的悲凉气氛。她不安地询问年轻丈夫可有什么心事。吴樾提起桌上的笔,写了一句“桐城吴某身长存,不杀满奴誓不休”。

吴樾跟妻子说计划北上行刺,不管事成与否,此行都恐怕凶多吉少。他没有想到妻子不但不感到惊惧,反而提笔赋诗《三绝》。

三绝

感君爱国救同胞,几个男儿意气豪。

愧我无才能共事,莫因离别赋牢骚。

诸般讲解殷勤教,领悟无缘恨未消。

从此窗前难共语,奈何天里度终朝。

茫茫后会知何日,痛苦分离在眼前。

好梦岂知容易散,痴心空望月常圆!

吴樾没想到妻子这样申明大义,他百感交集,两天之后,与妻子洒泪而别。吴樾此次北上,是为了这五个人:载泽、端方、绍英、戴鸿慈、徐世昌,他计划将五人一锅端。原来,这五个人是慈禧派往国外考察宪政的五大臣,他们计划于9月24日从京城正阳门火车站出发。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