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121章 朱纨温州府安家小说:明朝抗倭风云 作者:远星云 更新时间:2024/11/21 13:54:56 在半个月的旅途之中,朱纨还对温州的历史做了一些研究。通过阅读历史地理书籍,朱纨已经知道历史上的温州先后建立过东瓯国都城(西汉)、永宁县城(东汉)、永嘉郡城(东晋)、温州州城(唐宋)、温州府城(明)。其中,温州州城、府城与永嘉郡城一脉相承,自东晋以来历时将近一千七百年,城址保持不变,格局基本相同。而五代时增筑子城,则使温州州城的功能和格局更为完备。 相传东晋明帝太宁元年,由堪舆大师郭璞选址规划永嘉郡城,以松台、郭公、海坛、华盖、积谷、巽吉、仁王、黄土、灵官等九山错列,象形北斗,凿二十八井对应二十八星宿,挖伏龟、浣纱、雁池、潦波、冰壶等五潭以象征五行之水,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建城思想,故温州有“斗城”、“水城”之称,因筑城时有白鹿衔花之瑞,所以温州又有鹿城或白鹿城两个别名。 在温州府城的北部有一条河流流叫着南塘河。南宋淳熙十三年,温州太守沈枢不惜动用州府全部财力,发动民众整治、疏浚温州府城到瑞安长达七十多里的七铺塘河,修缮河东岸的石堤,铺设石板,开辟为“南塘驿路”,并在河里遍植莲藕,南塘因此得有“旧时驿路,百里荷花”的美誉。从此,“水行御舻,陆行蹑踵”,这条连接温州和瑞安的水上交通大动脉,就是南塘河,它有“温州的大运河”、“温州的母亲河”之称。在南塘河的温州府城段又叫着“温江”。 朱纨已经站在温江的北岸,看到温江上来来往往的船舸竞渡,立即想到这温州一定是一个繁华的海滨城市。朱纨随同随行人员上了一艘渡船,驶过温江,渡船停下来,朱纨一行人夹在人流中走上江岸,一座城门出现在眼前。朱纨一行人走近城门,只见城门上方用汉隶书大书“朔门”两个大字。一行人走进朔门,前面一条大街,有名牌“朔门街”,原来这条街道叫朔门街。 朱纨在朔门街走了一段路,进入锦绣路,再走了不远进入另一条街道,题名谯楼街,朱纨看到,在谯楼街的后面有一座很显眼的建筑,朱纨看出,那座建筑应该就是温州衙署了。朱纨走近衙署大门,守门人看到来了官员,肃然站立,朱纨拿出一张公文递给守门人看了,守门人忙不迭打躬作揖,向里面大呼一声,立即从衙署内走出几个人,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身材偏胖的官员,头上戴着乌纱帽,身上穿着团领衫,腰间束一条束带,很明显是州府里面有头有脸的人物。胖官员一边向朱纨招手一边大声打招呼: “哎呀呀,我们的朱提督你到底来了,你知道我们盼望你盼得好急吗?” 朱纨也大声答礼:“吴知府好呀,我们又要在一起共事了,还欢迎吧?” “当然非常欢迎啦,有你朱提督坐镇温州,我想倭寇也不敢猖狂了,我们州府一班文官,面对倭寇猖狂就是只能干着急,现在你朱提督来了,我们也有了主心骨啊。” “吴知府不要这样说,抗倭要靠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我朱纨一个人能有多大能耐?” 大家一边说话一边进入府邸客厅,大家在客厅坐了。吴知府和一大帮州府官员陪着朱纨说话,杂科司吏忙于为朱提督安排住宿,杂科两名典吏则忙于准备为朱提督接风洗尘的酒宴。 吴知府首先向朱纨介绍了在座的官员,包括知府吴琼、金乡卫指挥吴川、温州兵备副使曹汴、福建巡海道副使柯乔、福建巡海副使卜大同、福建按察司佥事项乔、福建副使张谦、备倭指挥刘恩至、福建都指挥卢镗、海道副使魏一恭、瑞安知县王士翘、永嘉知县李丕显、瑞安主簿贾韶。吴知府还向朱纨介绍了退休在家的温州名人侯一元、纂修《温州府志》的大学者张璁,以及温州知名学者王叔杲和王诤。 吴知府说起目前倭寇猖獗的严峻形势,说起目前沿海倭患对大明朝廷造成的巨大压力,说起倭寇接连不断地骚扰给沿海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当吴知府说起目前倭寇猖獗的时候,吴知府神情凝重,脸上布满阴云,话语中充满无奈。 吴知府正说得客厅内气氛紧张,典吏报告说,酒宴已经准备好,请官员们到宴会厅就餐,于是吴知府带着大家走进衙署宴会厅就餐。当吴知府陪同朱纨出现在宴会厅门口,宴会厅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朱纨看到,宴会厅已经坐满了人,只是在宴会厅正中心空着一桌没有坐人,朱纨知道,那一桌是留给州府主要官员们的。 在座的人中,除了朱纨、知府吴琼和金乡卫指挥吴川的一桌是州府的主要官员们,其他的人有同知、通判、推官、经历、知事、照磨、检校、司狱、儒学官等官员;还有吏房、户房钱粮科、杂科、礼房、刑房、兵房勘合科、杂科、工房的司吏和典吏。 吴知府首先作即席致辞,表示对朱提督来温州任职表示热烈的欢迎。接着是宴会厅**宣布宴会开始。 却说朱纨在温州府衙署安顿下来,现在朱纨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尽快了解沿海倭患的情况。说实在话,由于朱纨至今还没有与倭寇实实在在地打过交道,自己对沿海倭患并不了解。现在皇上把自己派遣到这个抗倭最前沿的温州,自己感到压力很大,但是朱纨有信心大干一场。朱纨的第一步是做一些调查研究。 福建按察司佥事项乔早就对抗倭有许多想法,曾经与知府吴琼、温州兵备副使曹汴、福建巡海道副使柯乔、福建巡海副使卜大同、福建都司都指挥卢镗等官员进行过商量,但是由于吴知府性格懦弱,项乔的许多建议都没有被采纳,而自己又没有权力去实现这些想法。现在朱提督来了,不知道这个朱提督是不是能够听自己的一些建议?但是总得去主动跟朱提督谈谈。 朱纨刚刚吃过早饭,项乔就找上门来了。双方一阵客套,谈话转入正题。 “项按察,能不能给我说说沿海倭患的历史?” “我项乔才疏学浅,只怕说不好。” “都是同僚,说话不必过谦,就随便说吧。” 项乔心想,看来这个朱提督人还爽快,既然主动提出要我谈谈沿海倭患的历史,一定是有心干一场了。项乔想到这里,缓缓说道: “要说沿海倭患的历史,还得从洪武初年说起。早在洪武初年,日本南朝与**长期内战,国力衰弱。一些第幕府将军和大名为了弥补战争损失,支持和怂恿在内战中溃败的武士、浪人和奸商组成海盗集团,武装窜犯中国和**沿海,杀人越货,时称“倭寇”。元朝为防范倭寇,申令禁商下海,取消市舶机构,倭寇仍不断袭扰。明初,倭寇入侵时断时续,后来逐步成为明朝严重的外患。”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