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1 进军液晶面板产业小说:智造英雄 作者:静静的延河 更新时间:2024/6/24 15:49:41 2004年对于刘运平的“兴华”产业链是充满喜悦的一年。作为兴华厂最老班底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在这一年正式开启了“出海”之路。 2004年3月,兴华产业链收购了三家欧洲百年家电企业,并且趁着这股得胜劲头,闯入欧洲消费市场。 在这之前,中国家电企业并非没有在欧洲销售,但都是作为低端产品出现在各种廉价市场,比如沃尔玛超市,所销售的区域也只在经济落后的东欧地区。 从这一年开始,兴华厂带着自己精心培养的一系列品牌,和从外观设计到制造都趋于上乘的家电产品出现在巴黎和伦敦的主流消费卖场。 自然,高档卖场价格不菲,和廉价超市的身价不可相比。这也完全契合刘运平对于企业和品牌的经营之道,这就是不“卷”成本,而以技术和外观获取更多毛利率。从这些高端和中端产品上得到的利润又进一步投入研发和生产链条,并且大力改善兴华厂员工收入水平。 随着产品档次越来越高,兴华厂不但厂房漂亮,机器先进,更多的机器人和机械手臂取代了普通流水线工人的眼睛和双手,更重要的是,兴华厂员工福利待遇也同步提升。 整个长安市,甚至整个珠三角,兴华厂是最早在工厂区修建专用汽车停车场的,这些气派的,和电影电视里欧美厂区一样的停车场,很快充斥着各种型号和品牌的小汽车。这些小汽车都属于兴华厂员工,很多普通工人也拥有自己的私家车。 除了汽车,刘运平还和地方有关部门联合修建了好几处花园住宅,这些住宅都以远低于市场平均价格的售价,出售给了兴华厂的普通员工们。 甚至,兴华厂的员工们还拥有了自己的现代化医院,孩子们进入美丽的校园读书。 公司董事会高层曾经有人劝说刘运平。 “刘董,现在投资市场机会很多,我们可以用多余资金进行投资,只要几个回合下来,您个人和兴华系,都能获得巨额回报” 对于这些劝说,刘运平回答很干脆 “我是工人出身,只知道脚踏实地,别和我谈什么资本市场,谈什么投资技巧,我不喜欢!” 除了制造业之外,刘运平最关注的芯片领域也获得巨大成绩。 “众芯”成功在海外上市之后,又投资了好几处海外智力资源,从海外大学直接聘请第一流芯片设计人才。 一时之间,兴华厂的产业链条向着“广大,自给自足”这条道路坚定迈步。 2004年10月刚过,刘运平再次进京,开始了兴华产业链的重要扩展之路。 这一次,刘运平将目光对准了液晶面板产业。 去年,刘运平曾经应李卫东邀请进京参加液晶面板产业发展的“诸葛亮会”。这次会议让刘运平对这个产业的兴趣变得更加浓厚,立刻京城之后,他又积极收集资料,通过李春秋和若安娜的关系,广泛收集液晶面板海外产业链的各种信息。 这次进京,刘运平可谓准备充分,他就像是在跑道上热身完毕的运动员,准备正式发力起跑了! 与去年“诸葛亮会”的务虚不同,这次的产业准备大会,是一次实实在在的“务实”会。 去年刘运平见到的参会人员主要是各大学,产业研究所和主管部门,大家议论的是产业前景和建设规模,都是宏观面上的事。 这次不同,刘运平见到的更多是各个大厂的负责人,厂长经理,总工程师。 “小刘啊,你要和厂长们多交流,你们珠三角厂都是在市场这个大海里摸爬滚打起来的,接触的产业链深度比专业厂深,对电子产业的了解面也更广,你可要知无不言,多提意见。” 李卫东还没有正式开会,就在接风宴席上和刘运平主动吹风。 刘运平点点头,他知道李卫东不是客气。显示面板这种产业投资巨大,丝毫不亚于芯片产业链,一旦选错了方向,那可是对整个产业的未来负有责任的。 一轮酒宴寒暄下来,刘运平发现这次到会的,主要是显像管厂的经理和厂长。 对于显像管,刘运平是熟悉的。 早在金陵国宝电子厂做车间技术员的时候,刘运平就开始接触显像管产品。 国宝无线电厂的主要产品是电视机,从黑白14英寸到彩色21英寸,完全包括了八十年代电视机全部产品线。 其中,最为重要,堪称生命线的,无疑是彩色电视机上使用的彩色显像管,又被称之为“彩管”。 一台电视机中,占成本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就是彩色显像管。 问题是,中国电视机行业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虽然彩电产量占据了全球榜首地位,但中国彩电行业从未掌握过彩色显像管这个关键中的关键零部件。 归根到底只有一条,那就是我们缺乏相关技术。 也正因为如此,彩色显像管的命脉实际一直掌握在外国大厂手里。 为了掌握彩色显像管,将关键部件握在自己手里,产业部门不是没有努力过。 从八十年代引进彩电生产线开始,有关部门就开始同步建设彩管生产能力。 为此,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直到21世纪初期,中国建设了八大彩色显像管产业基地,到了2002年,中国彩色显像管生产数量跃居全球第一。 可是,八大彩管基地,除了其中一个之外,剩下的都是和外国大厂组建的合资厂。 这些合资厂,中方无一例外都是以土地,厂房和人员为资本,合资的外方则把技术牢牢掌握在手心里。 这样的产业格局造成的后果在彩电销售旺盛的时候看不出来,最多是成本高一些,整机厂的毛利率低一些罢了。 但是到了21世纪,传统的那种有着硕大尾巴的显像管彩电已经完全落后,整个产业圈都知道,传统彩电的彻底淘汰只是个时间问题。 这时候,显像管厂家开始寻求合资外方谋求产业升级,但全部遭到了外方拒绝。 甚至,合资外方还要求中方继续投资,采购其在国外的淘汰显像管生产线和技术,美其名曰“技术升级”。 在这种情况下,2004年的中国显示系统行业,不但拥有着大量落后的显像管生产资源,甚至还在前两年花费巨资又引进了一批以超薄显像管为卖点的国外淘汰显示技术。 “刘董啊,你是不知道,我们是骑虎难下,不继续引进国外显像管技术吧,生产立刻就要停止,继续引进吧,就等着未来巨额亏损,是左也是完蛋,右也是完蛋” 有个比较熟悉的南方合资厂的中方经理向刘运平抱怨。 “你们没有找合资的外方,尝试升级技术?据我所知,他们也是有液晶显示面板生产线的啊” 刘运平问这位经理。他知道,这家合资厂的外方就是首尔地区电子大鳄“三星”,2004年的三星已经建设了多条液晶面板生产线,只要三星肯转让技术,这家合资厂完全能够转产液晶面板。 “不行啊,人家外方不同意,还逼着我们引进淘汰的彩管生产线呢” 刘运平只能摇摇头,中国的彩电行业,包括彩色显像管行业,是典型的有市场规模,无自主技术能力的典型。 很显然,这时候如果还抱着老技术,未来五年就会全部被淘汰倒闭,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小刘啊,这些合资的外方不愿帮助我们升级产业,我们是无可奈何” 李卫东说。 “外国人是等着将来在中国复制彩电业务的成功,在中国市场挣到巨额利润” 大家都看到了这一点。 八大彩管厂家中,唯一不受外国制约,完全自主掌握的是一家陕西大厂。 本来,李卫东的意思是让这家厂和刘运平的兴华产业链对接,直接升级成液晶面板工厂。 可是事与愿违,这家陕西工厂听信了日立的建议,已经投入全部力量,把宝压在从日立引进的“等离子显示屏”技术上。 寻找一个产业升级的突破点,成了李卫东和刘运平的当务之急。 接下来的几天会议期,刘运平和这些显像管厂家深入交流了一番,遗憾地发现,这些厂家不但缺乏自己的技术,而且没有自己的技术人员,最多只是相当于外国合资方的中国车间。 而且,他们包袱沉重,思维里又抱着国家出资,从国外引进技术的老思路。 如果这样的话,未来最好的结局就是显像管二代。 刘运平以自己市场浮沉多年换得的眼光,已经发现这些接触到的厂商都不是好的合作对象。 他需要的是既有干劲,不保守,思路新颖,能轻装上阵搏杀的生力军。 会议进行到第五天的时候,天空开始飘起了小雨。刘运平因为几天的会议没有成果而感到沮丧,他趁着休会期,在京城里四处闲逛散心。 “小王啊,你知不知道附近有没有工厂什么的,电子行业的工厂” 刘运平随口发问,给他做向导的是京城本地人,李春秋公司里的接待主任。 “工厂?” 向导感到摸不着头脑,这个刘董真是奇怪,别人喜欢去景点,他提出要看工厂。 “对了,就那,前面不远就有一家电子工厂,环境好,工厂搞得像花园” “哦?什么厂?做什么的?” 刘运平顺着向导指引的方向走了大约五六分钟,果然看见有一座规模很大,年代久远,但外观整洁美丽的大院。 “哦,他们原来是做显像管配套电子枪和玻壳的,前几年显像管行业萎缩,工厂无法经营下去,眼看就要倒闭。” 向导小王是个典型的京油子,一张嘴说起来那是天南海北,博古通今。 “现在你看到的这个,是老厂,已经改造成了工业博览园和酒店,他们的生产基地已经迁移到了燕郊一带” 刘运平点点头,他开始对这家工厂和其背后的故事产生了兴趣。 0
|