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二百一十五章 英魂不灭小说:心胜第二部狂风劲草荡八方 作者:光武 更新时间:2024/6/5 13:08:15 “在来到外交部之前,大家有些是我在军队的部下,有些是我在总部的同事,还有一些,则是从各大高校遴选的精英。为什么,我们要让大家放下手上的工作,投入到外交领域呢?” “在这个蔚蓝的星球上,生活着无数的国家、无数的民族、无数的百姓,人们本该和平交流、幸福生活,可纵观人类历史,却无不充斥着侵略、强权、杀戮、迫害、贪婪、傲慢、偏见、欺凌……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副**喟然而叹,“早在年轻时,我和我的战友、同志们在这惨淡的现实中,思考中国的未来和命运,思考人类的文明与方向。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为了中国的主权和独立,我们进行了二十二年的武装斗争,从弱小走向强大,从烈火中走向辉煌,我们即将取得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国家,可这,依然远远不够。” “如果说,枪林弹雨、金戈铁马是看得见硝烟的战场,那么,外交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近代以来,无论是清朝的西太后,还是民国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台湾、东三省、外蒙古……哼,可以说,百年的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今天,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已经站了起来,除了苏联等国已经向我们承诺建交,向我们释放出善意的国家并不多。但没有关系,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我们就是要用自己矢志不渝的忠诚、踏踏实实的工作、拥抱光明的热情,联合世界一切愿诚恳待我之民族,走出一条独立自主、尊严平等的外交之路,把我们的红旗一面一面插遍全世界!” 北京,也就是曾经的北平。在一个简朴又整洁的四合院中,一位面色坚毅的老人,正在听着政府工作人员送给他的外交部成立前夕部长的讲话录音,如雪的白发与如铁的肌肤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听着听着,老人的眼眶不禁湿润了起来。 “郑部长。”此时,佣人走了进来,“绥远的董其武将军来看望你。” 话音未落,一阵有力的脚步声和一道爽朗的笑声随即传了进来:“哈哈哈哈哈,虎臣兄,别来无恙啊?” 原来,这位老人正是郑龙的大伯,曾经的国民革命军第87集团军上将司令,如今的共和国水利部副部长,在抗战后期率部起义后,他先是在东北、西北作战,后来又调到绥远(今属内蒙古)在暗中协助董其武率部起义,立下的汗马功劳。 1946年后,董其武任国民党绥远****兼保安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天津、北平相继解放后,他审时度势,毅然接受中国**以和平方式解决绥远问题的主张。在准备和平解放过程中,他成立绥远革新委员会和革新学院,以“革新旧弊,振刷新机,实行经济min主,政治平等,适应形势,走向新生”为宗旨,采取报告会、座谈会、训练班等形式,广泛宣传**的统一战线政策。他在组织和人事上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对军地领导和部队官兵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对少数坚持反动立场、阻碍起义的顽固分子,他采取果断措施,解除他们的职务;对为非作歹、作恶多端的破坏分子,他坚决予以打击和**;对国民党军统、中统特务组织,他果断予以取缔,要求他们坦白登记、立功赎罪。在蒋介石停发经费和补给的情况下,他坚持自强自立,组织自救。 1949年9月19日,在傅作义将军的帮助下,董其武率绥远省国民党军政人员4万余人起义,实现了绥远和平解放,创造了解放战争中的“绥远方式”。 “哈哈哈,老弟啊,什么风把你吹来啦?”郑虎臣紧紧握住董其武的手,笑着问道。 “我现在也是绥远人民政府的头头了,此次来京,自然是向总部要人、要钱了,毕竟绥远那么大,又那么穷,建设起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董其武大笑,忽然问道,“虎臣兄,怎么样,要不要跟我回绥远,我把绥远军区副司令员的位置让给你,我做第23兵团司令员就行,给老哥哥你当部下!” 两人一边寒暄、一边坐下,郑虎臣摇摇头:“中国啊……会打仗的将军多,可会建设的能人少,老朽不才,但年轻时也学过农,学过水利,深知我中国土地之大、人口之多、灾害之频仍,这也是为什么,我放下了手中的剑,和老傅(傅作义)一起,在全国顶风冒雪、栉风沐雨地搞水利,让目下的四万万五千万老百姓吃饱饭,才是现在最重大的任务啊!” “哈哈哈,我知道,我知道,你老兄刚从山西那里回来。”董其武笑道。 此时,佣人端来了茶水,不等董其武说话,郑虎臣就皱了皱眉头:“把茶撤掉,去,把我从山西带来的老汾酒拿来。” 董其武一愣,随即抚掌大笑:“哎呀……还是老哥哥懂我,还知道我好这一口!” 一盘花生,两只大碗,两瓶汾酒,郑虎臣正要斟酒,董其武拦住他,亲自把酒倒满。两人一碰碗,一饮而尽,不禁朗声大笑。 “老哥哥,好酒量!”董其武竖起大拇指,“看起来,你们老郑家的海量还真的是家传的啊!” 郑虎臣一愣,随即一愣:“怎么?你见到阿龙啦?” 董其武摇摇头:“你知道的,外交部的部长同时也是政府的**,前几天,我听说他去外交部讲话了。为了绥远的发展,弟弟我心里面急啊,所以二话不说,直接就去外交部大楼堵他了。可惜呀,他直接从侧门溜走了,叫您现在在外交部任职的侄媳妇沈星澜告诉我——直接把名单开给他,他老人家看见我要钱就心里烦!” 郑虎臣一愣,不禁捧腹大笑:“谁叫老弟你那么热情,跟谁唠着唠着就是大半天,他是咱们黄埔的老主任,最是惜时如金,哪能这么听你唠啊!” 董其武也笑了:“有这么一位英雄盖世的侄子,难怪老哥哥可以放心地刀枪入库、铸剑为犁了,来,老哥哥,干!” 郑虎臣笑着放下酒碗:“欸,那你说说,干了这碗酒有什么名目?师出无名,老哥哥可不干啊!” 董其武收敛了笑容,忽然间眼眶里有些泪花,他动情地说:“为了咱们在抗战中、解放中牺牲的兄弟们,为了那些滚滚而起,龙腾虎啸的后辈们,为了咱中国先烈的风骨……为了神州大地辈出的英雄,为了——希望!” 郑虎臣闻言,也深受感动,他有力地举起酒杯:“兄弟,说得好!说得好!为我中华儿女视死如归,为我神州大地英雄辈出,为我炎黄子孙英魂不灭,干!”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