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军事科幻>枭雄的天空>第114章 北方豪杰(一)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114章 北方豪杰(一)

小说:枭雄的天空 作者:东山麦客 更新时间:2023/5/24 9:55:02

辛亥年这场大戏,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千古所未有,各路英豪纷纷崭露头角,甚至登上了政治舞台的中*央。以上所提及大都是南方的英雄,从现在开始,笔者将介绍北方的各路豪杰。

话说黎元洪在武昌城头举起义旗,登高一呼,天下英雄纷纷响应,南方各省迅速光复。而在北方率先响应黎元洪的是陕西人。

清末年间,陕西这地方江湖会党尤其多,江湖会党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哥老会和刀客。

新军里面有两种组织体系,明的有协、标、营、队、排、棚这种管理体系;暗中则有另外一条体系在运行——哥老会。哥老会已经渗透到了新军的各级阶层:标(团)有“标舵”,营有“营舵”,队(连)有“队舵”,排中有“排舵”,这些“舵把子”分别联系和掌握各自下属的兄弟们,他们说话甚至比营中军官还好使。

刀客们都是争强斗狠的主,组织比较分散,没有很严格的上下级体系,他们纷纷结伙,却拥戴一个大哥。每个刀客都有一把属于自己的关山刀:刀长三尺﹑宽二寸。刀客们亦正亦邪,有时候行侠仗义,有时候无恶不作,官府称他们为“刀匪”。能做刀客大哥的人有两个特点:一要仗义,二要刀快。

辛亥年间,风云际会。西安的革命党人井勿幕、钱鼎等跟哥老会、刀客大哥共三十六人在西安大雁塔前歃血为盟,号称“三十六弟兄”,准备发动起义。西安将军文瑞和巡抚钱能训听闻这个消息后大惊不已,急忙掉旧式军队巡防营进城,并准备当天就将新军调出西安城外。

情况紧急,大家伙密议当夜发动起义。起义需要一个首领,谁来当合适呢?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下级军官,不太适合当这个领导人。有人推举张凤翙,因为他是陕西新军协司令部参谋兼二标一营管带,有地位,有谋略,很受大家信任。大家都愿意跟他干,这也是这帮人能推举出的最高领导了。

张凤翙虽然适合当这个“造反带头人”,但是有个问题:他不是革命党人,也不属于江湖会党,之前策划起义的时候,他也从来没有参与过。对这么样一个在陕西军界非常有前途的“明日之星”来说,他会出来趟“造反”这趟混水吗?

情况紧急,顾不得这么多了。井勿幕、钱鼎就找到管带张凤翙,直言了这份今夜要“造反”计划,并希望他能出面当这个头领。

对一般人来说,如果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有人找你希望你领导“造反”,你会是什么反应?首先肯定会吓够呛,然后就言语无措,拼命推脱,事后怕连累自己甚至会告密。井勿幕、钱鼎已经做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准备在接下来的时间拼命力劝。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幕没有出现。因为张凤翙不是一般人。

张凤翙说:“造反这事讲究出其不意,你们这些人在大雁塔前歃血为盟,搞得全西安城都知道,造反还能成功吗?历史上有你们这样造反的吗?”

张凤翙接着说:“你们说今夜造反,我也不同意。夜长梦多,必生事端。”

井勿幕忙问:“依张管带来看,该在何时发动呢?”

张凤翙沉默了一会,斩钉截铁地说:“就是现在。”

一旦决定造反,立即抄家伙造反,这就是张凤翙。他是历史上造反最痛快的那个人!

张凤翙同意当起义军首领,并做了相应部署。井勿幕、钱鼎回营分头通知,各营革命党人联合江湖会党点齐人马,当即分头攻占督署。西安城枪炮声一片,立即乱了套。事情虽然搞得仓促了些,但是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巡抚钱仓皇出逃,西安将军文瑞投井自杀。西安就此宣告光复。陕西其他各州县也纷纷起义,很快全陕光复。陕西起义军定名为“秦陇复汉军大统领”,由张凤翙担任。

陕西是第一个光复的北方省份,袁世凯非常担心,急忙调赵倜率河南清军从东面进攻,升允率甘肃清军进逼醴泉。

赵倜率部很快拿下了潼关。潼关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是天险之地,同时又是陕西的东大门。对于陕西来说,潼关一旦失守,八百里秦川将直接暴露在赵倜的马蹄之下,西安也将无险可守,这里实在是太重要了。

这时候,一名叫纪鹏的著名刀客站了出来,组织民军配合革命党人在大风雪中猛攻潼关。这场战役进行得非常激烈,潼关三得三失,纪鹏等人率领民军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将赵倜部赶回河南。

潼关保住了,西安却并不安全。因为升允率甘肃清军从西面拿下了醴泉,咸阳告急。咸阳处于八百里秦川的腹地,紧邻西安。如果咸阳失守,西安也将难以保全。这就在危急时刻,哥老会的舵把子张云山慨然承担起抗击升允的重任,率兵三营官兵苦战数日,将升允赶出了陕西境内。

辛亥年间,在与袁世凯对抗中能取得胜利的民军可不多,陕西人真可谓是英勇善战。张凤翙、纪鹏、张云山等人都是秦川大地的真豪杰!

黎元洪宣布湖北独立的时间是辛亥年十月十日,这是各省份独立的第一名。第二名则由湖南和陕西并列,都是十月二十二日,仅仅比首义之地湖北晚了十二天。楚人在乱世中通常会风生水起,这不难理解。千力之外秦人也不遑多让,就像是作家贾平凹说的那样:“陕西人绝不干软事情!”

辛亥年间,在山西光复的过程中,一代豪杰阎锡山凭风借势,登上了政治舞台。

阎锡山,字百川,号龙池,1883年出生于山西五台河边村的一个地主家庭,家里经营钱铺,虽然不是大富之家,但是家境也颇为殷实。自少年时候开始,阎锡山一边在私塾读书,一边跟随父亲学习经商。清朝的时候,晋商非常牛叉,时不时就出个全国首富。所以,在这种环境中,阎锡山也学得一手好算盘,利害得失间计较得很清楚。十九岁的时候,阎锡山考入山西武备学堂,成绩非常突出。在二十一岁的时候,被保送到东京振武学校读书,他是蒋介石的学长,比蒋大三届。三年后从振武学校毕业,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继续学习。能进入士官学校就读的留日学生,都是极其厉害的。

在日期间,阎锡山加入了同盟会,受邀会见了革命领*袖孙文,并在其感召下加入了“铁血丈夫团”。阎锡山在回国之前,孙文面授机宜。孙文让阎锡山要迅速在山西立住脚,等南方发生起义的时候,要在山西响应,一定做到“南响北应”,只有这样革命才能大势可期。

二十六岁的阎锡山留日回国,先在山西陆军小学堂当教席,不就通过了陆军部考试,进入山西新军做军官,一路扶摇直上,做到了新军第四十三协第八十六标的标统(团长)。这期间,阎锡山明里暗里不停运作,将新军里面很多重要岗位都安排给了革命党人。

辛亥年,阎锡山二十八岁,纯种热血青年一枚。

当时太原城内新军驻有一个协:新军第四十三协,协统是谭振德。四十三协由两个标(团)组成:第八十五标和第八十六标。第八十五标的标统为黄国梁,第八十六标的标统是阎锡山。每个标都由三个营组成。阎锡山是革命党人,黄国梁则不是。

武昌起义之后,湖南、陕西等省纷纷响应。山西巡抚陆钟琦非常害怕波及到山西,考虑到太原城内的新军中革命党人众多,陆巡抚忙招巡防营进城守卫督署,并将新军调出城外驻防。这帮新军将士“政治”不过硬,实在是靠不住啊!

陆巡抚率先调八十五标出城驻防河东,以防止陕西革命军入晋。他想将八十五标送走之后再调阎锡山的八十六标去别的地方,省得两标人马串通闹事。但是,有一点很重要:不给发子弹。这意图很明显:信不过你。对于这样的待遇,八十五标标统黄国梁虽然很窝火,但他毕竟不是革命党人,也就忍气吞声带领一营和二营弟兄们背着空枪出发了。

这是一个万分关键的时刻。如果就此出城,再想打进来可就费劲了。从日本归国那一刻算起,阎锡山回到山西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这些日子了,他不断发展革命党人,并想办法将他们安排到军中关键岗位,就是在等这一刻的到来。反过来,两年多来自己在山西军界顺风顺水,一路做到标统(团长)。自己的出身本是一名农家子弟,现在他却已成为众人仰望的人物,如果起义失败,不仅费力得来的这一切都将顺水东流,自己的脑袋能否保全也不好说。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