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夏朝传说>夏朝传说第一百九十四章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夏朝传说第一百九十四章

小说:夏朝传说 作者:愤怒的玫瑰 更新时间:2024/9/21 14:29:06

夏朝传说第一百九十四章,一个带有人情味的帝王,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自古帝王都是无情的居多,这和政治本身就是正义和卑鄙的混合体有关系,而大王作为政治家,在这种理念的环境里熏陶久了,渐渐地把感情因素磨光是正常的,当然也有帝王例外,虽然这种人是少数。

季柕因为自己的恻隐之心挽救了一对就要死亡的婚姻,把已经走到阎罗殿门口的连心和慧芳救了出来,一念之仁,换来了巨大的回报。连心和慧芳出于感激,夫妻双双去拜谢葛飞的帮助,葛飞这才告诉他们,真正的恩人不是自己,是大王,因为有些事情大王不方便做,所以只能自己代劳。连心听说是季柕救了自己,意外之余就想办法报答季柕,因此就给季柕上了一个奏章,由葛飞代为转交,在奏折里,连心建议当今的土地种植平滑种植方法,改成垄沟似的种植,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粮食亩产,因为他秘密地试验几年了,这就是为什么他负责种植的地块,总是比别人种植的地块高产的原因。

连心的这个种地方法的改变,在后世看来很平常,却不知道,由此产生了一场农业革命。种植方法的改变,加上葛飞的丈量土地完成,季柕命令槐和孙康担任监察官员,去全国各地秘密考察,查处了一批弄虚作假的官员,虚报瞒报的富户,落实了全国地亩的实际数目,给朝廷的税收增加了两层,加上连心的土地种植改良建议,全国土地种植的亩产普遍多收人了两成,这样一来不仅国库充实了,还因为亩产提高,地主和一般贫民百姓获益了,因此短短的几年时间,国家就比寒浞治理的时候富裕不少,粮食价格大幅度回落,市场上物产丰富,富足多了,这是几十年来没有过的现象。就在此时,连心又提议国家鼓励发展采石业,建筑加工业,因为他已经预料到,随着百姓收入的提高,把草房换成砖瓦房会是趋势,这个时候现有的采石场根本就不够用,建筑加工业也一定不够用。后来的事实发展,证明了连心有先见之明。季柕这才知道,他当年的一念之仁,挽救的不仅仅是一对夫妻,而是为国家拯救了一个大才,就把连心调到朝廷中枢,让他跟随槐工作,其实是给槐找个帮手。如此一来,储集大喜过望,感觉小女慧芳眼光独到,选到了乘龙快婿,就把自己名下的土地一千亩直接送给了连水。连水当然是名利双收,对朝廷更是感激万分,接连上奏朝廷,提出一系列农业增收的合理化建议,对朝廷的整个农业计划增产增收起到了巨大作用。

如此一来,季柕原来准备用五年时间夯实国家经济基础,结果不到三年,国库已经充盈了,民众的整体收入程度提高了不少,由原来的国穷民穷变成了国富,民丰,这当然让季柕惊喜至极,另外一个计划也就提上了日程,这个计划就是平定东夷,完成国家一统。当然,这个计划提前提上日程,和另外一个人有关系,这个人就是季柕最小的弟弟孙康。

为了兑现父亲临终时的嘱托,季柕一直在有意识地培养孙康,孙康十几岁的时候,就和大儿子槐一道,开始了政事的历练。很快季柕发现,孙康的聪明程度,做事的能力超过槐,因此在有些事情上,就让孙康独立去做,成功了给予鼓励,失败了不追究,给孙康的成长提供了超过槐的优良环境。季柕对孙康的这种爱护,遭到了向坤的质疑,因为向坤觉得,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如果有一天,孙康的才干,威信高于槐,对于国家的稳定,王室的安宁不是好事,因此提醒季柕注意,让他把更多的建功立业的机会留给槐,季柕并没有往心里去。在季柕看来,孙康是槐的叔叔,怎么可能做对槐不利的事情,至于和槐争夺天下,那就是笑话,因为槐是自己的继承人,这是法理上规定的。孙康越能干,对槐的帮助就越大,槐将来治国,身边不能没有可靠的能人,而家庭的支持是必须的。两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对孙康的评判自然也就不同。

葛飞回到朝廷之后,东夷方面的监视工作虽然没有放松,但是并没有值得季柕绝对相信的人,后来发现了孙康的本事,季柕就派孙康去做工作,当然,为了保证孙康的安全,季柕不准孙康进入东夷腹地,让他只能在外围遥控指挥。但是他怎么知道,像孙康这种聪明人,一旦脱离朝廷掌控,自己有独立行使权利的机会,就是脱缰的野马,岂能是季柕一句话就可以制约住的?何况孙康持宠而骄,从小就养成了胆大,天马行空的习惯,一旦没有了缰绳的束缚,当然要我行我素了。

孙康来到东夷前线之后,不顾部下的反对,立刻进入了东夷腹地,进行了全面的,细致的侦查,虽然几次遇到危险,但是因为自身能干,加上南飞率领的侠客暗中帮助,最后都化险为夷了,因此接到季柕的诏令,回到朝廷述职,交出了一分让季柕满意的答卷。最后季柕并没有因为孙康违背命令,私入险地而责怪他,反而对他出色的工作给予了褒奖。

孙康提供的情报是全面的,准确的,他告诉季柕,东夷三家虽然没有联合,各自独立,但是没有一家准备归降朝廷。而且都在奉行疏狂的积极备战方针。当初疏狂的三家合并就要成功的时候,因为死神的出现,导致木桩的逃走,使三家合并功亏一篑。在痛定思痛之后,疏狂意识到,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三家合并,并不现实。当时夏朝国内的确是危机重重,看起来机会不错,其实这是个假象,因为三家联合最需要的条件是生存受到威胁,而当时的情况正好相反,季柕在忙于治理内患,根本就没有攻打东夷的意思,就因为判断失误,导致另外两家其实并不急于联合,因此,遇到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夭折。事后疏狂对厨艺承认了自己的判断失误,只是厨艺并没有责怪疏狂,因为他当时也是这种感觉,一味地埋怨疏狂于事无补。

厨艺就在一次和疏狂的谈话中,问疏狂,朝廷什么时间能够对东夷开始行动。疏狂告诉厨艺,少则三年,多则五载,他之所以这样说,是他已经知道,季柕是个有远见,有能力的大王,在这样大王的领导下,国家恢复元气并不需要很多时间,何况季柕身边还有向坤这样的治世能臣,葛飞这样的治事高参。

“如此说来,我们还有几年时间,那么现在应该做什么,经过什么样的准备,几年之后能够抵抗住朝廷的攻击?”厨艺问疏狂。

“这几年内,我们氏族尽可能去招募人口,当然,这样做,多多少少有些远水不解近渴,因此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全民皆兵。”疏狂沉思了一会回答说。

“全民皆兵?”厨艺反问道,对于疏狂这个提议感到不大理解,因此用怀疑的目光看着疏狂。

“对,就是所有的健壮男人不种地的时候,都要进行军事训练,这样一来,就可以解决兵力不足的大问题。当初我之所以主张三家合并,主要是因为兵力不足,至于女人,可以做些后勤工作,一句话,就是青州九黎族的男男女女从现在开始都为一件事做准备:就是要打仗,进入战时体制。此外,要储备粮食,布匹,尽可能地打造器械,让每个健壮男人手里都有兵器。而且我们的做法要让海州,兖州的九黎族都知道,最好他们跟我们学,也这样做,等到朝廷发兵攻打我们的时候,他们看见了灭族的危险,可能就会主动要求联合了。”

“如果他们不这样做呢?”厨艺对另外两个氏族信心不足,因此才有这样的疑问。

“开始不会,后来会的,因为他们会明白,当朝廷大军打来的时候,不仅青州会受到伤害,他们同样跑不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当家的请想,难道朝廷消灭我们之后,会允许他们独立地存在?”说到这,疏狂笑了,他明白,木桩和大道之所以不愿意联合,骨子里还是想自己做主人,问题是,当这个妄想要破灭的时候,他们会明白,要想真正地独立,必须有资本,有实力,他们氏族的人口少于青州,连青州为了自保都要采取全民皆兵的方法,他们不这样做,怎么可能自保?

孙康经过几个月的侦查,把三夷变化的里里外外对季柕陈述了一遍,季柕当时没有表态,但是心里是震惊的,因为他明白,疏狂这种全民皆兵的做法,增加了朝廷收复东夷的成本,如果给他们五年时间,说不定真的会训练出一支超乎寻常数目的部队,这对未来的战争是不利的。因为在冷兵器时代,打仗的胜负和人数的多少是成正比的,人数多的一方肯定占便宜,当然,前提是这些多出的人是能够上战场的。

事后季柕首先把向坤找来,询问国库军事物资储存状况,为了打赢战场战争,季柕几年前就做准备了,命令向坤单独设立军事仓库,就是说,在军事仓库里储备的粮食,马匹,牛,布匹,医药和器械,不准用在民生上,至于具体数目是多少,必须能够打一场中等以上规模的战争,现在战争时机到了,他需要知道储存物质的精确数字,这个问题季柕只能问向坤,因为数字是保密的,除了主管人向坤,就是具体负责的仓库主管知道,季柕并不清楚,但是要打仗了,季柕必须清楚。作为多次参与战争的季柕,当然明白打仗不仅仅是打前方,后方的粮草物质供给同样重要,所以他才要来问向坤。

向坤听见季柕询问军事仓库的物质数目,就知道季柕准备对东夷动手了,就问:“大王是要打仗了?”

“不错,孤王不想给东夷太多的准备时间。”季柕回答,虽然这是军事秘密,但是对于向坤是不用隐瞒的。

看见季柕回答的果决,向坤就想也没有想地说:“物质不是问题,足够大王打一场大规模战争。”

听见向坤这样说,季柕脸上顿时布满了欣慰,既然物质不是问题,军队的改革几年前就开始了,季柕觉得打仗没有问题了。“好,那就让他们做好战争的准备。”

季柕决定对东夷动手之前,习惯性地把葛飞找来谈话,尽管葛飞并没有打过仗,但是每一次做出重大决策之前,季柕总需要一个人来分享或者旁听,这个人只能是葛飞了。

在王宫后院的某个天庭里,葛飞被内侍带进去的时候,季柕已经坐在椅子上,看着方形木桌上的美酒佳肴在出神。葛飞首先打了招呼,看见季柕面容安详,知道季柕情绪不错,以为季柕找自己是闲谈,根本就没有想到季柕是有重大消息要告诉自己,让自己分享他的快乐。

“大王的情绪不错。”葛飞带点恭维地说,做臣子的,就是和大王的私交再好,适当地恭维也是必须的,因为每个人的心理都喜欢听好听的话,这就是有些直臣虽然也能够得到大王的重用,但是不会成为大王心腹的真正原因。

“爱卿猜猜,孤王为什么高兴?”季柕睁大眼睛说。

葛飞多多少少猜到了为什么,但是不会一下子说破,因为没有一个大王希望自己的内心活动会被别人洞知,葛飞深谙其中诀窍,哪里会往坑里跳,因此故意东猜西猜,在季柕连连摇头之后,才装作恍然大悟地说:“难道大王要对东夷动武?”

“猜对了。”季柕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命令仆人给他们的酒碗里斟满酒,示意葛飞举起酒碗,两个人象征性地碰了一下,季柕首先把一碗酒干了,看见葛飞干了之后,指指桌子上的佳肴让葛飞动筷子,自己随手夹了一片鹿脯放在嘴里咀嚼起来。等到把鹿脯咽下肚子才又说:“父王临终之时告诉孤王,一定要收复东夷,完成国家统一。孤王准备实现父王的愿望了。”

听见季柕说要对东夷动手,葛飞心理同样兴奋,作为朝廷重臣,季柕的第一心腹,他当然也想建功立业,看见国家真正强大。这些年,国家的经济明显好转,国库开始充实,强国之兆已经显现,但是国家没有完成一统肯定是个遗憾,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没有完全统一的国家,就算民众富裕了,国库充盈了,很难说是步入强国的行例,因此听见这样的喜讯,葛飞还是不能抑制内心的冲动,就给季柕碗里添满了酒。“臣为大王的雄心壮志干杯。”

季柕看见葛飞把酒倒入肚子里,也把面前的酒喝了。“知我者爱卿也。”

“大王原来不是说,攻打东夷要五年之后,为什么提前了?”葛飞不解地问,因为季柕的确这样说过,而且不止一次。

“孤王原来估计,恢复经济至少需要三年时间,你知道,夏国的经济被大羿寒浞父子破坏的太厉害了。然后再用两年时间让国民富裕起来。如此算下来当然需要五年以后才可以用兵。”

“在臣看来,之所以缩短了时间,是大王的英明睿智,在那样一种情况下,首先进行了吏治整治,给国家经济恢复创造了必须的政治环境和市场环境,这是大政治家的气魄。”葛飞说。

季柕虽然听出葛飞这话是在拍自己的马屁,但是事情的确如此,因此听起来受用,眉宇间就露出怡悦的表情。“爱卿说的不错,那虽然是一步险棋,却是不能不走的棋。如果官场乌七八糟,市场怎么可能做好?官员的敲诈勒索,黑社会的横行霸道,让生意人怎么做生意?民心怎么可能聚拢?其实吏治能够成功,孤王的乾坤独断虽然功不可没,重要的是用人用对了,听信了丞相的举荐,用了屈也这样的干臣,如果不是屈也负责就不可能有今天这个结果。爱卿应该记得,屈也第一次杀人就是一千多贪官污吏,当时孤王吓坏了,自古以来的吏治整饬是断不了杀人的,可是一次性地杀掉一千多人却是从来没有过的。当然了,不是屈也的坚持,不是孤王怕失去屈也这样的人才,断断不会答应的。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的杀猴儆猴真的起了作用,后面的事实是很多官员真的害怕了,看起来做大王有时候霸道些是必须的。”

看见季柕说到这件事的时候,脸上还是一副心有余悸的神情,葛飞也是毛骨悚然,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遭致贪官恶霸的抱团反抗,如果他们在内部闹乱,外面再勾结东夷,新生的政权的确危险了,能够下这样的决心,说明季柕非但胆子大,判断局势的能力也是一流的。如果吏治整治半途而废,就没有今天官场的干净和平和,也就没有今天的商业兴旺,政通人和。

“事后这件事让我明白一个道理,用好一个人,可能挽救一个国家,当然在这件事上,爱卿是功不可没的。”

“大王折煞臣了,吏治上臣没有做什么事情啊!”葛飞惶恐地说,他哪里敢贪天功为己有?这不是他的性格。

“是你举荐向坤做的丞相,当时孤王是准备让爱卿做丞相的,结果爱卿为国举贤,有了向坤做丞相,才有了他举荐屈也做吏治整治的主官,所以爱卿不但有功,还是首功。”季柕说到这开心地笑了,其实他是想给自己记上一功,不是自己发现了葛飞,把葛飞收归门下,也就没有了后面的一系列事情。

“大王这样说,臣惭愧。”葛飞不安地说。

“没有什么惭愧的,治国首先是治人,要想治好人,必须有人才去治人,因此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是最重要的。爱卿还记得连水没有?当时慧芳来告状,孤王就感觉奇怪,这样一个富家大小姐,为什么公候将相的子弟看不上,偏偏看上了奴隶?这里面肯定有文章,说不定这个奴隶有特殊的才干,所以孤王就命令爱卿去处理这件事。如果当时按照法律去处理,那倒是简单了,结果呢?一个大才被毁掉了。因为救了连水,他提出了平滑种地改成垄亩种地让我们的土地亩产增加了两成左右,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所以原本需要五年时间才可以做到国库丰盈,现在三年刚过就做到了,这又是人才的功劳,因此朕明白了,治国人才才是最重要的,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当然了,你的重新丈量土地也是奇功一件,为国库充盈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正因为孤王有了你们这一个个人才,国家才飞速地强大起来,朕才可以提前对东夷发动攻击,提前完成国家一统。”

说到这,季柕抑制不住心理的兴奋,就自己给自己的碗里倒满酒,一口喝干了。

对于季柕识人用人的本事,季柕是从心理敬佩,季柕的成功让他想到了五帝和大禹,他们之所以取得了重大的功绩,就是因为有一双慧眼,所以才做到君臣和睦,珠联璧合,创下了丰功伟业。

“大王说的好,没有大王的慧眼识人,就没有当今天下的祥和富强。臣想知道,这一次攻打东夷,大王是让别人领兵,还是大王亲自带兵?”葛飞后面的话是他早就想问的,因为现在的季柕年龄不轻了,加上治水的时候得过伤寒,留下了后遗症,身体状况大不如前,葛飞希望季柕不要上前线,毕竟战场是凶险的,刀枪不长眼睛,如果这个时候葛飞再有个意外,对于朝廷来说,打击是巨大的,损失是没有办法弥补的。王子季槐虽然开始长大**,但是看起来,论才干不如季柕多多,因此葛飞不主张季柕踏进险地。

“当然是孤王亲自领兵。”季柕口气决绝地说。

“大王,您是不是安排一员上将去做这件事?”葛飞陪着笑脸说,因为他知道,这样的话是季柕不想听到的。

“为什么?”季柕感觉奇怪地问,攻打东夷是完成国家统一的最后一战,他怎么可能把这样的使命交给别人?还有,东夷远离京城,厨艺身边有疏狂这样的高参,他也不放心别人领兵,至少在今天的朝廷将军里,他还没有发现在军事能力上胜过自己的人。

“大王的安危关乎到朝廷的兴衰,就因为有大王执掌乾坤,夏国才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医治了创伤,国民已经把大王当做镇国的魂灵,所以大王以万金之躯,不应该再踏入险境。”葛飞尽可能委婉地说明自己的意思,因为他不可能像有的忠臣那样,直来直去的进行规劝。何况他明白季柕对于打仗是自负的。

“爱卿多虑了,东夷虽然彪悍,狡诈,但是和孤王较量,他们还称不上是合格的对手。只要后勤保障没有问题,孤王料定,不出半年,孤王就可以平定东夷。”季柕不以为然地说,因为很小就涉足军旅,青年时期成为了将军统帅,季柕对于打仗是没有一分惧怕的,甚至喜欢听到战场的杀伐之声,面对朝廷全部统一的最后一战,他当然不想失去机会,何况在内心中,他也没有看好任何一位将军。

葛飞猜不到季柕在想什么,他不想让季柕出征是心理愿望,但是又不敢把话说的太直,只好采用迂回的办法。“大王,东夷看起来彪悍,其实是秋后的蚂蚱,论人力物力比华夏差的太远,大王何不把这样的机会让给后辈去做?我记得大王说过,大王不到十八岁,少康大王就给大王独自带兵的机会了。”

“爱卿是想让太子领兵?”季柕终于明白了葛飞绕来绕去的想干什么,但是让太子领兵他不是没有想过,只是感觉太子槐有些软弱,缺少带兵将军的霸气。“太子虽然在部队历练过,只是太性格有些温和,治国或许不差,治军么?”季柕说到这摇摇头,没有把后面的话说完,但是意思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

“大王怎么忘记了,太子有个不错的助手,他可以帮太子。”葛飞见季柕有松口的可能,就趁热打铁地说。

“你是说孙康?”季柕说,随后又摇摇头。孙康倒是强势,在军队里的表现的不错,本身有不错的武功,但是他们两个在一块,就算他任命太子做主帅,最后也可能是本末倒置,成了孙康说的算,这是他不愿意的。因为两个人同时在部队历练,孙康得到了不少将军的认可,如果再让他亲自带兵打胜仗,对他个人固然是好事,对太子未必是好事。虽然孙康是自己的亲弟弟,但是毕竟不如儿子。自己活着到没有问题,一旦有一天自己不在了,孙康来个功高震主,朝廷就不容易安定了。这样的事情虽然不一定发生,但是季柕却不能不防,因此不能给孙康压制太子的机会是必须的

0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