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军事科幻>明朝抗倭风云>第20章 围绕大嵩城的战斗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20章 围绕大嵩城的战斗

小说:明朝抗倭风云 作者:远星云 更新时间:2023/7/24 13:46:45

上一章正说到,倭寇头目大友亲著看到**山寨城不好打,内心犹豫。侄儿大友亲炙说:“叔,这座城池不好打,不如分出一部分人去攻打那边的一个岛,把大嵩城的明军引出来,然后……”

“你的意思也是用调虎离山计的计谋,把明军从大嵩城引出来,然后乘城池空虚攻打大嵩城?”

大友亲炙神秘地笑笑说:“我这计策,还不是你老哥想到的?如果这个计策成功,打下了大嵩城,那油水比面前这座城还要大得多啊。”

大友亲炙与大友亲着商量一阵,率领船队分别行动。由大友亲炙率领300人去草岛嘴抢掠,其余2100人由大友亲著率领准备攻打大嵩城。

大友亲炙率领300人由白沙海口登岸,在草岛嘴大肆抢掠渔民。大嵩卫镇抚卢智得到消息,说有倭寇在草岛嘴抢掠渔民,非常气愤,立即率领500百名明军出城,向草岛嘴赶去。刚刚走了三四里路,就被倭寇大队人马拦截住,卢智别无选择,只得挥舞大刀与倭寇展开拼杀。原来卢智率领200人出城去草岛嘴解救渔民,正中了倭寇的调虎离山计之计,当卢智率领部队出城走了三四里路,就被大友亲炙的倭寇主力2100人包围了。卢智发现部队被包围,立即派部下去二十多里外的宁海卫报信,要宁海卫指挥陶铎火速赶到大嵩城救援。

却说大嵩卫镇抚卢智看到明军被倭寇包围,大声命令百户卢明率领部队突围。百户卢明是卢智的堂弟,要堂哥从山后小路潜逃,卢智知道,如果自己带着少数人从山后小路逃跑,是可以保住性命的,堂弟不是为了让自己活命吗?卢智知道自己的武功比堂弟要高,目前这局面,如果自己躲避战斗,只能让更多的人牺牲,于是大声命令卢明率领部队从山后小路突围,自己率领数十位武功高强的精锐与倭寇展开血战。但是卢明哪里肯依?一定要跟卢智一起与倭寇血战,于是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恶战开始了!

虽然来不及构筑阵地,但是可以利用天然的屏蔽,卢智发现,在不远处有一个巨石群,那是有七八块大石头组成了一个略带弧形的石头群,作为军人的敏锐,卢智立刻看出那个石群对被包围的明军的军事意义。于是大声命令部队进入那个石头群。卢智看到,那八块大小不同的巨石自然连成一线,石头与石头之间的距离在3到6尺,石头的高度在五六尺到一丈多。石头群形成一个天然的军事阵地。卢智与卢明各自把守一处最宽的门,准备与倭寇决一死战。

倭寇看到明军躲进石头阵中,哇哩哇啦嚷嚷着向石头阵逼近。卢智和卢明除了带着长枪,还带着一把火铳,其余的兵士则除了用大刀,有一部分士兵还带着铁火炮、火球、火油筒等火药武器。火铳、铁火炮、火球、火油筒等火药武器都是从元军中缴获的。

中国的早期火枪,在宋朝时就已经出现了,当时叫做“突火枪“,它的基本形状为:前段是一根粗竹管;中段膨胀的部分是火药室,外壁上有一点火小孔;后段是手持的木棍。其发射时以木棍拄地,左手扶住铁管,右手点火,发出一声巨响,射出石块或者弹丸,弹丸最大射程可达90丈,有效射程达30丈。

元朝时候,火药武器在宋朝的基础上有了较大发展。元朝已经有了铜火铳。早在宋、金时已经开始使用用竹筒装填火药发射铁、铅和石制的球形弹九。元代工匠发展了管形火器技术,造出了金属的新型武器火铳。火铳与突火枪原理一样,用金属做简,利用火药在药室内燃侥后产生的气压把弹丸射出,产生杀伤作用,比抛射火药包威力大得多。世界上最早火铳出现在元朝至顺三年,这种火铳枪管用铜制作,铳口直径3分到9分不等。铳身长1尺多,所用弹九较小。至于火油筒,蒙古军队在西征时,就经常使用火油筒。

由于明朝还建国不久,来不及创制更多的火药武器,所以只能用从元朝缴获的火药武器装备军队。由于火药武器数量有限,最先进的火铳只能给百户以上的军官和将领使用,所以各自带着一把火铳。此时倭寇哇哩哇啦向明军阵地蜂拥而来,形势危急,卢智与卢明同时用火铳射出一发子弹,奇怪,倭寇听到“砰砰”两声巨响,就看到冲在最前面的两个人倒下了,在地上大声**着挣扎一阵就不动了。看到这一幕,所有的倭寇都傻眼了:明军这是什么杀入利器呀,居然有如此威力!倭寇看到这一恐怖场面,也不敢再蜂拥向前了。但是倭寇头目大友亲著头脑清醒,他知道中国元朝时候就有一种火铳,是一种用火药燃烧发出的爆发力的原理制成的管型武器,叫火铳,这种火铳虽然厉害,但是数量不多,一般的士兵是没有火铳的,只有当官的才有一把火铳。此时卢智和卢明各自发射了一枪,把冲在最前面的两个倭寇射死了,所有的倭寇都被吓得傻了眼,不敢再向前冲锋,卢智与卢明就利用这个机会装填火药与子弹,准备继续射死倭寇。

此时大友亲著看到部下停止不前,大声下着死命令,督促部下奋勇进攻,众倭寇不得不冒死冲锋。卢智与卢明又各自打出第二枪,打死了最前面的两个倭寇,倭寇乘着明军没有连续射击,潮水般的向着明军阵地进攻,眼看冲到了石头阵地的缝隙间,卢智与卢明来不及装填火药与子弹,倭寇已经杀到面前。一些拿着铁火炮、火球、火油筒等火药武器的明军士兵也一齐用火药武器阻击敌人,一时间,呐喊声惊天动地,明军与倭寇就在那石头缝隙间展开激烈的争夺战。

由于倭寇人数大占优势,到底阻止不了倭寇杀入明军阵地,卢智和卢明先后战死,其余官兵也都在与倭寇的拼杀中牺牲。在大嵩城内守城的明军只剩下一百多人,得知卢智率领的部队被数千倭寇包围,知道情势严峻,只得紧闭城门,在城楼上和城墙顶上抵御倭寇攻打城池。

倭寇头目大友亲著率领大队人马来到大嵩城门口,看到城门紧闭,明军在城楼上和城墙顶上做着战斗准备。但是大友亲著看到城楼上和城墙顶上明军人数不多,于是发起攻城。城内守军虽然只有一百多人,但是由于有先进的火炮和火铳,守城将士对守住城池充满信心。

洪武年间,明朝从强大的元朝水军手中缴获和接收了大量的先进火炮,包括铜火铳、碗口铳、盏口炮等。在元代到明初,同时存在2大类型的火炮,一类是用于直射的口径碗一般大的火炮。一类是用于抛射的炮口如碗型的臼炮。还有一类型制与碗口铳一样,但是口径略小的则被称为盏口炮,即口径如酒杯大的火炮。元朝时候,在朱元璋围攻张士诚的苏州战役中,朱元璋曾经使用了40门火炮。同一时期在鄱阳湖水战中水战中第一次应用了这种盏口炮。这一时期的元军也曾将火铳运用在野战中,在元朝一次内讧战斗,元将达礼麻识理将火铳队布列在铁幡竿山下,吓走了帖木儿。

洪武5年,管理武器制造的工部制造了大碗口铜铳,碗口口径3寸3分,身管直径1寸7分,炮管全长1尺1寸,重31斤多。铳身镌有“水左字四十二号大碗口筒重二十六斤洪武五年十二月吉日宝源局造”铭文。另一座大碗口铜铳碗口口径3寸6分,全长1尺2寸,重31斤。铳身镌有“洪武十一年造”。这3门铳均为铜质,形制也类似,在身管前端均有一个大于身管的敞口,身管后部为药室,有装引线的点火孔。

洪武十年,制造了炮管直径达1尺5寸、炮管全长3尺、重400斤的洪武大铁炮,专门用于守城。

到了永乐年间,又制造了铜手铳,和略大的铜铳。永乐年间,为了防御蒙古骑兵的侵扰和防御倭寇侵扰海疆,朝廷组建了“神机营”,并将五人轮射法应用在战阵中,第一排士兵负责发射火器,后4排士兵各自负责不同的步骤装填火器,用于保证火器射击的连续性提高火力密度。在永乐大帝北征蒙古的战争中,神机营火器的应用对战局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忽兰忽失温之战,当马哈木率领3万瓦刺骑兵向明军冲锋时,遭到神机营密集火炮的打击,冲锋势头被打乱,明军骑兵乘机从两翼冲出,一举击溃瓦刺军。

由于沿海倭寇侵扰频繁,各地卫所部队都把铜火铳、碗口铳、盏口炮等大型火炮装备在沿海抗倭城堡,大嵩城也在城墙上安放了1座洪武大铁炮、1座铜火铳,、1坐碗口铳、3座盏口炮,还配备了数十支铜手铳和略大的铜铳。尤其是那座洪武大铁炮,炮呈直筒状,形体短粗,口径6寸3分,全长3尺。炮筒前部铸19字:“大明洪武十年丁巳□□季月吉日平阳卫铸造。“中部有两对耳柄,呈四方形,长4寸8分,是供搬运使用,而不是用于调整射击角度的耳轴。尾部略收,通身有3道环箍。此炮口径大,管壁厚,装弹药量、射程等性能都大大超过明初的铜铳,是当时威力最大的重型火炮。

当倭寇头目大友亲著率领队伍发起攻城时,城墙上多座大型火炮一齐发射,数十支大铜铳和铜手铳也一齐发射,这一阵火炮让倭寇死伤惨重。由于火炮都是发射铅子和铁弹,尤其是洪武大铁炮,一炮可以射出100多粒子弹,散射面积宽,一炮打出去,就会有许多人中弹倒下,被子弹洞穿后鲜血汩汩地往外冒,好恐怖啊。倭寇虽然在国内也常常征战,但是都只是停留在战刀拼杀的水平,这种从远距离造成大量伤亡的阵仗还没有见过。倭寇们被这恐怖场景惊呆了,都纷纷往后退。

倭寇头目大友亲著看到明军有这样的利器,心中也害怕起来,看到属下纷纷后退,也只得随大流夹在队伍里后退。倭寇大队撤离到火炮的射程之外,大友亲著凌静地分析形势,知道城池是无法打下了,于是率领队伍向宁海卫方向杀来。

却说宁海卫指挥陶铎得到倭寇攻打大嵩城的消息,立即派遣百户王辅、李茂各带所属300人前去大嵩城增援,与退回的倭寇大队人马相遇,一场恶战,百户王辅、李茂先后战死,士兵也被杀不少。倭寇杀红了眼,看到前面有一个军寨,倭寇仗着人多,向着军寨蜂拥而来。原来这个军寨叫着寇桃花兰寨,百户周盘率领部队迎战,由于众寡悬殊,周盘英勇战死。

宁海卫指挥陶铎得到周盘战死的消息,大为愤怒,和弟弟陶钺率领大军杀出。倭寇看到明军大队人马杀来,而且各路明军援军纷纷赶来,倭寇头目大友亲著看到形势危急,命令属下一边阻击一边撤退。明军追赶一阵,打死倭寇38人,倭寇逃跑到海边乘船逃跑了。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