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军事科幻>枭雄的天空>第186章 楚界汉河(一)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186章 楚界汉河(一)

小说:枭雄的天空 作者:东山麦客 更新时间:2023/8/22 21:37:44

摆平复辟事件之后,段祺瑞以“三造共和”的功绩再次驾临北京。他派人前去天津迎请黎元洪。但此时的黎元洪已经心如死灰,并对自己的执政能力产生了严重怀疑。因此,他断然拒绝了政敌段祺瑞的邀请。

于是,段祺瑞给冯国璋发电:四哥快来。

来干什么?当总*统!

对于要不要去北京就职大总*统,冯国璋很犹豫。他女婿陈之骥认为北京政权现由段祺瑞把持,冯国璋一旦去了北京,就会像是离开湖北的黎元洪一样,沦为空头大总*统,所以,北京如何也去不得。冯国璋的参谋长师景云则持不同意见,他认为现在国家无主,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只有冯国璋作了总*统,冯国璋身后的直系势力才能不断坐大,冯国璋不会成为另一个黎元洪,因为他与黎元洪有一个根本的不同点:冯身后有一批像是曹锟、李纯等一致拥护他的北洋将领,从而能获得军界的鼎力支持,而这正是黎元洪所并不具备的条件。

正在冯国璋犹豫不决的时候,靳云鹏奉段祺瑞之命来到南京,迎请代理大总*统北上。曹锟、李纯等也纷纷发通电,拥护冯国璋进京做民国大总*统。在靳云鹏以及左右人等不断劝说之下,冯国璋终于拿定了要北上的主意。

从冯国璋执掌江苏之后,他在江南的势力逐渐增长,江西督军李纯、湖北督军王占元也都依附于他,在许多重大政治事件上与他步调保持一致。由于江苏、江西、湖北都处于长江沿岸,所以,江苏督军冯国璋、江西督军李纯、湖北督军王占元也被称为“长江三督”。

冯国璋北上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让李纯出任江苏督军,由十二师师长陈光远来接替李纯出任江西督军。也就是说,长江中下游沿岸各省得由冯国璋的嫡系坐镇才行。这件事并不难,只要段祺瑞、冯国璋两人商量好就行,别人都不用问。

段祺瑞很快同意了冯国璋提出的条件。于是,新长江三督就变成了:江苏督军李纯、江西督军陈光远、湖北督军王占元。人员虽然有变化,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冯国璋仍然是他们的老大。

于是,冯国璋通电进京。当然他不能明说是去做大总*统的,他说此行是为了敦请黎元洪大总*统复位。此时的黎元洪已经被张勋复辟之事搞得声名狼藉,国家元首的形象跌落到尘埃之中,不具备复位的基础,所以冯国璋的敦请只是走一下形式而已。

于是,冯国璋带领卫队进了北京,并以代理大总*统的名义执掌总*统府,与段祺瑞组成新的执政搭档。当时的政府完全由北洋班底掌握:代理大总*统是北洋之豹冯国璋、内阁总*理是北洋之虎段祺瑞、参谋**是北洋之龙王士珍。作为北洋集团的精英,龙、虎、豹在北京聚首,他们能管理好这个诺大的国家吗?

冯、段二人上任之后,开始加速推进对德宣战一事。就在冯国璋在北京宣誓就任代理大总*统十天之后,**正式宣布对德、奥宣战,这次不仅是对德国宣战,连奥国也捎上了。宣战之后,美、英、法、日、意、俄等国公使致函**,对于中国参战表示欢迎。

奥地利代表递交了一份公文给中国外交部,说不能接受说你们国家这份宣战书,因为你们之前说过宣战必须交由国会通过才有效,而这份宣战函没有经过国会通过,所以这份宣战函不合法。

对外*交部来说,解释这个问题将非常棘手,因为国会已经解散了,解散的原因就是国会不让政府参战。

外*交部直接将奥地利代表的公文予以原样退还,并来了一个神回复,说中国已经对奥宣战,两国已经为敌国,所以我们不接受你们的信函。不接收信函,当然也就不用解释“为什么不经国会通过也能宣战”的问题了。

那么中国是以什么理由对德、奥宣战的呢?

中国的宣战声明是冯国璋以《大总*统布告》的形式发布的,并附署了各部长的签字。以下是布告内容:

我中华民国政府前以德国施行潜水艇计划,违背国际公法,危害中立国人民生命财产,曾于本年二月九日向德政府提出抗议,并声明万一抗议无效,不得已将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等语。不意抗议之后,其潜水艇计划曾不少变,中立国之船只,交战国之商船,横被轰毁,日增其数。……遂于三月十四日向德政府宣告断绝外交关系,并将经过情形宣示中外。……乃自断交以后,历时五月,潜艇之攻击如故。非特德国而已,即与德国取同一政策之奥国,亦始终未改其度。既背公法,复伤害吾人民,我政府责善之深心,至是实已绝望。爰自中华民国六年八月十四日上午十时起,对德国、奥国宣告立于战争地位。所有以前我国与德、奥两国订立之条约及其他国际条款、国际协议属于中德、中奥之关系者,悉依据国际公法及惯例,一律废止。

无限制潜艇战就是中国的参战理由,也是中国与德国绝交的理由。

一战时,德国陆军世界第一,英国的皇家海军则是世界第一。英国人利用海上的优势,封锁了德国的出海口,导致物资运不进来。德国人则拿出了他们的王牌——潜艇部队来对抗,并宣布实施无限制潜艇战,所有在相关海域的目标,无论军舰还是商船都是德国潜艇的攻击目标。

民国六年年初,法国“阿多斯”邮轮,从上海出发开往法国,在地中海被德国潜艇击沉,有五百多华工因此罹难。所以,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策略也就成为中国的与德国绝交并参战的主要理由,同时这也是美国人参加一战的理由。

**为什们选择在八月十四日对德宣战呢?因为十七年前,就是在这个日子,八国联军侵占了北京,八国联军主帅就是德国人瓦德西。所以选择在这个日子宣战,也有一丝雪耻的意味存在。

早在中德绝交之后,**开始强行接收德、奥两国在天津、汉口的租界,这是**第一次从列强手里接收外国租界。

不管我们说北洋政府如何反动,但他毕竟是军人政权,在许多涉及国家利益的关键方面都体现了军人的血性。

在此背景之下,一群给中华民族做出巨大历史贡献的小人物们登场了,他们的名字叫做华工。英、法从中国一共招募了十四万华工,这些华工都是来自山东、河北、江苏、天津等地的贫困农民。其中来自山东的人数最多,占比超过七成,达到将近十万的规模。

为什么英、法等国家喜欢从山东招募华工?这两个国家从闹义和团的时候,就总结出了山东人的性格适合去战场的基本规律。义和团从山东兴起,很快席卷整个京津并直隶一代。这些来自山东乡村的拳民,身体强悍,纪律严明,敢打敢冲,即便面列强先进的枪炮也毫不畏缩,虽然他们不能算是纯粹的军人,但是他们忠诚勇敢,这不就是为战场而生的一群人吗?

在此背景下,近十万来自山东的年轻农民踏上了漫漫征途,他们不理解这场战争,甚至分不清德国人、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之间的区别,他们出发的时候也未必抱定了为国征战的理想,他们动机就是在国家普遍饥荒的背景下,通过自己在生死前线的搏命,为家人赢一口饭,能让家里的老人和老婆孩子能在这乱世能吃饱饭,不至于饿死在炕上。

华工们去往欧洲的路线有两条:第一条路线是从威海、上海、天津等港口乘坐轮船,向东经过日本,横跨太平洋去往加拿大西部,上岸后再坐火车横穿整个加拿大,从加拿大西部到达加拿大东部,然后从这里乘坐轮船穿越大西洋到达英国,换船之后横渡英吉利海峡,到达一战的主战场法国;第二条路线是向南经过印度洋,经过南非的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度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然后在法国马赛港上岸。

有人会问,为什么不走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呢?行程岂不是可以缩短一半以上?因为德国人潜艇在这里出没,许多船只就是因为走这条路线才被击沉,所以运输华工的轮船只能舍近求远。

这些刚刚离开村庄和田地的农民,要在茫茫大海上漂流三、四个月时间,绕过大半个地球才能抵达欧洲。船舱里闷热而拥挤,但他们必须全程穿着救生衣,因为一旦遇到德国潜艇攻击,救生衣就是他们唯一的逃生方式。

当船只接近法国的时候,千万不要为即将完成这次艰苦的漫漫旅程而欢呼,因为这意味着最危险的时刻即将来临。德国潜艇潜伏在水底,这些满载华工的货轮就像是给潜艇准备的美味大餐。为了保护他们的安全,应**请求,英法海军派出大批军舰前来护航。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